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高新区教育局:行家伸手显风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30:04

行家伸手显风采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这节课一上,便知行家里手,我不敢妄加评论,仅谈几点看法:

一、课讲得好,文章写得更好。

当今的老师讲起课来滔滔不绝,分析得头头是道,言之凿凿,可谓分析透彻,入情入理。可是当自己提笔写文章时,却笔下发涩,迟迟写不出,如同古代的秀才感慨写文章比生女人生孩子还难。不少老师认为课多,任务重,这固然是事实,实际上心里不想写。写下水作文,写反思,总会有时间的,正如鲁迅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时间紧,不过是借口。有的仅把教课作为谋生的手段,不愿意投入精力。实际上,写文章,更有利于教课。自己文章写得好,也就明白课文好在何处,不好又在何处,也就会分析文章。不少老师教了一辈子课,却缺乏自己的观点,尽是参考书等人的观点,自己不过是个传声筒。自己经常写文章,势必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由逼学生写作文变成学生主动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不妨回顾一下,有名老师往往是作家,如鲁迅、朱自清、郁达夫、钱钟书等等,举不胜举。所以,我想,优秀的语文老师,应不仅课教得好,而且也要写好文章。我经常练笔,从中受益很多,“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二、师生互动好。

一方面老师先读学生的作文,并对该文充分肯定,就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的双边活动做好了铺垫,也将勾起学生的创作欲望。

另一方面,老师设置的问题难易适中,且环环相扣,把问题引向深入,学生回答渐趋高潮,气氛热烈,在快乐中求知,不知不觉就下课了。有时我发现有老师讲课,看似精彩,滔滔不绝,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但唱的是独角戏,学生课后收效甚微。我有时也犯这个毛病。

三、课文与现实嫁接得好。

曹操感慨人生易老,功业未就而思贤若渴,欲揽天下之才为己所用。这一点与当今现实契合,巧妙联系现实,对学生影响很大,以此告诉学生不要“武大郎开店——拒进高人”。一般情况下,课文与现实生活相距较远,如果老师不能巧妙联系生活,学生以为高考不考课本,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毕竟当今社会学生功利思想仍很浓。

总之,这课让他上活了,可圈可点,不能一一讲述。至于瑕疵,不能说没有,但绝对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正如鲁迅说的“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主要看别人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