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电影les手机在线看:耳 根 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7:18:49

耳  根  毒


    [概述]


    概念  耳根毒是指急性脓耳或慢性脓耳急性发作时,并发耳后完骨部的痈肿。本病
似耳后完骨部皮肤发生红、肿、疼痛,有压痛,触之有波动感,甚则溃破流脓为主要特
:征。与耳后骨膜下脓肿相似。    .
    本病为脓耳变证之一,多发生于脓耳病过程中,是邪毒犯及耳后完骨所致。本病患
.者以儿童为多。    .
    历史源流  查阅历代医著,对发生于耳后完骨部的痈肿,有各种病名,如耳后附骨
痈、耳后痈、耳后疽、耳后锐毒、耳后毒、耳后发、耳发等。    。
    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中首次提到耳后附骨痈:。附骨痈.是风寒搏血脉,
入深近附于骨也,十二经之筋脉,有络耳后完骨者,……其状无头,但肿痛”。指出了耳
.后附骨痈的发病部位是在耳后完骨部,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初步的描述。
    明代以后,《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将发生于耳根部的痈肿称为“耳根痈”,部位与耳
门相对.对耳根痈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论述。《证治准绳.疡医.卷三》中始提出耳根
毒这一病名:“或问耳根结核何如?曰,是名耳根毒,状如痰核,按之不动.耳微痛,属
.足少阳胆经.兼三焦经,风热所致”。对本病的症状、病因病机有较全面的认识.且分实
证、虚证而辨证施治。此外,《明医指掌。卷八》、《外科正宗.卷一》有提到耳后发、天
疽、锐毒等病名(发于左耳后称为天疽,发于右耳后称为锐毒),认为是热毒壅盛之危重
证侯。《外科启玄.卷四》认为耳后发为手少阳三焦经毒所致,用消风抑火,内疏内托的
治疗方法。
    清代,医家们多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论述。如《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外科证治全
书.巷一》、《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外科大成.卷二》、《疡科心得集。卷上》,《外
‘证医案汇编.天疽锐毒》也分别提到有耳后发、耳后锐毒,耳后疽、天疽、锐毒等。其所

述的部位及症状与耳根毒相似,可作为临证参考。
    从历代文献记载来看,如耳后附骨痈。耳后痈、耳根毒、耳后疽、天疽、锐毒,耳.
后发等病的发病部位大体都在耳后完骨部,约于耳后1.3寸左右.或耳后高骨及周围。
由于各医家对于这类病证的描述及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各有不同,或仅以部位定名,或因
历史条件所限,对本病的认识不够全面,因此.难以说明上述诸病名所指的是同一种病,
除了包括脓耳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之外,很可能包括了发生在耳后的痈疖、痰核、肿瘤
等病.为了教学、医疗、科研的统一,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第三版教
材中,定耳根毒为本病的病名。   
    [病因病机]       
    本病是在脓耳的基础上发生的。病程有长短,病情有急缓,起病急者,多因脓耳火,
毒壅盛,病程长者多因气血不足。
    一、热毒瘤盛,灼腐筋骨  脓耳病中,肝胆三焦火热邪毒炽盛,或治疗处理失当,
脓液引流不畅,阻滞于耳窍.使邪毒蕴积,邪热灼腐耳后完骨,血肉腐败成脓,积聚于.
耳后完骨部而形成痈肿。有胆脂瘤者.因骨质受破坏,更易使邪毒扩散,脓液穿破耳后.
完骨而于皮下形成痈肿。
    二、气血号虚.余毒未清  素体气血不足,肝肾亏损,致脓液长流不止或邪毒易反.
复感染,则耳根毒反复发作,若痈肿穿溃,疮口不敛.流脓渗液不止.形成耳瘘,则属.
。耳瘘”范畴。
    [临床诊断]   
    症状:患耳有流脓史,突然流脓减少而耳后肿痛,或有脓液从耳后肿处流出。可伴:
听力下降,全身症状可有发热头痛,  口苦口干,便秘,尿黄等。
    检查:患耳耳后红肿,耳后沟消失,耳壳被推向前方,耳后有压痛,触之或硬或有一
波动感,并可见耳道内有脓液,耳膜上方穿孔。
    鉴别诊断:耳根毒应与原发的耳后痈肿及耳疖相鉴别,主要在于有无脓耳的病史及。
症状。   
    原发的耳后痈肿因部位较表浅,脓液排出后易于收口,病变不涉及耳后完骨;一般:
不形成瘘管,且无脓耳症状。故症情较轻。
    耳疖见耳道肿胀变窄,若溃脓后耳疖肿痛减轻而耳后红肿亦随之消失,耳后多不溃;
脓。而耳膜亦无穿孔。
    耳根毒多因耳后完骨已被邪毒侵犯,脓液从完骨内部穿溃而出.故能从溃口探到瘘
道,且常见耳膜穿孔,耳内流脓。
    [辨证论治]    、
    一、辨证   
    1.热毒壅盛,灼腐筋骨
    证候:脓耳病中.耳后完骨红肿疼痛逐渐加剧,并有压痛,肿甚则耳后沟消失,耳
壳被推向前方.进而肿处有波动感,  自行穿破或切开则有脓液流出,脓液黄稠带血、量:
多,常须引流多天方渐减少而至消失。全身可有发热、头痛、口干口苦;尿黄、便秘.、
或胸胁不适,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数或弦滑数。
    病机分析:脓耳病.中热毒壅盛.或处理不当,脓液引流不畅,邪毒蕴积,从耳内经

孔洞犯及耳后完骨,灼伤筋骨血肉而发病。初起病变限于完骨内,故耳后红肿不甚,触
之硬;若病邪进一步为患,犯及完骨外膜,则红肿逐渐明显,疼痛及压痛加剧.甚则耳
褶消失,耳壳被推向前方。若热毒炽盛灼伤筋骨血肉,使之腐败成脓,积于完骨之外骨
瞠之下,则按之有波动感,切开或溃破则有脓汁流出。因热毒盛故脓黄稠;,热伤血络则
哝中带血;热邪伤骨成脓.脓汁积而外发,故脓多而不易引流。全身症状为邪热炽盛于
少阳阳明之象。苔腻,脉滑为热挟湿浊之证。
    2.气血亏虚,余毒未清   
    证候:脓耳病程巳久,反复发作,耳后红肿,或耳后痈肿溃破,溃口经久不愈,时
时流脓渗液、量不多,质较稀,用探针可探得瘘管通道。全身症状可有头晕、乏力、面
黄、唇舌淡、脉细等。       
    病机分析:素体虚弱或久病耗伤,气血不足,正不胜邪,以致耳根毒邪不易排尽,
余邪继续为患,故病程缠绵迁延日久,耳后痈肿反复发作或已溃之口经久不愈,时时流
脓渗液;由于热不甚故脓清,气血不足故脓稀量不多;由于正气不足以抗邪,故余毒不
清或易反复受邪.致腐物不去而新肉难生,形成瘘道。头晕、乏力,面黄、唇舌淡,脉
细均为气血不足,失于荣华所致。
    二、治疗       
    (一)内治法
    1.热毒壅盛,灼腐筋骨   
    治则:泻火解毒.排脓消肿。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本方以银花清热解毒;归尾,赤芍、乳香,没药活血散瘀
止痛;陈皮理气行滞消肿;防风,白芷疏风散结,排脓消肿;贝母,’天花粉清热排脓散
结;穿山甲、皂角刺解毒透络,消肿溃坚;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本方总的作用是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消肿溃脓,用于热毒为患的痈肿疮疡。耳后痈肿形成阶段.热毒
较盛,宜加强泻火解毒主力,可重用银花并加入连翘、蒲公英、地丁、黄芩、栀子等药。
疼痛较甚可加重乳香、没药以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肿胀较甚将溃未溃者,加重皂角刺,
穿山甲以活血解毒、排脓消肿。若痈肿已溃破,流脓量较多者;可减去皂角刺、穿山甲,
加桔梗、生苡仁等促进排脓消肿。若有大便秘结可加大黄、芒硝以泻热通便。古人除用
仙方活命饮加减之外,尚有用内疏黄连汤、乌金散或一粒金丹;也有用荆防败毒散、柴
胡清肝汤之类。
    2.气血亏虚,余毒未清
    .
    治则:补养气血,托里消毒。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本方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茯苓、川芎,白芍
等益气养血.使机体正气得以健旺振奋;配合银花、桔梗、白芷、角刺等排脓消肿.清
除余毒。合而能使腐肉易脱,新肉易生。或可用黄芪内托散、十宣散,内托干金散等。
对于虚寒体质而脓液清稀者,也可用阳和汤加减。
    (二)外治法   
    1.外敷   
    (1)耳后红肿未成脓者,可用如意金黄散,三黄散、双柏散或紫金锭等以水调敷患
处.也可用羊蹄草、芙蓉花叶,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犁头草、七叶一枝花之类

捣烂外敷,以清热解毒消肿。
    (2)痈肿已成,脓不自溃或不接受手术切开排脓者,可敷贴咬头膏.以帮助蚀破疮
头,排除脓液。
    (3)已溃破流脓者,可敷千锤膏,以拔毒提脓,去腐消肿。
    (4)耳后瘘管流脓未尽,可用九一丹药线插入瘘管,以提脓去腐,促进生新敛口。
    2.切开排脓  痈肿已成脓者,一般应予切开排脓并放置引流,使脓液流出通畅。
    3.对脓耳的处理  包括清除耳内脓液,保证其引流通畅,选用适当的药物滴耳或吹
耳(参考“脓耳”一节)。
    (三)针灸疗法   
    1.针刺疗法  因患处局部红肿,不适宜行针治疗,一般可采用远端取穴方法.可取
阳陵泉、侠溪,外关、合谷、曲池、臂腾等穴,以疏通经络.止痛消肿。
    2.隔姜、隔蒜灸  对于耳后痈初起,毒邪壅滞,不溃不散,红肿不甚者.可用隔姜
或隔蒜灸法.取其辛香之气散邪止痛。若红肿已明显则不宜用此法。
    [转归及预后]
    本病若及时、合理治疗,脓液引流通畅,则脓净后而溃口愈合。若体质虚弱或治疗
不当,耳根毒迁延曰久,形成瘘管则愈合多较困难。
  姜预防及护理]
  预防脓耳发生,及早彻底治疗脓耳,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根本方法.若已发生本病.
要及早治疗,做好护理工作,注意保持脓液引流通畅,清洁耳道,滴入耳药;若肿处有
波动感,应及早切开排脓,并保持引流通畅。忌食燥热助火及诱毒发物类食物。
    [文献资料选述]   
    古代资料分析       
    (一)古代医家对耳根毒病因病机的认识  由于胆与三焦经均从耳后入耳中,出耳
前,故多认为是胆经蕴热,或胆与三焦风热所致。如《证治准绳.疡医.卷三》云。。耳根
毒,……属足少阳胆经,兼三焦经.风热所致”。《外科枢要.卷二》曰:“此属三焦风热
也。。《疡科心得集.卷上》认为:“肝邪久郁,微感温邪.触动而发”。认为热毒壅盛,循
少阳经上扰.伤及耳后完骨而成耳根毒。还有认为天疽,锐毒起因于肝肺二经郁火,如《外
科正宗.卷之一》云:‘二者皆起于积想在心,谋虑不决,致火旺而又郁Jo郁而又旺,以
成此疾也。.《外证医案汇编.卷一》又认为:。此二者皆七情久郁,高梁厚味,壅热而成.
虽属肝肺,部位在太阳寒水之经,……在骨高皮薄肉少空隙之间,又近脑髓.气多血少,
无物成脓,毒不得泄,郁火内燔”。指出了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胆火旺或因饮食不
节,肺胃积热,邪热上壅而致病的病因病机。   
    总的来说,古代医家认识到本病为肝胆实热之证,这种认识基本符合临床所见。明
代以后的医著多持这种观点.此外,《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认为风寒外侵.气血与邪
相搏而致病,其认识是在《灵枢?痈疽》:“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脓不
泻则烂筋.烂筋则伤骨”的基础上发展的。
    (二)关于辨证治疗的分析  古代医家对耳根毒的治疗,与治疗痈疮的方法大致相
同。  
    内治方面,体壮热盛者,以清热解毒.疏风散邪,行气活血,消肿溃脓为主。体弱

者或溃脓之后则用补托之法。如《外科枢要。卷一》云:。若肿高掀痛者,先用仙方活命
饮解之,后用托里消毒散。漫肿微痛者,用托里散,如不应,加姜、桂。。《证治准绳。疡
医。卷三》提出用活命饮加升麻、柴胡,老弱者用黄芪内托散、十宣散托之。指出。“凡
疮不起者,托而起之,不成脓者,补而成之,使不内攻,脓成而及时针之。。又如《外科
大成.卷二》说:“生于耳根,……属胆与三焦二经风热所致,宜卫生散或加升麻柴胡,
或贵金丸下之,弱者神效瓜蒌散托之,因怒而耳下肿者,或胁痛脉弦紧者,小柴胡加青
皮、红花、桃仁、牛蒡子.再寒热加荆芥、防风。”其根据病因病机之不同及临床表现而
立法处方用药。《简明医壳.卷之八》用柴胡清肝之类,或兼小柴胡汤、加味地黄丸等。
《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提出应别阴阳:“色白者以阳和丸,与二陈汤同煎服,或以小
金丹服消。如色红者,醒消丸服消。。在《外科枢要。卷二>中也记载了补中益气加山栀、炒
黄芩、牛蒡治疗耳根毒的医案。从古代医家治疗耳根毒的方药分析,除了按治疗痈疮的
治疗大法以外,并根据耳与肝胆经络的关系,在方药中多配有疏肝行气解郁的药物,如
柴胡、青皮等,体现了古代医家分经用药及治疗本病的特点。外治方面。对成脓者仍用切
开排脓之法,如《疡科心得集.卷上》说:“耳内有脓.……脓不外泄.热毒循络外达,绕
耳红肿,则发外耳痈矣.必须开刀泄脓方愈.”从以上的资料看出,传统的医学对本病的
治疗是有效的,但由于对其真正的病因病机观察不够全面,也未认识到与脓耳的关系.
故治疗上也没有将两者联系起来,这方面是有待发展的。
    {小结]
    耳根毒是脓耳的并发症,其病因多以外邪侵犯,加以三焦.肝胆热盛所致。在脓耳
病中.邪毒壅盛或对脓耳治疗失当、失治,使邪毒蕴积、灼腐耳后完骨而成。治疗以泻
火解毒,消肿排脓为主。对于脓未排清或正虚溃口难敛,脓液不尽者。则应用补托之法.
使祛邪不伤正。脓成时若不自溃;应切开排脓,以促进邪毒排清并保证引流通畅。值得
注意的是彻底治疗脓耳,才能根治耳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