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室的职业防护:吃出来的血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54:50
 作者:易中天         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似乎只有通过请客吃饭,才能建立起一种非同寻常的人际关系。
  中国人很看重人际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可靠的,又是“血缘”。所以。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总是要想方设法把非血缘关系转化为血缘关系,比如“父母官”、“子弟兵”、“兄弟单位”等等。
  血缘关系中,最亲的是母子。母子关系,说得白一点,也粗俗难听一点,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兄弟、乡亲,则是“同吃”的关系。“乡”这个字,繁体作“绑”,甲骨文的字形是:当中一只饭桶(簋),一边一个跪坐的人。所以,乡,也就似乎“同吃一锅饭”的意思。实际上,只要是“同吃一锅饭”的人,比如部队里的战友,单位上的同事,也都多多少少有些兄弟般的情分。
  吃同一食物的人可以被看作是有血缘关系的,因为食物是生命之源。吃了同一种食物,就有了同一生命来源,岂能不是兄弟?所以,世界上不少民族都有这样的习俗:如果你能和他们一起进餐,哪怕是只吃一口食物或只喝一口牛奶,便不必害怕被视为敌人。
  当然,进餐的方式,也决不能是西方那种“分餐制”。尽管不少现代中国人也承认,分餐制科学、卫生、不浪费,但同时也认为,那种进餐方式太冷漠,太没有人情味。岂止没有人情味,简直就是怠慢客人,好像怀疑人家有传染病。所以,越是大家都懂科学卫生,反倒不好意思分餐。相反,为了表示大家是“铁哥儿们”,最好是连别人的病也一并传染过来。要知道,“食人之食”是要“死人之事”的,那么无妨先“病人之病”。作为主人,无妨看作酒菜之外的又一“投资”;作为客人。则无妨看作接受情谊的一种“表态”。总之,共餐的目的,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血缘的认同共餐的目的,在于人情,在于血缘,而亲与疏、敌与友,竟在于“共食”与否。
  甚至真正的兄弟,也不能长期不共食。所以,在中国,分出去的儿子。嫁出去的女儿,总要寻找机会回“娘家”,回到母亲的身边共食。至少。年三十的“年夜饭”,是不可不吃的。这一回的家宴之所以尤为重要,在于它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对前一年已然存在的血缘关系,是肯定和确认;对后一年将要延续的血缘关系,则是预约与重申。不难想象。在那万家灯火的岁除之夜,一家人团团围坐,举筷共食,母亲重温自己“食物和生命的提供者”角色,兄弟姐妹重申自己是“吃同一奶水长大的人”,那可真是其情也切切,其乐也融融!
  (选自《闲话中国人》)
  
  赏析
  
  凭借百家讲坛一跃成为“明星学者”的易中天,其《易中天品三国》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书,这位“超级教授”不仅在名著解读上独树一帜。而且在散文写作上也别开生面。
  《吃出来的血缘》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以充满文化意味的议论性语言描述了中国人的“共食”与“血缘”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文章开门见山,写“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是为了“建立起一种非同寻常的人际关系”,进而将最可靠的人际关系——“血缘”关系一笔带出,层层递进,延伸到母子、兄弟和乡亲关系,扩展到战友、同事关系,这种单刀直入的手法颇有鲁迅先生作品中犀利深刻的意味。
  如果说前半部分写的是“因为共食,才有血缘”的话,后半部分则写的是“因为要有血缘,才共食”。易中天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刻地剖析了现代人际关系中某些尴尬的内容:“为了表示大家是‘铁哥儿们’。最好是连别人的病也一并传染过来”,不能分了卫生而分餐,因为那样在你阻止病菌传播的时候也阻断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西方的分餐可能科学,但是在中国行不通,这是与中国用“吃”来维系血缘这一特殊文化背景分不开的。
  最后一段,易中天叙述了家宴的重要性,从而重申“血缘”与“共食”二者的统一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整个国家的规章制度到普通民众的饮食起居都深受其影响。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人又非常重视家庭,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易中天将中国的这种“共食”文化观和亲友间的“血缘”观合璧,恰恰验证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尚礼节”、“重情义”的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