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电能质量:云霖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3:00:20

古寺巨变                             文 / 湖山仙姑

佘湖山云霖寺落在宝庆东路,位于衡邵走廊的最中问地段,佘田桥境内的东方。山高居

我地之首,海拔687米。山上时常云雾萦绕,翠桕蓊郁,苍凇盘缠,红花漫山径,绿树蔽胜境。山顶上极目楚天,人如凌霄一羽,沉浮于太空,随意俯仰,闲闲淡谈,看东方曙日如金:看白云苍狗如梦;看茫茫田野阡陌;满眼青碧。看蒸江彩球飘带。一天的自然,全收眼底,层次分明如画。

山顶上,千年寺院,古香古色。像彩凤头上一束红冠,光彩夺目,数十里可见。门外正中墙上,周美华将军书写的“云霖寺”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格外耀眼。

千年古寺,一直牵动着邵阳地区,九县三区人民的心。每天有不少人从四面八方涌来,涌向云霖寺,涌来了香火的繁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涌来了寺院的发展和兴旺。

2004年,省佛教协会要来邵东搞开发、建寺院。在几个地方的相比之下,怀梵大师慧眼分明,选定了山青水秀,历史悠久的佘湖山。并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2005年9月9日9时,(农历八月初六)在一个风和日丽,金阳高照的日子里,举行了隆重的奠基议式。当时,整个山谷里人山人海,彩球高挂,彩带飞扬。梵语声、欢呼声、礼炮声响彻云霄。

2006年,云霖寺观音殿胜利动土兴建.

现在天王殿、大雄宝殿相继完成,并交付使用.


佘湖山坐落在邵东县佘田桥镇,海拔496米,森林覆盖1600多亩,东临双峰,南连衡阳,西接祁东,北通邵阳,山上清幽如带的蒸水河自西向东,绕山穿镇而去,衡宝公路以佘田桥为中心站,东有公路通娄底,西有汽车到桂林,离县城20公里,交通便利。

   佘湖山上有一很有名气的庵堂,早在1200多年前叫“云霖祠庭”,并设有‘云山观”大横匾,后来唐朝修建改名叫“云霖寺”,唐玄宗皇帝御笔钦赐“云霖寺”匾。宋朝以来人们称之为“佘湖山庵堂”。庵堂最出名的主神是大洛菩萨,传说一申氏医者,大难之年,从洛阳来到邵阳市东郊一个岩洞居住,称为洛阳洞,后又迁往树湖山,用医术广济百姓,得百姓拥戴,为其修庵练身,拯救苍生,天宝十四年八月十一日登天升王,百姓塑其神像,永世烧香朝拜。

  现庵内建筑面积六百多平方米,内有正殿、后殿、附殿共八间,有餐馆、商店、住房九间,新修建二座凉亭及其它古建筑。至今,游人香客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佘湖山香烟缭绕,抽签、拜神、酬奉、许愿者争先恐后,凡到南岳烧香途经此地的香客,都要上山烧回拜香,这里常年香火不息,游人不断。

     佘湖山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云霖寺始建于唐代,云霖多寺各由唐肃宗亲笔御赐,该寺保留至今,一直香火不断,是南岳归来香客烧回头香的唯一圣地。因此,可以打造承接南岳客的佛教圣地。

     周末,趁走亲之便,我踏上了这方佛地。用手机记录了这里的一些山林建筑,与网友一起分享。。。。。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滔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千多年前的申真人建庐佘湖山,悬壶济世,道教人间。俱往矣。真人升天,只留飞天石船静静悬卧绝崖石柱上。但人间忽然多了一种喧嚣,喧嚣着道教滚滚洪流。佘湖山便成了一座圣山。

   佘湖山坐落于邵东县佘田桥镇,距离镇政府一千米。海拔500米,森林面积1600余亩。东望双峰,南连衡阳,西接祁东,北通邵阳。蒸水河如白练玉带,自西向东,绕山穿镇而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500米的山其实不算什么,它只是雪峰余脉,比它高的山很多,但它有一千多年的人文历史,有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有千年前唐皇的亲笔御赐,有饱经风雨的云霖寺和众多的人文、自然景观。芸芸众生饱经沧桑,便不约而同的攀依在它的身上,或静默远眺,或听禅语道化,或林间漫步,或忆申真人踏石升天,或三五一群品本地米酒,吃佘湖三宝。放松身心,了却尘事。放浪形骸,陶醉心灵,实乃人生快事!

  余游佘湖,印象最深的有两次。十多年前,我刚上大学,佘湖山云霖寺大洛菩萨有灵,母亲带我上山还愿。山上树木葱茏,松影筛荫,鸟鸣松间,松针似毯,山泉喷雾,溪流潺潺。远望佘湖山,南如石兽蹲踞,山色油亮,北似群猴献桃,跃跃欲试,正望如瑶池仙庐,云霖寺肃立苍穹,俯瞰众生。山路却崎岖难走,青石碎块参差不齐,或宽或窄,时陡时平。古人踏过千千万,留下碑刻无数。人走石上,森森然如行迷宫。“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在这里是再好不过的了。若不是寺院的钟罄引领着你,你一定会产生“此生休矣”之感。越往上走,越发害怕。路无护栏,眼不能看两旁,手撑双膝,挪步而登。至庵门,双狮相迎,心终于平静下来,因有菩萨相助。寺前香炉星火点点,烟雾缭绕,山上云雾未开,茵茵朦胧,人如跌入仙境,“荡胸生层云”。寺里鸣钟击罄,音接千古,如醍醐灌顶。前殿申、杨、李三真人慈眉善目,眼眺西方,殿下信男善女匍匐一地,随黄衣僧人念佛唱偈。听歌看道,恍惚时间倒流,又回到了远古。那种脱凡超俗之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母亲虔心向佛,无心游玩,当然就没到别的地方去,只听游人说有电讯转播台、飞天石、仙人井、仙人洞可观。我认为这次游佘湖山,感觉就在超前品味人的一生:人来到世间,带着憧憬希望,一路拼搏,历尽艰辛,最后苦去甘来,感悟平生。同时也认为,面圣此山还可,古色古香,但少了一缕时代气息。

    昨天正值国庆节,带妻子小女开车去游佘湖山。从县城到佘田桥镇一路滔滔,下1814公路转水泥乡道,不足40分钟。路面宽畅平整,了无颠簸。一到目的地,便有朋友安排的老者带路。老者欣喜的告诉我,现在再也不要艰难攀登了,盘山公路虽说不宽,也有弯道,但绝对平缓安全。的确,车如游龙,平稳的踏过“佘湖山生态旅游公园”大门,轻松来到山腰的观音殿。这是刚完工的新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原观音殿、天王殿等都已毁坏,百余僧人和尼道都远遁他乡。改革开放后,仁人志士大声呼吁,奔走乐捐,更有政府牵头支持引资,于是本地商贾来了,善男信女来了,政府官员来了,旅美华人来了,外资公司来了,资金到位,机器轰鸣,工人鼓劲,一座座凉亭、宝殿、碑林拔地而起,商铺宾馆娱乐场应时而生,素食一条街陡然出现。站在观音殿前,向下瞭望,苍苍云海里,古松翠柏下,红墙碧瓦时隐时现,悠悠梵音此起彼伏,默默游人络绎不绝,山下公路车水马龙,好一派盛世升平景象。观音见此情景,大可欣慰一笑。殿里,僧尼正在早课,罄声悠扬,歌声飘摇,一下将人们带进西天雷池,走进远古道观,空气里飘荡着浓浓的释家气息,还有一丝丝厚厚的道家氛围。观音为人间送来了幸福和平,也为自己带来了旺盛的香火。大殿下方还有两座未竣工的宝殿,但大体框架已成,雄伟气势已就,不出半年,梵音更悠长。

    再驱车蜿蜒上行,20分钟到峰顶,停车坪足可停放百十辆大小车辆。再步行100米,到云霖寺。先不急着烧香拜佛,暂到仙人井喝一瓢泉水。井在崖下,下井石级如龙骨盘曲,脚踏石上,空空作响,就如走进时间隧道,恍若隔世。井如大锅,水尤清冽。读仙人井,就好像重读唐代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记》,一种幽清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听老者介绍,此井不管春夏秋冬,下雨天旱,水总是不凹不凸,不少不多。龙王送井的传说,令人回味无穷。

    云霖寺联曰”云拥湖山擎日月,霖流蒸水涤尘埃“。站在寺前,豪气顿生,仿佛头已入天庭,云荡两腰。极目远眺,峰峦如聚,“一览众山小”。山下田园网布,池塘似镜。佘湖山如大汉弯腰窥镜,庄重中漏出几分天真。蒸水如练,绕山穿镇,为镇平添几分秀丽。河岸两边,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商铺比肩接踵,人行如织。好一幅“清明上河图”!山下的喧嚣,山上的静穆,形成鲜明对比。老者说,正因为山上的大洛菩萨保佑,才有山下如此的繁华,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圣灵保一方人!

     这次有幸一览飞天石。飞天石在云霖寺南500米处,穿林爬坡,驾云山脊。山上僧人、樵夫、猎人,每每嗨歌传声,笑傲山林。此时未见歌者,却疑满山流歌,天鸾和鸣。到尽头,山势险峻,山崖劈立,悬崖绝壁上陡生一擎天石柱,数丈有余,石柱顶飞天石,石如船似鹰,重约2000公斤,石背有印,呈脚型,相传大洛菩萨申泰芝功德圆满,上天招回天班,从此踏石升天。紫烟缭绕,群山静默,天籁无声。历经万年的悬石没有告诉我真相,我惟有啧啧称叹,又心生怜意,怜悬石孤寂,无有为伍,独踞绝壁而饱经风雨。也许它坚守寂寞,是为了向世人诠释道义佛经。但世人愚钝,参悟不透,阿弥陀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瞭望的佘田桥、杨桥、水东江一带,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国泰民安。

   老者说,你尽兴而来,也要尽兴而去,佘湖山“三宝”,你一定得品尝品尝。所谓三宝,佘田桥豆腐、荢菇、萝卜是也。近年来,佘田桥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业,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山林面积广,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水资源丰富,水体质量一天天见好。有了好水,豆腐、茡菇、萝卜当然体鲜味美。近年来,蒸水河两岸餐馆林立,生意红火。餐饮文化日益浓郁。尤其是佘田桥豆腐风靡全国,豆腐逸闻妇孺皆知。今年民间还创办了一份“蒸水报“,为生态旅游推波助浪。喝着本地米酒,品着佘湖三宝,回望烟波浩淼处,一种诗意如津而生。东坡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防常作岭南人。”若每天能品“三宝”,不防就作佘湖人!

   再游佘湖山,豪气干云霄!他日再来游,乾坤更繁华。也劝君一游!


话说佘湖山


http://sy.rednet.com.cn 2007-4-6 11:27:50  

 

  一提起佘湖山,人们就会问:“怎么会有两个佘湖山?”这两个佘湖山,一个是邵东县佘田桥镇的佘湖山,一个是市内双清区的佘湖山,不仅山名相同,且山上寺门的朝向、寺内供奉的菩萨相同,并同为道教。2000年,我带着这个疑问,又专程上了邵东佘湖山。寺内一七十多岁的老道,详细告诉我原委。这座山有史以来就叫佘湖山,这座庵叫佘湖山庵堂。这里供奉着申真人(申泰芝)、杨真人(申泰芝的舅舅)、李真人(申泰芝的女婿)三位真人,当地人都称为“大洛菩萨”。公元678年,申泰芝父母携其从洛阳迁至今邵阳,住在前进山下的岩洞里,这个岩洞自申泰芝成仙后,百姓称为洛阳仙洞。当时的洛阳仙洞,景致清幽,石室曲折。明时洞前建有普济寺,清时发展扩大,修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等,为宝庆四大佛教丛林之一,抗日战争期间被日飞机炸毁,后为朝阳小学。明时宝庆知府谢省有《洛阳洞》诗:杖履桥攀到九华,不知何处是仙家。落花流水春光老,古木闲云夕照斜。丹鼎何人知岁月,洞门长日锁烟霞。仙纵一去无消息,唯有碧桃春自花。父死后,申泰芝随母移居邵东佘田桥野吉柳塘一个破烂小观里。泰芝采药炼丹,为百姓治病救难,深得人们爱戴,后又选到佘湖山“仙人洞”,采药炼丹40余年,医术精湛,广济百姓,名声广传。
  公元739年,唐明皇闻申泰芝道法无边,召至京城,封为国师,主持元教。10年后,明皇赐“仁惠妙寂真人”,回佘湖山修祠,明皇御书“云霖祠庭”匾额,赐田三百顷,户口三百家。公元755年仙逝,现山顶悬崖上留有“飞升石”。
  申泰芝仙逝后,云霖寺名气更大,香烧熏天,钟声不断,寺内道者100余人之多,朝拜烧香者络绎不绝。唐时崇尚道教,申泰芝死后,朝廷令邵州为其建庙,以便祭祀,因邵东佘湖山离州治较远,故在治地建祠,称佘湖庙,山乃定称小佘湖山,后便通称为佘湖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千余年来,小佘湖山成了宝庆八景之一,不少文人墨客上山游玩观光,赋诗注文。明参政、当时著名的大文豪车大任,写有《小佘湖山》诗:佘山高百仞,翻爱雪晴时。积素兼无远,凝晖映日奇。千林频送色,万壑顿回姿。欲借阳春意,挥成郢客辞。曾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在跟随毛主席长征之前,来到宝庆,登上佘湖山,抒怀革命志向,写有《登佘湖山抒感》诗:万山围绕乱如麻,何处登临望眼赊。堪羡高峰能独立,巍然不被晚霞遮。可以想象,当时多少革命青年为寻求振兴中华之大业而登佘湖山,领略自然,抒怀大志;后来革命成功,又有多少功臣来此,回忆往昔,庆盛大业告成。
  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中,发现佘湖山有铁矿石而开采炼铁,为此,这座宝山献出了身胸,千百古树被砍伐,寺庙被拆毁,毗卢阁的大、小铁佛全被练了钢铁,山形景观均遭破坏。
  改革开放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又在佘湖山顶重修了佘湖庵堂,申、杨、李三真人塑像归位,庵内钟声飞扬,香火与日中天,朝拜者又纷至沓来。过去的佘湖山是市郊的林荫荒地,现在成了市区中靓丽的景区,红墙黄瓦的寺庙映耀在绿浪之中,显得更加壮观。投资巨额而古朴宏伟的玉清宫,正在紧张地建设中,宽阔的邵阳大道和宝庆路,直通佘湖山下,上山公路已连通硬化,游客香客可乘车、步行上山,这真是:风霜雪雨数千年,兴衰胜败多变迁。钟声鼓声欢呼声,和谐景观千万年。
(作者单位:市委宣传部)
(作者:刘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