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在古诗中叫什么:地震之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58:38

地震之后

Silver 2011-03-17 18:24:00   核心提示:灾难过后没有“多难兴邦”的口号,没有首相视察现场的画面,没有群情振奋的指战人员,没有哭泣的群众,劫后余生,幸存下来就是幸福。

看到电视里海啸的场面,心中一紧。

2009年去的东京,风光明媚。眨眨眼还能想起cafe de miyuki-kan老店里吃的chestnut tart如何美味,瓷器如何精美,还能想起和女友从成田假日机场乘坐京城线,坐到日暮里再换山手线到有乐町,一路上美景无数。再对比电视里的疮痍情境,有点不真实的感觉。

之前去日本,是因为想看看东洋文化如何脱自西洋又自成一体,看看日本的银发经济发展现状。赞叹之余也就是如此。而今灾后的日本,却让人由衷佩服、欣赏起来。

从媒体人的角度,先要敬佩日本媒体在处理灾难或意外事故时的庄重和体贴。国内媒体在报道灾难或意外事故时,必然要将镜头对准受难者或者往生者的家属悲怆的场面。他们在呼天抢地,他们在晕厥发呆,他们筚路蓝缕衣不蔽体,甚至把小孩子无知受惊的面孔暴露在万千电视观众前。是,受难者需要同情,但受难者也需要尊重。

日本媒体没有出现这样的镜头。是,是有人哭泣,但那是人受惊后的自然反应,并无不妥。镜头也并没有把哭泣的脸作为特写。即使往生者的家属愿意接受采访,画面上也不出现面孔。如果受访者是未成年人,出现的就只是背影或鞋子。

我认为这是一种尊重,换了我是受难者,我也不希望用自己苍白痛楚的表情去换取怜悯。

拜托,我已经够痛苦了,let me be。

从普通人的角度,我很羡慕日本各地对应急的准备。从twitter上看到,仙台有些店家免费提供咖喱饭、车站附近的大学陆续开放讲堂誉校内大型集会场所供应无法回家的上班族过夜,因为交通瘫痪,旅馆也提供免费租房。

在东京的朋友冷静地告诉我,不管是学校还是各种体育设施,都准备了千人的毛毯和食物——而且,这是平时准备的结果,并非临时紧急调运仓促应急。

若是在国内,这些“平时准备”多半是账面上的记录,或换了不知名物件在仓库里喂硕鼠吧。

是,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人们有危机意识,自然有所准备。但中国这些年的事故又哪里少了去?那些一天到晚花纳税人金钱去考察的官员和民意代表们,你们到底考察回来什么?若灾难降临,我们有办法做到类似的秩序井然吗?

留学日本的大学同学葛星原本从上海飞回东京,结果迫降福冈机场。看到他写的记录后,感慨油然而生。

他说:“没有“多难兴邦”的口号,只有反复地“请注意安全”的提示。没有首相视察现场的画面,虽然他早就去了。没有群情振奋的指战人员,只有默默行动的每一个人。没有哭泣的群众,因为媒体必须尊重普通人的隐私。没有人感谢国家,因为国家不需要做比预案更多的事情。”

葛星在日本四年,之前也曾在媒体工作。他特地写了一篇文字,给各位奔赴地震前线的记者建议。

我知道,在上海媒体做摄影的师弟已经到达新泻,目前还平安。我也知道各大媒体都在派人去日本——媒体人确实希望在现场,可是冷静一点想,他们去了前线能做什么?

首先,如果你不会日语,困难指数直线上升。我去过日本,知道日本人的英语是比较难沟通的。

葛星在文字里特地提示,“我发现至今为止我知道的紧急飞过来采访的,没有一个会日语……人家欧美过来的记者,多半还都能说一些日语呢。在东京或者你可以用英语,但是在东北地区,老实说即便是日语,因为方言的关系沟通起来都挺累。加上日本人的英语向来是能读能写不能说。说实话,在国内,好歹找点日语人才翻译一下日本媒体的报道还挺容易。跑这儿来,反而容易两眼一瞎变成无头苍蝇。”

其次,他还提示:“日本的媒体的新闻发布会大多以记者俱乐部形式。俱乐部基本上被日本几大报把持的,别说突然跑来的国外记者,就连常驻日本的欧美大报记者,以及日本国内发行量超高的新闻杂志,都常常被拒之门外。所以,即便来到这里,能看到的,也是日本媒体的报道,一样是二手货。这和在中国国内看看新闻,有什么区别呢?你看就连我天朝几个大报大台驻东京的记者站,发回的报道也多半是转述日本媒体的内容……人家好歹还在日本待了段时间而且会日语……”

最严重的还是交通问题。葛星提示,“目前前往日本的东北部地区的新干线大部分都停了,仙台机场彻底被冲坏了,所以除非你能找到车子(还有司机!!)开进去,或步行进去,不然你能做的,也只能是在东京等大城市搜集信息。而这个,还不如直接坐在中国的办公室里上网或者与日本的媒体以及当地连线采访。毕竟,这里是国外。在中国,可能你有机会搭上解放军的直升飞机,日本自卫队的飞机和舰艇估计不会让你上的。”

After all,劫后余生,幸存下来就是幸福。

本文源自21世纪网,文章地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1-3-17/yOMDAwMDIyNzIyO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