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房子app什么软件:“大地构造背景片”及其应用——兼谈前寒武纪构造及超大陆演化及其在区域地质解释、矿产勘探和灾害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43:42
前寒武纪构造及超大陆演化     

“大地构造背景片”及其应用

——兼谈前寒武纪构造及超大陆演化及其在区域地质解释、矿产勘探和灾害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河北省崇礼县科学技术局(地震局)076350  屠 庆  石中昌

 

 

[本文所述“大地构造背景片”的客观性,重点是其中“包括‘前寒武纪’构造及超大陆演化在内的前寒武纪地球演化(‘前寒武纪’地壳裂曲构造洋边形似俯冲海底有限‘扩张’大陆漂移运动)”即地月体系雏形形成过程的客观性,已有其“地月体系起源背景辐射”,通过它参与其中的“特大地震作用”对于现代地球的“转速效应”,得到了初步验证……这种“转速效应”是:

[1、2004年12月26日的印尼9.0级世纪强震(“根据U.S. GeologicalSurvey”,见林均岐.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地震海啸灾害考察.《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5年02期 )让地球在地震发生时有可能自转速度慢了‘零点零几秒’。该效应由台湾学者提供,详见2004年12月29日人民网»国际»时事快报《印尼世纪强震动摇地球轴心 苏门答腊岛或移36米》;

[2、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东北海域9.0级地震,使地球在发震时速度快了“…秒”。该效应由美国学者测得提供,由2011年3月13日前后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

[其“效应机理”,请参考本文的参考文献5]

 

“大地构造背景片”,就是反映当代地球[1][2]全部“构造演化史”[3]主要情景的“历史再现影视片”。它由包括“前寒武纪”构造及超大陆演化在内的前寒武纪地球演化(“前寒武纪”地壳裂曲构造洋边形似俯冲海底有限“扩张”大陆漂移运动)、“现在地球”、和位于这二者之间的“当代地球[1][2]过渡性构造演化”这三部分“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4]所组成,“对区域大地构造事态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起重要作用”[4]

 

当代地球[1][2],就是“前寒武纪”以来的地球。在此之前的地球,是没有月球这颗天然卫星的;到了“前寒武纪”,“前月球”撞击“原始地球”[1][2],并被“原始地球”两次反弹发射升空后又俘获、成为地球的“磁悬浮卫星”时,才和由原始地球的“前寒武纪”构造演化而来的当代地球一起,形成了地月体系的雏形[5]的。

因此,当代地球[1][2],即“地月体系”里的地球;“地月体系”里的“地球”,即当代地球[1][2]——当代地球[1][2],是相对于没有月球做卫星时的、它自己的前身即“原始地球”[1][2]而言的;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暂且将“前寒武纪”里的地球,也归结为当代地球[1][2]的范畴。

没有特别指明时,本文所说的“地球”,指的都是“当代地球”即“地月体系”中的“地球”。

 

包括“前寒武纪”构造及超大陆演化在内的“前寒武纪”地球演化,也可以叫做“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也就是地月体系的起源过程——它是和“前月球”的光顾和“现月球”的形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统一的、剧烈的、不可分割的地月体系起源或“宏观构造地震” [5]过程(以后简称之为《起源》);它发生在13亿年前的震旦纪(里菲期)里[1][2],主要现象是地壳裂曲构造或仍然称之为地壳“板块构造”、洋边形似俯冲而非“岩石圈向地幔发生了大规模的俯冲”[1]海底有限“扩张”即大洋轴部比与之有“亲缘关系”[1]的大陆裂谷更大些的海底裂张而非与“岩石圈向地幔发生了大规模的俯冲”[1]相吻合的“海底扩张”,和由前三者引起的“大陆漂移运动”这四种运动的“四位一体、对立统一”运动;它属于地球构造活动的“原始构造运动背景”[5];它在造就了地-月体系主体的同时,也造就了当代地球[1][2](以后简称为地球)的主体雏形;其第一推动力,是月球前身对“原始地球”[1] [2]的历史性撞击作用;其全球统一过程的充分标志,是与大陆裂谷有亲缘关系[1] 99(上标后面的“99”,,是引用或依据内容所在文献的页码,下同)的、长达60000余公里的统一洋脊系[1] 91;其全球统一过程的直接动力,是岩浆作用;全球统一过程的最壮观表现,是“欢声雷动”、风起云涌、大雨滂沱下面的:色彩缤纷、此伏彼起的火山爆发和沧海桑田之第一“内力旋回”[1] 85表现即“古生代以前”的、以“宏观构造地震”为前兆的、“主要是熔透式”火山喷发的地震-火山现象[6] 129---130,或叫做“地震地质现象;它经过“冲压”、“压拖”和“注水”等“工序”,而造就了印度洋、太平洋和它们之间“拖泥带水”的印尼等地形雏形;通过“迸裂”、“注水”等“工序”,而成就了大西洋等地形雏形[5]

其中的洋边形似俯冲而非“岩石圈向地幔发生了大规模的俯冲”[1]海底有限“扩张”而非与“岩石圈向地幔发生了大规模的俯冲”[1]相吻合的“海底扩张”,是以“长达60000余公里的统一洋脊系”[1]这地球洋脊系“从大西洋延伸到印度洋,又从印度洋延伸到太平洋”[1];其“在太平洋中的延伸部分,形成了南太平洋海岭和东太平洋海岭”[1];并且,它“和大陆裂谷的亲缘关系也已证实”[1]的形成过程其周边的“适宜尾部运动”,形成了“属于太平洋型大陆边缘的深海沟,在陆地上也有延伸”[1];其最典型的“适宜尾部运动”,是马里亚纳最深海沟雏形的形成过程,详见本文的“五.1.⑴.③为主导的、以海底轴部有限“扩张”边缘顺势“俯冲”的对立统一运动为典型的全球地壳裂曲构造大陆漂移运动——它们在地壳上的反映是较“板块构造”更确切的“裂曲构造”和“大陆漂移”——它们和同时期发生的裂曲构造和大陆漂移现象一起,构成了与月球雏形的形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剧烈的地球构造运动或“宏观构造地震”这样的“原始构造运动背景”[5]

这里特别说一下海底轴部有限“扩张”[1]边缘顺势“俯冲”的对立统一这个海沟雏形形成运动:其在隐含着它的参考资料[5]中没能被清晰悟到从而未能被“明示”出来;它是更正“板块构造学说”中“海底扩张”假说假象的最典型排头兵——这除了由“都与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原理有关,而不是与所讨论的概念的细节和附加在这种或那种具体对象上的细节有关”的、“我们谈到的这些困难(事实)”[1]444为证外,也完全可以依据所探明的、“现在地球”的所有根本动力的、运动的和相对静止的构造特征,应用力学常识“推今及古”而成;或者,用大体仿真实验来验证。详细一点的叙述,见本文“五、1、⑴③地壳最低谷马里亚纳深海沟的形成过程”。

 

“现在地球”,即“地球的现在”,也就是“当代地球的现在”,包括现在“地壳上的基本构造特征”[1][3][6][7]和“地球深部的…完全真实的轮廓”[1]等等。

 

“当代地球过渡性构造演化”或“地球的过渡性构造演化”,指前寒武纪以后至“现在地球”的地球构造演化;其主要情形,由相应“一系列精度较高的、不同构造阶段的(足够多张)大地构造图[3]所反映,直现或隐喻在“已极大地丰富了的地质构造资料”[3]中。

 

上述三部分,构成了(当代)地球的全部“构造演化史”,是“对区域大地构造事态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4]的“历史画卷”——是地球的“区域构造背景”[3]。按照天然序列,把它们摄制成“历史再现片”,就是“全球大地构造演化背景片”了,简称“大地构造背景片”。

 

“大地构造背景片”中,蕴涵或隐喻着大地构造的历史和现实惯性——不同阶段的“大地构造背景片”中,蕴涵或隐喻着与之相应的、下个阶段的大地构造运动惯性或活动态势。

因此,由包括前寒武纪里的和现在地球的在内的、“一系列精度较高的、不同构造阶段的(足够多张)大地构造图[3],按时间序列摄制而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片”的分析应用,可以克服“‘只要一张大地构造图’的观点”[3]、“一目了然地了解区域大地构造的背景面貌,进而帮助解释局部地质现象的形成机制”[3]、解决当代世界性矿产勘探、灾害预测、区域和全球大地构造学研究中的“最大问题[3]

 

——“‘大地构造背景片’及其应用”,是因为当代世界性矿产勘探、灾害预测、区域和全球大地构造学研究中“最大问题[3]的日益突出而孕育、由于其摄制脚本《地月体系的起源与青藏高原周边的反推覆构造》[5]的稍有端倪而“胎动”的,目的是通过“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这个“胜辩理论实践修正”的“知识经济途径”,把“大地构造背景运动”之“历史画面”及其“惯性隐寓”和以峰谷极端地形雏形的形成机制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相关性、昆明~曲靖地区的近震性嫌疑为例的初步应用等展示出来,在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完善补充中,及时得到如下预期:

 

1、面对当代世界性矿产勘探、灾害预测、区域和全球大地构造学研究中的“最大问题[3],立足于解决该“最大问题”的通常方法和改进方案[3],用3至5年、最多10年的时间,应用“已极大丰富了的地质构造资料”[3]等,在完善“大地构造学思维方法”[3]的同时,找到和确认“大地构造背景”的根本与核心,更正、补充、完善“大地构造背景片”的脚本《地月体系的起源与青藏高原周边的反推覆构造》[5],发展现在“用处十分有限”的、“缺乏历史演化观念的”“全球大地构造理论[3],也就是“胜辩理论实践修正”出“能够相当严整地反映出结构极为复杂的地壳形成和发育‘机理’的情景”[1](甚至整个地球的“形成和发育‘机理’的情景”[4])的、“普遍适用的地球发育的全球性理论[1],或“全球大地构造理论[3]

2、把“普遍适用的地球发育的全球性理论”[1]或“全球大地构造理论”[3]中的基本内容,即“能够相当严整地反映出结构极为复杂的地壳形成和发育‘机理’的情景”[1](甚至整个地球的“形成和发育‘机理’的情景”[5]),也就是我们渴望已久的“大地构造运动背景”,摄制成“大地构造背景片”;应用“大地构造背景片”的“惯性隐喻”,理清并解决当代世界性矿产勘探、灾害预测、区域和全球大地构造学研究中的“最大问题”[3],例如“只要一张大地构造图的观点”[3]问题、“地壳峰谷极端地形雏形的形成机制”问题、“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一脉相传嫌疑’或‘紧密相关’”问题,和中强及其以上地震的孕育构造、形成机理和监测预报问题等,从而“大幅度提高中国大地构造研究水平,有力地推动矿产资源、能源勘探,环境变化,灾害预防等工作,尤其对于深部成矿预测和隐伏矿床的寻找将可能起到重要的、战略性指导作用”[3]

3、在“普遍适用的地球发育的全球性理论”[1]或“全球大地构造理论”[3]基础上,在“大地构造背景片”及其“惯性隐喻”的作用下,最终是在“大地构造背景片”的“惯性隐喻”所产生的“潜意识威胁压迫、潜意识直觉启动与‘潜意识可知性好奇活动’”的“自励”和解决“最大问题”[3]的“被动”中,找到《地震地质学》的根本与核心,继承、发展、完善出——“胜辩理论实践修正”出包含或可以滋生足够有效的、或最佳的防震减灾途径的《地震地质学》。

4、(如果存在的话,)顺便地,也会找到很快或早晚会得到“国际上公认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3],使其和《全球大地构造学》、“大地构造背景片”、“已极大地丰富了的地质资料”[3]与《地震地质学》等一起:在不断的“同舟共济、对立统一”中,越来越令人满意地共创历史辉煌、解决“最大问题”[3]的。

 

一、“最大问题”的直接表现、双重根源及差强后果

 

1、“最大问题”的直接表现

“最大问题”直接表现在“观点”与“方向”[3]上:

在当前的矿产勘探、灾害预测和“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中,问题最大的可能要算‘只要一张大地构造图’的观点 [3]了:

一说需要大地构造图,从科研政策制定者、项目执行者到使用者,比较普遍的、习惯性的要求就是‘给我一张大地构造图’,以便一目了然地了解区域大地构造的背景面貌。许多地质论文在一开头,除了说明研究区域的地理位置之外,总要写上研究区域的大地构造位置,而不管这个大地构造单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与自己的具体研究内容到底有没有关系,似乎这已成为一种‘套话’……应该说许多地质学家从接受专业教育开始,就一直受此种思维方法的影响,因而印象深刻,已成习惯。应该指出的是: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一直以编图作为主导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表达形式[3]

 

国外也是如此“Marshak等1997年在美国组织了陆内构造专题研究会,后来其成果发表在《Tectonophysics上》,提出了陆壳新的分类方案。他们也想用适当改进陆壳分类的方法,来‘综合’描述各个地区大地构造的特性,并进而编制大陆地区的大地构造图。他们认为,陆壳在多期构造-热事件的作用下,应该按照构造演化史来进行分类(10类)……在上述方案中,对于后期只经历过1次构造-热事件或者以1次构造-热事件为主的陆壳尚可适用。如果某一部分陆壳明显地经历过2次或更多次的构造-热事件,就不在讨论之列,而此种情况在中国大地却是常见的现象。所以可以说,他们不是真正严格地按照构造演化史来进行陆壳分类的,只是做了一次不成功的尝试,在构造地质学界的影响甚微[3]

 

“在Vann der Pluijm等的构造教科书和Davis G A 2000年以来在中国地质大学的大地构造学讲课中,当阐述全球大地构造理论时,总论之后,就划分为汇聚构造(俯冲带、碰撞带、嵌入构造及逆掩断层)、伸展构造(洋脊、裂谷、拆离构造和变质核杂岩)、平移构造(转换带、走滑断层)、反转构造等模式。只好按不同力学模式来阐述,完全回避了复杂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问题,显然这种缺乏历史演化观念的大地构造学的用处是十分有限的[3]

 

2“最大问题”的双重根源

“最大问题”的双重根源,即“最大问题”的客观根源与“可能的”主观根源。

⑴“最大问题”的客观根源

“最大问题”的客观根源有二:

一是实际需要和“初有成效”:“从事局部地区专业地质研究的工作者,的确需要一张简明扼要的构造背景图,以帮助解释局部地质现象的形成机制,在这个意义上大地构造编图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大陆地块上,许多地区有时的确具有‘稳定地块长期相对稳定,活动地块则长期相对活动’的现象。在槽台假说盛行……时期,这种思维方法影响极大,而且确实也完全可以编制出一张大地构造图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3]

二是“大地构造研究还不够精细[3]。因此,除了“‘只要一张大地构造图’的观点 [3]外,“别无思路”或似乎是“别无思路”。

 

⑵“最大问题”“可能的”主观根源

“最大问题”“可能的”主观根源,“也许是缺乏运动变化的思想”——“缺乏历史演化观念[3]

“对于陆壳进行缺乏演化观念的构造区划分类,可能是大地构造学思维方法上的一个误区,即忽略或轻视了陆壳某一部分在地质演化历史中的巨大差异和多次活动的事实,也许这是缺乏运动变化的思想在起作用的结果”[3]

 

3“最大问题”的差强后果

直接表现在观点与方向上的“最大问题”,产生了如下碰钉子的、类似经验教训实在已经太多了[3]的差强后果:

致使已有《全球大地构造学》完全回避了复杂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问题……缺乏历史演化观念……用处十分有限[3]

致使“至今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陆壳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3]

⑶“使成矿规律图和预测图的价值大为降低[3]

“受到只编制一张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图的思想影响,不少矿产分布图、成矿规律图和成矿预测图,经常用一张大地构造图或地质图作为底图,把各个时期形成的矿床资料放在上面,由于构造资料缺乏时间概念,想用一张大地构造图作为背景来探讨不同的成矿规律就完全不具备条件,因而使成矿规律图和预测图的价值大为降低,可以看到,不少成矿规律的分析与实际构造背景脱节,进行了一些令人费解的猜想。显然用前寒武纪的大地构造图是无法研究中生代的成矿规律的,在国内绝大多数地区就是用侏罗纪的构造背景特征来指导白垩纪的找矿勘探也肯定是要碰钉子的。这方面类似的经验教训实在已经太多了”[3]

⑷致使我们至今仍然没有发现或确认《地震地质学》的核心内容——致使发生破坏性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局部地质现象的形成机制”研究和灾害监测预报工作停滞不前或进展缓慢[8]

 

所有这些差强后果,都是直接由“最大问题”的通常解决办法铸成的。

 

二、“最大问题”的通常解决办法及其差强后果的形成机理 [3]

 

1、“最大问题”的通常解决办法

“最大问题”的通常解决办法是:“将其主要的、最强的构造特征表现出来,而忽略掉所谓的次要特征”,形成并采用“一张大地构造背景图”或“一张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图”。

其结果是:一开始差强人意、到后来“难以容忍”。如上所述[3]。这迫使我们去分析其产生过程、弄清其产生机理,寻求其完善方案、提高其应用效率。

 

2、“最大问题”的通常解决办法及其“效果差强”的“产生机理”

“最大问题”的通常解决办法及其“差强效果”的“产生机理”是:

地槽假说盛行时期,构造研究不够精细[3]此法因陋就简,初始效果明显;资料极大丰富,“差强”逐渐展现:

地槽假说盛行时期,大地构造研究还不够精细,“只要一张大地构造图’的观点”影响极大,而且确实也完全可以编制出一张大地构造图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3]。于是就“将其主要的、最强的构造特征表现出来,而忽略掉所谓的次要特征”,“编制出一张大地构造图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3]了。

“可恰恰是这些‘次要’的、似乎是局部性的特征,经常控制了区域构造演化的细节、矿床的形成、环境的变化和地质灾害,其影响实在是忽略不得的”[3]

这样,当我们往往“忽略掉所谓的次要特征”去解决问题时,就产生了这种“通常解决办法”的“差强后果”。

   

——“只要一张大地构造图”这个“最大问题”及其“差强后果”,起始于“也许是缺乏运动变化的思想”或“缺乏历史演化的概念”[3];形成并“深刻、习惯于”[3]于“此法因陋就简,初始效果明显[3];缺陷是忽略掉了“所谓的次要特征”[3]

——看来,切实解决这个“最大问题”的关键,是在“将其主要的、最强的构造特征表现出来”的同时,又不忽略“所谓的次要特征”,至少也得将“所谓的次要特征”蕴涵或隐喻出来。

 

三、“最大问题”通常解决办法的改进方案[3]及其继承、完善想法和殷切期望

 

1、通常解决办法的改进方案及其殷切期望

⑴改进方案:

①“随着全国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完成”,“至少可以把构造演化特征差异很大的、不同构造阶段区分开来”,应用“已极大地丰富了(的)地质构造资料,认真地编制一系列精度较高的(比例尺1:500万或1:1000)、不同构造阶段的(多张)中国大地构造图”[3]

②“中国大陆的构造地质学家恐怕应该不仅研究中国大陆构造问题,而且也有必要抽出相当大的一部分力量来研究全球大陆与洋底的构造问题”;“有关决策部门只有加大对于中国构造地质学家到国外去进行较系统研究的资助,而不仅仅是派几个留学生出国进修而已”[3]

 

⑵殷切期望:

①这样就“必定能大幅度提高中国大地构造研究水平,有力地推动矿产资源、能源勘探,环境变化,灾害预防等工作,尤其对于深部成矿预测和隐伏矿床的寻找将可能起到重要的、战略性指导作用”[3]

②在(形成用处足够大的“全球大地构造理论”或“普遍适用的地球发育的全球性理论”[1]的源头或雏形,)“为全球构造复杂系统做出一份贡献”的同时,“站在全球的角度研究环境的变化和减轻灾害”、“找寻矿产资源和能源”,为我国和全世界的防灾减灾、矿产勘探和能资源开发做出应有贡献[3]

 

2、通常解决办法改进方案的继承、完善想法及其殷切期望

针对“从事局部地区专业地质研究的工作者,的确需要一张简明扼要的构造背景图,

以帮助解释局部地质现象的形成机制”[1]等实际需求,考虑到“想要在一张大地构造单位划分图(或一张简明扼要的大地构造背景图)上把40多亿年来的全部构造演化特征都反映出来”的实际不可能性[3]等“最大问题”及其通常解决办法的差强效果和产生机理,在万天丰老师等的上述改进方案的基础上,产生了如下继承、完善想法及其殷切期望:

 

    通常解决办法改进方案的继承、完善想法

进一步弄清“现在地球”:即“抽出相当大的一部分力量来研究全球大陆与洋底的构造问题”,进一步弄清“现在地球”,即进一步弄清现在“地壳上的基本构造特征”[1][3][6][7]“地球深部的…完全真实的轮廓”[1]等等。

进一步完善“当代地球的过渡性构造演化”过程:应用“已极大地丰富了(的)地质构造资料”,把“前寒武纪”以来全部构造演化中主要的、最强烈构造特征”和部分“所谓的次要特征”都找出来,认真地编制出一系列精度较高的、不同构造阶段的(多张)中国大地构造图。

③补充、完善“大地构造背景片”的脚本:在掌握情况、发现问题[6]的基础上,通过据实扬弃、融会成系,推今及古[6]、贯通演绎的方法,应用上述成果,补充、完善“大地构造背景片”的脚本《地月体系的起源与青藏高原周边的反推覆构造》[5]、其中包括确定“原始地球”[1][2]的最后状态;形成完整的、符合实际的“大地构造背景片”脚本

④把“大地构造背景片”脚本摄制成“大地构造背景片”。

应用“大地构造背景片”的“惯性隐喻”,在进一步解决或最佳解决“最大问题”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中国大地构造研究水平,有力地推动矿产资源、能源勘探,环境变化,灾害预防等工作,尤其对于深部成矿预测和隐伏矿床的寻找将可能起到重要的、战略性指导作用”[3];并且得到《全球大地构造学》、与《地震地质学》的根本与核心内容。

 

通常解决办法改进方案之继承、完善想法的殷切期望

按照上述“继承、完善想法”,通过“‘胜辩理论实践修正’之‘知识经济途径’”,在把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协调安排、互补使用、最佳发挥后,可望3年初见成效、六年大见成效、10年实现目标的:

一般地,可以找到完整的、“国际上公认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3],使其和其它“已极大地丰富了的地质资料”、“大地构造背景片”、《全球大地构造学》[3]与《地震地质学》一起,在不断的“同舟共济、对立统一”中,越来越令人满意地共创辉煌、解决“问题”[3]的。

 

现在完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片”脚本,叫做《地月体系的起源与青藏高原周边的反推覆构造》[5]

 

四、“大地构造背景片”的脚本及其新证据

或脚本对新发现的几个重要事实——几个“区域地质现象”的解释

 

1、大地构造背景片的脚本

“大地构造背景片”的脚本——《地月体系的起源与青藏高原周边的反推覆构造》[5](等),已被收在(2010•广州)第三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的第203~224页上,(首篇)由中国地震信息网《地震大家谈》栏目于2010年7月5日发表。这里只给出其摘要,请各位老师批阅、指正

 

大地构造背景片的脚本——《地月体系的起源与青藏高原周边的反推覆构造》

摘要:

 

通过黄土高原的水成发现和世界第三极的插入成因发现,解开了发生在里菲期(中国的震旦系)[1][2]里的地月体系起源这个反演算题,并初步弄清了青藏高原周边的反推覆构造。主要作用是:

⑴找到了当代地球 [2]形成时的第一推动力,即月球前身对“原始地球”[1]的历史性撞击作用。

⑵展现了地-月相撞——地月体系起源时的(当代)地球原始构造演化:超大陆的聚合和裂解过程。

⑶给出或蕴涵着地-月体系形成后,地球和月亮各自整体构造、各自内部主体构造的雏形、态势和初始条件——提示或隐喻着它们相互之间“旋回”[1]性的动力学作用和运动学结果——旋回地震[9](和所有“内力旋回” [1]等)现象的主要动力源泉和主要地质运动的“未来”趋势和宏观效应,使我们看到了地震预报和矿藏勘探等的新的前景:

①根据“地壳上的基本构造特征”[1][2][6]、“地球深部的…完全真实的轮廓”[1]和彗-木相撞、月球中空[10]、世界地形[11]等基本实际,结合力学常识,发现了“能让大陆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公里的原动力”[12]及其动力学和运动学过程;融会了“过去和现在提出的有关地球整个发育状况的一切其它假说”[1][2][6]的正确成分,贯通了他们的前因后果,解释了“影响到地球的整个地幔(Niazi,1973;Julian Sengupta,1973;Jordan,1974; Jordan,1976)”[1]的“垂直运动”[1][2][13][15],形成了“能够相当严整地反映出结构极为复杂的地壳形成和发育‘机理’的情景”[1](甚至整个当代地球的“形成和发育‘机理’的情景”——笔者注)的、“普遍适用的地球发育的全球性理论”[1]雏形。

②由它延伸出来的《旋回、旋回力与旋回地震》[9],进而《旋回地震、火山喷发与地球脉搏》[16],在“卓有成效的国际性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协作”[1]成果——“旋回”[1]及其“韵律”[1]等的基础上,给出了旋回地震即中强及其以上地震之进一步清晰的“韵律”[1]“四步曲”[1][9][16];其中每一阶段的“一步曲”,都对应着地球相应旋回里的一种地球脉动;与之相应的,是旋回地震的一个类型[9][16]

③有了这个“进一步清晰的‘韵律四步曲’”—— 旋回地震依次出现、周而复始的四

个阶段的四个类型之后,联系地质勘探成果和已有的中强及其以上地震前兆、“地震断层的破裂传播过程”[17]和烈度特征记录等实际,我们可以较快地理清旋回地震的脉络、号准旋回地震的脉搏了。

——由它延伸出来的旋回地震与地球脉搏论述[16],从根源上证明了“王祖绳运用中国长久的历史地震记录、大型盆地地球物理资料以及地震层析图象得出”的“中国大陆及邻区的涡旋和网络地球动力学模型”及其“以四川盆地为现今地球运动的核心、地幔上涌的动力源,带动了周边次一级的涡旋构造运动”论断[28]的定性正确性,也从根源上证明了“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 红肿假说”以及《预测论基础》中的“可公度性”理论等[12]的正确性。其主要实用意义有:

 

——从根源上证明了:“大震前震源处及其附近岩石在发生微破裂过程中,伴随有大量的热物质流沿岩石裂缝上升到地面和大气层中,使大气获得形成热力不稳定的能量”[19][21][15][18]

——从根源上证明了:“80厘米深处地温变化(主要或总体上是源自地下的、明显的升高——笔者注)是与地震活动有一定对应关系的” [20][19][21][15][8]

——从根源上证明了:“作为地震短临震兆,在地震(特别是≥Ms5.0)前必然出现热红外异常现象”[18][21]

这时,根据相关的历史探索、现代条件和现有水平,我们确认了“卫星热红外监测、地温监测和群测群防三结合”这个中强及其以上地震的预测预报途径的正确性、高效性、可行性和当前最佳性;并使我们坚信:再经过3-5年,最长10年的、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与行政管理相结合[22]的“胜辩理论实践修正”,我们就可以基本解决,或彻底解决中强及其以上地震的临震预测预报问题了

⑤这时,我们得到了关于“旋回地震(绝大部分的中强及其以上自然地震)预测预报的初步理论体系”——它由如下六部分组成:

●地月体系的起源与青藏高原周边的反推覆构造——寒武纪前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即本文)

●旋回、旋回力与旋回地震——绝大多数的中强及其以上自然地震[9]

●中强及其以上自然地震(旋回地震)与火山爆发能量的同源性确认

兼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五省区近10年内发生旋回地震的危险性,及其“开启”我国下一个“南北双震时期”的警觉

●旋回地震、火山喷发与地球脉搏[16]

●5.12汶川地震的类型及旋回地震的必然前兆

●卫星热红外监测、地温监测和群测群防三结合——旋回地震(绝大部分的中强及其以上自然地震)临震预测预报的可行、高效、当前最佳手段

 

2、“大地构造背景片”脚本的新证据,

或脚本对新发现的几个重要事实——几个“区域地质现象”的解释

这几年,又发现的“大地构造背景片”的脚本——《地月体系的起源与青藏高原周边的反推覆构造》的主要新证据,或用脚本可以圆满解释的几个新发现如下:

 

⑴中国地质大学的刘本培老师,在2008年10月于北京中国地质大学举行的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上,所作的《地体复位问题》学术报告[23]中的两个考察成果,即“腾冲地块的地层序列与澳大利亚西北部的相似”、和“保山地块的地层序列和克什米尔(印控区)的相似”(见下图),既是“推今及古”[6]——反演出脚本的“源泉”,又是“从‘盘古’至今”——脚本构造史再现的“尾声”——又可用脚本《起源》来解释其“所以然”

 

 

图1

 

 

图2

 

中国地质大学的刘本培老师,在2008年于北京举行的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上的所作的

《地体复位问题》学术报告中的两个考察成果图

 

 

⑵今年的“南北冰火两重天”气候、以及地球上的一年四季现象等,也既是“大地构造背景片”脚本《起源》的“其然”新证据,又可用脚本《起源》来解释其“所以然”

今年——2010年(由央视新闻频道报道)的“南北冰火两重天”和“百多年一遇”的火山喷发现象等世界性气象、和近10年来的地震灾难[8],与1960年前后的类似气候和灾难(如邯郸等地的大涝、冬季寒冷且雪大;邢台地区1966年的地震灾难等)事实说明:

当代地球[1][2]自转轴的摆动或当代地球上的一年四季,就是在它的《起源》过程中产生并“准周期性”地“旋回”至今,且还将继续“旋回”下去的:

今年的“南北冰火两重天”和“百多年一遇”的火山喷发现象等世界性气象,则主要是在“地-月体系起源天象”之“旋回背景辐射”的“大气候”中,当代地球自转轴摆动幅度的相应“旋回”性加大等“地-月体系起源运动的背景辐射活动”所造成的“背景辐射效应”,主要由“起源天象辐射效应”和“地球自转轴摆幅加大效应”:前者表现为雨雪陡增;后者表现为“地球气候同比夏季较热和冬季较冷”;两者共同表现为地震和泥石流灾害频发并且剧烈。

反之也然。

 

 ⑶“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河合研志及其研究小组推测夏威夷火山的熔岩流形成于该地区地幔下部,即约2500公里至2700公里深处[5]

“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河合研志及其研究小组不久前在一份新闻公报中指出,夏威夷群岛有活火山存在,从该地区地幔生成的熔岩流多年来一直在上升。研究小组通过对比地震波的理论波形与实际观测到的波形,研究了2005年至2007年在南太平洋发生的地震,分析了地震波通过夏威夷群岛下方地幔到达北美的观测数据。根据地震波传播难易程度的差异,研究小组推测夏威夷火山的熔岩流形成于该地区地幔下部,即约2500公里至2700公里深处”[5]

——这一“推测”与《起源》相吻合:

这一事实,是由发生在内地核表层的西侧”(即东太平洋壳下的地核表层上)的、“一股密度较大的液体扰动[8](详见下文)中的径向分量所引起的;

而这“一股密度较大的液体扰动[8],则主要是地月体系起源中,地球东太平洋底下直至内地核外围岩浆“向上‘过了头’的‘激发喷顶发射运动’‘雏形’[5]形成后,至今长期的‘日常自我调适’”或“‘旋回’效应”;

反之也然。

 

⑷“一股密度较大的液体扰动”地核的“西凝东熔、不断东移”现象[8]

“在地球的中心,外地核的地层,一股密度较大的液体扰动发生在内地核表层的西侧,凝固成为新的内地核。由于重力作用的关系,由于内地核的西侧增加了质量,整个内地核于是开始往东边移动。当内地核往东移动时,东侧固体的内地核物质相当于来到距离地表较近,压力较小的地区;因此内地核东侧物质的融点降低,产生了熔融的作用,形成一层密度较大的液体”[8]

“根据计算,内地核往东边移动的速度大约是每年1.5公分……而当内地核在东西两侧进行凝固与熔融作用的同时,它所造成外地核的物质对流作用,则是产生地球磁场的主要原因[8]

(“截至目前为止,这仍然只是一个相当简单的模拟。作者希望在未来能够继续探讨地核中的这个物质对流作用,是否会间接影响到地核之上的地函底部?又或者地函内的物质运动是否会回过头来影响地核内部?如此一来,才能让我们对地球整体的运作,有更完整的认识。”[8]。)

(“原始论文:

Bergman M. I., 2010, Earth science: An inner core slip-sliding away,Nature,466,697-698.”[6]

Alboussière et al.,2010,Melting-induced stratification above the Earth’sinner core due to convective translation,Nature,466,744-747.董军摘自:地球科学网”[5]

 

——实际上,地核的“西凝东熔、不断东移”现象[8],和否定“板块构造观点”或海底扩张观点的“大西洋在中-新生代期间扩大了,而太平洋的面积却缩小了” [1]等事实一起,只不过主要是地月体系起源中,地球东太平洋底下直至内地核外围岩浆“向上‘过了头’的‘激发喷顶发射运动’‘雏形’[5]形成后,至今长期的‘日常自我调适’”或“‘旋回’效应”罢了;

——反之也然:由此“推今及古”[6]:也证明了“大地构造背景片”的脚本——《地月体系的起源与青藏高原周边的反推覆构造》[5]的“历史正确性”。

 

⑸“美国趣味科学网8月29日文,电脑模型深入探索地球内部”:

“更新、更精密的电脑模型正在描绘不断塑造地球的地球内部各种过程的更详细图景,从而带来有关我们足下深处那个隐秘世界的新认识……加州理工学院的迈克尔·古尔尼斯和同事已经开始揭示有关地球运作方式的一些洞见”。

“大部分人都认为地球浅表的力量更加重要”,认为“板块运动引起了地震和火山爆发”。“但是较下层地幔中的阻力和推动力似乎决定了一个板块是否每年移动1或10厘米。实际上,地球的浅表同我们脚下1000公里的深处是有关的。”

 

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的新发现——双地壳流+边界剪切[8]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室深部物理场与动力学学科组研究员白登海等人,在东喜马拉雅构造及周围地区实施了连续6年的大地电磁观测,获得了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的初步认识。”[8]

观测结果发现,在青藏高原存在两条巨大的中下地壳低阻异常带,通过理论计算认为是两条中下地壳的弱物质流:一条从拉萨地块沿雅鲁藏布缝合带向东延伸,环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向南转折,最后通过腾冲火山;另一条从羌塘地体沿金沙江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向东延伸,在四川盆地西缘转向南,最后通过小江断裂和红河断裂之间的川滇菱形块体。结合地面地质构造以及GPS观测成果,他们提出了该区岩石圈‘双地壳流+边界剪切’变形的新模式。该模型认为,青藏高原深部以两个中下地壳弱物质流的快速塑性变形为主,上地壳则以南北两个边界断层(异常体的边界,即雅鲁藏布缝合带和金沙江—鲜水河断裂带)的块体走滑变形为主。该研究成果(2010年)4月1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的子刊物Nature Geoscience[8]上。

 

——该研究成果从两个方面证实了《地月体系的起源与青藏高原周边的反推覆构造》[5]的客观历史性:

一是青藏高原的“双地壳”形态方面:这“双地壳”,正是在《起源》[5]中形成的;

二是青藏高原的“双地壳流+边界剪切”变形方式方面:成全该方式的沿“青藏高原雅鲁藏布缝合带和金沙江—鲜水河断裂带走向的两条中下地壳低阻异常带,即两条中下地壳的弱物质流[8]或两条“地球动脉”[16],是在《起源》[5]中“月球前身沿着印度洋那条西南-东北方向的洋脊,从西南上方向飞来撞击原始地球……使地球产生喜马拉雅-地中海断裂、大西洋裂缝等初步效应后,月球前身压迫、推动由此产生的原始印巴次大陆板块向东北运动,使其东北部相对深远地俯冲-插入到(反推覆构造到)由此而‘裂开大嘴’的亚洲南部的下面”,最终在“砸到底回弹、颈口处折断”这种“钉式或板式(这里是‘板式’)‘强砸激折’现象”中所形成的“雅鲁藏布缝合和金沙江—鲜水河断裂[8]雏形或胚胎的现代形态。

 

有了上述新证据后,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解释清楚地壳峰谷极端地形的形成机制,并且产生“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一脉相传’或‘紧密相关’嫌疑”了。

 

五、大地构造背景片的应用实例——“地壳峰谷极端地形雏形的形成机制”与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相关性、昆明~曲靖地区的近震性嫌疑

 

1地壳峰谷极端地形雏形的形成机制

地壳峰谷极端地形雏形,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地壳最低谷马里亚纳海沟[11]这两

处的局部地形雏形。它们和青藏高原周边的反推覆构造等宏观地形一样,主体部分都是在地月体系的起源这个“宏观构造地震”过程中形成的;而当我们弄清它们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机制后或它们的“背景”后,就可感觉到此背景的“惯性隐寓”,并用此“惯性隐寓”,基本解决它们之后的地质解释或(和)地质预测等问题,其中包括现在的有关局部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和运动趋势等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当前世界性矿产勘探、灾害预测、区域和全球大地构造学研究中的‘最大问题’”[3]

 

地壳峰谷极端地形雏形的形成过程

地壳峰谷极端地形雏形的形成过程,耦于地月体系的起源过程之中。要了解它,得首先了解地月体系的起源过程。

    ①地月体系的起源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月球前身对原始地球的初撞阶段)“在约13亿年前[1][2]里菲期(震旦纪)[1],月球前身沿着印度洋那条西南-东北方向的洋脊,从西南上方向飞来,与原始地球相撞了。初撞点即三条印度洋脊的交汇点。初撞使地球产生喜马拉雅-地中海断裂、大西洋裂缝等初步效应后,月球前身压迫、推动由此产生的原始印巴次大陆板块向东北运动,使其东北部相对深远地俯冲-插入到由此而‘裂开大嘴’的亚洲南部的下面,形成了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双重地壳等的初步雏形[5](其最新证据是“腾冲地块的地层序列与澳大利亚西北部的相似”[23]等等)。

(第二阶段——月球半成品的弹动阶段)随后,“月球前身的最低点运动到中印度洋海盆时,在地球弹力、地球向东较快运行(在初击点上,在地-月将撞未撞的刹那间,地球上该点绕太阳向东飞行的速度,要比月球上该点的同方向投影速度高好多;撞击后相反)的拨动力与自身惯性力等的综合作用下,刚形成的月球半成品有限弹起,向北东东方向,以比地球表面的该方向速度高好多的速度,重重擦过印尼地表,形成拖泥带水、丢三拉四的印尼地形[11]雏形后,与向上南快动、向东慢行着的科隆群岛地区(当时位于这里的是“地球的第四极”——现在阿根廷的阿空加瓜山以西地区)相撞了。”[5]

(第三阶段——月球半成品与当代地球半成品的再撞阶段和当代地球半成品发射月球的发射阶段——地-月体系雏形的形成阶段)接着,“在现在的科隆群岛地区,月球半成品与地球第二次相撞。使这里冒出炽热岩浆,成为沸腾岩浆之海的同时,它深入到了足够深处,利用自己的冷凝本能(根据…靠脱气作用形成的大洋水甚至不到(现有的)1%[1],和解释更好的月球质瘤情况[2]月球中空[10]情况等推断:月球前身是一颗大彗星或含冰较多的其它小天体),使月海的主要表面造岩单元是玄武岩[1][2]等而成为月球雏形后,由同时形成于这里的阿空加瓜山作发射板,被地球反弹[2]发射到现在的轨道上,成为地球的磁悬浮卫星。同时,大陆裂谷,及与其有亲缘关系[1]的、长达60000余公里的统一洋脊系[1]形成了;科迪勒拉山系与世界的第四极阿空加瓜山出世了;科隆群岛等隆起并推动南北美洲分别向相应方向分离了;太平洋底这个先受撞压而大幅度下凹,后被地幔热库[2]激顶而中部大面积上凸、(由外围相应破裂地壳的相应“胀裂-高翘”随“降挤-收缩”运动相配合)周边大幅度“俯冲”到大陆架下面的有大量平定山[1]的,由于运动着的岩石层板块在地幔涌流上面通过而形成的[2]地震(锅)盖成型了”[5];地月体系的雏形在上述宏观构造地震的天气背景下出现并开始运行了。

其全球统一过程的本质是“宏观构造地震”:动力源泉是岩浆作用;最壮观表现是“欢声雷动”、风起云涌,色彩缤纷、此起彼伏的火山爆发和沧海桑田——从“熔透式”和“裂隙式”到“中心式”;从印度洋经过印尼、菲律宾到太平洋,同时裂成了大西洋[5];形成了一年四季的旋回性气候和自然灾害;形成了分布不均的矿藏能源;产生了肤色不同的三个人种,等等、等等。

 

②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雏形的形成过程:

“在约13亿年前[1][2]里菲期(震旦纪)[1],月球前身沿着印度洋那条西南-东北方向的洋脊,从西南上方向飞来,与原始地球相撞了。初撞点即三条印度洋脊的交汇点。初撞使地球产生喜马拉雅-地中海断裂、大西洋裂缝等初步效应后,月球前身压迫、推动由此产生的原始印巴次大陆板块向东北运动,使其东北部深远地俯冲-插入由此而‘裂开大嘴’的亚洲南部的下面”[5]。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沿喜马拉雅山一线印巴次大陆板块向东北方向的“后(被)砸推●上(被)刮积●前冲插”之“刮积成岭运动”,在和位于其上层的青藏高原原地壳一起,形成了青藏高原的双地壳结构[8][5]的同时,也形成了喜马拉雅山的雏形胚胎;接着,其“中间顶裂上层●上层侧、前堆拥”运动(其最新证据是“保山地块的地层序列和克什米尔(印控区)的相似”[23]所促成的上壳中点前、后、左、右、下五个方向上的“下顶四堆拥效应”,形成了珠穆朗玛峰的雏形胚胎[;之后的“砸终回弹、颈口折断”之“钉、板型(这里是板型)‘强砸激折’效应”,形成了“‘雅鲁藏布缝合’和‘金沙江—鲜水河断裂’[8]雏形胚胎]

进入地月体系形成的第三阶段——月球半成品与当代地球半成品的再撞阶段和当代地球半成品发射月球的发射阶段(也就是地-月体系雏形的形成阶段)后,“太平洋底这个先受撞压而大幅度下凹,后被地幔热库[2]激顶而中部大面积上凸、(由外围相应破裂地壳的相应胀裂-高翘降挤-收缩运动相配合)周边大幅度“俯冲”到大陆架下面”这个“撞激发射背景”下的“顺势准俯冲运动”,与青藏高原中先前发生的上述印巴次大陆板块后砸推●上刮积●前冲插”之“刮积成岭运动”等的“相应后继运动”,或“‘物质东移’方式的转变”(详见下文)一起,合成了(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及其上面的)珠穆朗玛峰的基本雏形

 

③地壳最低谷马里亚纳深海沟的形成过程:

地壳最低谷马里亚纳深海沟的形成过程,寓于整个地月体系起源过程中的、“太平洋底这个先受撞压而大幅度下凹,后被地幔热库[2]激顶而中部大面积上凸、(由外围相应破裂地壳的相应胀裂-高翘降挤-收缩运动相配合)周边大幅度“顺势形似俯冲”到大陆架下面” 这个“撞激发射背景”下的“顺势形似俯冲运动”,也就是“海底轴部有限‘扩张’[1]边缘顺势‘俯冲’的对立统一这个太平洋型深海沟形成的普遍方式青藏高原“物质东移”方式的转变的“对立统一”:在地月体系起源中“月球半成品被地球反弹[2]发射出地球”的瞬间,青藏高原的“物质东移”方式,由原来的以“‘块体挤出’、‘重力均衡扩散’、‘连续流变’等[8]为主,迅速转变为以直至现在的“岩石圈‘双地壳流+边界剪切’变形的新模式(该研究成果4月1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的子刊物Nature Geoscience上)”[8]为主——青藏高原双地壳的深部,这时就开始形成“两条中下地壳的弱物质流”了:“一条从拉萨地块沿雅鲁藏布缝合带向东延伸,环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向南转折,最后通过腾冲火山;另一条从羌塘地体沿金沙江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向东延伸,在四川盆地西缘转向南,最后通过小江断裂和红河断裂之间的川滇菱形块体;青藏高原深部以两个中下地壳弱物质流(向东的)快速塑性变形为主,上地壳则以南北两个边界断层(异常体的边界,即雅鲁藏布缝合带和金沙江—鲜水河断裂带)(向东的)的块体走滑变形为主”这个移动严重地破坏了在此之前印巴次大陆深远地插入到亚欧南部下面后所形成的青脏藏高原及其之上的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初步雏形或雏形胚胎以青藏高原中轴线为对称轴的基本对称地形,使其很接近于其现在地形,并顺势猛烈向东东南方向推动正在受“过了头的发射月球之顶喷运动”所造成的“发射月球后的‘准太平洋底吸力’”的吸引而向该方向(即指向现在的科隆群岛的方向)运动的、位于亚欧板块东南部的、我国四川盆地及其西缘向南的延长线以东、从中条山开始往东北方向的黄河及其延长线以南的原地壳使其北部在顺势向东猛推并甩开已经裂开的朝鲜半岛后,整体向南东东方向大幅度凸出,在形成现在我国东南一线至马里亚纳最深海沟方向的突出地形和台湾岛地形雏形的同时,也形成了沿东北北方向分布的琉球群岛及其东南侧的“叠瓦状俯冲结构(形似深海沟?)”;进而又使这个大陆、大陆棚和大陆坡及后两者上面的岛屿等向南东东方向运动,助长了马里亚纳海沟“俯冲带”(实际上是“形似俯冲带”,实质上是由上述独特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双边顺势形似俯冲运动”:主要是东南边下盘的大幅度“顺势形似俯冲”、与西北边上盘总体上向南东东方向的大幅度胀裂-高翘降挤-收缩“反形似俯冲”的“对立统一”运动所形成的“双边顺势形似俯冲带”)的“深入俯冲程度”,使其得天独厚、“鸡立鹤群”——形成了具有世界海洋最深点(全球地壳最低点)的、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之地壳上最低的“顺势形似俯冲地形”,其假象是“岩石圈向地幔发生了大规模的俯冲[1] 

 

地壳峰谷极端地形雏形的形成机制

①如上所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雏形的形成机制是:

地月体系起源中沿喜马拉雅山一线印巴次大陆板块上刮积成岭的“后砸推•上刮积•前冲插”运动,和紧接着的“中间顶裂上层●上层侧、前堆拥”运动所促成的上壳中点前、后、左、右、下五个方向上的“下顶四堆拥效应”,与之后“太平洋底先受撞压而大幅度下凹,后被地幔热库[2]激顶而中部大面积上凸、(由外围相应破裂地壳的相应胀裂-高翘随降挤-收缩运动相配合)周边大幅度“顺势俯冲”到大陆架下面”那个“顺势形似俯冲运动”(详见上文)的“对立统一”。

 

②地壳最低谷马里亚纳深海沟雏形的形成机制是:

海底轴部有限‘扩张’[1]边缘顺势形似俯冲的对立统一这个太平洋型深海沟形成的普遍方式青藏高原“物质东移”方式的顺势转变的“对立统一”

其假象是源自大洋中脊裂谷处的洋底“岩石圈的成分和软流圈的相同,其密度差别只是与不同的温度有关”,因而“比地幔重得多”的“岩石圈向地幔发生了大规模的俯冲[1]。因为这样的“岩石圈向地幔发生大规模的俯冲”,只能形成相应的、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在它们向地幔俯冲的过程中应逐渐弯曲,由近地表的实际水平状态到深度为300-500公里时变为垂直状态[1]的“大规模俯冲地形”,和“欧亚大陆同美洲大陆理应在太平洋中相互分离,而在大西洋中相互接近”[1]的情形,而不会形成现在这样的、“大多数板块向地幔俯冲的角度为30至60º,往往在沿俯冲方向很长的距离内,这一角度并无明显改变的趋势”的大规模形似俯冲深海沟地形 [1] ,和“大西洋在中-新生代期间扩大了,而太平洋的面积却缩小了”[1]的实际等情形。)

 

随着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与地壳最低谷马里亚纳深海沟地形雏形的形成,青藏高原的双地壳流+边界剪切”之主要物质东流方式及其下面的两条中下地壳弱物质流也日臻成熟了——汶川与玉树很可能就位于其“北一条”上。

 

2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相关性、昆明~曲靖地区的近震性嫌疑

 

汶川与玉树很可能都位于“从羌塘地体沿金沙江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向东延伸,在

四川盆地西缘转向南,最后通过小江断裂和红河断裂之间的川滇菱形块体”这条“中下地壳弱物质流”即“地球脉络”(可能是“金沙江~鲜水河~小红‘时令动脉’”)的上面;这条“时令动脉”的汶川~玉树段在地表的投影线为:羌塘地体上的(?)玉树→金沙江断裂、鲜水河源头(?)断裂上的麻呷俄支三岔河雀儿山口马尼干戈玉隆错阿生康甘孜普乙隆~鲜水河断裂上的朱偻~~炉霍真都达翁色尔坝两河口大石沟二嘎里白湾梭磨河马塘米亚罗丘地杂谷脑河汶川

 

这两次地震的“机理”,都是地球“时令动脉”里的“动脉硬化结点”,被叠加的岩浆源

的“岩浆冲击所打通”的结果。其叠加的两个岩浆源,一个是源自太平洋的“首压旋回”的第一或第二个“回合”[16];一个是《地球核心的凝固与熔融》过程中,“内地核东侧物质的融点降低,产生了熔融的作用,形成一层密度较大的液体”[8]所引起的、青藏高原下面的外地核液体扰动,导致的其上面青藏高原双地壳里的“中下地壳弱物质流[8]。2008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地形变化监测结果”就是证明:“龙门山断裂带西侧块体向东偏南运动,位移达20至70厘米;东侧块体向西偏北运动,位移达20至238厘米。东侧块体下沉达30至70厘米。陕西南部区域向西北方向运动,最大位移量达4厘米;甘肃陇南区域向东北运动,最大位移量达5厘米。青藏高原珠峰地区的监测点向西偏南运动,水平的垂直方向位移均为2至3厘米”(见2008年9月4日的《张家口日报》报道:《汶川地震地形变化监测结果发布:震中区域水平位移238厘米》)。其中:“青藏高原珠峰地区的监测点向西偏南水平位移2至3厘米”的“功劳”,是源自太平洋的“首压旋回”的第一或第二个“回合”[16]的;而其“垂直上升2至3厘米”的功劳,则是《地球核心的凝固与熔融[8]的。

——这两次地震都是这二者的“共振效应”;而这条“中下地壳弱物质流[8],正是“从羌塘地体沿金沙江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向东延伸,在四川盆地西缘转向南,最后通过小江断裂和红河断裂之间的川滇菱形块体”的这一条;它“最后通过”的“小江断裂和红河断裂之间的川滇菱形块体”地区,正是去年(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东南五省区“三连旱”地区的“后卫区”—— 昆明~曲靖地区地区(由5月份的央视新闻频道报道)。

 

由此得到如下两个重要嫌疑:

 

● 汶川地震与玉树地震很可能是“一脉相传”或紧密相关的,至少是有很浓重的“一

脉相传”或紧密相关嫌疑的;

去年(2009年)入秋以来以云南的昆明~曲靖地区为“后卫”的东南五省区“三连旱”事实,也是这个怀疑的一个重要支撑。

● 由此,根据“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12],觉得明年至后年,即2011至2012年底,昆明~曲靖或其周边地区,是地震重点监视区了——在此期间,它们具有相当大的“近震性嫌疑”,即有可能发生中强及其以上的破坏性地震[详见投到“(11)活动构造、地震及其灾害效应”专题的《“破坏性地震”及其监测预报的经验教训讨论(摘要)》]。

   

六、由衷感谢地球科学前辈们的不懈努力和丰硕成果!

   

由衷感谢中国地质大学的刘本培老师、万天丰老师,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室、深部物理场与动力学学科组研究员白登海等所有地球科学前辈们的不懈努力、丰硕成果和指教帮助!

 

 

[七、“大地构造背景片”在“破坏性地震”预测方面的应用

 

[至此我们确认了:

[1“真正决定地壳发育途径的仍然是深部作用”[1] 438——即“除了构造运动之外,通常还指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的“内力旋回”[1] 85作用,其始作俑者是“地月体系起源背景辐射”下的《地球核心的凝固与熔融》(“法国里昂大学的科学家Alboussière等”,2010)。

[2、相对于“原始地球”[1] 379而言,当代地球地壳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现象,是“内力旋回”所致的,最恢弘、最壮观、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地震-火山现象[6] 129---130,或叫做“地震地质现象”,这就是大地构造的主旋律,从而也是“大地构造背景片”的主旋律:从“古生代以前”的“主要是熔透式”开始,到“古生代以来”的“主要是裂隙式”,又到“现代”的“以中心式喷发为主”[6] 129

——它们的前兆分别是“古生代以前”第一旋回内的“宏观构造地震”和依次旋回内的“熔透式火山地震”、“古生代以来”旋回内的“裂隙式火山地震”、和“现代”旋回内的火山地震,后者伴随有由先前的火山衰减能量转移而来的现代破坏性“亚火山地震”,详见投到第11专题“活动构造、地震及其灾害效应”内的《“破坏性地震”及其监测预报的经验教训讨论(摘要)——兼谈地震的成因种类与破坏性地震的高效预报、近期态势和稀释转移

——它们的直接动力即各个“内力旋回”内的四个韵律“准周期”性的“旋回路径”是:从印度洋开始,经过印尼、菲律宾,到太平洋至以夏威夷为中心的太平洋空中——通过夏威夷群岛上“宁静式火山”的宁静式喷发作用;

——在其第一旋回内的“宏观构造地震”时期,就和当时的滂沱大雨天气等一起,经过“冲压”、“压拖”和“注水”等“工序”,造就了印度洋、太平洋和它们之间“拖泥带水”的印尼等地形雏形;通过“迸裂”、“注水”等“工序”,而成就了大西洋等地形雏形[5]

 

[3、地震-火山现象或“地震地质现象”这个(当代地球)大地构造的主旋律,从而也是“大地构造背景片”的主旋律,至今为止的三个时期依次为:

 

[⑴“宏观构造地震--熔透式火山喷发时期”:

[以最为剧烈的“宏观构造地震”为前奏的“熔透式火山喷发时期”[6] 129,也就是“地月体系起源时期”,为当代地球的第一个“内力旋回”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伴随着昏天黑地和随之而来的大范围倾盆大雨,“突如其来”的“宏观构造地震”,与随之而来的、以“熔透式”为主的火山喷发,展现出了地月体系起源时期内的两大壮丽奇观,这就是“准月球”撞击“原始地球”的“双击双弹奇观”,或叫做“盘古辟地奇观”,其中最令人牵肠挂肚的是其“落幕阶段”的“嫦娥奔月奇观”;和随之被自此就由原始地球脱胎换骨而成的当代地球捕获为卫星即月球,从而共同玉宇澄清万里埃,产生出“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的地月体系雏形的“盘古开天奇观”。它们发生在“地壳形成早期(如古生代以前)”[6] 129,是当代地球的第一个“内力旋回”[1] 85时期。这个时期以最剧烈的火山地震即“宏观构造地震”为先导的熔透式火山喷发,“造成大面积的岩浆岩体出露;其后(古生代以来)主要是裂隙式火山喷发”[6] 129

 

[⑵“温和地震--裂隙式火山喷发时期”:

以较小的“背景地震”、裂隙式火山地震和裂隙式火山现象为主的“裂隙式火山喷发时期”[6] 129

[这个时期“形成大片的熔岩台地或高原玄武岩。如以中国内蒙古第三纪玄武岩为代表的基性喷发等”[6] 129,其“三要素”是地震地质(当然也包括火山地质。因为火山现象同时也是地震现象——火山喷发的前奏是“火山地震”;火山喷发过程的自始至终,都伴有一定级别的火山地震。所以,从地震的角度说,火山现象就是一种“中途有岩浆喷出地表的”“特殊地震现象”,一般为“强度较小、震源较浅、影响范围不大”的非破坏性地震现象)、“内力旋回”和来自于空间、作用于地球的“地月体系起源背景辐射”[5]

 

[⑶现代的“破坏性地震—中心式火山喷发时期”:

以剧烈的现代“大地震”即上述“破坏性亚火山震断或底辟地震”和一般火山现象为主的“‘现代火山活动’[6] 129时期”。

[现代“内力旋回”[1] 85下地壳的“现代火山活动时期”里的地震-火山现象[6] 129---130或“地震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较小的、经常性的“背景地震”、“旋回”[1] 85性的“破坏性(亚火山震断或底辟)地震”、和包括火山地震在内的(一般)火山现象,其中的“火山活动则以中心式喷发为主,特别是在大陆上均为中心式,在某些地带还可见到坐落于断裂带背景上的串珠状中心式喷发,如冰岛火山就是如此”[6] 129。其“三要素”也是地震地质(当然也包括火山地质)、“内力旋回”和来自于空间、作用于地球的“地月体系起源背景辐射”[5]

 

[至此我们确认了:

[“破坏性地震”的始作俑者,是地震地质、“内力旋回”[1] 85、和“地月体系起源背景辐射”[5]的“三位一体、对立统一”;“破坏性地震”的前兆,是位于这个“三位一体、对立统一”“强震时间节点”内的特殊星象、特殊气象、特殊地磁、动植物异常等特殊现象和“背景地震异常”等异常现象。]

 

[至此我们确认了:

[●破坏性地震是可以成功监测预报的。详见投到第11“活动构造、地震及其灾害效应”专题的《“破坏性地震”及其监测预报的经验教训讨论(摘要)》——兼谈地震的成因种类与破坏性地震的高效预报、近期态势和稀释转移。]

   

   

参考文献

 

[1]  [苏]B.B别洛乌索夫主编.地球构造圈.北京. 地震出版社.1983年. 8;379;85;13;8;382;99;91;94;112;444;464;266.

[2]  [英]J.A.雅各布斯著.地球学教程.北京.地震出版社.1979年.22;22;144;22;77;24;22;156;156.

[3]  万天丰.关于中国地质学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地质通报[J].2008 (Vol.27 No.9).1441-1450.

[4]  新华词典编纂组编.新华词典(1988年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9.42.

[5]  中国地震信息网.地震大家谈(栏目).地月体系的起源与青藏高原周边的反推覆构造.2010年7月5日. 或

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论文摘要集.地月体系的起源. 屠庆、刘永平张启富、朱海生、董宇. 2008年.25.

[6]  成都地质学院普通地质教研室李叔达、沈逸芳、胡承祖等编.动力地质学原理.北京. 地质出版社.1978年.2;3;255;260;34.

[7]  武汉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南京大学地质系、河北地质学院合编.构造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78年.116.

[8]  中国地震信息网. 国内外地震科技动态等(栏目).

●《青藏高原发现两条地壳物质流有助于预测地震》(2010-05-27 10:12);

●《日研究人员认为:熔岩流可能形成于地幔下部》(2010-08-03 08:44);

●《地球核心的凝固与熔融》. 2010-08-23 11:03.原始论文:

“Bergman M. I., 2010, Earth science: An inner core slip-sliding away,Nature,466,697-698.”;

“Alboussière et al.,2010,Melting-induced stratification above the Earth’sinner core due to convective translation,Nature,466,744-747.董军摘自:地球科学网”.

●电脑模型探索地球内部运作之谜 可为地震研究提供线索. 2010-09-13 10:03

等等 2010年10月28日以前的.

[9]  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论文摘要集.旋回、旋回力与旋回地震. 屠庆、刘永平张启富、朱海生、董 宇. 2008年.429.

[10] 王槐茂等主编.新编世界上下五千年.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年.1927-1928;1581-1582.

[11] 《世界地形图》

[12] 地震预报,路在何方. 作者:王中宇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6-10 6:0:8

[13] 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思考.邓起东.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论文摘要集.401.

[14] 5.12汶川地震(Ms8.0)地表同震垂直位移分析.许强、刘静、丁林等. 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论文摘要集.449.

[15] 中国震例.中国地震信息网.

[16] 第三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2010年3月•广州)《会议摘要》. 旋回地震、火山喷发与地球脉搏——也谈绝大部分的中强及其以上自然地震的必然前兆与短临预报.屠庆.刘永平等.210~224.

[17] 陈运泰、许力生、张勇、杜海林、冯万朋、刘超、李春来.2008.“初步研究及考察成果(一)”——《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中国地震信息网. 2009-04-29 10:52 来源: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18] 卫星热红外异常——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的短临前兆.魏乐军、郭坚峰、蔡慧、强祖基.《地球学报》

2008年10月.29卷.第5期(Vol.29,No.5).583~591.

[19] 四川省地震局编.一九七六年松潘地震.北京.地震出版社.1979年.53、102、103、102、103、75、55、67、102、65、63、66、63、65、62、62、103.

[20] 《唐山地震前兆》编写组.唐山地震前兆.北京. 地震出版社.1977年.前言、55-57.

[21] 大震前的热红外异常研究.张元生、郭晓、沈文荣.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信息网.2009-03-06.14:41.

[22] 河北日报第5版.《假如明天灾难来临》.2005年11月10日.

[23] 中国地质大学的刘本培老师,在2008年10月于北京举行的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上所作的《地体复位问题》学术报告中的幻灯片.

 

 

201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