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连接:日部分物资被抢一空 中美卷入或引爆全球危机 & 我地方融资平台近半现金流为零或负 银行惊出一身冷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21:43:10
日本部分地区物资被抢一空 中美卷入或引爆全球危机  2011年03月18日 08:44
来源:东方网 作者:是冬冬1861人参与54条评

全球投资者正盯着福岛核电站的一举一动

出于对核辐射的担忧,日本部分地区食品、药物和汽油被民众抢购一空。

早报记者 是冬冬

出于对核辐射的担忧,日本部分地区食品、药物和汽油被民众抢购一空。

全球投资者正盯着福岛核电站的一举一动。出于对核辐射的担忧,日本部分地区食品、药物和汽油被民众抢购一空,对于投资者而言,更令其担忧的是震后通胀和通缩可能会相继出现,甚至波及全球。

17日,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在电视讲话中称,不仅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的撤离区,在包括东北部沿海的磐城市在内的邻近地区,物资也被抢购一空。

生活物资囤积风刮向东京

就职于东京某咨询公司的齐木美惠子称,去超市买面包、方便面和罐头,货架上剩的很少,“家里只剩下几卷卫生纸了,到处都买不到。”

此次大地震后被紧急任命为日本消费者食品安全担当大臣的莲舫17日称,虽然商家提供的商品是震前的2倍多,但消费者的需求有六七倍之多。

日本农林水产省副大臣筒井信隆17日称,为消除地震后市场上出现的大米短缺现象,日本政府已要求大米批发商和零售店,最大限度地增加大米供应量及销售量。

据了解,日本农水省已向经济产业省提出请求,要求优先确保送米车的成品油的供应。农水省预计大米短缺现象会马上得到解决。

造成包括东京在内的部分日本地区物资紧缺的原因之一,是地震切断了物流配送环节。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人们担心核辐射扩散至东京。

东京家庭主妇Aya Nishimura称,即便电视上有人说一切都没事,但自己还是不会去冒被辐射的风险,出门时会戴上手套帽子和面罩,而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去超市排队,买那些会迅速消失的商品。

来自江苏省商务厅的消息称,日本大地震后,来自日本的食品订单大幅激增。南通现有对日本食品出口企业70多家,多家企业反映日方客户催促加急发货,部分企业原计划于4月交付的订单被要求提前至3月中旬完成,还有一些企业表示要追加20%~60%的订单。报道引用江苏省商务厅官员的话说,保鲜蔬菜、水产品、纺织品等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增大。

油荒阻断日本物流

不仅仅是食物,包括电池、汽油和药物在内的多种物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短缺,在东北沿海的磐城市,想离开的人因为汽油的短缺而受阻。

由于汽油供应减少,拥有物资的零售商也束手无策,无法将物资运到灾区。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在17日的记者会上公布了旨在缓解日本东北部大地震灾区的汽油和轻油等燃料不足情况的新燃料供应计划。海江田要求各石油公司进一步向灾区投放300辆油罐车。

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透露,日本炼油商JX控股正在与韩国和中国商谈油品进口问题。JX公司正面临三家炼油厂关闭的命运,这三家炼油厂共有66.75万桶的产能。

日本石油协会17日称,日本炼油部门正逐步恢复运营,但即使到了月底,原油加工量预计也远低于震前水平,石油协会主席Akihiko Tembo称,地震前日原油加工量为400万桶,但震后该数字降至270万桶,即使到月底加工量也只能恢复到340万桶。

华尔街日报称,虽然日本过去曾经历过多次大地震,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物流配送体系之一,但零售商说,他们现在面临的考验是史无前例的。

日本超市连锁运营商永旺[15.60 1.30%]株式会社发言人Koji Tsusue称,这次地震和海啸引发的混乱涉及面太广了,阻塞已经导致其物资配送延迟了。

路透社17日援引贸易消息人士的话称,至少9艘载运谷物准备前往日本的船舶无法卸货。日本是全球最大玉米进口国、第三大大豆进口国,也是第四大小麦买主。

引发中国抢盐潮

谁也没有料到,抢购风潮同样弥漫到了一水之隔的中国。从16日晚间开始,广东、浙江、江苏、安徽、重庆等多地出现食盐抢购现象。在香港,不仅盐在抢购之列,海鲜、油、酱油、甚至腊肉都在抢购之列。事实上,过去几日,由于日本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在香港已经出现了日本奶粉及日本鲍鱼的抢购潮。

3月17日,中国国家发改委旋即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行为。同一天,中国盐业总公司宣布,已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发出紧急通知,启动应急工作机制,要求各地盐业公司确保食盐市场安全供应。

同样是17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出面安抚说,目前中国原盐年产量约为6800万吨,其中井矿盐产量为4000万吨,而加碘食盐需求每年仅为800万吨左右。企业可以随时将原盐加工成加碘食盐,“我国生产的加碘食盐90%以上是井矿盐,加碘食盐产量、质量和用盐安全完全能够得到保障。”

中盐副总经理董永胜称,目前全国食盐储备量超过200万吨,足以满足3个月以上市场供应。中国盐产能达到每年8000多万吨,而食盐一年销量只有800多万吨。

“我们有信心在两周内使食盐市场完全恢复正常供给,当前最大的困难不是食盐储备不够或生产能力不足,而是仓储食盐的分装和运输配送。”董永胜说。

中国盐业总公司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崔静也表示,目前中国没有国家储备盐,但部分省份有省级储备,由当地政府负责管理。

崔静说,目前供应完全没有问题,“但由于这次爆发是属于全国范围,所以供应运输等环节还要一段时间,预计要2到3天内才能缓解。”

食用盐中有部分是海盐,导致市民担心海水受到核污染后海盐质量无法保证。据崔静介绍,目前海盐大约占到食用盐的三分之一左右,主要来自沿海地区,包括渤海和黄海海域的周边省份。

美国的核辐射恐慌

对于核辐射恐慌的不仅仅是中国。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原子能专家指出,从日本核电站泄漏的第一波放射性污染物最快将于18日抵达美国加州等西海岸上空。不过专家认为,辐射物的含量在安全范围以内。

对于辐射的恐惧同样越洋而去,小小药片碘化钾在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在美国购物网站eBay上,一包含有14片碘化钾的售价已经超过了500美元,人们在社交网络上都在讨论防止核辐射伤害的话题。数家出售碘化钾的美国公司库存告罄,美国居民纷纷到药店抢购这种防辐射药物。

据了解,碘化钾是一种盐,用来充斥甲状腺,以阻止放射性碘的摄入,核反应堆事故能够泄漏放射性碘这种高强度致癌物。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称,碘片不是“对抗辐射”的药物,而且不要盲目服用。

另一方面,由于担心核泄漏污染到水果、肉食和海鲜等产品,包括印度和新加坡在内的国家已要求检验日本进口食品。欧盟委员会15日也向每一个成员国发出警示,建议对3月15日或以后来自日本的食品加强监测。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厚生劳动省17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设定辐射基准,防止超标的食品在市场流通。这是日本首次对国内产品设定辐射污染基准值。厚劳省称,目前尚未发现有食品超标。

尽管食品或因保存良好而不受辐射,但分析称,如果尘埃从空中降落到植物或养料上,则有可能立即产生污染。而在更长时间内,放射性元素可能会被冲进植物生长的土壤中,一旦被吸收,一段时间内仍可释放强力辐射,过后如果人类吃掉这些植物或动物,放射性物质还有可能传递到人的身上。

不过《华尔街日报》称,日本原来就不是生鲜食品出口大国。据欧盟委员会负责卫生与消费政策的发言人文森特说,2010年只有9000吨生鲜食品从日本运往欧盟各国。

通胀通缩之忧

面对全球各地的抢购潮,各国央行官员和全球投资者都在琢磨是否会引发通胀和通缩。

华尔街日报分析,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可能性都有,而令人担心的是这两者都出现的几率相当高,有可能先出现通货膨胀,而后演变为通货紧缩,进而引发程度更为严重以及更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

起初,民众出于对供应中断的担忧而囤积紧急物资,将促使一些商品的需求上升,因而可能导致日本通货膨胀压力上升。日本各超市和加油站已出现库存偏低的情况。

而在全球其他地方,市场预计日本将把更多的能源需求从核电转移至天然气。天然气价格已经作出了反应。油价也可能会从这一替代效应中受益。福岛核电站已使人们对于核电站的安全性打上问号。

不过,一旦这一切成为过去,日本可能率先迎来通货紧缩。一旦最初的紧急囤积活动慢慢降温,这可能会促使消费下降。

此外,轮流限电措施以及供应链不畅正在限制生产,随着产能缩减,日本生产活动将下降,而工作量的减少将导致日本人收入下降,进而迫使他们减少消费,这将进一步打击日本国内需求。

从日本因素导致能源价格上涨的程度来看,这也将给其他国家带来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刚开始是通货膨胀,但随着价格上涨遏制消费,而后会引发通货紧缩。不过,这些都是相对短期的问题,可能只影响到未来几个季度。

从更长期来看,日本央行近来连续注入流动性的做法,以及日本政府的灾后重建计划,将在日本以及全球其他地区(日本还会从国际市场购买资源)带来通货膨胀问题。与此同时,那些原先从日本进口商品的国家将转向本国制造商。这将会刺激美国等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但同时还将在这些国家激发内生型通货膨胀压力。

华尔街日报提醒,各国央行不愿过早让经济刹车。他们还在紧盯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会把任何通胀都视为“暂时现象”。由于担心各自负债过多的经济会陷入衰退,央行官员们并不愿让经济增长速度降得太快。等到决策者正式关注通胀问题的时候,恐怕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已难以动摇了。届时,央行较高的储备金、失控的政府财政(整顿措施未能成功或者未能达到承诺的效果),再加上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预期,将至少导致全球陷入与上世纪70年代一样的糟糕境地。(来源:东方早报) 我国的地方融资平台近半现金流为零或负 银行惊出一身冷汗

2011年03月18日 02:15
来源:北国网 作者:晓晨

字号:T|T
2878人参与29条评论打印转发

晓晨

“虽然地方融资平台不良的余额已控制住,但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仍然比较大,要重点抓,要把以前放的贷款一笔一笔拿出来再做风险评估。”3月14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全国人大第十一届四次会议闭幕会间隙,再次警示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

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融资平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后,央行、银监会曾经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管控和风险排查。而最近,银监会负责人多次在各个场合重提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究竟传递出什么样的信息?

近半平台现金流为零或负值

江苏省审计机关的消息显示,审计署正调遣人马对各地融资平台进行交叉互查。“以前查过几轮,都是以各地自查为主,难以摸清真实情况。这次按照总署的要求,这场历时数月的互查,要彻底摸清各类融资平台的家底,特别是资产负债率、现金流、资产质量以及对应的贷款偿付资金的落实情况。”一位正在外地进行融资平台审计的江苏省审计官员介绍说。而多个地级市和县级市的财政官员也证实,他们正在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

来自江苏省内多家银行负责大项目贷款的负责人表示,开春以后的一项中心工作就是排查平台贷款,按照2008年投放的时间顺序,一批三年期的平台贷款即将到期,现在要一家家地上门催告,请对方落实还款计划,但情况不是很乐观。

这些负责人表示,当初贷款的时候,一个个都气冲斗牛,拍胸脯说还款没问题,现在都不约而同地说“希望长期合作”,最好能展期。一些平台贷款余额较大,还款付息的压力不小。一个市城投公司25亿多元的贷款,一年的利息支出就要近2亿元,如再考虑银行要求其每年均衡还本,每年资金需求要在7个亿以上才能转得动。而相当一部分平台三五年之内以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为主,虽然路网和环境改造会使周边土地升值,但就项目本身来说基本没有直接经济效益,无法用项目本身的收益来还银行贷款。为维持运转,有些平台从一开始就在“借钱还钱”,这可能导致包袱越背越重。

金融监管部门对某地融资平台的一份“解包还原”数据显示,有近半的“平台”经营活动现金流为零或负值,说明其资产结构不合理,有的就是一个空壳公司,货币资金很少,唯一值钱的资产就是政府注入的地。而随着宏观调控趋紧,这块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差。从资产负债率看,有些平台的负债率偏高、有的甚至高达80%~90%,这些指标对任何一家银行来说,看了都要惊出一身冷汗来。

前段时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尖锐批评“高歌猛进”、盲目扩张的国企负责人,说他们“已经疯了,昏了头”。这位熟悉经济工作的市长说,“这会给银行业带来极大的风险。一个银行的资产,90%多是老百姓和企业的存款,资本金只占8%到10%,一旦出问题,国家只损失一点,而社会资产就会蒙受巨大损失,容易引起社会震荡。”黄奇帆说的是国企,而对那些以“四两拨千斤”、负债率畸高,现金流为负的地方融资平台来说,道理是一样的,风险也不言而喻。 

商业银行机制转换不到位

江苏省银监局的一位专家分析,前两年的信贷扩张冲动中,拼命往政府平台里跳,以为都是安全的“金矿”。当时主要是因为看中土地储备的市场价值,加之地方财政和人大会以承诺函的方式作出某种还款承诺,必要时会给投融资平台还款提供支持。但这些假设都是建立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土地预期收益不断提高、平台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强的前提下。如果我们主动减速,土地价值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土地收益不能实现,一些融资平台的资金链将面临考验。

财政部门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财政主管部门也密切关注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财政风险,为防止地方把财政风险“上交”,财政部已严令各级财政部门禁止擅自向银行出承诺函。同时,对存量部分建立严格的台账管理制度。

巨额平台贷款除了面临贷款对象本身的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外部环境风险,还因其过度堆积在中长期固定资产项目上,在信贷紧缩、存款活期化特征明显的情况下,贷款过度长期化也使资金链紧绷的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今年到期的平台贷款,银行基本都不会同意展期,砸锅卖铁也得还钱,有的甚至撕破脸,欠债还钱,下次合作再说。”南京一家银行分管信贷的行长说。

特定历史背景下,商业银行对各类政府平台的天量投入,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商业银行如果群体无意识,“扎堆”于政企不分的所谓地方融资平台,必然会造成坏账累积和风险叠加。专家指出,出现这一问题,主要还是商业银行的机制转换不到位,银行是国有的,平台是国有的,同质化产权为双方提供了一份“保险契约”,赚了各自受益。赔了,肉烂在锅里,都是有限责任公司,最终由国家承担无限责任。在中国银行[3.25 0.31%]业的激烈竞争中,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已很普遍,但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在治理结构上,还普遍存在着“委托人”和“代理人”缺位问题,没有人对巨额平台贷款的资产质量承担终极责任。(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日部分物资被抢一空 中美卷入或引爆全球危机 & 我地方融资平台近半现金流为零或负 银行惊出一身冷汗 地方融资平台近半现金流为零或负 银行惊出一身冷汗 地方融资平台近半现金流为零或负 银行惊出一身冷汗 地方融资平台近半现金流为零或负 银行惊出一身冷汗 地方融资平台近半现金流为零或负 银行惊出冷汗 地方融资平台近半现金流为零或负 银行惊出冷汗(2) 地方融资平台近半现金流为零或负 银行惊出一身冷汗2011年03月18日 02:15 日本部分地区物资被抢一空 中美卷入或引爆全球危机 日本部分地区物资被抢一空 中美卷入或引爆全球危机(2) 日本部分地区物资被抢一空 中美卷入或引爆全球危机(5) 日本部分地区物资被抢一空 中美卷入引爆全球危机 日本部分地区物资被抢一空 中美卷入 银行股大跌背后的地方融资平台危机 地方融资平台整肃有利于银行股 中央的办法惊出我一身冷汗:四万亿刺激经济毁了中国 陶冬:中国影子银行风险大于地方融资平台 地方融资平台 萨科奇访问北京:美国获知内幕惊出一身冷汗 中国发怒抛“王牌”,惊出美日冷汗一身 中国奇迹被指或演变成中国危机 2020年前引爆2011年05月16日 01:58 明尼苏达停摆或引爆美债危机 美元难言乐观 欧债美债引爆危机 新一轮金融危机幽灵或将再现 有惊无险一幕吓我一身冷汗 消息称中国将清理近3亿地方债 银行担部分损失 2011年06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