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纸包装图解:心理咨询师:做佛陀,不做上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7:59:53

心理咨询师:做佛陀,不做上帝

(2011-03-20 11:42:46)转载 标签:

心理咨询师

督导

幻象

唐吉诃德

佛陀

上帝

智慧

一念行者

回答

分类: 《问与答》

我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从事这份工作不是很久,遇到了不少的困惑,在这里请教。我一直相信当想法改变的时候,一切就都变了。所以在咨询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着这样的理念,内在的心理冲突解决了,外在世界的冲突自然就解决了。去让求助者接受自己的内心世界,接受自己曾经的创伤,回到过去,重新去看曾经给自己带来伤痛的事件。但是现在,却越来越困惑,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没有办法和求助者达成这样的一种共识。有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甚至无法将咨询继续下去的感觉,没有办法带动对方来到我所想象的这种氛围中。请指教,谢谢。

 

依据我的了解,绝大多数咨询师是“掌控型”的。他们的咨询有自己的设置,有自己的工具,有自己的方法和目标。总之,他们在努力使一位被咨询者按照他们设定的路行走,就像牵一只迷途的小羊到达他们“指定”的家一样。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是劳累的,牵着的人累,被牵的羊也不轻松。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近乎于一种脑力上的体力活。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咨询师在做了一段时间的咨询工作,皆感到疲劳、耗竭,需要找他的老师“督导”、“自我放松”、“离开自己的工作一段”或“自己也快成心理病人了”的原因之一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咨询是两个头脑的“较量”或“周旋”,也难怪它里面充满了力量、硬度和消耗了。世上的事,掌控往往是无效的,万事万物只在它们该改变的时候变:在它们该“变”的时候——它们变了,不该它们“变”——它们变不了。你可以尽可能地给一朵花施肥、浇水,但花朵还是在它该开的时候开放。太阳在正好的时间升起,月亮在合适的时候出现,一个人在该“变”的时候变。曾经我也曾是一位心理工作者,我也曾如此“掌控”我的来访者,但最终我放弃了这种“掌控”——甚至我放弃了这个职业(我不知道我现在是什么)。掌控是一个幻觉,绝大多数所谓得了“心理疾病”的人,皆是因为进入了这种幻觉而产生了他的“心理疾病”。如果有一个“患者”来到你这里寻求帮助,如果你再用实际行动教导他们继续掌控,这怎能真正帮他们走出困境?帮他们认出“心理疾病”以及“对治”都是个幻觉,才有可能真正消除他们的问题。实现内在和平的方法,不是用“消除战争”的方式来换来内在的和平,而是去认识,从一开始“战争”就是一个假象。消除战争还是战争。当你痛苦,一定正在做着“唐吉诃德”——这对世上的任何一个痛苦的人都一样。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帮助唐吉诃德消除或战胜他的羊队或疯魔,而是让他从梦中醒来——让他认识到,这一切都是假的,羊、魔鬼及敌人都是假想的,出自他的幻象。

 

大部分心理咨询师并未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假定”来访者的问题是存在的,甚至他们帮助来访者寻找他们的问题并给予“命名”。他们在“假定”来访者有病并把那当作是“真实的”前提下,给病人“展开”治疗的。在这我看来,“前提”就错了。从一开始,一切都是个想法,而所有的“想法”无一不是虚妄的。我们在空中建立楼阁,我们在空中拆房子,这多么荒唐?但几乎我们所有的人及所有的心理咨询师都正在做着这件事呢。从生到死,我们每个人都绝对的“健康”——我们所有的疾病、问题、痛苦,无一不是虚妄念头建立的。用虚妄念头建立的一切都是虚妄的。要认出这点不容易,但这恰是我们最应该做的工作。

 

我过去也是那些心理咨询师和病人们中间的一员,我们一同认为“问题”是存在的,确实存在。而如今,我也认为它确实存在,但那是一个噩梦、一个绝对的幻觉。现在没有人找我治疗了,因为我的眼里不再有“病人”了——我的眼里只有,那些认为自己需要、认为自己需要改变、认为自己的日子不好过的进入了“颠倒梦想”的人。我所能做的不再是“治疗”——而是把他们“唤醒”,就像唤醒一个个在做噩梦的可爱的宝宝一样。有的人梦太深,你无法轻易唤醒他们——哦,不是我在唤醒,我只是在擂鼓或撞钟,那些该醒的人自己醒了——他们醒了,很好;如果他们没醒,也没什么,反正是梦——即使是噩梦,那又怎样?他们实际什么也没因此而缺少。我对人们“大放心”,这种完全绝对的放心有时让人觉得我很“冷漠”。哦,天知道,这冷漠只是“冷静”或“平静”,在一个恐慌或歇斯底里的氛围里,“平静”有时就被看作“冷漠”。依据我的了解,过去,“冷漠”的圣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他们只是像一面镜子一样的,以一面镜子的方式来“迎接”一切。人们通常以为圣人们什么“都不做”(无为),他们为社会或局面做不了什么贡献,然而,往往最后发现,恰是他们——“那不动者”为社会或存在做了更大的贡献。在旋风当中,“宁静和不动”才是止息旋风的有生力量。

 

在一个心灵慌乱的社会,社会需要“平静”的人。如果众人都慌乱,如果你也慌乱——不管你是跟随或是遏制他们,这都像飓风一样的你又化作了一丝风加强了它的力量。在众人慌乱之中,只有你是不慌乱的,你才是那真正的“治疗者”。你的“在”本身就是治疗。在一片盲目和慌乱之中,没有比“平静”是更有效的心灵之药了。社会上,所有来找咨询师或治疗师的人,无一不是内在刮起风暴的人,如果治疗师自己没有“定、慧”,如何能止得了来自另一个宇宙的风暴?所以,不管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有什么信仰,修炼自己的“定、慧”是相当重要的。“定、慧”来自“空”。当你成了“空”,“定和慧”自然而生。真正的“定慧”出自于空;若不是这样,那将不是真正的定慧。空就是你内在不存有坚固不破的信念、知识、形象或故事。所以,对于一个咨询师或治疗,从所有的幻象里出来,安住在生命的“空”性之中,是他的第一品质,也是最终品质。

 

在咨询中,你的念头划出了一条河,你希望别人的生命之水沿着你划出的河流淌,这当然是困难的。那人也只能“尽量”把他的水流进你给他创造的“道”中。因为这样,你感到咨询很费力。你越来越无法“掌控”你的来访者,这是你感到咨询工作越来越走不下去的原因。在此情况下,怎么办?放弃你掌控的企图,取消你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做你的事,但不掌控结果;修炼你自己,让他人自然跟随。你是一片药,每个咨询者“服”下你,他们只能吸收当时情况下他们能吸收的对他们有效的量。药物不能掌控病人,病人也不能掌控药物,当病人遇见药,让疗效自然发生。当病人遇见咨询师,或当咨询师遇见病人,做你们能做的事儿,让咨询效果自然发生。丢开你的预设和操控(你可以尽可能地设计和操控,但老天有自己的打算)。没有操控就没有疲惫,没有要走的路就没有迷途。做一个宁静的旅人,让路经过你。

 

作为一个咨询师,你的眼里必须没有“病人”;如果有病人,那“病人”是你。若是这样,先治疗你自己。把自己的“分别心”治愈好,把自己生命中所有的幻觉根除,再来应对你的“病人”。不管作为一个咨询师还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必须来到佛陀的高度,否则的话,你不管你是给别人咨询还是被咨询,你自己都是一个“病人”——一个真正的被咨询者。不管我们有没有认识到,人生都是一个“修炼”,我们每个人都在重复佛陀的路,或近或远,或快或慢,我们都正走在佛陀曾经走过的路上。这是一条必须走通的路。在没有走通这条路之前,从某意义上说,我们都是“病人”。没有走通的人,不管花多少年的时间,还必须让自己走通。为了不再让自己是病人,我们一遍遍地在这条道路走了又走,走了又走——直到走通,成为佛陀。善知识,在不排除自己是一位咨询师的身份下,先做一位佛陀吧,自己咨询自己,自己疗治自己——直到有一天我们自己痊愈,然后再回头好好的帮人。这就是“自度度人”的意思。在咨询之中,不管表面上看起来是不是因为你的咨客的原因,只要你自己感到疲惫、痛苦、难过——这问题都是你的,在你疗治他的同时,你更重要的要疗治你自己。这“疗治”就是:去发现“治疗”的虚幻性。发现“没有什么要治疗的”,是最终的治愈。不管对你的病人或是你自己,都同样适用。

 

心理咨询师,把你的“努力”、“智慧”和“我”都放下,不当上帝。“当上帝”,是所有人类的病根;“智慧”是所有愚痴的根源;而“我”就是真正的病。每当你想“当上帝”,你就开始进入了颠倒梦想;每当你执持自己的“智慧”,你就开始滑入“愚痴”;而每当你说“我想……;我要……;我需要……”时,你的症状开始了。上帝的存在,为成为佛陀;智慧的存在,为删除它自己;“我”的存在,为认出“佛陀”和“上帝”。心理咨询师,做个明白人,和佛陀同智慧!为了不再让世人“有病”,先从疗愈你自己开始。如果你能做世上的第二个佛陀、第三个佛陀,那么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佛陀就会紧接着出现。这就是燃灯佛的灯火在传递。它焚烧的是愚痴,带来的是光明,给人的是净土,普惠的是众生。这就是你里面的“佛陀”——爱的本性——一直促动你在做“心理咨询师”的那位,发所出的声音及愿望。善知识,不当上帝,但做佛陀,你有那个能力——因为那是与生俱来的;在“成为”佛陀的过程中,你不需要“增长”,你只需要“找回”。心理咨询师:做佛陀,不做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