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箱制作视频:社论:公车私用合法化恐背离改革初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19:09

社论:公车私用合法化恐背离改革初衷

2011年02月24日08:31羊城晚报社论我要评论(9) 字号:T|T

   继装GPS跟踪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试点之后,广州公车改革将有新的举措。据透露,广州最快将在今年6月对包括市管干部在内的全市公务车实行更严格的监督管理,经批准非公务用车将采取有偿使用措施,按试点单位估算,拟每公里1.5-1.7元收费。

  尽管收费标准只是一个误传,尽管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但“公车收费可私用”的改革思路,还是引发了舆论的广泛争议:以后查到就说交钱了,这也太有智慧了?!公务车每一次使用,公里表是否都要有专人来记录?周末早上驾车3公里到某地,晚上回家来回6公里交10元?岂不是比打的便宜多了?原来公务车遇到塞车的时候,还不会跳表?……

  舆论戏谑般的朴素质问,多少表达了他们的担忧。因此,需要提醒的是,尽管从逻辑上,“有偿使用”确实可以在字面上与“私用”划清界线,但是,它所带来的监管环节的繁琐以及监管成本的高企,是需要决策者慎思的。更何况,每公里1.5-1.7元的估算,如果最终收费标准低于广州目前出租车收费的话,那么,在公众的认知中,他们会认为,这远非是一个市场化的价格,自然就会将这种形式与“特权”或者“福利”联系在一起。

  毫无疑问,这远离了公车改革的初衷。以收费为名义合法化公车私用的思路,不仅无法在现实中有效减少、杜绝公车私用的现象,反而有为公车腐败留下了制度性后门的忧虑。

  这让公众对行政权力所表现出来的改革诚意产生了怀疑。比如说,对于之前公车装GPS的争论中,姑且不论技术的单兵突进,能否解决这个困扰了中国至少17年之久的难题,公众一直呼吁公布公车的全部真实数量,可惜至目前为止,就是不见职能部门有什么真正的动作。

  值得玩味的是,据《羊城晚报》日前报道,广州财政局局长张杰明透露,据保守估计,广州公务车的数量接近20万辆;然而之前有本埠媒体根据广州市政府去年发布的亚运会交通限行措施,估计全广州市至少有31000辆公务车——两个数据相差惊人,究竟哪个才是真的?一个公共议题,却因为信息被遮蔽而变成猜谜游戏,公车改革如何去找到它的逻辑起点?

  公众担忧的是,“权力通吃”的格局并没有丝毫松动的痕迹。无论是装GPS跟踪还是有偿使用,权力仍然为组织内部“有原则”地掌握,公众依然被认为是置身事外的局外人——在这个意义上的“改革”离制度性的进步恐怕还有一段距离。

  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曾总结,在近些年的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明显的倾向,即凡是涉及减福利的改革都非常神速,如国有企业改制带来的失业下岗和高收入者的收入申报制度,而凡是涉及削特权的,都进展得非常缓慢,如公车改革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缺乏充分的利益博弈,失衡是注定的宿命。无论是装GPS跟踪系统还是有偿使用,主政者改革的诚意和努力值得肯定和赞许,但是,它是否能够成为悬在官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恐怕还有待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