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相见恨晚的诗句:卡通之窗 :: 卡通之窗连友论坛 :: 阅读主题 - 警惕日本漫画误导下一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44:47
前不久,日本外相曾公开宣称,要通过外交部全力推广日本动漫和其他流行文化,以改善日本在亚太各国的形象。这一言论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和有关人士的警惕和担忧。

众所周知,由于对自己的历史责任至今没有做出负责任的反思,日本在亚太许多国家民众心目中的印象并不佳,要求其做出认真反省的呼声几十年来一直此起彼伏。在此情形下,日本政府推广兜售的“动漫化的日本形象”究竟是些什么货色,着实不能不让每一个不忘历史教训的人费一番猜度的心思。

去年下半年,两部漫画风靡日本。其中一部《嫌韩流》借一名日本少女之口声称,“韩国文化当中没什么值得骄傲的”、“若说韩国今天的成就是日本打造的也毫不夸张”;另一部《中国入门》则不仅为侵华战争掩饰和翻案,还认为中国的古代文化“毫无吸引人之处”。许多人士担忧,这些赤裸裸宣扬狭隘民族意识、为历史罪责翻案的漫画,会通过日本政府的着力推销,毒害亚太各国的下一代。

应当看到,上面这些漫画内容虽然令人发指,但本身太过暴露、肤浅,较易引起警觉,被日本以外的读者排斥。即使日本以政府的力量来推广,效果也多半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的。日本漫画对下一代的危害和影响,主要不在于日本政府的推动,也不在于有限的几部极端作品,而在于整个日本漫画界用漫画这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日本化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和是非善恶观念潜移默化灌输给各国青少年。许多孩子被漂亮的图画、有张力的对话和刺激的情节所吸引,对日本漫画达到废寝忘食的痴迷程度。不知不觉中,他们欣赏《灌篮高手》的好勇斗狠,认同《爱情白皮书》中的勾心斗角,甚至于许多人脑海里的中国文化,如西游、三国等的概念,更多是来源于日本的漫画和电子游戏。这种整整一代人的文化错觉,才是日本漫画对亚太各国青少年最大的威胁所在。

客观地说,尽管日本政府近年来有意识地利用漫画改善自己的国际形象,但大多数日本漫画仍属于较单纯的商业和文化行为,作者和发行商主观上未必有市场效益以外的复杂动机,客观上却实实在在地对亚太各国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构成了巨大冲击。这个责任,日本漫画要承担,所在国的文化部门责任就更大。

青少年是最好奇、最喜欢新鲜事物、最能汲取知识的一群人,他们需要有意义、有价值、生动吸引人、有时代感和亲切感的,包括漫画在内的大量读物。但遗憾的是,亚太许多国家在这方面不是重视、投入不够,就是用僵化、保守、凝固的思维定势去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对越来越聪明的本国青少年。它们所提供的漫画,不是数量不足,就是面孔刻板令人生厌,打着寓教于乐的幌子,却无法让青少年愿意读。“乐”且不存,“教”又从何谈起?日本漫画的大行其道,在很大程度上是所在国文化部门自己拱手让出了启蒙的钥匙。更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国家的出版单位因觊觎日本漫画的市场成功,开始成批炮制粗制滥造的仿制品,质量低劣不去说,其宣传的价值观却仍然是穿上各国外衣的“大和魂”,这对青少年的影响可想而知。

必须警惕日本漫画对下一代的误导,要做好这一点,光靠防堵无济于事,最重要的是,拿出属于本民族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漫画产品,并在文化市场上对日本漫画战而胜之。 返回顶端    
醉生

大将军(论坛顾问)


加入时间: 2002/03/03
文章: 4777

元宝: 44
大洋: 80
铜板: 58133

[作者博客]
时间: 2006-6-06 12:35:40    标题: 日本力推“动漫外交” 用动漫影响他国民众

日本希望借助动漫改变周边国家对其印象,但恐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份喜爱不必多说了,许多动漫的情节人物已经成为童年回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小旭是上海复旦大学在校学生,一提起日本动漫,《机器猫》《圣斗士星矢》《美少女战士》《灌篮高手》……她如数家珍,在小旭身上,可以看到中国喜欢日本动漫青少年的影子。

和小旭一样,日本外相麻生太郎也能脱口说出一串日本动漫的名字。对于一位酷爱漫画的日本人来说这似乎不算什么,不过麻生在4月28日的一次演讲中提出,日本要以闻名世界的日本漫画、动画进行外交。

用动漫影响他国民众

在演讲中,麻生对美国的“大力水手”唏嘘不已。他说“大力水手”给人的印象是美国海军是正义的化身,是力量无穷的朋友;而这是美国文化力量的极佳例证。他认为日本的铁臂“阿童木”也是这方面的代表——阿童木问世以前,机器人一词是“苦役”的代名词,而阿童木,还有机器猫将机器人塑造成人类的好朋友,并让这种观念深入人心。联系日本的焊接机器人、喷漆机器人等现在占领世界一半的市场,麻生由此得出结论,文化产业的输出“如果让人听到‘日本’一词,马上冒出的印象是明快、温暖、漂亮、酷等,长远来看,日本的意见容易行得通,日本外交能够顺利展开,并一步步接近目标”。

麻生表示,打造一个国家的声誉,就像企业打造名牌一样,而打造国家的名牌,不能仅靠外交官,必须借助日本文化的力量,利用流行文化对其它国家的国民发生影响。

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之所以会提出这项“柔性外交路线”,主要是因为在历史问题上,中国、韩国等国的国民对日本的印象有愈来愈恶化的情况,麻生希望能增加日本被了解的机会。

动漫为文化外交打头阵

据麻生介绍,“动漫外交”的具体方针是,以海外的年轻漫画家为对象,举办国际性的漫画大奖。获奖者有机会被邀请到日本,进入日本知名漫画家的门下学习漫画技术等。

另外,外务省也希望将动画作家给予“动画文化大使”的认证,并考虑协助这些人的作品在全球放映。本年度将颁发第一号动画文化大使认证。

麻生是在位于东京秋叶原的数字好莱坞大学发表题为“文化外交的新构想”的演讲时作上述表示的。值得注意的是麻生的构想不仅仅限于动漫,具体的做法还包括,日本的NHK在海外要像BCC和CNN一样有英语频道;要广泛开展日本语教育,为了使日语的能力测试容易通过,各国要有日语教育示范教室,有标准日语教科书;设立“文化交流实习生”计划,把当地的青年学生作为实习生招入使馆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以打磨日本的形象,推销日本的梦想”。

应该说麻生的演讲内容是非常充实的,反映了日本外交战略的变化,即利用软实力开展外交活动。

但分析人士指出,就目前日本的外交而论,解决外交问题靠文化远远不够,特别是亚洲外交。因为日本与邻国关系不和,主要在于日本领导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而不是文化交流不够。不解决政治问题,一味开展文化外交,是舍本逐末,很难起到大的作用。以日韩为例,虽然韩流改变了日本国民对韩国人的看法,但由于存在严重的政治障碍,日韩关系还是越来越僵。另外,通过文化“推销日本梦想”的提法也值得商榷,毕竟文化有它相对的独立性,不能强加政治内容,过分强调“推销日本的梦想”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而麻生太郎本人作为主管日本外交的外相,少讲些伤害别国人民感情的话,可能比放几十部动画片、出版几百本漫画更有助于日本的外交。

中国动漫迷的“两分法”

固然不可否认日本动漫在世界上魅力难挡:去年整个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6%。全世界播放的动画片日本约占60%,出口势头强劲。

但问题在于“动漫外交”果真如麻生所说的那样简单吗?长期从事日本文化研究的专栏作家刘柠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指出:“官方交流陷入低谷,软性外交是日方的替代性策略,意在加大宣传广告效果,加强青年交流。但我个人对这种策略的效果表示怀疑。”

日本动漫在中国已经培养了相当多的爱好者。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所接触的中国的日本动漫迷们并没有因为喜欢日本漫画而全盘接受日本。

可能确实由于日本漫画,小旭初中第二外语选择了日语,之后陆续对日本有了一些了解。她告诉记者,“我也和不少同学聊过漫画和日本这个国家的话题,朋友中大部分人和我观点相似,不会盲目喜欢日本。即使有好感,但日本的政治除外!”

另一个动漫迷、大三女生小蕾说,“本身我对政治不是很有热情,不过该有的民族自尊和是非观念我肯定是有的。日本在某些方面太过于野心勃勃,甚至不顾最基本的道德和是非观,总之对日本政治我是很失望的。”

几个接受采访的男生,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漫画是漫画,日本是日本。”林三告诉记者:“我并不想武断地把二者割裂开来,但我喜欢的是漫画这种形式,以及其中虚构出来的世界和人物。我看过许多类型的动漫,有部分也反映了他们暴力、侵略性的一面,有些内容甚至让我觉得他们有点心理变态……看了那么多漫画并不会让我对日本增加多少好感。”而另外两个男生则表示漫画纯粹是娱乐,和民族情感搭不上关系。

对于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刘柠指出:“其实,在这些人的观念中,是把动漫或流行文化中的歌曲、影视作品客观化了,把这些作品与孕育他们的日本文化环境剥离开来,在他们欣赏这个作品的时候,不会想到日本这个国家的概念。并且,日本漫画的主角确实比较‘脱日’,比如曲线夸张的身材、立体的面孔、各色头发,这类美化手段,都模糊了国家民族的界限,也是他们的卖点。”(驻东京记者何德功 实习记者周梦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