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族伯爵与千年白狐:节日宝宝取名“一则五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8:55:21

节日宝宝取名“一则五法”

                  ——邓博士谈节日宝宝取名技巧

    中秋又接国庆至,亚运盛世喜事多。宝宝在这些时节出世,父母往往也十分欢喜,在为孩子取名时希望能够寓意其中,一来能借节日之吉祥祝福,二来也有双重纪念意义。关于亚运宝宝的取名建议,前面我已经专文撰写过,有兴趣的家长朋友可参考《亚运宝宝取名“二忌六宜” ——邓博士谈亚运宝宝取名》,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重大节日不仅包括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还包括国庆节、建军节、教师节等公众节日。而广义上的节日还应包括立春、谷雨、立夏、小满等24个节气及其它一些地方性、宗教性的庆典及纪念日,比如广州一带的妈祖诞、六祖圣诞、湖南民间举行庙会纪念唐代将帅张瑾、郭荣诞日等等。因此,我国民间以节日取名是常见的命名方法之一。但也因常见,则易滥用,易流俗,好名反而难求。《左传·桓公六年》里记载,鲁国大夫申繻曾总结周代取名的“五则”,即为取名的五项基本原则方法。本人虽不才,内心亦颇慕古人之遗风,故斗胆将多年来为众多“节日宝宝”取名的经验心得归纳为“一则五法”,献丑於诸位之前,权作抛砖引玉,以求雅正于大家。

 

一、根本原则:以“雅”为目标,避免用字直接浅陋。

    《说文解字》云:“命,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这解释了名字最初的起源和最基本的功能,即是识别身份的需要。《通志•氏族略》指出上古时期的名字:“以实不以文,故命名无义。”如春秋时期的晋成公屁股有块黑斑,故而随口命名为“黑臀”一样。自周代礼制始备,名字开始逐渐受到古人的高度重视,是以“始尚文焉”,追求庄重典雅。

清末民国著名思想启蒙家严复在《天演论》提出的翻译原则:“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其中最高深的境界,则是做到“雅”字。我认为节日宝宝想要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也应该是同样孜孜不怠的追求过程。

 

    节日宝宝传统的命名方式,有些只勉强表达节日的纪念意义,我把它称为“信”。例如:以日期命名和以节日名称命名。前者如王九九、周十一、何七一等,后者如梁国庆、钟建军、李新年、张建国、王端午等。这种方式十分简便,虽然有一定纪念意义,但是用字太过直接,原始痕迹过重,显得浅陋粗俗,毫无美。今人多不喜欢,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宝宝已较为少见。

 

    另有一种命名方式做到了“达”。以中秋宝宝取名为例,则多为出现“团圆”、“嫦娥”、“秋桂”、“秋菊”、“婵娟”、“庆秋”、“金秋”、“拜月”、“月辉”等。命名基本“达”到父母的期望意义,是最为常见的命名。但由于过于普遍,这大大降低了名字的新颖度,并且与节日相关的美好字眼也有限,过于集中使用,自然增加了重字率、重名率,名字意义也会局限于节日本身意义,只能算具备了节日特色,难以追求更多的内涵,也无法体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经不起推敲和细细回味,难以满足对起名越来越高的标准和要求。

 

    那么命名如何达到“雅”的要求呢?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同音字、近义字多不胜数,使用有许多其他含义相关但涵义更丰富、寓意更美好的可替代用字,就显得别出心裁。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取得“雅名”的根本标准所在。

 

二、随“姓”生义法。

    中国常用姓氏是较少的,并且是个人生来即有的,并无太多的特殊内涵。2006年中国科学院调查公布的新“百家姓”,排名前129个姓氏已占到全国人口的87%。全国13亿人口中,重姓者极多。因此,一般起名重点都会放在构思名字上,对姓氏的关注度较小,甚至不加以考虑。(某些从事算命起名的命名者虽然会对此加以留心,大多也不过一味地从其五行数里角度推测讲究。)

姓氏作为一个“字”,其本身是具备文化内涵“潜力”的。取名时如果能够注意到这点,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著名诗人郑愁予之名即取於辛弃疾名句“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诗人生活在国家动乱的民国时代,与这首词感伤悲戚之意和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产生激烈的共鸣,“郑”谐音“正”,可谓妙名天成。

 

    节日宝宝的取名,若对姓氏偏而废之,也甚为可惜。上一年农历八月十六凌晨,有一位在中秋夜喜获千金的舒姓家长便迫不及待与我通电话,恳切请求我为宝宝取个名字,欢悦之情洋溢于表。道喜过后,在与他的亲切交谈中得知此女乃家族里众多孙儿中唯一一个女孙,爷爷奶奶长辈们皆大喜过望。笔者曾随手翻过《楚词•离骚》,里面曾有记载:“前望舒使先驱兮”,王逸注:“望舒,月御也。”望舒,即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月亮女神。恰好此女姓舒,据此,我便为其取名“望”字。晋•葛洪《抱朴子·任命》云:“昼竞羲和之末景,夕照望舒之馀耀”,望舒又可代指月亮。后来则演变为中秋佳节的代名词之一。“望”字小篆字体又加“月”字,表示望的对象。并且,农历每月十五也称望日。“舒望”倒过来念便为“望舒”,含蓄地包涵了其中秋月圆之夜出世的纪念意义。并因此而获得意外贴切之意:望,本义为远远地观看也。“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著一“望”字,中秋佳节活动情景便描摹殆尽,极其生动形象。“望”又谐音“旺”,寓意家庭吉祥兴旺,正是团圆中秋之意。寄托舒家上上下下盼“望”此女诞生已久的期待,凝聚着长辈们对宝宝的拳拳爱意,寄托了父母“望女成凤”的心愿。这位舒姓家长朋友听完不禁喜上眉梢,连连称谢。姓氏与名字能够连成整体意义不可分割,实在是既有别具匠心、珠联璧合之妙,又有柳暗花明、锦上添花之效。

 

三、借物兴义法。

    自《诗经》之后,但凡古人作诗填词,大概都离不开“赋、比、兴”。其中“兴” 是指引发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是诗歌创作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以“雅”为追求境界,起名便是从事艺术创作,大可以对此进行借鉴。《诗•小雅•鹤鸣》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节日宝宝的命名,大可不必拘泥於节日本身,可以从旁侧击。从与其相关的象征物体入手进行联想,汲取其广泛博大的衍生意义。“犹抱琵琶半遮面”,可谓一箭双雕,既可含蓄蕴涵纪念意义,又可寄托个人独特的品格气质和价值追求。伸出的“枝芽”带来无限独特的新意,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便是取名“慧眼”。

 

    以中秋宝宝的起名为例。一轮圆月是中秋节之魂,团圆的象征。佳节未必定要以“月”字入名方可,只需借“月”兴义。早在《诗经·陈风·月出》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之句。唐代诗歌压卷之作《春江花月夜》曾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形容秋月颜色之美。辛弃疾著名中秋诗《明月何皎皎》亦有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之句,因而在为女宝宝命名时为避免过于直观,则可考虑使用“皎”字来代替。《说文解字》云:“皎,月之白也。”直道出了月之清澈明亮、高洁光辉本质,并充满浓浓的书香气。并可根据父母个人偏爱,叠音“皎皎”两字更显得女儿娇俏本色,作为大名或小名均可。

 

    至于“嫦娥”、“广寒宫”、“玉兔”、“玉桂树”等各种中秋特色物体,无一不可借用,无一不可兴义。由“嫦娥奔月”之典故便可翻得“翱”、“翔”等字,“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翻得“晧”、“澄”等字,亚运宝宝取名一文对“翔”字也有专文论及,成语“蟾宫折桂”亦有金榜题名、功成名就之意等等,又能与今年生肖特色结合,实为中秋男宝宝据此起名最佳。由于篇幅所限及前文已述,故在此只介绍起名方法和思路,不再加以详细展开。

 

四、换字代义法。

     汉字的结构和性质特征,许慎在《说文解字• 叙》曾归纳为“六书”理论,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清朝戴震将其归纳为“四体二用”说,大意即是前四种为造字之法,后两种为用字之法。

 

    我们特别要注意后面两种用字法。许慎对转注的解释是:“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即是由一个已造的字,通过加注不同音符的办法,派生出另一个(组)意义相同字形相近的新字。通俗点来说,由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往往会各异其名,造成同物异名现象,转注即是为记录这类同义词而派生出同义字的办法。例如,对父亲的称呼,上古称父,中古称爷,当今或称爹,或称爸。这是汉语由于古今南北语言差别而派生出同义字的一种方法。而命名者在取名的时候,为了避免“撞车”,就可以考虑意义相同的其它形近字代替,换“字”代义法的基础便植根于此。

 

    为了更好地作出说明,我还是以 “月”为例。宋苏轼有一传诵千古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即指月亮。婵娟之名极美,意义也极其美好,自此词以后,各个时代以“婵娟”为名的女孩子应该为数不少。但第一个据此词而取名的是新巧别致,第二个就变成勉强凑趣,第三个、第四个则是拾人牙慧,味道寡淡无味至极了。虽然使用的人极多,但是否就只能“忍痛割爱”呢?

 

    往上追溯,则可发现“婵娟”在此前用法多称为“婵媛”。大概因为苏东坡这首词太过于盛名远播、脍炙人口,后世便渐渐地以“婵娟”代指明月了。《新华字典》对“婵媛”一词的解释:1.花,月,女子,美好姿态;2.牵连,相连。“婵娟”一词只有第一条解释。“婵媛”不仅与“婵娟”的意义相通,并且义项比之更多。如果以“婵媛”入名,则要比人人耳熟能详的“婵娟”更新奇精巧,显得别出心裁,也增加了名字的内涵意趣。“婵媛”又谐音“长圆”,不正是中秋佳节最美好的祝福和祈愿吗?

 

    每个节日特殊的代表事物是有限的,并且极大多数都是妇孺皆知,一般用来起名作为纪念也都是常用的字眼。又因为人人皆知人人常用,一而再,再而三,就会变得平淡无味,不再新鲜。若要做到雅致又新巧,必须另辟蹊径。借“物”兴义法要求命名者在取名时思路要深化挖掘、寻根问底,那么换“字”生义法则要求命名者眼光要开阔广大、包罗万象。一字谓之,前者可归为“纵”,后者则是“横”也。

 

五、借音翻义法。

    关于用字法,上文已经谈到“转注”,还有一种便是“假借”。许慎《说文解字·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即是借用一个现成的同音字来记录新词的方法。我们祖先在使用文字时,假如口语上有这个字,但书面上尚未有代表它的字,要么就造出新字,要么就会借用一个现成的同音字,通过声音去寄托它的意思。由于使用简单方便,加上部分虚词意义较为抽象,不好造字,就借用同音字去代替使用,假借便渐渐流行开了。假借的出现,使文字的构成由单纯的表意发展到部分的表音,对形声字的出现是有重要意义的。

 

    这对我们命名的方法也有启示作用。以中秋佳节为例,关键词都离不开“中秋”、“明月”、“团圆”等。但若是直接以之为名,则过于直接普遍,毫无特色。假如以“月”取名,则可以考虑读音与这些字眼相同或相近、涵义美好的字眼来代替。比如“玥”字,“玥”者,古代传说中的神珠,乃玉之本质。右边的“月”表声,又可承担明“月”佳节的纪念意义,左边的玉字旁又增添了新的内涵。自古以来中国人皆崇玉,常言“金有价而玉无价”,《说文解字》:“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礼记》:“君子比德如玉。”清代龚自珍诗中有云:“美人如玉剑如虹。”亭亭玉立,冰清玉洁,是代表温润大方之美与德也,实是中秋女宝宝取名用字上乘之选。有“月”字作为构词部分的字眼都略显秀气,是否因此不适合男宝宝呢?实际上,这不过是提供一种取名的思路,无论男女都同样可以适用的。

 

    根据法则,与“月”(读音yue,四声)字音近又适合男宝宝的用字,建议可以考虑“晔”(读音ye,同四声)字。从音韵学的角度来分析,普通话的音节分为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五部分,其中韵腹和声调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月字的读音写作yue,但这个音节其实是零声母音节,其中的y有点特殊,并不是一个音素,只起到隔音作用。韵母üê(月)和ê(晔)的主要元音都是ê,声调相同,月和晔可以归为近音字一类。并且韵母üê(月)是撮口呼韵母,声音念起来清流婉转,如黄莺在啼,与女性柔美娇俏的特征极其贴切。ê(晔)是开口呼韵母,声音干脆响亮,如编钟在敲,显得雄阔豪迈。是晔字。《博雅》:“晔,明也。”日月谓之明,晔字本义即是指日月之光。《前汉·叙传》:“世祖晔晔。”注曰:“晔晔,盛貌也。”即光芒四射之意。韩愈《答李翊书》曰:“膏之沃者其光晔。”“晔”字和“月”字不仅音近,而且意义极其相关密切,又一洗“月”字阴柔之风,显得豪拓万丈。

 

    借音翻义法,是将音同之字借用,以翻出新的意义。但假借字本身作为一个字,又有其本义,单独来看又有其特殊的内涵。“旧瓶换新酒”,能够多方面发挥想象力。与换“字”代义法相比,局限性也是有的,只能在同音或者音近的字中挑选,要根据需要选择情况而定。

 

 

六、拆字表义法

    拆字表义法是以汉字结构分析为基础,对与节日相关的“字”进行拆分,把一个字拆分成两个部件,分别组合为新字入名。这种方法所起的名字乍一看似乎难解其中味,实际上却蕴涵着命名者极其巧妙的构思。这要求原“字”的结构必须能够拆分,并且不能过度而造成“面目全非”,而要达到“巧妙呼应”的效果。

 

    关于汉字字形构造,“六书”理论已经归纳了几种基本模式,现代汉字学则在此基础上将其重新归纳为“绘形象物”、“烘托显物”、“标识指物”、“借形寓意”等十种模式。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以“烘托显物”方法构造出来的合体字。这部分合体字构成并不是单纯指称之物的图像,还加上了烘托之物。例如“眉”字,表示此字意义的是上半部分,“目”起到的是烘托作用:以一种提示性的象征式符号存在。这部分作为文字构形,却是造字时被“允许”的,并且还能达到“显物”表义的目的。

 

    这能给予命名者极大的思路提示。例如, “秋”字恰好为合体字,《说文解字》又云:“秋,禾谷熟也。”《尔雅》:“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其本义即为收成、成熟的庄稼,似火灼。本有两种写法,籀文中已添加的“禾”旁,事实上起到提示性符号的作用。宝宝出世若恰逢中秋佳节期间,则也可以考虑以“禾”作偏旁或部件的字,多数皆与“秋”字意义范畴相同。如:秀、穗、稔、秉、秦等。“秀”字,本义即为谷物抽穗扬花,石鼓文上为“禾”,下象禾穗摇曳。其含义亦美好,如《尔雅》:“荣而实者谓之秀”,《后汉书·孝章皇帝八王传赞》:“振振子孙,或秀或苗”等。又如“秉”字,表示以手持禾,“又”篆体象一只手。《三国志·吕布传》:“共秉朝政。”《诗·小雅·小弁》:“君子秉心。”“秉字”又有掌握、坚持、正直、秉承、操守等美好含义。若是情况需要或允许(须考虑五行因素),另外亦可择用“火”部构件的字入名,如灵、灿、焕、灼、炅、烨等。如男宝宝取名为“秉烨”,“秉”字部首和“烨”字部首恰好组成“秋”字,构思巧妙;而“烨”字本义为火盛,日光,明亮,引伸为光辉灿烂,与“秉”字组合起来十分有趣。意义新雅。“穗”字,泛指穗状花实,《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穗”。亦是五羊仙人手中所持之物,特别是广州出生的女宝宝,用此字入名则更有锦上添花之美。

 

    这部分合体字多数为合体会意字,含义不像独体字一目了然。但细细观察,却能从中领悟到其构形之巧妙独特。许慎称之为:“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拆字表义法的适用范围,着眼于汉字结构分析(注意其各部分本身能否成为整体,并有一定含义或功能),与前四种方法有较大不同。

 

    另外,对于某些家长特别关注的“八字论命”,因此,还须考虑所选用字其五行属性是否为宝宝所缺或所克,所缺则补,所克则弃。五行数里目的是在于寻找五行阴阳之平衡,上面所举的字例都是吉字,各有主属,限于主题内容所以没有针对展开论述,但我博客中有关于字义字形五行法的介绍,欢迎大家惠读。取名为一大学问,真正要取得一个既有丰富文化内涵,意蕴深远、诗意优美且符合孩子五行八字,须具备众多专业知识,要注意和追求的内容还有很多,希望为宝宝取得佳名者可加我qq:1010716265或者发送邮件一起交流经验。国庆将至,在此敬祝各位家长朋友阖家团圆,天下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