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死了蜜蜂会报仇吗:中国三角洲入最危险之列(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20:18

  3.上海2050年“下海”?

  位于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的上海可能也难于幸免。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预测,到2050年上海沿海海平面将上升30厘米(有科学组织认为这个数字是70厘米),上海地区大约5.4万平方公里可能被淹,这个面积将超过整个上海的一半之多。而前英国《卫报》环境版主编、自由撰稿人保罗·布朗,认为全球变暖令海平面上升这一问题中,上海被认为是危险系数较高的城市之一。

  很多年前,人们就很习惯地称上海为“上海滩”,仿佛这是一座充满欲望的冒险岛,从大洋彼岸、沿海地区登陆这个繁华世界,从这座城市出海去大洋彼岸。上海,作为中国较早开埠的沿海城市,从上个世纪开始就酝酿了独特的“海上风华”。而今,它作为中国的第一大城市,更是成为中国与世界联结的窗口。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来,WWF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在全世界拥有将近52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10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

  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此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这一次,在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哥本哈根会议上,WWF和其他国际组织一道,呼吁各国减排,便是以社会团体的责任心,为挽救濒临沉没的城市尽现力量。

  ·中国海平面上升样本城市

  上海被视为气候问题的重点研究对象--它不仅使用太湖水,而且濒海而居,易受各种风暴潮的影响、城市建设带来大量的高层建筑,地下交通和超标开采水源让她面临“地陷海升”的危险。

  事实上,全球变暖已使得上海受到十分明显的影响。在近50年,上海城区气温上升了2.35℃,是全国同期升温的两倍之多,是全球数据的近4倍,与全球其他同类型的河口城市(比如阿姆斯特丹、休斯顿、新奥尔良等)相比也更为明显。

  海平面上升的情况也给上海带来了威胁。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是我国南北海岸的中心点,处于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目前上海市平均海拔仅为大约1.8-3.5米,最低处只有0.91米。

  “近30年来,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了115毫米,高于全国沿海平均的90毫米,比如崇明的东滩、浦东临海的很多地势低洼地区,则呈现’陆地面积越来越少‘的趋势。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上海的部分生态脆弱区可能会遭受致命一击,也将面临不同程度被淹没的危险。”复旦大学专家王祥荣表示。

  ·2050年或遭淹没

  据预测,未来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8-13厘米,有些地区会面临更大风险,到2050年,上海海平面将较1990年上升70厘米。按照国家海洋局的研究,在有防潮设施情况下,如果海平面上升65厘米,按照历史最高潮位推算,海水可能淹没包括上海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和江苏海岸13%的土地,也就是说,长三角富庶的多数城市,都将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经济损失可达2372亿元人民币,受灾人口达2349万。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认为,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在地域空间上也存在较大的异质性;综合脆弱性分析表明:最脆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崇明东滩、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及沿岸缓冲区;次脆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崇明岛北部、横沙、长兴两岛、南汇口、杭州湾沿海滩涂湿地和上海的主要水系;其他地区为弱度脆弱区或不脆弱区。IPCC进一步分析认为,上海的脆弱性指数与温度和降水成正相关,未来气候变暖可能会使上海地区变得更脆弱。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上海近50年降水灾害概率比前50年上升了5.3个百分点;极端最高气温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上升,尤其是在2003出现了39.6℃的极端高温;气温、降水和气流的变化加剧了风暴潮产生的可能性,同时风暴潮产生的损失也随之加大。“类似新奥尔良飓风的极端气候事件,在上海会不会有,我们的研究现在不能确定。但总的趋势是概率在增加。”王祥荣说。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司长林山青表示,海平面上升会加剧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及咸潮等海洋灾害。

  沿海、沿江的城市都难以避免沉降,它们加重了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副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学教授汪品先,在路透全球环境峰会上说“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已经使全世界范围的问题;但是,在中国沿海城市中,上海和天津面临的挑战最严峻,主要因为土地下陷。”

  2002年,由上海地质学家集体编写的《上海城市地质--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书中提到:自1921年上海首次发现地面沉降现象到1965年的44年间,上海下沉的平均数是1.69米,最厉害的地方达到2.63米,沉降面积已达1000平方公里。

  路透社2008年10月的一篇报道称,20世纪70年代,上海政府积极回灌地下水,土地下陷程度明显减轻,地表甚至有所上升。但90年代上海开始如火如荼的建设,地表又开始下陷。

  尽管上海现在采取措施阻止过度抽取地下水,但研究人员担心,雨后春笋般的高楼将使地面下陷。

  华东师范大学的地质学教授许世远说:“地下水使用多或高楼密度大的地区,(土地下陷)问题较严重。”权威建筑资讯提供机构安波利斯称,上海有大约1万座建筑高于10层,其中80%是最近10年建造的。

  上海市地质学会的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守祺表示,2000年以前,上海沉降的速度是6毫米,现在已达10毫米,而从1921年至今累计沉陷已经超过2米。

  导致地面下陷的主要原因在于地下水资源超采。同时,上海地区又是典型的软土地区,高速发展的城市使得超高层建筑从软土地区拔地而起,加之地下水的抽取,三管齐下,让上海不断下降。

  加之,198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周边地区的乡镇企业兴起,它们不仅大量开采地下水,而且向地表河道不断排放污水,这使得地表水质普遍下降,地下水开采规模日趋扩大。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和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地区,都相继发生了地面沉降,在区域上和上海连成一片。

  繁华的上海记载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风云变化、留存了中国独树一帜的海派风韵,担任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军角色。难以想象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如果沉没会是怎样。

  百年的时间并不遥远,包括上海在内被预测沉没的城市,如何力挽狂澜?站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转折点,这些未来的“亚特兰蒂斯”如何拯救自己于危难?柏拉图在《对话录》中告诉世人“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给人生观开的一个玩笑。”

结束语

  如果末日没有赢家

  我们所居住的这颗星球,被亲切地称为“家园”,因为正是她孕育了人类。对于她我们所知还很少,毕竟从人类启蒙发展至今也只是地球46亿年历史中的弹指一瞬。

  但纵观这个“家园”的发展,不禁觉得她的存在真的很奇妙,似乎伴随着与生俱来的周期性与规律性,并且显得那么脆弱与敏感。从很遥远的时候起,在一段周期内,这种规律似乎就在平衡与失衡间摆动,并且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古时的人类运用粗砺和感性的记载诉说了地球的千年更替,甚至给出了他们对于未来的预言,虽然彼时还无法得出最科学的解释。在过去一个世纪,人类智慧与科技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我们可以慢慢地揭开这个地球的面纱。同时,接二连三的地球灾难,又促使科学崛起去寻求更合理的答案。

  在科学家为不可知而进行探索之时,地球本身并没有停止她的运作。仅2010年1月至4月的短短数月,我国就经历了:西南大旱、入春寒潮、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更不论全球范围内,相继发生的智利地震、冰岛火山爆发、西欧强风暴……

  对于这些我们正在经历的气候、地质、生态灾难,以及如果“全球变暖”持续、我们即将经历的,科学家的意见依旧未达成一致。

  分歧之一在于“全球变暖”与“极端气候”间的关联。

  全球变暖是被放在了百年的尺度中进行科学推演而出的,但与我们最密切相关的则是日常的天气。

  支持全球变暖的科学家,如我国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大河就曾在2010年1月的寒冬里表示“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事实,绝非随意猜测!仅以中国的气候变化为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他认为,首先对于“全球变暖”这个概念,很多人都步入误区,即全球变暖就应该表现为气温升高。实际上,全球变暖既可能导致气温升高,也可能造成气温下降,而且波动幅度较大。简言之,就是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

  而后,2010年,就在本该莺歌燕舞大地回春的3月、冷冬依旧,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匡耀求就用他的观点解释了全球变暖与冷冬间的关系:“总的趋势还是全球在变暖,只不过,最低温度在下降,而最高温度在升高,因此,平均温度还是在升高的。”他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并不可能造成全球同步升温,但是,会导致气候变得极端化。因为温室气体只有在有太阳光照射的区域才有可能产生升温效应。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大气环流将发生明显的改变:太阳照射区域温室效应增强而导致的气温升高,必然导致其上空大气的膨胀上升,结果必然导致没有太阳照射区域大气的压缩下沉,大气压缩下沉的结果就是天气变冷。”这一说法也就是地球气候变暖之后的反馈机制,即温室效应对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影响。

  当然,也有专家表示极端天气频发与全球变暖关系未定。

  就在匡教授发表言论后的5天,即3月26日,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在对我国冷冬进行原因分析时表明了他对于极端气候与全球变暖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尽管从事气象工作20多年,总体感觉极端天气有增多趋势,但是缺乏更多的历史资料来证明。他认为,“科学上无法确定单个事件和全球变暖直接相关,我们不要强调极端天气的发生和全球变暖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全球变暖只是一个大背景,我们要把这些极端天气事件都收集起来,从整体上分析,才能得出它们是否和全球变暖有关,针对个体事件,只能说它是大气环流的异常造成的。”而2009年的冷冬,他则概括出了四个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最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今年整个北半球冷空气主体移出了极地,中心在西伯利亚一带,这种形式的持续导致大范围地区异常偏冷。第二个因素是今年厄尔尼诺靠近太平洋中部,使得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因此有趋冷作用。第三个因素,最近10多年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灰对地球起到屏障作用,能够减少太阳对地球的辐射,也能降低温度。第四个因素关于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强的时候对外辐射强,活动弱的时候对外辐射弱。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是11年,最近几年处于活动低谷,也有利于地球变冷。”此四个因素的综合就导致了今年北半球的寒潮。

  其实,科学界对于大气环流对极端气候的影响是达成共识的,争论在于全球变暖会不会导致大气环流的变化。那么,在科学家还没有答案并且很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出答案的情况下,两种假设就会一直存在。在客观看待两种科学论断的前提下,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或者忽视其中“全球变暖会引发大气环流改变”的可能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分歧之二在于地球是否进入了地震多发期。

  就在玉树地震后一天,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学研究员陈学忠发表了他对于全球地震的看法,他认为,自2004年印尼8.7级地震开始全球就进入了地震活跃期,此论断见诸于他2005年发表的《印尼8.7级地震对我国大陆地震趋势的影响》一文中。同时,他还提出了有关地震成因的新观点,即在于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因为地球岩石圈由大小不同、质量不同的块体组成。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时,就会造成这些块体运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运动可能使块体之间发生“追尾”、“分离”、“摩擦”三种情况,从而引起地震,地震能量来自于块体间撞击或摩擦时损失的动能。而由于自转的速度每天都不一样,就需要找出其中的规律,国际上有一个专业机构IERS记录了1962年以来每天的地球自转速度,发现地球自转有时加速,有时减速,并且有相对的规律性。长期的自转速度变化存在一个10年左右的周期。1993年-2003年地球自转处于加速状态,2003以来处于减速状态;在一年时间里,1-3月和8-10月处于地球减速期,4-7月和11-12月处于地球加速期。他发现,每年的3、4月和8、9月发生的地震发生比例明显大于自然概率。一年里处于加速与减速交换期最容易发生强震。

  同一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抗震专家周福霖也用统计数据表明了“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他表示,2009年以来,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月有2.6次,相比来说,上世纪平均每月只有1.6次。而7.7级以上地震的百年平均值是每年两次,最近9个月内(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全球则发生了6次。全球地震进入了高活跃期。他表示,就我国看来,我国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处于地震活跃期,发生了邢台地震、海城地震等,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转入平静期,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又再次活跃起来。一般来说,地震的一次活跃期会持续十几年到几十年。因此,此次活跃截止何时,尚不得知。

  与认为“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意见相左的专家之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少泉在玉树地震当天表示,全球地震频发只能说明目前地震活动较强,但是否进入地震频发期,业界并无统一标准。他认为,这些地震活动总有一个时期强,一个时期弱,因为地震活动是地球本身的固有属性,地震是地球在释放能力,是地球充满活力的象征。地球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还有外环境,行星对它的撞击,各种影响下,它释放能量很正常。并且他强调因为是“现代地震灾害”,即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密度高,一旦发生大地震,造成的影响相应比较大。

  在本章中,我们竭力表现基于“全球变暖”下地球正在发生并有可能发生的变化与由此带来的灾害,以及如果地球确实进入地震活跃期、危险之所在。然而,我们也未回避“全球变冷”者的声音与“全球地震属正常地球释放”者的声音,只是,在两种可能下,我们更关注全球变暖与全球进入强震期议题。

  因为我们目睹了地球悄无声息地发动着一个又一个灾难,人类措手不及地遭遇一个又一个的死亡,在这一切下,争论变得苍白。就像一位叫罗斐的作者所说的“人类是被地球宠坏的小孩,他非常偶然地获得了地球的恩宠,在地球的孩子中表现突出。然后,这个狂妄的小孩就认为自己最聪明、最有能力,他刚刚学会了一些技能,骄傲地称之为’科学‘,以为科学无所不能。然后就失去了敬畏之心,觉得自己可以站在地球的顶端,为所欲为。”

  面对这种终极问题,我们人类是依旧坚持着所谓的现代文明一路高歌猛进?或是为所谓的利益而产生纷争?

  我想表示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方式是将人类的发言上升到国际间对话的方式,因为,这不是一个人所造成的,也不是一国可以独自解决的,既然孤独的人类对于地球毫无力量可言,那么,面对这一星球级的议题,有责任感的国家须以平等的态度通力以对。

  地震火山等突发灾害发生也许难以改变,但对于人类活动自身造成的气候恶果,人类是可以面对而且必须面对的。2012年,用以管制人类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将到期,科学家警告说,处在气候变化关键的转折点,人类正在丧失拯救自己的最好机会。

  2009年末就是这样一次机会。超过85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了丹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遗憾的是,会议很长时间内都充斥了争吵和分歧,终究也未达成全球一致意见……

  哥本哈根不是辩论赛,胜负没有意义。清醒者说,争吵者请别忘记这个前提: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当地球走到尽头,我们也会末日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