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机游戏手机版平台:洪觉禅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36:09

武冈双峰山洪觉禅寺,创自清初康熙三年(1664)甲辰,开山和尚为临济宗第三十四世破山派第四世渠山妙随禅师。现任住持是武冈ZF特地从外地礼请当代佛学泰斗佛源老和尚高徒释明钦大法师,我跟他请教后知道他为禅宗高僧。然后请他带领我们到武冈现存最古老的木建筑——藏经殿(至今已有445年)。通过我观察寺院所在的双峰山,有着特别的修行风水环境,难怪清朝初年,武冈知州吴从谦对这里的寺庙进行大规模整修后,竟然辞官不做,出家在这里当了和尚。并且因为修寺庙得罪了当地权贵在他出家后竟然被权贵们派人杀死。

我们参观了近一小时,在感叹其当年香火的繁盛同时,还值得一提的是双峰山洪觉禅寺在前院供佛后院信道的布局是别具特色。在寺院的左侧还住了2位上世纪的中国ZF特别重视治疗的传染病——麻疯病痊愈者,这也见证了双峰山洪觉禅寺的一段特殊历史(曾经改做麻疯医院)。值得庆幸的是该寺也因此没有被毁在文化大革命。

参观完寺庙后在左边山上还近观了保存完好的有墓室和巨型墓碑的僧塔;在步行出寺庙500米左右能看到已经被毁坏的山门、天然生成的石狮、石蛙;再走500米就到了2块高大相对的巨石——进寺庙的前山门,左石刻“肤月”(有说为“映月”或者“肤肉”的),右石刻“石门”。

再顺着水泥路步行3公里到头堂乡ZF门口的武马公路上,下午4点我们大部分成员坐车回市区,行程结束。还有9人继续沿赧水右岸步行6公里回市区(下午6点到)。

附:武冈双峰山洪觉禅寺历代住持介绍

武冈双峰山洪觉禅寺,创自清初康熙三年(1664)甲辰,开山和尚为临济宗第三十四世破山派第四世渠山妙随禅师。

  渠山(1581—1669),名妙随,云南晋宁人,俗姓李。生于明万历九年(1581)辛巳,二指相连,乡人惊异。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师二十四,投鸡足山碧云寺礼效和薙染。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师年二十七,依本山狮子林白云受具。明天启元年(1621),师四十,参余山道瑞于贵州崇宁,得印可。为象牙性梃法孙,破山海明三传弟子,临济宗第三十四世。明崇祯十七年(1644),师年六十三,适古源海鑑两参灵隐印文未契,遂来参渠山。渠山携古源海鑑往楚。

  顺治二年(1645),来武冈,行脚各地,后择地双峰山,“蓐草而基,乞钵面席”,以募化所得拟建寺。康熙二年(1663),得武冈知州吴从谦相助,于翌年缔构洪觉寺。康熙七年(1668),武冈知州吴从谦为洪觉寺规范基地范围,使禅和清修,免乡民骚扰。吴从谦曾撰《双峰山禅院记》,以颂渠山威德。相传,吴从谦后来弃官出尘,出家双峰山洪觉寺。

  渠山生前尝著《采薇歌》、《牧牛颂》等,“语多沉痛迷离,细按之,皆南明旧事也”。寂于康熙三年(1664)甲寅六月。付法元甫香祀禅师,继席双峰山洪觉寺。

  元甫禅师(1621—1678),名香祀。俗姓刘,父名君泰,母杨氏。武冈小东发广竹村人。七岁甘素,十岁依双峰山亲应大师为徒,后为渠山禅师侍者,拜卯玄师为徒,力事参究。后得渠山印可,继席双峰山洪觉寺。康熙十七年戊午五月,建立“淨鑑寶華輪”。寂后付席倾尘禅师。

  倾尘禅师,本府南路西岭唐氏子。行年廿,看破世间空境。一日同乡邻人往武攸,有异人花于路,向子曰:“盍不出尘乎?”答曰:“出何尘?”对曰:“唯心自在。”行至此地,一见大师,削发为徒,名曰:“倾尘”。侍师八载,未尝一日息安。遵师诲训,正守清规。行其威德,并无半句离耳。送师入塔,满足孝思。

  壬辰年,四方檀越居士暨法眷人等启请,复至双峰法席。那时间颓纲坏目、废产失业,特地重新,乃僧之志。煮粥熬汤,受尽多少苦楚。归赎本山,并转法器什物等项。培植树株,堂禁山河,修补寺院,复兴常住。但托坪团简家冲,有脚庵,名曰:“广福庵”,蒙刘、席二宪亲点祖为住持之僧。复后,募叩众善人等,将钟鼓、佛像、庵院,一概重兴补葺。僧之为人,出於本性,一生勤俭力为,而治家大道,克合半佐。并且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积道德以仁义,鼎邪正、去妄情,乃治心之实。劝善规过,平怨息讼

,施茶解渴,修路架桥,无论大小功,因随缘布施。

  壬戌年间,合诸山缁俗人等,请入方丈,开期说戒,上堂将常住法堂源流,因地山河什物等,付与众等。

  倾尘之后,次第相承,先后有新元、明修、素梅、翠林等相继住持双峰山洪觉禅寺。到了民国,则先后有常悟、端效等老和尚主席。在端效老和尚主席期间,开期传戒,影响周边地区,与云山胜力寺并称武冈二大丛林、二大戒堂。

  共产党执政以后,双峰山洪觉禅寺僧散寺空,1954年2月被沦为武冈麻疯病院。

                                    武冈双峰山洪觉禅寺历代住持

  渠山妙随——元甫香祀——倾尘——新元——明修——素梅——翠林···端效

  附录:

                              都梁双峰山第三代传临济正宗第三十六世

                                        上倾下尘和尚墓志铭碑记

  本府南路西岭唐氏子也。行年廿,看破世间空境。一日同乡邻人往武攸,有异人花于路,向子曰:“盍不出尘乎?”答曰:“出何尘?”对曰:“唯心自在。”行至此地,一见大师,削发为徒,名曰:“倾尘”。侍师八载,未尝一日息安。遵师诲训,正守清规。行其威德,并无半句离耳。送师入塔,满足孝思。付法偈曰:“灯灯相续,祖祖流传。”

  师在日,命往写油团住圆觉庵数年。自於壬辰年,四方檀越居士暨法眷人等启请,复至双峰法席。那时间颓纲坏目、废产失业,特地重新,乃僧之志。煮粥熬汤,受尽多少苦楚。归赎本山,并转法器什物等项。培植树株,堂禁山河,修补寺院,复兴常住。但托坪团简家冲,有脚庵,名曰:“广福庵”,蒙刘、席二宪亲点祖为住持之僧。复后,募叩众善人等,将钟鼓、佛像、庵院,一概重兴补葺。但三处常住,诚较前而更辉煌焉。至今年登七十有六,而僧之功德实卓,卓然有可表者。

僧之为人,出於本性,一生勤俭力为,而治家大道,克合半佐。并且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积道德以仁义,鼎邪正、去妄情,乃治心之实。劝善规过,平怨息讼,施茶解渴,修路架桥,无论大小功,因随缘布施。

  至壬戌年间,合诸山缁俗人等,请入方丈,开期说戒,上堂白云:“吾老矣,不能用也。今将常住法堂源流,因地山河什物等,付与汝等扰管,而揉劳勤俭,不惜身命。壮光前人,诱启后昆,可谓不负出家之志至矣。”但其功行甚多,难以备载。如此岂非僧之立德立言之所征乎?

  噫!僧亦人杰也哉。继继承承,绵绵不已,佇彼*铭,永垂百世。

  本山长徒新元    孙明修  明瑾    玄孙宗耀  原宿  素梅  云梅  普禅  

                                曾孙慧光  月林  桂林  参林  翠林

  竹云峰徒道登  道岸    孙明镜  明锡    玄孙四瞿  重瞿

                                曾孙茂林  宗耀

  黔阳天柱峰徒孙通微  通轮    玄孙秀祥  秀林

        圆觉庵常住僧松林  徒海澄

  监院明珠  玉修立

  皇清嘉庆十二年    岁桂月吉旦同立


从古城武冈出发,淋着细雨往东十来里,就到了早些年闻名遐迩的双峰山洪觉寺了。如今门庭冷落的洪觉寺,千疮百孔,远不是从前绿树成荫、古木参天的景象。殿右长流不息的清泉几近枯竭,殿左的六座僧墓石塔,除“磲山塔”在微风细雨中孑然挺立,其余五座已是七零八落,几成废墟。 

洪觉寺坐落在双峰山的两座山峰之间,两座山峰宛如一对昂首的凤凰。古人许是对吉祥的凤凰有着美好的渴望,于是也把双峰山叫做双凤山,结果引得天下墨客骚人纷至沓来,也成了落发修行者的景仰之地。从古城武冈出发,淋着细雨往东十来里,就到了早些年闻名遐迩的双峰山洪觉寺了。如今门庭冷落的洪觉寺,千疮百孔,远不是从前绿树成荫、古木参天的景象。殿右长流不息的清泉几近枯竭,殿左的六座僧墓石塔,除“磲山塔”在微风细雨中孑然挺立,其余五座已是七零八落,几成废墟.

既能呼为双凤山,既能引得天下墨骚人纷至沓来,并成为落发修行者的景仰之地,双峰山则必然有其诱人之处,有其迷人之胜。要么就是它以诱人之风景取胜于人,要么就是它风水独特、土地肥沃,宜人宜物。单说风景,历 史上就有双峰八景之说。如石门映月、白衣宴岩、义经仙桥、云峦石洞等。要说风水独特、土地肥沃,从洪觉寺前的那片广袤的水田就可见一斑——水田中夹一水塘,无论天干地旱,依然常年积水,从无干涸。村里一个叫毛汉帆的老教师,为了用事实证实其风水独特,特意讲了一段半个世纪前发生在这里的历史。这段历史与几个年过90的残疾老人有关。这几个老人当初因患麻风病被政府统一安排到这里治疗,治疗痊愈后,其他人都先后离村回家,而他们却舍不得离开,最终成了这里独特风水的见证人.

最初留恋上这里的,我想应该还是从云南鸡足山远道而来的磲山和尚。1663年(康熙二年)那一年,磲山因明桂王覆灭,云游江南来到此地,被这里诱人的风景和独特的风水迷住了,于是他“拂石而基,刈草而宅,乞钵而 席”。磲山的所为,勘称对洪觉寺是有卓越贡献的。作为拓荒者的艰难困苦,谁人都可想而知。如今,磲山早已圆寂,在空旷的会客厅已没有他忙碌操劳的身影,但他可以遥望他曾经忙碌操劳过的古寺的每一个角落,他就躺在古寺不远的地方,一座僧人们为他建造的塔底。这个古塔和他的人一样受到人们的尊崇,所以别的塔倒了,他却没倒;别的塔毁了,他却依然站立着.

磲山何许人呢?磲山与明桂王有何干系呢?他云游江南又与明桂王的覆灭有何干系呢?每个来到磲山塔前的人大抵都有想探个究竟的念头。我也有。但是磲山塔无言,洪觉寺也冷冷清清。我只好想磲山最初应该是有个不小的官衔的,也应该是明桂王身边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既然主子都倒下了,他是没有理由不倒下的,但他又舍不得这个世界,只能削发为僧,逃避纷争的红尘。于是他就来到了洪觉寺,洪觉寺的远近才有了晨钟暮鼓。之后,古刹的钟声飘飘渺渺传进了知州吴从谦的耳朵,吴知州为他所感动,动手扩修扩建了诵经堂、藏经阁、大雄宝殿,斋房客房也左右毗连,致使寺院到了历史上最鼎盛时期,终日香火如同诵经之声,袅绕不绝.

从洪觉寺残留的遗迹看,磲山的来到真的是给古寺带来了一片生机的。当年的会客厅内常常是宾朋满座,吟诗作对者大有人在。为僧者也有不图清静好虚名的,也或者是出于善意的玩笑,常常把自己比作宋代高僧佛印,却笑那些慕名前往的墨客骚人们,没有一个像当年的苏东坡一样能与佛印高僧相善能诗。笑了不出奇,还要在会客厅里留下笔墨,称“座上有僧皆佛印,堂前无客不东坡”。那么多文人墨客想必没有谁能对僧人们的调侃作出有力的反击,想必也很大度,不作计较,居然一笑置之了。等到若干年后,一个叫舒作楫的诗人有点不服,才提笔赋诗一首:“结伴寻仙界,携筇过石门;沿溪山径曲,侧地树荫繁;逸老歌犹在,残碑似拱门;孤忠栖隐处,往事复谁论。”一半用以抒发自己对洪觉寺的感受,一半是对当年僧人们调侃他的同行的回应。不过这个时候,磲山已经走了。这个叫舒作楫的诗人看到的,已经是沉默了的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