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白浊之贽剧情介绍:日本地震、破窗效应和中国抢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4:11:51
日本地震、破窗效应和中国抢盐崔宇

3月11日起,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核泄漏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袭,日本被笼罩在“伤心太平洋”之中。这场被日本首相菅直人称为二战以来日本面临的最严重的危机,对已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的日本经济会带来怎样的长远影响,目前尚无定论。但从短期影响来看,经济学家们看法比较一致,认为日本经济会经历V型走势,因为灾后重建会拉动GDP快速增长。

这就引出了经济学上的“破窗效应”。当一个顽童不小心打碎了邻居的玻璃大惊失色时,一些经济学家往往会喜形于色,因为“不破不立”,重新安装玻璃先会导致玻璃厂家和安装工人的收入增长,然后乘数效应再导致各部门收入连锁增长,最终,打碎了一块玻璃,却带来了经济增长。如果引申一下,则意味着极具破坏性的战争或自然灾害,至少在短期内会拉动经济增长。

短期来看,如果以GDP增速来衡量经济增长,一些经济学家们的想法不无道理,因为GDP计算的是经济增加值,是流量,不包含战争或自然灾害造成的存量损失。比如,你本来有些厌食,但饿了几天,滴水未进,虽然这期间身体机能受到了损害,但“解禁”后的几顿饭,你的饭量在统计意义上一定会大幅增长。这背后的经济含义是,如果一个国家居民储蓄率高不愿多消费(可类比为厌食),但战争或自然灾害后,短期会促进其必需的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也就是说,“破窗效应”在短期还是存在的,当然,前提是你厌食,或者说有闲钱也不愿消费。

但从长期来看,即使你厌食,同时又想让饭量长期稳定增长,你会选择仅仅饿几天肚子吗?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这么做。因为饿几天后,身体机能变差,还容易带来各种并发症,吃一两顿饱饭过过瘾后,很容易比以前还厌食,其经济含义是存量资本受到了损害。如果你不厌食,就更没有必要选择饿肚子来增加饭量了,因为可以通过替代选择来达到,比如锻炼身体,其经济含义是可以消费其他商品来带动经济增长,而不必把窗子打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从长期来看,无论对个体还是国家来说,战争和自然灾害都是负面因素,“破窗效应”也由此被称为“破窗谬误”。

当然,这只是一些经济学家比较粗糙的看法,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2002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教授Hideki Toya等就发表了一篇论文《Do natural disasters promote long-run growth?》(《自然灾害会促进长期增长吗?》),区分了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通过对89个国家数据的实证分析,他们的结论是,偶然的地质灾害(比如地震、海啸等)对长期经济增长完全是负面的,而高频率的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比如洪灾、旱灾等)虽然会损害实物资本,但一方面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的回报率,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以应对多发的灾害;另一方面也会加快实物资本存量的更新速度,由此推动技术进步,自然灾害在推动经济长期增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还是拿厌食的例子做对比,如果你经常会挨饿,恐怕就要试着加强锻炼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不再厌食了。

回到日本来。由于日本处在地震多发带,地震属于高频率的自然灾害,按照Hideki Toya教授的结论,多发的地震对日本经济长期增长似乎并不完全是坏事,比如,可以推动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科技创新以应对未来几乎是确定性的地震危机。但日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这制约了人力资本的进一步积累。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日本劳动人口抚养比率从1994年的43%上升到2009年的55%;15-64岁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率从1995年的70%下降到2009年的65%;人口出生率从1974年的19口下降到2008年的9口;人口增长率从1987年以来一直是0,2008年以来人口还出现了下降;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也仅在3%左右;只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近几年在稳步增长,从1990年的29%增加到2008年的58%,这也看出日本加速人力资本积累的努力方向。

从对实物资本的影响来看,地震海啸对汽车和钢铁等行业显然是负面影响,但对核电站来说却不尽然。虽然地震海啸引发了核电站停产和核泄漏危机,但据媒体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设备本来服役期就到2010年,却被延迟到20年后,而这次危机恰恰是在其设备到了更新换代之际发生,可以说不存在对实物资本的额外损害,因为它们本来就该退役了。虽然这种“被动退役”的方式导致了企业和居民短期用电的紧张,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恐慌,但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破窗效应”带有积极的因素,因为加速了实物资本的折旧,而且也促使日本今后不得不采用更先进的核能技术。

因此,尽管这次史上最强的地震对日本长期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居多,但也有潜在的积极的一面,关键看日本政府如何加快人力资本的积累摆脱老龄化的魔咒。现在的日本不是二战后的日本,尽管二战后的30年间,日本保持了平均9%左右的经济增速,但此一时,彼一时,在上世纪50中期到70年代初的投资驱动和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出口驱动后,日本经济一直找不到下一个快速增长的路径,期间又遭遇了泡沫经济和人口老龄化的干扰,只能默默等待被超越。还好,虽然日本政府财政赤字很高,但日本拥有全球最多的海外净资产,并不差钱。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一个国家之内“破窗效应”还有些不确定性的话,突破国界来看,战争或自然灾害的确会拉动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比如,日本和美国都曾分别受益于两次世界大战。对于中国而言,由于此次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离奇地引发了中国各地的抢盐风潮,这或许会让中国零售盐商们先大赚特赚一笔,这也是“破窗效应”国际化的一种表现吧。当然,由于食盐在中国是政府定价,盐商们也面临着被处罚的风险。

(本文作者崔宇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其撰写的“财经点评”专栏曾获亚洲出版业协会2010年度“最佳评论奖”。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您可以写信至yu.cui#dowjones.com或通过新浪微博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