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与蛐蛐作者简介:古文语言的表现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45:53
 

            古文语言的表现力

我们要求语言准确凝练、明白晓畅、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和感情,说明事物和事理,这就要注意“语质”,语质是由词义、词汇量及词汇搭配决定的。词义要求准确度高、涵盖力大、表现力强。词汇量的多少和能否巧妙调度,也是文章保持鲜活生命的必要条件。

例1、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供养)人,治人者食于(供养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许行》。这么几句话,只用了15个很普通很浅显的字眼,却揭示了数千年阶级社会人类分工所遵奉的“天下之通义”。不论你同意不同庖这句话,反正它已打到人们的脑子里去了。人们不能不佩服孟子语言表现力之强。

例2、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止之遇止斯止矣。-----《庄子·德充符》。 这里没有半个生僻字,却揭示了一条既深奥又浅显的道理:只有自身稳定的东西才能让希求稳定者全都稳定下来。社会的核心稳定了,社会遇上它,才会有稳定;若核心不稳,则一切免谈。谁说不是呢?

例3、《左传》记陈灵公见美妇人夏姬从面前走过,[之曰:“!”] 逆,迎也,对面直视;送:目送其走远。艳,动人。 这是语言简练传神的妙例:“逆而送之”,写灵公好色丑态可谓逼真逼肖。由此可见,话语表达力来自对生活的精确观察。

例4、项籍少时,学书(书法,写字),不成,去;学剑,不成。项梁怒之。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不肯尽学。---《史记·项羽本纪》。一连串简洁明了的短语,写出了一个年少气盛、粗豪刚愎的鲜活形象,也兆示了此人终归要失败的一粒个性种子。

例5、 项羽迷失道,问田夫。田夫绐曰:“左!”左,陷大泽中。汉军追及之。[《史记·项羽本纪》]
两个“左”字连用,语法意义完全不同,句意则清明之极。前一个左字,表明老人爱理不理、作弄这位落荒者的情绪;后一个“左”字,透出了项羽慌不择路、情急而为的末路之悲。《史记》叙述语言简洁明快,贴近生活。它既遵循了经史语言的语法,又接近汉初口语,所以表达力强。司马迁本人也成了“语言大师”。上述经史用语,文字都浅显明白,表义传情也生动活泼。

从下面的文句,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词汇多少及其配置对“语质”的意义:

1.“窃谓文之化人也深矣!……仆尝从事于简册间,其读虚无之书,则心颓然而厌于世;观军阵之法,则心奋起而轻其生;味纵横之说,则思诡谲而忘忠信;熟刑名之学,则喜苛刻而泥廉隅;诵隐遁之辞,则意先驰于水石;咏宫体之诗,则志不出于奁(lian)匣。文见于外而心动于内,百变而百从矣!”(李觏(guo)《上宋舍人书》)从这一组句子,我们可以体会到写文章词汇量要丰富,词汇群要协调同现,要精细辩析同义词在韵味上、词彩上、含义上、表现力上的微妙差别,使用时灵活调度。注意,这段话的句式一律是“1---2---2,1---3---1---3”式 ,相同节奏点上的词语如“读”“观”“味”“熟”“诵”“咏”,词性相同,词义相近,假如置换一下,写成“读军阵之书,观虚无之学,诵宫体之诗……”,似乎也无不可,语义也还通顺;而原文的“谓宾”搭配得十分精当,是经过仔细斟酌的,细细品味,方知不可随意置换。

一篇文章,它的语言质量如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思路清晰,材料掌握纯熟,写作时思如泉涌,“不择地而出”,自然会语言流畅,表达清楚;有时对事理明而未融,对材料掌握不准,困之于心,滞之于手,文章必然艰涩隐晦,语质极差。如《左传·重耳出亡》一文,写了重耳十九年出亡列国的种种遭际,所记事实很多,头绪纷繁。我们要求学生用最简洁的话概述出来,有人是这样写的:“重耳十九年间,奔狄、过卫、入齐、历曹、临宋、去郑、投楚、抵秦,历尽人生百味,最后返国登基。”这段话中,不同的趋向性动词配合使用,显示了必要的语义差别,从而以最精练的语言准确地概述了重耳出亡的全过程。可见只要对事实、事理烂熟于胸,思路明晰,自然能表达清楚。

有一次,我展示一幅画:画面左下侧是一位游子,面向着河床、田野、村树之类,右上方则有远山、夕阳,正上方是一行远去的大雁。让学生以《读画》为题,介绍这幅画面。他们的叙述,颇能反映各自的语质素养:

[A] 这幅画上,画着一个人、一条河、一个村庄,还有一座山、一个太阳,一行大雁。”----尽管忠实于画面的内容,但语汇单一,也没有说清内容之间的关系,画幅没有整体感。

[B] 画面上有一个人,站在一条河边。河那边有村庄,还有一座远山,夕阳就在山头。另外有一行归雁, 正飞在天边。” -----表达朴素,也注意到层次,叙述比较活泼;但显得零碎,难以形成总体印象,仍看不清画面主题。

[C] 瞧这幅画!画着征夫一名,秋水一脉,寒村一座,远山一抹,残阳一轮,归雁一线。表达了一丝清愁。”----这样写,不仅如数家珍地历叙了画面内容,而且传达了看画人的赞赏情绪;词汇的使用,也讲究词彩搭配,透现着他的文化素养。但听了之后,还是弄不清画面本身所画各景是如何配置的,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呼应与联系。

[D] “瞧,这位游子,来到了大河边;面前的河水,静静地流着。没有路了。他伫立着,放眼望去,只见低低的夕阳,正从那远山背后沉下去,沉下去。夜色正从村树间升起。啊,连天边的那行大雁也飞远了,远了,只留下一个孤寂的他。”----观画者显然调动了自己的形象思维,作了积极的再创造, 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浸沉在画幅所营造的氛围中去了,又能传达出他此时此地的观感,且用语平易,有感染力。

从上述四种表达的比较中,我们明白了语质的重要性。

要提高语质,首先要提高知识素养,储备语言材料;其次要认真观察事物,准确把握情况;还应加强思维训练,提高认识能力;这是日常应该注意的基本功。

词义是多层次的:a. 词源义,b.词本义;c.当代通用义;d. 情感义;e. 词语形式美[对称、抑扬] ;f. 语境附加义;g.. 读者[受众] 接受义。比如“特务”一词,词源义是特别任务,词本义是军政活动中秘密承担搜集敌方情报的特殊任务的人。当代通用意则专指敌方混入我内部刺探军政情报的人,于是就又带上了厌恶感情,词采变了。放到具体句子中,又可能产生特定的附加义。比如:小女孩向母亲报告了姐姐的“秘密活动”, 正好说出了姐姐想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话,姐姐暗中高兴却摆出生气的样子,狠狠地对妹妹说:“你这个小特务!小嘴巴倒传得快。”这就给“特务”一词临时附加了新义。而小女孩却不懂,只有“不好”“坏人”这个层面上的理解,便委屈地哭了。----“词义”总是在一定的“语言场”中被使用而被界定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于行文与阅读都有好处。

任何一篇古文,都栖身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其所记之人之事,所发表的思想观点,都是特定条件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不断获得新的历史体验,于是一面怀疑、扬弃、淡忘原文固有的某些信息;一面又附加上新的理解、新的阐释,于是出现古文信息的耗散与增值同时存在的矛盾。比如“忠”这一伦理道德的内涵,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孔子讲忠,是忠于职守、忠于所事;韩非讲忠,是无条件服从君上;岳飞理解的忠和李逵的忠绝不是一回事。就连“电”这东西,孔子对电的认识绝对比不上今天的幼稚生;而我们对“跪”的理解也绝对没有孔子时的文化含量之丰富。我们为准确把握文章,首先要善于“知人论世”,要了解文章制作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尽可能了解原有信息;同时,应注意本文语言的具体语境,放到作者所提供的语言系统中去考察,把握其语法的、逻辑的、意念的、情感的、风格的信息,让自己身历其境地去体味作者的心意。“文彩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文心雕龙.情采篇》这样说。我们读书,就要透过文彩去探讨情性,不要让原有信息失落了;当然也不可随意增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