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溅画屏下载:微博热议日本地震对中日民间舆论形成积极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6:34:58

微博热议日本地震对中日民间舆论形成积极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9日03:28  新京报

  日本9级强震引发海啸,再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危机,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重要新闻,同样也成为中国媒体和公众关注的重要新闻。在这其中,互联网首当其冲,直接扮演了中国社会舆论的重要反映者。

  从3月13日开始,以新浪微博为代表,日本9.0级地震一直占据着热门话题榜的榜首,其间在多个时段内虽有短时间变化,但是话题榜上的转载量和关注度仍然是最高的。

  中国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上的信息交流,成为观察中日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时刻。

  公共外交至关重要

  在谈及中日关系时,中日双方的学者都非常重视彼此民意的形成。这种民意的形成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从根本上说,中日关系中的障碍,非常明显地集中在三个领域。

  一是围绕历史问题发生的林林总总。日本少数政治人物和右翼团体一直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在侵华问题上中国公众长期对日本右翼舆论持警觉态度,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的模糊性也一直伤害着中国人民的情感。

  二是中日同为亚洲国家,在地缘战略领域必然存在一定的摩擦。尤其是近年以来,在钓鱼岛、春晓油气田等问题上,甚至在中国军力发展和经济强盛的过程中,中日两国有一定的利益摩擦,也产生了不少争论。

  三是作为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两国在包括人权、宗教等问题上存在分歧,甚至在西藏、新疆等问题上,日本舆论中对中国的负面看法还不少。

  这些问题的形成,直接影响到两国民众的情感层面。因此,在谈及中日关系时,中日双方的学者都非常重视彼此民意的形成。这种民意的形成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社会舆论中长期的历史积累,它有合理的一面,也有情绪化的一面。

  例如在2010年底,日本内阁做的年度性“与外交相关的舆论调查”中,受访者中20%回答“对中国有好感”,77.4%表示“没好感”———这一比例是1986年以来最高的。

  但是与此同时,中日之间的经贸、人员往来都在不断增加。这二者之间并没有发生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另一方面,民意的形成也与媒体长期报道有关。在中日关系上,两国媒体都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年来,两国媒体关注彼此之间的冲突和突发事件,多于长期交往,也形成了舆论上的压力。这些突发事件的报道,直接影响中日两国民众中的相互印象。

  在21世纪初的几年时间里,由于小泉纯一郎对华采取相对强硬的政策,并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在中国的舆论中日本形象有较大的下滑。而在2005年之后,由于“毒饺子”事件,中日油气田争端以及2010年的钓鱼岛撞船事件等,日本舆论对华态度也有明显下滑。

  公共外交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舆论外化,更代表着一国形象在对象国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日之间的公共外交尤为明显。它不一定随着中日关系的改善而向好,但是在中日关系出现负面影响时,一定会向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突发自然危机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契机

  中国民众更理性地区分历史问题和现实危机,更理性地区分日本军国主义与日本民众。

  自然危机推动公共外交的改善,在国家关系上并非没有先例。

  在智利圣何塞铜矿的矿难发生后,由于智利矿井下有一名玻利维亚籍的矿工,玻利维亚的媒体和舆论对救援关注度比较高,报道也相对正面,使得这两个在政治关系上屡有摩擦的国家找到了改善关系的契机。

  此次强震、海啸和核泄漏事故爆发后,中国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以及中国网民的网络讨论,形成了一种相对积极的公共外交氛围。

  从目前来看,这种氛围对中日两国民间舆论和彼此看法还是积极影响更多一些。

  这种公共外交领域的改善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当然是日本舆论和日本媒体对中国网络的关注。

  从短期来看,这种关注还没有来得及体现出来。因为在灾难报道中,本国媒体与舆论首先关注的是灾情发展情况和自身的安危。但是从中长期来说,外围舆论的看法和国外救援队的参与,还是会登上日本媒体,进入日本舆论,成为评估震灾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方面的报道一旦增加,会对中日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产生积极的作用。

  其实更重要的是我国网民认知的变化。公共外交的基础,是本国民众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观。一个国际意识强的民族,其公共外交的发达程度往往比较高。

  比如在日本强震刚刚发生的时候,在微博上有一些网友发出了“老天惩罚日本”的感慨,但是更多的微博发言在表达悲伤和同情。到了6天之后,我们依然可以从网络上看到一种复杂心理的表现,比如有微博网友说:“提到日本地震,当初我听到这个消息,心想让他们也尝点苦头。但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很快被另一种声音所淹没,顿觉刚才的想法太黑暗了,还是为他们祈福吧。”

  这种认知上的变化,在不少微博中都有体现。中国民众更理性地区分历史问题和现实危机,更理性地区分日本军国主义与日本民众。

  好的公共外交,往往就是不同国家之间找到相似性的过程。中日之间也不例外。

  一方面,这种舆论基础的变化,会影响到中日公共外交的“话题意识”,使得两国民间容易找到超越分歧的共同话题,寻找共同结论的能力就更强。

  另一方面,因为自然危机的背后,往往有超越地区利益的共同诉求。人们对于生命的守护,对安宁环境的期待,和对真诚互助的感谢,也是超越国界的。

  这些都是公共外交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基础。在突发事件中,中日两国民众在情感上容易取得共识,因此也更有提升的空间。

  中日公共外交仍需解决长期命题

  中日之间需要更多的历史契机进行深入的公众对话,更希望有超越危机之外的长期对话。

  短时间来说,危机对中日两国公共外交产生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在此次强震和次生灾害发生后,中国舆论和中国政府的救援协助都会改变一些日本民众对华的看法,这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日本的救助工作,在当地民众中引起了好感,不少民众对救援队员致谢鞠躬,甚至以简单的汉语表达,这都是直接的公共外交效果。

  然而值得进一步观察的是,这种公共外交的变化是否能形成持续效应。

  在公共外交的历史上,短期危机会快速提升,但是中长期关系仍然会发挥重要作用。

  在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之后,日本救援队向中国遇难者致哀的照片感动了许多中国人,也的确引发了国人的思考。但这之后去年的钓鱼岛撞船事件,重新加剧两国民众中对彼此的负面看法。

  公共外交看似好也突发事件,坏也突发事件,实际上仍然是两国关系的三大基础在起作用。因此,如何在中日中长期的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力,仍然是一个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中日关系有许多特殊性,这是一种建立在复杂历史背景下的现实国际关系,在国与国之间很难找到可效法之处。

  由于历史积怨较深,中日之间的积极舆论基础比较薄弱;而又因为现实问题存在,历史和现实积累出来的矛盾就更相对集中。这些恐怕不能通过一次危机的公共外交工作发生彻底扭转。

  唯一能够肯定的是,中日之间需要更多的历史契机进行深入的公众对话。更希望超越危机之外的长期对话,在公共外交中真正有所突破。

  ■ 微博

  零弦:在灾难面前,有的是身为人类的平等,没有民族的偏见。日本加油!也请一些人不要以偏概全。我们并没有忘记历史,而是懂得怜惜生命。 

  盖彦成律师:我同情日本,我认为应尽最大的努力向日本施以援手,既基于道义,也基于长期利益,不要丢掉与日本民众改善关系的机会,不要被仇恨迷住双眼而放弃相互了解的机会。 

  随枫月:日本大地震,很多网友很开心。我觉得很心痛,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学会包容和谅解。在大自然灾难中,人不可能去控制,仇恨可以化解。曾经我为汶川、玉树流过泪。现在我为日本人民祈福,希望他们尽快建立自己的家园,我们住在同一个地球村。  

  @财经时评:记住这位普通的日本人!地震发生后,是他,挽救了20名中国研修生。当佐藤充再次冲回宿舍楼试图找寻自己的妻女时,海啸来了,佐藤充再也没能跑出来,而他的妻女到现在也下落不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祝他的妻女平安!感谢您,尊敬的佐藤充先生。

  □周庆安(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公共外交研究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