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山岛农家乐:对联不是韵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2:04:34

对联不是韵文

陈 树 德

对联不用韵,但很多人将对联列入韵文,要问为什么?大多说不清。我想大概是三个原因:一是律诗中使用对句,有人甚至说对联起源于律诗,诗是韵文,对联自然也是韵文了。二是对联要使用平仄,而传统的平仄都是从“韵书”中查得的,对联用“韵书”决定平仄,对联自然也是韵文了。三是传统的启蒙“对歌”,一般都按韵分篇,现在楹联报连载的《十三辙新声对韵》,还是如此,学对的同时也学了韵,对联列入韵文也就顺理成章。这三个原因都和诗有关。

其实,对联要往“诗”里靠,人家也不乐意。例如《郭沫若少年诗稿》搜集了郭氏少年时期的20多副对联,因为没有“名份”,干脆用“附录”处理。这就是例子。

涂怀珵教授的一声呐喊:“对联成全了律诗”!易哲知教授的另一声呐喊:“律诗和对联不是母子关系是姐妹关系”!加上本人的呐喊:对联的“源”是对偶修辞!现在再说对联起源于律诗的声音已经没有了。

对联靠不上“诗”,改靠“韵文”行吗?我看也不行。因为根据王力《古代汉语》对韵文所下的定义:“有韵的文章,我们把它叫做韵文”。《古代汉语》所列的“韵文”共五类:包括辞赋、颂赞、箴铭、碑志和哀祭。根据用韵的程度,又分“完全的韵文”和“不完全的韵文”,其中辞赋、颂赞、箴铭、哀祭都是“完全的韵文”,只有碑志可能用韵也可能不用韵,所以只能算“不完全的韵文”。十分明确的是,对联没有列入“韵文”,连“不完全的韵文”也不是,甚至和“辞赋”最接近的“骈文”,也不在“韵文”之列。因为骈文和对联一样,只讲究对仗,却不用韵。湖南古汉语研究会会长陈蒲清教授在对古代文体的分类中,直接将“骈文”分到“非韵文类”,而对联则只字未提(见陈蒲清《文言文基础知识》第215页)。可见,对联向“韵文”靠也是行不通的。

明确对联不是“韵文”还要其重要意义:一是加重了对联作为独立文体的身份;二是更说明对联是视觉艺术,不是听觉艺术;三是以平仄格式命名的“马蹄韵”,更可以改用“马蹄格”了。

有了对偶文体“源”和“流”的划分(详见本人旧作),对联的“出生”已没有问题,但对联的“身份”还没有解决。我曾不止一次撰文呼吁,要给予对联应有的文学地位,因为在中国的文学殿堂中,目前只有四把交椅: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但对联不是诗歌,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也不是戏剧,对联就是对联,所以对联应该单独占有一把交椅。和对联的文学地位一样,对联还应该有独立的“文体”地位。既然对联不是“韵文”,那对联为何不和“骈文”一道,单独自立一个门户——归入“对文”文体呢!根据汉语学家褚斌杰教授在《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一书中所作的分析,骈文“与诗歌、辞赋、小说、戏剧一样,是一种文学体裁……是中国文学中的一种体类”(见该书第155页)。所以将对联和骈体归成“对文”,也不是什么创造。

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现在对联靠“诗”靠不上,靠“韵文”也靠不上,剩下就只有走自己的路了:大胆地独立起来吧!联合“骈文”,自成体系,竖起“对文”的旗帜。因为“对文”才真正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体!

最后附带说明,35年前(大约在1970年),本人在对明清楹联的统计研究中,就注意到对联的“韵”,同时发现了几十副“用韵”的楹联(该文章发表于1985年的《彭城大学学报》后又收录进本人的《捧心集》),兹取几例如下:

彭文勤题关帝庙联:“兵法读春秋,必有文事;官箴严月旦,无作神羞。”(“秋·羞”押“侯”韵)

黄文炳题黄鹤楼联:“遇有缘人,不枉我望穿眼孔;得无上道,只要汝立定脚跟。”(“人·跟”押“痕”韵)

长沙屈贾二公祠联:“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梁·章”押“唐”韵)

吴信辰题临洮常山大王庙联:“义胆大于身,陷阵推锋,在昔号常山虎将;忠魂符厥号,兴云降雨,至今冠洮水龙神。”(“身·神”押“痕”韵)……

当然,例子只是例子,这些“有韵”的对联是否算“韵”?恭请专家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