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礼盒包装:穴位的功能与结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42:39

穴位的功能与结构

健康网站 2009-08-16 15:26:32 阅读198 评论0   字号: 订阅

第一章   穴位的功能与结构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内经》称穴位为“气穴”,是“脉气所发”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部位。也是针灸的施术部位。根据穴位的基本含义,穴位的功能主要是感受刺激和反映病证。与一般感受器比较,穴位对刺激的感受性有其独特特点,掌握这些特点,采用适当手法促进“得气”的形成,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的作用,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的各种异常变化称为穴位病理反应。穴位病理反应有各种表现形式,并有一定规律,将其应用于临床,可协助疾病诊断和帮助选取穴位。针刺穴位,究竟刺中了什么结构,该结构与非穴位有何不同,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迄今未发现穴位下存在尚未认识的特殊结构,但结合针感研究发现,穴位下有丰富的感受器及肥大细胞,因此,推测它们可能是产生针感的结构基础。从神经科学方面认识,穴位是感受装置也是效应装置。本章对产生针感和效应的传导通路进行阐述,对穴位效应装置功能变化的原理进行初步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节   穴位的功能

一、感受刺激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

    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

    3.穴位处不同感受器的感受阈值不同

二、反映病证

    (一)穴位病理反应的形式

    (二)穴位病理反应的基本规律

    (三)穴位病理反应的临床意义

  1. 第二节 穴位结构

一、穴位结构的解剖特点

    1.穴位与神经

    2.穴位与血管(包括血管壁上自主神经)

    3.穴位与肌肉、肌腱

4.穴位的立体构筑

二、穴位形态结构组织学观察

    1.组织形态学的一般特征

    2.产生穴位针感的形态结构基础

三、穴位针感的形成和传导

    (一)感受器电位及穴位针感

    1.感受器电位

    2.针感的形成

    (二)穴位针感的传导通路

    1.针刺效应的外周传入通路和传入神经纤维类别

    2.针感信号在中枢内的传导通路

    3.针刺信号的外周传出通路

四、穴位的效应装置

(一)穴位效应装置的组织结构

    1.肌肉中的梭内肌

    2.穴位局部小血管

(二)穴位效应的功能变化及产生机理

    1.手下感与穴位肌电

    2.皮肤低电阻点的形成

    3.压痛点的形成

    4.穴位皮下硬结的形成

第一节   穴位的功能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内经》称穴位为“气穴”,6脉气所发”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部位。根据穴位的基本含义,穴位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感受刺激和反映病证。

    一、感受刺激

    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必须作用于一定的穴位才能产生作用,这是因为这些刺激作用于穴位后,能够激发经气的运行,以达到宣通气血、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所以,从感受刺激这一方面来说,穴位是体表各处存在的感受针灸、推拿等诸多刺激的感受装置。穴位感受刺激的特点如下: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 如毫针的机械刺激、艾灸的温度刺激、电针的电流刺激、磁穴疗法的磁场刺激、推拿按摩的触压刺激、激光的照射刺激等,这些刺激形式对穴位来讲都是适宜刺激。组织学已经证实,穴位区域的皮下及深部组织中有多种感受器,如痛、温、触、压觉感受器等,这些感受器可分别接受不同能量形式的刺激,并将这些刺激通过换能转变为感受器电位或直接产生传人神经冲动。由于穴位部位的感受器丰富多样,故穴位能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并产生酸、麻、胀、重等多种针刺感觉。

    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 感受器经过连续刺激一段时间后,对刺激的敏感性会逐渐降低,发放冲动的频率逐渐减少,感觉也随之减弱,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但它出现的快慢在不同感受器上有所不同。穴位处有多种多样的感受器,所感受的刺激形式各自不同,因此适应的发生有快有慢。例如,穴位对电针刺激发生适应相对较快,而对于毫针的机械刺激发生适应相对较慢。

    3.穴位处不同感受器的感受阈值不同 作用于穴位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和一定的持续时间,才能引起穴位感受器的兴奋,产生相应感觉。通常将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受阈或强度阈值;引起感受器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时间阈值。总之,要使感受器兴奋,作用于感受器的刺激能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总量。常用的刺激穴位的方法,如手法运针、电针、艾灸、指压等,其强度是以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为最佳。临床证明,只有产生“得气”感觉时才会有明显的疗效。相比之下,艾灸所兴奋的穴位感受器阈值较高,手法运针次之,电针所兴奋的穴位感受器阈值较低。

   二、反映病证

    穴位是和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反应点,穴位在病理状态下具有反映病证的作用,即出现病理反应。穴位病理反应是指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的作用,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的各种异常变化。(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五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灵枢·邪客)指出:“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胭。”张介宾(类经)注说:“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当节之会处索而刺之。”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穴位在病理状态下具有反映病证的作用。

    (一)穴位病理反应的形式

    穴位病理反应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感觉异常  内脏患病时,常在一定的穴位或某条经脉的多个穴位处出现感觉异常。最常见的感觉异常是痛觉过敏,即穴位处出现疼痛,或按压穴位时出现明显的压痛。尤其是急性病时,压痛明显,其程度因病情而异,压痛阳性的穴位有时还有酸、麻、胀等感觉异常。

    有学者提出,脏腑病变时相应经脉的井穴或原穴对热的敏感度发生变化,称为知热感度变化。正常人左右同名穴的知热感度基本对称,脏腑病变时则不对称,或升高或降低、失去平衡。

    2.组织形态改变  脏腑病变时有些人穴位处病理反应表现为局部皮肤色泽改变或形态改变,如出现瘀点、白斑,或出现皮肤局部凹陷或隆起、丘疹、脱屑等,或在穴位皮下出现硬结、条索状反应物等,后者需要用按压、循摄等方法才能触摸到。

    3.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脏腑病变时,穴位处的生物物理特性会出现一系列改变,主要有穴位皮肤温度的改变和穴位处皮肤的导电量(电阻)及电位改变等。

    有人认为原穴和背俞穴皮肤温度改变可作为反映内脏病变的客观指标,而且原穴更为灵敏。例如,对60例肝实热证患者的双侧太冲、肝俞穴的皮肤温度进行测试,发现比健康人组均有所升高。脏腑发生病变时穴位皮肤导电量和电位也会发生改变,一般认为穴位皮肤导电量与穴位皮肤电位呈平行关系,即导电量降低时,电位也降低。穴位皮肤导电量或电位下降常见于虚证,而穴位皮肤导电量或电位升高则常见于实证。

    (二)穴位病理反应的基本规律    穴位病理反应呈现以下基本规律

    1.穴位病理反应的主要部位:穴位病理反应主要集中发生在背腧穴、募穴、原穴、郗穴及其它特定穴和个经外反应(点阿是穴),在耳廓出现在与患病脏腑有联系的耳穴反应区。

    2.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相关的相对特异性: 穴位病理反应在体表分布区域和部位与患病脏腑之间有一定对应关系。例如,胃病患者在胃俞的反应远较肝病患者多而明显,反之,肝病患者在阳陵泉的反应比胃病患者多。胆病患者主要在足临泣穴、外丘穴及阳陵泉下一横指出现反应。心脏病人以心经腧穴或心腧穴为主要反应点。

    3.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疾病进程的关系: 穴位病理反应的性质、强弱常随病情变化发生相应变化。病变轻时阳性反应的穴位数量少,结节性病理反应质地较软;病变加重时出现阳性反应的穴位数量多,反应结节质地硬。例如胃癌或肝癌患者,阳性反应穴位的反应物总数可达25-50个,此时分别在胃俞或肝俞见到病理反应物。胃功能紊乱或轻症肝吸虫病人则无结节性反应物出现,仅在胃俞或肝俞穴出现松弛感或凹陷反应。穴位皮肤色泽、形态改变也有类似规律,慢性病时相关的穴位多以形态改变为主,皮肤色泽的改变则既可见于急性病也可见于慢性病。如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急性发作时,穴位区出现点片状充血红晕、红色丘疹、脂溢和光泽;慢性器质性疾病则多出现点片状皮肤变白、白色丘疹、点片状隆起增生等。

    点片状凹陷、线状凹陷可见于慢性炎症、溃疡病等;结节状隆起或点片状暗灰色等则多见于肿瘤疾病。穴位病理反应变化的快慢依病情而异,病情轻、好转快,病理反应物消失快;病情重、好转慢,则病理反应物消退慢。由此根据病理反应穴位多少、反应轻重及反应形式的变化可提示病情轻重缓急及进退消长。

    (三)穴位病理反应的临床意义

    穴位病理反应是机体内部病变在体表特定部位的外在表现,它揭示了穴位与脏腑之间存在着某些特定的相互关系。所以,临床上常把穴位病理反应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协助诊断疾病,二是帮助选取穴位。

    1.协助诊断疾病:穴位病理反应的临床意义,就在于它能够比较准确地提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变的性质、部位等,甚至可以提示疾病的转归或预后,因而具有协助诊断的作用。临床上常用的穴位诊断法有以下几种:(穴位压痛、经穴触诊、穴位异常现象、耳穴诊断)

    ①穴位压痛诊断法:基本方法是先按病人主诉初步分析预测部位,然后用右手拇指指腹或点压工具逐次点压进行测定,寻找敏感点。若发现敏感点,可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体征推测病变的虚实轻重和转归预后。例如传染性肝炎在中都穴和耳穴肝区多有敏感点;肾病者在肾俞穴和三焦俞穴出现痛敏点;心脏及胸腔疾病的敏感点在郄门穴最显著;胃病则在足三里穴和梁丘穴出现敏感点;肠道疾病敏感点在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地机等穴;肝胆疾病在右期门、日月、膈俞、胆俞等穴出现敏感点等。

    ②经穴触诊诊断法:是通过循、摸等特定的手法在经络线上或其特定穴上寻找阳性反应物或反应点作为客观指标,来诊断经络脏腑疾病的诊断方法,较之穴位点压诊断法有更强的客观性。诊察手法分为滑动法、按揉法、移动法和推动法。检查部位和顺序主要是背部俞穴和胸腹部募穴以及四肢部郄穴和循经线上的阳性反应物,结合外观、形态、色泽、肌肤凹凸变化,通过循摸触诊进行判断。其顺序一般先查背第一行线(旁开脊柱0.5寸,包括各夹脊穴),若有异常则多为脏腑炎症;其次查第二行线(旁开脊柱两侧各重1.5寸)各脏腑背俞穴所在部位,若有反应物常是相应脏腑有病的标志;再查第三行线(上线再向外1.5寸),沿膀胱经背部线上相应各穴寻找病理反应点,若有异是相应脏腑有病的标志;再查第三行线(上线再向外1.5寸),沿膀胱经背部线上相应各穴寻找病理反应点,若有异常则提示相应脏腑病变;第四查胸腹部各募穴;第五查四肢郄穴;最后查与主诉有关选定穴等。认真诊察穴位下有无圆形、扁平状、条索状结节或敏感点,并注意其质地软硬、光滑度、活动度与皮下粘连情况,以及压痛、胀、传导感的有无等等,依阳性反应点所在穴位及其脏腑络属关系确定病位,结合四诊及现代医学检查,全面分析,作出诊断。

    ③穴位异常现象诊断法:是根据俞穴、募穴、下合穴、耳穴及阿是穴等处出现的异常现象协助诊断。例如据胃俞穴对压痛敏感性可测知胃及十二指肠病变;根据肺俞、膏盲俞穴的酸痛引背可推断肺及气管疾病;志室、肾俞穴疼痛或叩痛常提示泌尿生殖系疾病;八醪穴酸楚、钝痛又常与妇女生殖系疾病有关。募穴则适宜于六腑病变之诊断,如中府穴(肺募穴)有压痛者常与肺部疾病(如肺脓疡、肺结核等)有关;期门穴(肝募穴)隐痛胀满提示肝病等。

    ④耳穴诊断法:这种诊断法认为,当人患病时在耳廓上相应的耳穴部位就会产生各种病理反应,如变色、变形、丘疹、血管充血和脱屑五种类型。诊断方法是先根据病理反应发生部位所在的耳穴区域来判断病位,再按变色的深浅来分急性、慢性或亚急性,还可根据阳性反应发生部位之形态或其他特性来确定器质性病变或肿瘤的良性与恶性程度。

    (2)帮助选取穴位:临床上经常利用检查穴位的病理反应作为针灸取穴的一种依据。如《灵枢·背俞》指出“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临床研究证明,不少压痛点与穴位及分经有一定的关系,如坐骨神经痛患者于臀、胭、腓骨头、腓肠肌等处可找到明显的压痛点,这些点大多是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承山等穴的所在处,而疼痛部位是在下肢后侧面或在下肢外侧面而分为足太阳经和足少阳经两型。临床上另一应用的例子就是“阿是穴”,取穴依据完全是“以痛为腧”的原则。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常应用这一原则发现新的治疗穴位。如内脏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压痛点并伴有电阻降低等现象,人们就把耳廓上的这种反应点称为耳穴。

    综上所述,当内脏有病时常常会在体表相应穴位处出现阳性病理反应,观察这些阳性病理反应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并且这些反应点会随着病情进展、脏腑功能状态变化而变化,临床上选取那些反应最为明显的点作为首选的穴位施治,常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第三节   穴位结构

    一、穴位结构的解剖特点

    针刺穴位,究竟刺中了什么结构,该结构与非穴位有何不同,不同穴位之间在形态结构上是存在差异,利用现代解剖学方法对穴位进行的层次解剖、断面解剖等研究,初步证实了穴位与血管、神经、肌肉、肌腱泛之间的关系。

    1.穴位与神经

    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对十二经324个穴位的解剖研究表明,其中323个穴位(占99.6%)均与周围神经有关。徐州医学院的研究也证实,全身361个穴位中,靠近神经主干者205穴(占56.8%),其中靠近皮神经主干者104穴(占38.8%),靠近深部神经主干者122穴(占33.8%)。上海中医学院对十二经309个穴位的解剖观察表明,针刺进穴位后直接刺中神经干者152穴(占49.19%),针旁0.5㎝内有神经干者157穴(占 50.81%),说明十二经穴与周围神经有密切关系。穴位与非穴位比较,非穴位区神经干支比穴区较少。如Nakazo等对动物及人体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组织中神经纤维数量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并经计算机统计发现,两者神经纤维密度之比为7.22:5.26(约1.4倍)。穴区与非穴区比较,穴区的皮肤、皮下、肌层等不同层次内所包含的特异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神经束和神经丛等神经装置要丰富的多。

    2.穴位与血管(包括血管壁上自主神经)

    穴位与血管(bloodvessel)的关系也很密切,仅次于周围神经。如徐州医学院研究发现,全身361个穴位中,靠近动脉主干者58穴(占 16.1%),靠近浅静脉干者87穴(占24.7%)。上海中医学院对十二经309穴针下结构的观察也表明,针刺人穴位,针下正当动脉干者24穴(占7.26%),针旁有动脉干或静脉干者262穴(占84.36%)。大连医学院和福建医学院也有类似研究,结果大致相同。这说明穴位与血管分布也有密切关系。

    对7条经脉上的295个穴位进行解剖学研究,发现主要穴位及其循行路线与神经和血管以及血管周围的植物性神经丛支有密切关系。例如胃经的足三里穴区恰是腓总神经、胫深神经至胫前动脉血管支的汇合区;肾经的复溜穴内有胫神经发出到胫前动脉血管支的吻合支;心包经的劳宫穴内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发出到血管的吻合支;合谷穴有来自拇指掌侧总神经的血管支。这些事实说明在穴位下躯体神经与血管周围或血管壁植物神经丛相联系的吻合支或汇合区,很可能就是沟通躯体神经与植物神经之间功能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枢纽与通路,也是得气感与植物神经性效应往往伴同发生的原因之一。

    3.穴位与肌肉、肌腱

    穴位的断面层次解剖发现,穴位处肌肉(muscle)、筋膜较肥厚且集中,人体55%穴位正位于肌肉群上,肌肉外包裹着深浅筋膜,针刺必须穿过筋膜到肌肉组织中,因而提出穴位即肌肉反应点。有人统计穴位分布和肌肉肌腱(muscletendon)的关系,结果发现占经穴总数62.5%的穴位在肌肉分界处有神经干支进入的部位,符合古人认为“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的观点;还有37.5%的穴位则多位于肌肉、肌腱之中或其起止点上。加拿大的C.C.Gunn等对70个穴位的研究也证明穴位的所在部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位于肌肉运动点上,这正是肌肉神经最接近皮肤的位点,对电刺激最敏感,此类穴位有35个,占研究穴位总数的1/2(如阳白、颊车、合谷、外关、曲池、三阴交等穴及一些背俞穴)。②位于躯体正中矢状线上两侧浅表神经会聚处的交点上,共14个穴位,如任、督二脉腧穴属此类型o③位于神经丛上或表浅神经分支处,共21个(如下关、睛明、风池、环跳、阳陵泉等穴)。此后Gunn又发现有些穴位位于肌—腱连接处o

    4.穴位的立体构筑 对穴位部位进行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迄今没有找到目前尚未认识的特殊结构,所见到的都是神经、血管、淋巴、肌肉、肌腱等已知结构。故有学者提出穴位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立体构筑”(three-dimensionalconstruction),与非穴位处相比,在已知组织的配布上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相对特异性。采用CT断层扫描研究发现,三阴交穴的皮下组织,浅筋膜层的组织间隙均较小,肌肉、深筋膜层组织间隙较大,故认为软组织的厚薄对穴位有重要的影响。采用介于穴位局部解剖与显微解剖之间的巨微解剖方法对足三里穴的血管网进行组织结构研究,发现通过穴区的小血管分支多,微血管相互交叉,相互吻合,形成致密毛细血管网,非穴区小血管仅呈树干样分支,多呈稀疏分布状态,证实足三里穴不是由一种组织构成,而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共同参与穴位的传导作用,穴位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构筑。

    二、穴位形态结构组织学观察

    显微镜观察能发现穴位的特殊形态结构呢?尤其是在穴位局部产生针感并引起效应的点是否存在区别于周围组织的特殊结构呢?对此,国内外许多人都结合针感,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或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上对穴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穴位组织形态学的一般特征

    早期在人类新鲜尸体或拟定截肢的病人肢体上对穴位及非穴位区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研究发现,穴区的表皮、真皮、皮下、筋膜、肌层及血管组织中都有丰富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束、神经支或各种特殊感受器。但全身不同部位穴位中,上述组织的种类、数量和组合形式差别很大。

例如:

(1)指尖部穴位,在表皮的基层细胞之间有新月状或小环状游离神经末梢,真皮网状层有游离神经末梢、露菲尼小体和克氏终球,皮下组织与真皮交界处有大量环层小体。在血管丛周围有粗、细两类纤维构成的神经从伴行。

(2)足趾部穴位(如隐白、大敦等穴)镜下所见主要是触觉小体和游离神经末梢。

(3)在肌肉丰厚的部位则以肌梭、肌肉内的神经或血管较多。但耳穴内既能见丰富的血管、淋巴和游离神经末梢,也可见到环层小体、露菲尼小体等。

    总结以上研究,用显微镜在穴区内所见到的主要是血管(包括血管壁神经丛)、游离神经末梢及穴位深部的多种感受器等已知结构,未见到新的可作为穴位或经络普遍特征的任何特殊结构,但是在与非穴区组织结构的对比中发现,每个穴位都是血管、神经束、神经支和游离神经末梢或各种神经感受器的集中区,而非穴区则不然。例如合谷、内关等穴区内肌梭密度远较周围非穴区大,足三里穴区内压力感受器密度也较非穴区大得多。这些事实均表明,穴位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较非穴区组织内存在有更为密集的血管神经及神经感受装置。

    2.产生穴位针感的形态结构基础

    在穴区内由浅层到深层全面观察其组织形态结构和特点,未能看到穴区和非穴区的明显差异。如果能把研究的范围进一步缩小集中到与针感有关的组织结构上,必然能使研究目标更加集中,其结论也将更加精确。

    (1)穴位针感点的定位:为了探寻穴位中产生针感的确切部位,以判断或鉴定其形态结特征,常用某些方法标记穴位得气部位。

    ①针感点定位方法:利用患者将要截肢的肢体,在手术及麻醉前针感反应尚正常时,针刺穴位,测定针感,同时设法将颜色标记留在产生针感处的组织里,待截肢后找出被标记的组织,对其进行组织形态学鉴定。目前通用的针感点标记法有:蓝点法、改良蓝点疚、美蓝法、墨汁法等。前二种是根据铁离子—普鲁士蓝反应原理设计的,后二种是用微量注射器直接注射无害染料来进行标记的。铁离子—普鲁士蓝反应法是根据普鲁士蓝反应原理,即铁离子遇到亚铁氰根会产生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在需截除的肢体上,用尖端裸露的绝缘针测定得气感,然后向针尖通30-50μA直流电,起针后,针尖有部分铁离子电解出来并沉淀于针尖周围的组织中,待肢体被截下后,用1%亚铁氰化钾—甲醛溶液灌流,沉淀于局部,铁离子遇到亚铁氰化钾而形成蓝色颗粒,从而显示得气部位。

    ②穴位针感点的分布: 用蓝点法或改良蓝点法研究证明,穴位下针感点可存在于自皮肤到骨膜的各层组织中,但大多数分布在深层组织内。例如,1974年首先有人用蓝点法证实足三里等穴位的35个针感点均分布于深层组织中;也有人用美蓝标记针感点并记录感觉的方法研究了偏历穴等13个穴位中30个针感点的分布,结果发现只有6个针感点是在皮下结缔组织中,其余的均在深部组织内。还有人用改良蓝点法研究了足三里、内关、外膝眼等14个穴位的44个针感点,结果发现,11种不同性质的针感可分别出现于自皮肤到骨膜以及关节囊内外的各种组织中,但深层组织内者约占90%。

    (2)穴位针感点的感受器:感受器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中所发生改变的结构和装置。感受器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有些感受器就是外周感觉神经末梢,如体表或组织内部与痛感受有关的游离神经末梢;有些感受器是裸露的神经末梢周围再包绕一些特殊的结缔组织的被膜样结构,如分布在各种组织中与触压感受有关的环层小体。用改良蓝点法对足三里、内关等穴的16个针感点的组织学观察发现,在蓝点1-4mm2的范围内见到组织结构的比例为,神经束35.2%,游离神经末梢14.8%,肌梭4.5%,血管45.5%。还有人用改良蓝点法研究了足三里、内关等穴的44个针感点周围1.8mm直径范围内的组织结构,发现神经干、神经支和小血管(管壁神经丛)为100%,游离神经末梢为54%,肌梭为 37%左右,其中神经干、神经支、血管和游离神经末梢与针感呈平行关系。这些事实表明,穴位下的血管、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或各种特殊感受器等组织结构与针感的形成密切相关,它们共同构成穴位的感受装置。此外,穴位针感点内血管壁上的植物神经有可能参与针感的形成。如有人发现在针刺兔“足三里”穴引起肠蠕动增强的效应中,先后切断后肢的皮肤、肌肉、坐骨神经和股骨后,该针刺效应依然存在,而切除该侧骼外动脉或用石炭酸在股动脉上环形涂沫一周后,该针刺效应即消失。病理检查证明血管壁上的植物神经丛可能是这一针刺效应的传人途径之一。组织化学的研究也证实穴区内小血管上确有植物神经纤维,其中有的属肽能神经纤维,它们与躯体神经及其游离末梢分支到血管的纤维相吻合,形成了躯体神经与植物神经在血管丛的汇合区,也可能是针刺穴位时产生针感反应的组织形态学基础。

    ①穴位所处环境与感受器种类的关系: 不同穴位内的组织形态结构差异很大,其中所含神经感受装置的种类也不同,究竟是哪种感受装置与针感性质有关,尚难以从形态学研究作出判断,不过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规律。通过形态学和穴位肌电以及神经细束分离法等研究发现,在肌肉丰厚的穴位(如合谷、内关等穴)下,肌梭密集分布并与手下感有关;肌腱附近穴位(如昆仑、曲泽等穴)中主要是环层小体最多;肌与肌腱接头部的穴位(如承山穴)中心则以腱器官为主;头皮处穴位(百会、印堂、攒竹和丝竹空等穴)中主要是游离神经末梢和包囊感受器;关节囊处的穴位(内外膝眼穴)则以露菲尼小体为主。可见与针感有关的裨经装置,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对于认识穴位针刺时针感性质的多样性也许会有所帮助。

    ②针感性质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用美蓝标记针感点并记录患者主诉的方法,以及直接刺激不同组织时产生的感觉与针感的对比研究发现,针刺刺激神经时多引起麻感,针刺血管多引起痛感,刺激肌腱、骨膜多引起酸感,刺激肌肉多引起酸胀感。同时还发现,同一神经干,当用手术器械碰它时产生麻感,针刺时产生酸感,手术刀分解它的鞘膜时又产生麻感,手搓它时产生重的感觉。在各种组织刺激中可引起针感反应者,仍以刺中神经的发生机会最多。这一结果表明,针感可产生于各种组织之中,但针刺作用于不同组织时产生的针感性质不同,同一组织内,由于针刺手法不同(刺激方式及质和量不同),也可能引起不同性质的针感。这可能就是针刺不同穴位可能产生多种性质(酸、麻、胀、重等)针感的原因。针感除被试者的主诉外,还应包括施针者捻针时的手下感,手下感产生与肌梭结构有密切关系。

    (3)穴位下的肥大细胞(mastcell):肥大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结缔组织中,尤其是接受外来刺激较多部位的皮下及粘膜下层。它一般规律地排列在小血管、毛细血管周围,在神经末梢、神经丛处大量聚集。肥大细胞胞质内布满异染嗜碱性颗粒,颗粒内含有多种具有不同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组胺、肝素、5-HT、缓激肽等。在一定条件下,肥大细胞以脱颗粒形式释放这些活性物质到组织中发挥效应。在某些肥大细胞内还含有P物质(SP)及血管活性肠肽(VIP),它们是机体内调节性多肽,据此有人认为肥大细胞属于神经内分泌细胞。

    关于穴位中肥大细胞的分布、数量和形态已有不少报道。辽宁中医学院报道,截肢标本各穴区的真皮内有大量肥大细胞存在,呈弥漫散在或成群分布。有研究表明,人体主要穴位肥大细胞数量较非穴位多,多沿经络线走行方向的小血管、神经束分布。有研究者取人体上下肢30个穴位,对其结缔组织浅深层的肥大细胞进行了观察,深层中心区肥大细胞呈梭形密集成群,与周边比较有显著差异;浅层单个存在,数量少,与非穴区比较无显著差别。深层穴区CGMP显色反应强,CAMP显色反应弱,而非穴区显色差别不明显,由此说明穴区肥大细胞代谢旺盛。

    针刺对穴位肥大细胞数量和形态有一定影响,如有人观察到针刺诱导20分钟后,大鼠“足三里”穴深层筋膜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针刺或电刺激可观察到大鼠穴位局部以及同经线上远隔部位肥大细胞呈脱颗粒反应。用电镜对电针后穴位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也发现肥大细胞以胞吐方式分泌活性物质。用荧光组织化学法(如乙醛酸诱发组胺产生荧光)观察到电针后肥大细胞荧光减弱或消失,提示肥大细胞释放的物质主要是组胺类物质。上述物质作用于血管及结缔组织中的植物神经末梢及间质细胞,有扩张毛细血管及静脉的作用,并有可能使血管内皮基底膜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导致经穴皮丘带出现。近期有人发现人皮肤真皮深层SP样轴突末梢与肥大细胞形成触突联接。穴位受到刺激兴奋了支配该穴位的神经末梢,一方面有冲动直接传人中枢,产生针感,与此同时,还经轴突反射在轴突分支末梢释放SP,进而诱发邻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弥散到相邻节段的神经末梢,再次引起其兴奋传入,由此反复进行,形成外周神经末梢跨节段信号传递。该现象被认为是产生循经感传和经穴—脏腑相关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由此提示穴位肥大细胞在接受刺激及产生和传导针感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于穴位形态和结构方面的研究目前正在深入进行中。例如:①采用大体解剖、巨微解剖、超微解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穴位进行三维重建研究,探讨穴位的“立体构筑”;②从组织与细胞形态学角度探讨与经穴相应区域的细胞外基质如胶原蛋白、液晶物质等的表现,从细胞分子水平、离子通道等角度探讨穴位的结构;③采用生物传感技术、穴区灌流等方法检测针刺穴位下微量物质的变化,探讨穴位下分子事件的发生及与脏腑功能变化的关系;④用电生理、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及微量元素示踪、放射自显影等技术寻求穴位与脏腑之间反射弧的联系途径等。上述研究在指导针灸临床实践及阐明穴位结构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

    三、穴位针感的形成和传导

(一)感受器电位及穴位针感

    1.感受器电位 各种感受器在功能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最后转换为传人神经的上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这种能量转换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因此可以把感受器看成生物换能器。在换能过程中,一般不是直接把刺激能量转变为神经冲动,而是先在感受器细胞内或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相应的电位变化,前者称为感受器电位,后者称为发生器电位(generatorpotential)。对于神经末梢感受器来说,发生器电位就是感受器电位。外来刺激作用于感受器细胞后,主要是通过具有特异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或膜的特异受体把外界刺激转换成跨膜电信号,由此将不同能量形式的外界刺激转换成跨膜电位变化。换能机制中另一假说是某些感受器具有化学敏感性。伤害性刺激使受损伤的组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激活不同的受体,使感受器去极化,产生传入冲动。这些化学物质包括:①从损伤细胞中溢出的K+、H+、组织胺、Ach、5—HT、ATP、缓激肽、前列腺素等;②由感受器本身释放的肽类物质如P物质等,它们进入组织液中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后者进一步增强感受器的活力。

感受器把外界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时,不仅仅是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这就是感受器的编码 (coding)功能。正如电报在发报以前要将待传送的信息转换成某种电码序列一样,由任何传人神经传向中枢的信号只能是动作电位,而大脑皮层产生感觉的直接依据只能是经过编码的神经电信号,外界信息就包含在这些动作电位的组合和序列中。在某一感受系统内,刺激的强度不是由动作电位大小和波形来编码,而是由传入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来决定,也就是说不同强度的刺激是以不同频率的电信号来编码和传送的o

2.穴位针感的形成   针感指的是针刺入人体腧穴后受试者所产生的酸、麻、胀、重、痛、凉、热、蚁走感和触电感等感觉,以及施术者手下的沉紧感。研究认为针感的形成主要是针刺直接刺中了穴位感受装置中的小神经束、神经干(支)、游离神经末梢、某些包囊感受器、血管壁上的神经装置等,引起感受器的兴奋,后者将针刺刺激转换成相应的神经冲动,;即针刺信号,该信号沿一定的外周和中枢路径逐步传人到脑的高级部位,最后导致针感的形成。以下实验可证明针感的形成过程:

    在经细心制备的动物神经纤维细束上,可记录到针刺穴位引起的单位电活动,或在人体上利用钨丝微电极可记录到对针刺敏感的感受单位。这类实验证明,针刺可以兴奋深部组织中的各类感受器(牵张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其中有的只是在运用捻转手法时才大量放电,有的则是对提插手法更敏感。有相当一部分C类神经纤维(简称C类纤维)末梢对针刺或压迫很敏感,表现为大量放电,有的在留针时甚至在起针后仍有放电,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 (见图2—1),而这种长时间的后放电可能与针感的后效应有密切关系。现已知道游离神经末梢对局部化学环境的改变很敏感,实验证明,当组织受损伤时,能产生某些化学物质。故有人设想针刺有可能引起肥大细胞和其他组织损伤或破裂而释放出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 5—HT、缓激肽和慢反应物质等,上述的C类纤维末梢之所以能在停止针刺刺激后继续发放冲动,可能是因为它们与皮肤中的游离神经末梢一样,不仅对针刺的机械刺激起反应,而且对针刺刺激造成局部损伤引起的化学环境的改变也起反应。

    那么,为什么同是刺激神经结构甚至是同一神经结构而针感不一样呢 这可能是不同穴位内组织结构不同,不同的刺激方式或刺激量使被兴奋的神经纤维的数目与种类有所差异,而这些数目不同、粗细不同的神经纤维(或末梢)在兴奋时产生的冲动则以不同的编码传导到高级神经中枢,从而产生酸、麻、胀、重等复杂针感。

    (二)穴位针感的传导通路

    针刺穴位由针感点各种感受装置产生的兴奋通过什么途径传人中枢,这些神经冲动在中枢各级水平中怎样传递、怎样互相联系并相互作用,中枢作用后产生的调整信息又通过什么途径作用于效应器官等一系列问题的阐明,对于穴位脏腑相关规律和联系途径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于针刺作用原理的研究也有很大的价值。近年来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很多,概栝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针刺效应的外周传入通路和传入神经纤维类别

根据穴位感受装置的形态学研究,多数学者认为穴位针刺效应的主要传人通路(afferentpathway)是支配穴位的躯体感觉神经,还可能有部分交感神经的传入成分也参与了冲动的传递。

    (1)外周传人通路:有人曾在人体用分别封闭皮神经和肌神经的方法证明,合谷穴针刺镇痛效应的传入路径是深部的躯体神经,因为仅封闭皮神经对该效应影响不大,但封闭深部肌神经后该效应消失。还有人证明针刺大鼠“合谷”穴的镇痛效应只在桡神经完整的情况下出现。用交叉灌流、血管架桥、神经切断等多种方法证明,足三里穴的传入通路主要是支配该穴区的腓神经,因为切断此神经后,其在兔身上的针刺镇痛效应消失,但其他各组处理后变化不显著。针刺“内关”穴的镇痛和升压效应,在切断支配此穴的正中神经后即消失;针刺“人中”穴的抗休克或升压效应,在切断眶下神经后不再出现。在人体针刺出现针感时,即可在支配有关穴位的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放电反应。以上大量事实均证明,躯体神经的感觉纤维是针刺效应的传人通路。但是在前述足三里穴针刺引起肠运动变化的效应中,有人发现股动脉壁的交感神经纤维也可作为该效应的传人途径之一。例如有些刺络放血疗法的刺激冲动可能就是通过血管壁的交感神经传入中枢的。若再结合针感点下躯体神经通过血管旁或血管壁的植物神经丛形成汇合区的事实来看,交感神经的部分纤维参与针感传人冲动的传递也是很有可能的。

    (2)传入神经类别:在分析针刺信号的传入神经纤维(nenenbr)类别以前介绍一下有关神经纤维类别的生理知识。神经纤维一般可分为A、B和C类,A类纤维还可进一步分为α、β、γ、δ纤维。 A类纤维是指脊神经中粗的、快速传导的、有髓鞘的纤维。B类纤维与最细的A类纤维的区别仅在于前者在受刺激后不显示有负后电位。C类纤维是非常细的无髓鞘神经纤维,其传导冲动的速度缓慢。另一种分类是根据传人纤维的粗细分为工、Ⅱ、Ⅲ、Ⅳ类,分别相当于Aα、Aβ、Aδ、C类。

关于躯体神经中与针刺效应传入有关的神经纤维类别问题,看法尚不一致。目前倾向于认为针感和镇痛信号主要是由中等粗细的Ⅱ类、Ⅲ类纤维负责传递的。如在针刺内关穴的效应研究中发现,只要Ⅱ类传人纤维足够兴奋时即可产生显著的效应。用循环阻断、普鲁卡因阻滞、阳极阻滞和神经刺激等多种手段对比了各类纤维在针刺足三里穴镇痛效应中的作用,证明针刺足三里穴镇痛的向心冲动主要是由腓神经中的Ⅱ类纤维和部分Ⅲ类纤维传入中枢的。采用背根分离神经细束并记录背根电位的方法,以及在人体上用止血带压迫、硬膜麻醉、腰麻和电生理等刺激和记录方法也证实,人体针感冲动和针刺镇痛冲动主要是由Ⅱ类、Ⅲ类纤维负责传导的。但也有人认为针刺穴位兴奋工、Ⅱ类纤维时的镇痛优良率为54.5%,兴奋工、Ⅱ、Ⅲ类纤维时镇痛优良率提高为63%,若兴奋工、Ⅱ、Ⅲ、Ⅳ类则效果更佳,优良率为86%。对以上不同结果有待于深入探讨。不过针刺兴奋何种纤维还与刺激方法、针刺刺激所涉及的神经结构和刺激强度有关。如实验研究证明,电针感以兴奋Ⅱ类和Ⅲ类纤维为主,而手法运针针刺的酸、麻、胀、重感则主要由Ⅲ类和Ⅳ类纤维传导o

2.穴位针感信号在中枢内的传导通路

针感信号在中枢内的上行通路包括脊髓和脑内通路。

(1)脊髓上行通路:按照现代神经生理学的方法,躯体信号在脊髓内是沿两条途径上行入脑的,一条是背索通路(dorsalfuniculustract),另一条是脊髓丘脑通路(spinothalamictract)。

①背索通路(见图2—2):来自肌肉、肌腱、关节等处的大部分粗大有髓鞘纤维(主要是Ⅱ类纤维),经由后根进入脊髓后,就在同侧后索上行至延髓下部,在薄束核和楔束核更换神经元,换元后的第二级神经元再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经内侧丘系抵达丘脑的后腹核以及相关的特异感觉接替核。这个上行系统又称为后索(脊髓部分)或内侧丘系(脑干部分)。这条通路主要参与躯体精辨感觉的形成。鉴于临床上后索损害病例,如脊髓痨,病损部位以薄束为主,两下肢深感觉近乎消失,而浅感觉无明显障碍,病损区的穴位针感无明显异常,实验性后索切断动物的针效也未见有明显影响,可以认为针刺信号主要不是沿这条通路传导的。但与对照区相比,针刺脊髓痨患者病变区穴位的得气不易持续,当停止运针时,针感和针下肌电迅速消失,这提示与精辨感觉有关的后索似乎与得气的维持有关。

(2)脊髓丘脑通路:大多数解剖学家把脊髓丘脑通路分成三条不同的束径: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网状束。传导触觉和痛觉、温度觉的纤维进入脊髓后在后角更换神经元,换元后的第二级神经元再发出纤维在中央管前交叉至对侧,在脊髓的前外1/4部分形成前外侧系的上行纤维,其中传导痛觉、温度觉的纤维走行于脊髓丘脑侧束,而传导触-压觉的纤维走行于脊髓丘脑前束,这些纤维中一部分抵达丘脑的特异感觉接替核,另一部分投射到丘脑的中线区和髓板内非特异感觉接替核。除了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的纤维外,还有另外一些纤维也和这两条束的纤维一同起源于脊髓的背角,但它们从不延伸到丘脑。这些纤维终止于延髓和中脑区域的网状结构中,因而构成了脊髓网状束。

脊髓空洞症的病损部位涉及脊髓前连合,侵犯经前连合交叉的痛温觉纤维,临床表现为节段性的痛温觉障碍。在这种患者身上针刺患区的穴位,针感和针下肌电活动明显减弱并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平行。针刺痛温觉完全消失区的穴位无针感,但只要存在较轻微的痛觉,就有迟而轻的针感。这提示针感冲动的脊髓通路与痛温觉传导径路有密切关系。

目前倾向于认为,针刺穴位传人冲动,在脊髓内换元后其二级冲动主要经腹外侧索向高位中枢传递。与此有关的实验证据很多,如切断动物脊髓背索并不影响针刺效应,但是切或损毁两侧腹外侧索后针刺镇痛效应或对内脏功能的调整效应消失。临床上发现,脊髓空洞症病人,由于病变破坏了脊髓温觉传导束—腹外侧索的连结,针感和针效两者都明显消失,这也证明针感和镇痛效应的脊髓上行通路是腹外侧索。此外,进入脊髓后角的针刺信号还可对前角或侧角神经元发生影响而发动躯体—内脏反射或躯体—躯体反射,经交感纤维或γ—传出纤维分别对相同或相邻节段区域内的痛反应和内脏活动进行调节、控制。总括上述事实,证明穴位针刺信号进入脊髓后作用于背角细胞,主要经腹外侧索向上级中枢传递。

(2)针感信号的脑内通路:针感信号经脊髓上行人脑后,只有经过丘脑换神经元上行到大脑皮层后才能最后形成针感,如丘脑感觉神经细胞的轴突与皮层联系中断,则患者不能定出针感的位置。

3.针刺信号的外周传出通路(efferent pathway) 针刺穴位后,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通路进入中枢有关各级脑部,经中枢整合调制后,通过传出途径对脏腑器官的活动和痛反应进行调节和控制。已有实验证明,针刺效应的外周传出途径与神经反射性通路和神经—体液途径有关。

(1)神经反射性通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传入的针刺信息,通过各级中枢作用后转换为传出神经冲动,其神经冲动沿脊髓背外侧索下行至有关节段,对脊髓背角、中间外侧角及前角神经元发生作用,作用后的神经冲动再沿相应的躯体运动神经或植物神经传至各自的效应器,引起其功能活动的各种变化。实验发现,针刺有关穴位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增强等针刺效应的传出途径可能与迷走神经胆碱能纤维有关,针刺不同穴位产生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胃肠运动及分泌功能减弱等针刺效应的传出途径可能与交感神经有关。

(2)神经—体液通路:在针刺效应的传出途径中,除神经机制之外,还有体液因素的参与,即神经—体液途径。其环节主要是经过神经反射性通路引起内分泌腺功能的变化,由此产生的激素等物质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部,对相应的脏器和组织发生影响。如针刺有关穴白细胞总数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等效应,而切除肾上腺、脑垂体后,可明显影响针刺效应。此类反应大都范围广泛、缓慢、持久。针刺对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调整作用大多与调节多种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相关。

(3)脊髓γ—传出系统:这一系统随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区穴位下的肌梭,引起梭内和肌电发放,以及局部的肌紧张。

四、穴位的效应装置

穴位是经络之气输注结聚或游行出入场所,除接受刺激引起相应的躯体—内脏反射而显示其治疗作用外,还能对针刺本身作出应答性反应或对各种内脏病理冲动引起的内脏—躯体反射表现出相应的病理反应。所以不只是一个感受装置,而且是一个效应装置。

  1. (一)穴位效应装置的组织结构

作为针灸作用效应装置的穴位,从现代研究看与下列组织结构密切相关:

1.肌梭中的梭内肌(intrafusalfiber) 它接受来自脊髓γ—传出系统的冲动产生收缩,并发放机电(穴位肌电),同时引起穴位下局部肌纤维的收缩,后者经针柄传达于捻针者指下,即形成沉、紧、涩、滞等手下感o

2.穴位局部小血管 穴位局部小血管丰富,其血管壁上交感神经丛参与穴位感受装置而接受针刺信息产生传入冲动,但其中交感传出纤维及其所支配的血管平滑肌则有可能作为穴位的效应装置,对针刺本身或内脏病理性冲动引起的反射性变化作出反应。有人认为穴位局部某些情况下出现的丘疹、白线、斑丘带等变化,可以从局部小血管功能状态的变化(充血、淤血、痉挛、通透性变化等)来解释。

(二)穴位效应的功能变化及产生机理

穴位作为效应装置所出现的功能变化表现为穴位肌电和手下感,以及由于穴位局部小血管舒缩或神经纤维敏感性变化而导致的穴位电阻、电位、皮温等各种特征变化。

1.手下感与穴位肌电(electricalactivityofmuscle) 针刺得气时除病者出现针感传导外,还有医者捻针时指下的沉、紧、涩、滞等感觉,统称为手下感。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手下感明显者主要发生在肌肉丰厚处穴位,如合谷、内关、足三里等,而四肢井穴等肌肉组织菲薄处穴位针刺得气时,手下感不明显。组织学结果证明,肌肉丰厚处穴位下的针感感受装置主要是肌梭。因而认为手下感是由穴区肌肉收缩而形成,但主要是由于梭内肌收缩引起。通过穴位肌电现象可阐明手下感的形成机制。

(1)穴位肌电的本质:针刺时,由穴位处引导的肌电信号称穴位肌电。可能来源于:①针直刺激肌肉引起的肌肉收缩;②刺激运动神经末梢引起的活动;③针处自发的肌电活动;④针刺刺激肌肉及其周围组织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分支引起的反射性活动。

(2)针感、手下感与穴位肌电的关系:在肌肉组织丰富的穴位,针感、手下感和针刺部位肌电活动三者的有无和强弱常有规律性的关系(图2—4)。一般情况下,手下感到松空时多无肌电发放;有肌电发放时,手下多有沉紧感;当手下感强烈时,肌电发放增多,幅度加大;当手下感减弱时,肌电发放也变得较少、较小。不同的手下感和不同的针感之间有时互相对应。对于那些没有肌肉或肌肉少的部位,如头顶、耳廓、手指等处的穴位,针刺不能产生真正的手下感,但受针者仍有明显的针感。

2.穴位皮肤低电阻点的形成 关于皮肤低电阻点的形成,目前已提出的主要有神经—皮脂腺(汗腺)说、神经—血管说、屏障障碍说等。

(1)神经—皮脂腺(汗腺)说:有人在动物身上找出皮肤低电阻之后,把自皮肤至肌层直径为 2㎜的组织取出进行组织学检查,或向血管内注入X线造影剂进行透视检查,在所有部位均看到神经束,但在非良导点部位见到神经束的机会较低,因而认为良导点与神经组织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谷义雄认为自主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与皮肤电阻有密切关系,支持此说的实验依据是:①在颈部交感神经麻痹或剔除了颈部交感神经的人体,同侧的导电性不良或消失;②当注射交感神经兴奋剂时,其皮肤电阻减少,导电量增大;③当注射交感神经抑制剂时,其皮肤电阻增大,导电量减少;④当注射副交感神经抑制剂时,其皮肤电阻减小,导电量增大;⑤当注射副交感神经兴奋剂时,其皮肤电阻增大,导电量减少。据此中谷义雄提出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某些穴位皮脂腺和汗腺开口增大是穴位皮肤电阻低下、导电量增高的主要原因。

(2)神经—血管说:石川与冈本两位研究者认为皮肤低电阻点的成因是,当内脏有病时,通过内脏—躯体自主神经反射而引起皮下小动脉的血管运动神经异常兴奋,以致血管收缩,使该部皮肤营养不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水肿、出血而形成半坏死层,所以通电时电阻降低。

(3)屏障障碍说:我国有学者认为,人体属于第二类导体,只要皮肤某点存在水和电离子并与人体的体液相连通,则形成导体。正常皮肤有一层角化层,阻断了人体体液与外界的联系,故形成高阻抗。机体患病时,患病脏腑相应穴位的角化层变得很薄甚至消失,其颗粒层甚至棘层细胞暴露在外,由于角化层变薄或消失,失去了高阻抗的屏障,外界可与人体的细胞、体液接触,所以导电性增高,形成了“良导点”。

3.压痛点的形成 对人体前臂伸肌劳损者腱内压痛点进行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观察到:①小血管的内皮细胞浓缩(包括核的固缩)及结缔组织壁增厚,较大血管有栓塞现象。②红细胞从血管逸出并浸润于组织,组织间某些细胞结构异常,血管内亦有红细胞潴留现象。③脂肪母细胞处于活动状态,含丰富的线粒体。④纤维母细胞处于活动状态,含丰富的内质网,胞外粘液样物质(粘多糖)增多及胶原纤维增生。⑤游离神经末梢多数无改变,少数末梢轴突与外围细胞间隙有肿胀现象。血管栓塞和红细胞潴留说明循环不畅,而内皮细胞损害及结缔组织壁增厚都不利于组织呼吸,脂肪与结缔组织增生与组织缺氧亦有密切关系。因此,这种压痛产生的原因大部分应归于神经末梢微环境的改变,因为腱内正常游离末梢对缺氧及张力改变(由肌肉痉挛及纤维化造成)可能是敏感的。此外,也不能排除少数末梢由于其本身病理改变(如细胞间隙肿胀而牵引末梢轴突膜)而产生痛觉敏感。

4.穴位皮下硬结的形成 在病理情况下,患者某些穴位深处可以发现有结节或条索状物及压痛敏感点,这种深层组织出现结节、敏感并有时伴有放射痛,有人把它称作触发点,触发点部位与某些经穴基本一致。活体检查发现,触发点是肌肉组织中的局部变性区域,通过显微镜可观察到肌纤维破坏,肌纹消失,以及由于肌纤维皱缩和结节中有纤维、脂肪组织浸润而出现的肌细胞核积聚等。触发点部位一般多呈现局部肌肉痉挛与紧张度亢进状态,采用反射光电管和脉波计记录穴位皮下硬结、压痛及伴有压痛皮下硬结部位的皮肤血行状态,发现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均较正常部位处于不良状态。

综上所述,可对穴位针感的神经传导途径作简要的概括:

①穴位不仅是一个接受针刺刺激的感受装置,而且还可视为一个效应装置,可以在针刺或内脏活动的影响下发生变化。穴位的感受部位可能是以小神经束、各种感受器为主的多种深部神经结构,而穴位的效应部分则与穴位下局部小血管平滑肌或梭内肌有关。

②针刺的机械刺激(或电针的电刺激等)作用于穴位感受装置而产生针刺信号,后者由支配穴位区域的神经(主要是躯体神经)传入纤维(Ⅱ、Ⅲ类传人纤维)进入脊髓背角。一方面就地与痛觉或内脏伤害刺激传入冲动发生作用,另一方面可继续由腹外侧索传至脑干、丘脑、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形成针感。针刺信号经中枢整合调整后的抑制性输出又经脊髓背外侧索下行到脊髓背角。

③刺信号经下行通路的传出冲动既可对脊髓有关节段的侧角或前角运动神经元发生调制性影响,又可通过躯体—内脏反射或躯体—躯体反射的方式,经交感神经纤维或丫—传出反应和内脏活动或躯体活动进行调节或控制。

④上述过程同时发生的就是穴位本身效应变化,表现为穴位肌电、手下感,以及由于小血管舒缩状态或神经纤维敏感性变化而导致的穴位电阻、电位、皮温等各种局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