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法实施细则:做人的常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11:44

做人的常识 《名贤集》深解(一)林格/文 

一、方便是一扇心门

    给人方便,并非小聪明,而是一种大悲悯。方便他人,自己方便;方便社会,社会和谐;方便自然,自然自足,人生无非是处理好这样三种关系!而方便之道在于莫问前程,自己结果获得了方便其实是顺带的,而不是要求的。

 二、交往

   人是寂寞的,所以需要朋友。而交友之道在于,所谓善,就是无现实目的,只求精神营养;所谓久,就是以事为由、互惠互利、循序渐进、交人交心。两者看起来很难统一,但实际上又是一致的,那就是说,友情是需要经历时间验证的。

 三、真正的穷困

    这里的贫,是指心穷也。物质上的穷富都是过眼烟云,看100年后,富与穷并无什么意义。但人真正的贫在于心贫,人真正的困在于志困,心灵世界的狭小和胸无志向的局限,会让人强烈地使得人感到无路可走,失去自由,因此,人的目的与意义是自由

 四、潇洒与逍遥

一切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成功。而做人的第一标准应当是正直诚恳,具体而言就是,有意见当面提,对双方都有好处,在背后贬低、诽谤别人,一定是两败俱伤。这样看来,看一个人做人是否正直诚恳,就看他是否在背后贬低、诽谤别人。

 五、善意是一种资源

    人有两个最根本的需要:一是美好的食物,二是赞美。不断满足周围每一个人的赞美的需要,你的整个周遍世界一定会变好,而对人缺乏善意,总是使劲想着如何贬低别人、埋汰别人,你的整个周遍世界就一定会变得灰暗、缺乏一丝阳光。

 六、中国人为什么爱生气?

中国人为什么爱生气?人都是自寻烦恼的动物,从更长远更长远看,人的生气99%都是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起的争执,其实,太阳也有下山的时候。这里的智慧是等待的智慧,即易经中的需卦所要求的耐心等待,等待太阳西下,或等待明日朝阳升起。

 七、平静之美

    人活的是一种境界。最理想的境界叫,常言道,宁平勿俗,也就是说人处世端正公道,正如水之自然静平一样,不喧哗,不多说话,深刻而不求华丽,精妙在于沉默不语

 八、敬畏之心

   人的可贵,在于常抱敬畏之心,无论世间是否有鬼神。心里有了敬畏,才不会乱了阵脚,才不会肆意妄为。贤哲说,肚子里有鬼,神明会先知道。在我看来,肚子里有鬼,脸上盛开不了花朵,吃饭也不香。

 九、老实人启蒙

老实,就是在别人那里得到一头牛,至少要还给别人一匹马;老实,就是坚守承诺,即使承诺做不到,也一定要当面向对方收回承诺;老实就是不贪心,少比较,多吃亏,吃亏多了,心胸就大了;老实就是尊重常识,回归实在,人再也不空虚。

 十、所谓交恶

   未能抗拒眼前的一些利益诱惑,对嚣张、凶残的人施以亲热、谄媚,时间长了,你自然会被他拉下水,无法自拔,甚至骑虎难下,最后失去自我。因而,人最要紧的是真正拥有自我,不谄不卑,不威不亢。

 十一、回归精神的故乡

    故乡是每一个人内心的信仰,回到故乡,人的心灵才会显得高贵而踏实。人在外面累了的时候,尤觉故乡之重要,它是精神之根呢。与相对的是身外之物,它易地而稀,身价高涨,而放下了物之负累,人即可抵达精神的故乡。

 温暖人心的6大教育美感

——林格小杂感

    一、守望  我一直喜欢那种在风中的感觉,特别伫立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之中,风中有韶乐,有诗意婉转,有丘壑,有灵魂的香味。这是教育者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叫守望。

   “守”的是心态,是经验,是中国文化力量,是人格底线;“望”的是未来,是前途,是世界,是孩子内心期盼的那种像母爱一样温暖的眼神。

 二、静虚

  静虚,是教育者最美好的状态。静者,如佛一样,安静至极,从不说话,永远闭着嘴,而拜佛者自省自觉。而虚者,居善地,将自己放到低处,自然海纳百川,如女人的形象一样,一旦狂妄,立即变得几乎狰狞。

 三、示弱

  示弱堪称教育者第一美德。

 夏丏尊先生说,没有情感的教育就像没有水的鱼塘。而情感,是一门示弱的学问,就像婚姻,两个人都不会示弱,情感之水逐渐也就没有了,然后离婚。

    而教育情感的实现和发展更是由教育者的示弱来决定的。

    何为示弱?老子有言“能而示之不能”,精妙在于“示”。我们自身是“弱”还是“强”、是“能”还是“不能”是不重要的,关键在于“示”,这是一种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

    这里隐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中庸精神,居于怯懦与鲁莽之间的中庸是“勇敢”,居于放浪与猥琐之间的中庸是“磊落”,居于无耻与羞涩之间的中庸是“谦逊”,而居于强大与弱小之间的中庸是“示弱”。

  四、忍耐

    不教而教,很多人认为是空谈,在我看来,不教而教是可以成为现实的,只是要找到一条门路,这条门路叫忍耐。

    忍耐是一种成熟心态,虽然像牙疼一样,有点难受,但却可以成就美德,因为人忍耐多了,心胸就宽广了,就可以装得下更多的智慧。

    有人曾经总结了一个教育戒律,实际上是忍耐的操作规则:

    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忍耐——十大教育戒律(上):1、不要在同学们的面前当众教育孩子; 2、不要在情绪不佳时教育孩子;3、不要以数罪并罚的方式教育孩子; 4、不要在准备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教育孩子;5、不要以别的孩子为榜样式的教育孩子。6、不要在孩子精疲力尽时教育他们; 7、不要在孩子做作业时教育他们;8、不要在吃饭时教育孩子;9、不要在孩子兴致很高时教育孩子;10、不要在孩子睡觉时教育他们。

    看完这个教育戒律,您也许会问,那我们什么时候教育孩子啊?我会心一笑,那您说呢?等您自己有了戒律,孩子需要教吗?

    最近“虎妈现象”炒作的很厉害,我没有参与讨论。原因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教育者如能对自己严格要求(比如前面的十大戒律),比任何教育方法都高明呢。

    五、温度

    说有温度的话,上有温度的课,写有温度的字。

    六、换位

    站在别人的位置上看自己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怎样的德行,方能自知。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最好的诀窍莫过于找到这样一种镜面心态了。

    将教育者的全部智慧集中起来,其实就这两个字——换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