装饰装修分部分项:青海宣传部长在《人民日报》赋诗《我的痛在日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47:56
2011年03月23日 10: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T|T
25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吉狄马加
百科名片
   吉狄马加
吉狄马加,男,彝族,1961年06月生,四川凉山人,中共党员,1982年8月参加工作,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目录
个人履历吉狄马加与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1978.09——1982.08,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  吉狄马加
业学生
1982.08——1986.04,四川省凉山州文联《凉山文学》编辑部编辑
1986.04——1991.06,四川省凉山州文联《凉山文学》主编,凉山文联副主席、主席、党组书记
1991.06——1993.09,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兼秘书长
1993.09——1995.04,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兼秘书长
1995.04——1995.08,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1995.08——1997.12,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兼《民族文学》主编(其间:1996.09—1997.07 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7.12——2000.11,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兼办公厅主任、《民族文学》主编
2000.11——2001.06,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办公厅主任、《民族文学》主编
2001.06——2001.11,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民族文学》主编
2001.11——2006.07,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机关党委书记、《民族文学》主编
2006.07——2010.02,青海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2010.02——2010.03,青海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政府副省长
2010年3月18日——青海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同日青海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接受吉狄马加辞去青海省副省长职务。
编辑本段吉狄马加与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青海省副省长吉狄马加虽然面色疲倦,但他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于10日闭幕的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在这位“诗人省长”的推动下,正在发展成为一个颇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品牌。 担任诗歌节组委会主席的吉狄马加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继以“人与自然 和谐世界”为主旨的第一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于2007年8月成功举办后,以“现实和物质的超越——诗歌与人类精神世界的重构”为主题的本届诗歌节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诗人以诗歌节为桥梁开展了不同层次的沟通和交流。
有32年诗歌创作历史的吉狄马加认为,诗歌对于人类的精神需求和精神理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说:“在商业化的物质时代,人的整体精神生活被边缘化,诗歌主体性的迷失必然导致诗歌信仰的缺失。然而,诗歌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离开了它,人类的精神生活是不会完整的。”
吉狄马加认为,从中国悠久的诗歌传统以及诗人与民族历史和精神史的关系来看,中国需要国际诗歌节,这一“亮丽的品牌”对于中国塑造文化形象尤为重要,有助于中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真正与世界接轨,实现民族复兴。
他说,诗人是自己民族精神文化的代言人,通过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宗教背景的诗人们多层次的视角,对现代世界的精神文化进行深层次的认识和探讨,对于人类精神文化的建设和传承、东西方文明的直接对话都具有重要意义。“诗歌需要更加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帮助人类走出困境,这是一种责任。”
吉狄马加说,青海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多元民族交融的地方,同时距离自然和生命的本源都很近,这些因素为诗歌节的成功举办奠定了丰厚的资源和文化基础。
他说,两年一度的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将形成一个机制,力争以文化影响力打造国家品牌。在具体操作机制上,除了每届设立一个论坛主题、颁发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还将推动各国诗人之间进行相互翻译、出版作品等深度的文化交流,争取得到更多中央文化机构的参与和支持,并面向大、中学生和群众进行广泛的交流,让诗歌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编辑本段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据了解,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已成为继波兰华沙之秋国际诗歌节、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诗歌节、德国柏林诗歌节、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之后的又一重大国际诗歌节,并得到了国际文化界的肯定。波兰国家作协主席、著名诗人马雷克·瓦夫凯维奇评价说:“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是东方的一个创举。”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1http://www.9ask.cn/zhuanti/index_shidian.asp
2http://www.8dou.net/html/writershow_347.shtml
3http://www.qh.gov.cn/ldzc-jdmj.html
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3/19/content_13204276.htm
吉狄马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的心被刺穿在这个季节
刺穿在那个黑暗的时辰
那是致命的一击
仿佛万箭穿心,而这个目标
就是我们的地球
虽然我没有听见子弹的呼啸
但地球的呻吟和哭泣
却从那地底的深处,一直抵达
我们的心房
我的痛在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
那是地球的伤口
那是被看不见的子弹
击中的地方
我的痛在大海的彼岸
尽管这自由的元素
曾激起万顷蓝色的波浪
它也无法抚平,在这个时刻
我作为人的悲伤
我的痛在日本,在那樱花的国度
当命运残酷的打击
降临在无数个普通的家庭
我曾点燃一支蜡烛
为那些死去的生灵,以及仍置身于
苦难中的人们祈祷
我的痛在《源氏物语》的故乡
在这个地球村和核原子的时代
人类今天面临的灾难
都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不幸
我为生命所遭遇的蹂躏而叹息
无论这样的灾难它发生在哪里
在这个星球,我曾这样想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
人又是何等的渺小
就像荒野中的一根草茎
当暴风雨袭来的时候
它又要经历多少生与死的考验
然而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都将是人类崇高的理想
我的痛,没有颜色,没有国界
就如同我的眼泪
像大海的浪花一样清澈
我的痛,是黑种人的痛
更是白种人的痛
我的痛,像空气那样普通而平常
我的痛,没有什么特别
那是因为作为人,我们都是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