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道理:真教育在于唤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1:25:26
        前言:近日,孩子的事儿令人很是心痛。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反复思考,总觉得孩子的教育不在于严厉的批评、过分的惩罚、动辄喊家长、更不在于动辄请家长领回家、甚至开除学籍。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唤醒!抱着这种感慨,打开百度搜索,竟然发现有那么多的同仁们在一同呐喊:教育在于唤醒!于是深有感触地将同仁们的高见转引过来,以飨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教育在于唤醒

推荐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唤醒什么?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我们人总是有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的,这说明人具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因,并外在地表现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定论,不相信唯一的答案,不屈丛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还表现为对自己现在时自我发展状况的不满足和否定,一致于追求更高水平、更完善的发展。因而我们的教育应该呵护、关怀人的这种生命的冲动意识,使学生在现实中能够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大胆地去展现自我,在追寻和张扬中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唤醒,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在教育学生时我们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多的信任,要有更多的期待。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他们就会显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那么,教师就不要总是叮咛他们,检查他们,监督他们,审查他们,甚至因为学生暂时的不好、不开窍而失去对他们应有的信。俗语说:五个手指头伸开还不一般齐呢。何况活泼可爱、聪慧调皮的小学生呢?

在每一个班或多或少都有后进生,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教师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有人说“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爱”,那就是让我们的教师去关爱后进生,去关注他们每一点的进步。我们要用满腔的爱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用爱去填补他们心灵的鸿沟,用爱去消除他们情感的障碍,用爱去找回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只有这样,才能使后进生打开心扉,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

唤醒,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要知道学生的灵性和欲求,总是发生在不经意之时,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善与发现这种灵性和欲求,就失去了唤醒的有利时机。因此,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不时的去感受,去贴近学生;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他们的闪光处。再加上赏识教育,再说一句关爱的话,再给一个鼓励的眼神,再多一次信任的微笑,这样就能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就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 

教育在于唤醒

——课改教师的职业追求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蝶,绚丽多姿。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蜕变所付出的那份痛苦和挣扎。在“新我”和“旧我”的摩擦碰撞中,他们有着太多的困惑、否定和难以割舍。他们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教育面对的是沉甸甸的生命和灵魂,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确实需要细心呵护每一颗敏感的心灵。也许我们要面对太多的诱惑,也许我们有太多的无奈,也许我们也身不由己,但是当我们面对鲜活的生命时,老师啊,我们真的需要调动起每一个细胞的活力与智慧用一种神奇的力量,让学生唤醒自己,也唤醒他们接触的人。 

牛顿发观了物质世界的万有引力,它是宇宙大自然内在的科学规律;而博大深邃的师爱,是教育王国的万有引力,它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最基本的前提和必需。 

师爱,它是人世间最崇高的感情流注:似春雨之润物,潜移默化;似阳光之播撤,均匀流布。不使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田因得不到它的滋润、沐浴而干涸、黯淡。  

教育者只有首先对学生充满博大无私的师爱,再加以教育唤醒的手段和方法——信任和理解,宽容和谅解,赏识和鼓励,期待和督促,启发和引导,教育才会变得灵巧而有效,从而产生“神奇的力量”,跨越情感的壕沟去唤醒年轻的心灵。 

一、唤醒学生自尊、自信的天性 

刚放学,忽然下起了雨,唉,真是倒霉,昨天考试,学生的平均分不如别的班;现在,我没带伞,老天居然又下起了雨。我心灵的天空也正淫雨霏霏。 

雨越下越大,我走进雨幕,任由风雨吹打着我疲惫的身心。突然,一个男孩冲了过来,把他的伞撑在我的头顶,为我营造了一方晴空。 原来是性格内向、言行拘谨的他。我教他们班生物才几天,就听其他任课老师说,他成绩一塌糊涂,常考个位数。我也发现,他自卑、怯懦,似乎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 

记得第一次请他给同学们演示实验,他手足无措、满面通红,极不情愿地走上讲台。只听同学们在窃窃私语:  “太阳从西天出来了,喊他演示?”  “真是丢人现眼,不干砸了才怪。”  他无助地望着我,目光中充满痛苦与羞怯。  我投给他鼓励的目光,拍拍他的肩膀,说:  “我知道你做了充分准备,只是当着同学们的面默写你很紧张,别怕,哪怕演示对一步也是你的进步。” 

结果,实验中他只操作对了一步,但我带头给以热烈的掌声。因为我了解到,自从进了初中,老师从没喊他答过问题,更没让他上过黑板,更不要说让他操作仪器了。老师瞧不起他,同学讽刺挖苦他,使他成了整个班级被大家遗忘的人。现在,忽然得到大家的掌声,或许,他内心的孤寂和沉闷会在顷刻间消融吧。 

下课后,我送给他一张纸条: “别封闭自己,打开心窗吧,快乐正注视着你。少一些烦恼,多一分努力,给生活灿烂的微笑,你会发现你心灵的天空原来正艳阳高照。” 

这以后,他变了,见到我会大着胆子跟我说几句话。渐渐地,他告诉我,父母离异,都不管他,他十分孤独。加上同学嘲笑,老师厌弃,使他几乎要丧失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不过,老师,你放心,我不再会犯傻,你理解我,有什么心事,可以跟你讲。告诉你,老师,我最喜欢上你的生物课……” 

伞下,他滔滔不绝,一脸的真诚,与先前蜷缩在教室一角的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没想到我小小的关注与鼓励,扫却了他心头的乌云与阴霾,换回了他学习上的进步、生活态度的转变。孩子的心是透明的,不合任何杂质与灰尘,你对他真心一点、平等一点、关爱一点,他就会心满意足、“受宠若惊”。重新建立起做人的尊严,抬起头来自信的面对每一天。 

二、唤醒学生做人的良知 

良知是人的道德底线;没有了它,你就成了次品、废品,甚至危险品。良知埋藏在心里,如不挖掘,便会泯灭。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某种善良的东西,只要有火星就能燃烧。教育者要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提供一块纯真、善良、友爱的沃土。不是凭教条灌输,而是坚持正面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力量,引导学生做出善行善举,从而使学生道德的善根自由自在地生长。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唤醒学生做人的良知,要从唤醒学生热爱自己的母亲开始。让他们了解和体贴母亲的忧伤和难处,力所能及地分担母亲的家务琐事。然后扩而广之.为学校家乡献出爱心,付出辛劳;又扩而广之,为家乡父老乡亲,献出爱心,施以善行;再下一步,为素不相识的路遇同胞,做出善举。苏霍姆林斯基又说:“粗鲁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低级本能。”现实教育中,如果一个学生在生活学习道路上遇到了教育者的冷酷无情、蛮不讲理,那么会使学生向善的心灵变得粗暴,会使学生变得冷酷和残忍。这正好表明教育艺术的重要规律:以人格才能唤醒人格,以高尚才能唤醒高尚。教育者要以自己人格的魅力呼唤学生内心“良知的声音”。 

三、唤醒学生自强、自律、自省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懂得,“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我们的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一天,当我开教研会回来后,班长红着眼跑到办公室来对我说:“老师,在你出去的半天时间里,教室就乱套了。自习课成了菜市场,校长说要扣分。”听她这么一说,我顿时火冒三丈,还没坐定,就马上赶往教室。来到讲台前,环视所有学生,只见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在默默等候批评,有的在低头看书,特别是那几个肇事者竟还在抿嘴笑。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悲从中来。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班主任工作的失职,没有任何言语,眼里早已噙满了泪花,先前的愤怒早已被忧伤所取代。我从讲桌里拿起一块抹布,擦了擦讲桌,又蹲下擦起地砖。或许不懂事的他们终于感到愧疚,不约而同地跑上前,抢着抹布,认真擦拭着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20多分钟过去了,教室也焕然一新了,学生们安静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也开始了我教育生涯中一次最为独特的训话:“同学们,教室里的每一块地砖原本都是很光洁的,可由于老师和有些学生的不注意,污渍越积越多,现在已很难去除了,它们破坏了那一份整体美,使得其他地砖也暗淡无光了,老师感到深深地遗憾。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去掉这些顽渍和污渍吗?”话一出口,立即有几个学生站起来:“老师,可以用肥皂粉擦。”“老师,可以用小刀轻轻地刻。”“老师,我们可以在上面涂上修正液。”“老师,用我新买的大橡皮擦。” 

我又引导学生:“同学们,从这次的‘擦地砖’事件,你明白了些什么呢?”一个小组长:“老师,我明白了刚才您就是在给我们上课,您用地砖来比喻我们,我感到很惭愧。我身上也有污渍,就拿扫地来说,我自己总偷懒,所以我组上的学生都不听我话。”“老师,我也是块‘脏地砖’,我作业总不认真完成,有时甚至还要抄袭人家。” “我感到无地自容,因为我就是班里那块最脏的地砖。‘惹是生非,不懂事’就是我身上那些擦不掉的顽渍,我总给班级和老师脸上抹黑。但我会努力改,争取也让它光亮如新。”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更何况十来岁的孩子。作为教育者就要欣赏学生的知错就改,欣赏学生的睿智活泼,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学会了自强、自律和自省的能力。 

四、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唤醒学生开拓创新的意识。 

教学实践中,我始终铭记一个情景:爱因斯坦问老师: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留下自己的闪光足迹?老师表示要好好想一想日后予以解答。三天后,老师拉起爱因斯坦就朝一处建筑工地走去,而且径直踏上了建筑工人们刚刚铺平的水泥地面。在建筑工人们的呵斥声中,爱因斯坦被弄得一头雾水,老师却说:“看到了吧?只有尚未凝固的水泥路面,才能留下深深的脚印。那些凝固很久的老路面,那些被无数人、无数脚步走过的地方,你别想再踩出脚印来……”听到这里,爱因斯坦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 

从此,一种非常强烈的创新和开拓意识,开始主导着爱因斯坦的思维和行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从来不记忆和思考词典、手册里的东西,我的脑袋只用来记忆和思考那些还没载人书本的东西。”于是,就在爱因斯坦走出校园,初涉世事的几年里,进行科学研究,在科学史册上留下了深深的闪光的足迹。 

假如,老师没有给爱因斯坦如此智慧的教育,只是给他讲了一通大道理,甚至冷嘲热讽了他,爱因斯坦也许永远只是一个原来的爱因斯坦。所以作为教育者就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把埋藏在心中的问题告诉你,你就应该给他以饱含智慧的回答;作为教育者就应该明白,学生学会思考比记住一大堆过去的知识更重要。 

五、唤醒学生自主参与、协作团结的精神。 

十月一日前夕,学校要求各班组织开展“我为国庆献礼”的主题班会活动。因忙于自考,我实在无暇辅导,只好在晨会课上简单说了几句,主要意思就是让他们自由、大胆地“搞”,我全力支持。一转眼,周四下午的班队课来到了:学生们联名推荐了主持人,聘请“小作家”撰写了台词,还特地邀请我参加。一走进教室,我就被一股浓烈的国庆气氛感染了,墙壁、黑板、屋顶都布置一新,就连日光灯上也蒙了一层漂亮的彩纸。活动开始了,学生们有的朗诵自己写的诗歌;有的用画笔描绘家乡新貌;有的合作展览了自己拍摄的照片;有的拿出了各种各样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卡”……一堂四十分钟的班会课,有演讲、唱歌、绘画、舞蹈、竞赛等,学生们在自主的活动中自由地展示着自己的创意,生命呈现出斑斓的个性色彩! 

通过这样的活动,使我由衷地敬佩我的学生们!他们用事实教育了我:什么是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也督促我以教育的目光重新审视我的教育对象,并欣喜地发现,学生的个性是丰富的,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渴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从而铸就了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的个性。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不同个性的学生团结合作,形成一种集体的力量,使学生到了离开学校的那一天,带着开发的潜能,带着积极上进的个性,带着协作团结的精神更好的去生活。  

教育在于唤醒

发表日期:2004年9月9日   作者:姚克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老师说了些什么?母亲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儿子高兴地笑了。

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对她说:“全班五十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四十九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母亲回到家里,对诚惶诚恐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儿子暗淡的眼神顿时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指望不大。”她仍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一定能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儿子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母亲的手里,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的鼓励唤醒了我……”直到此时,母亲终于悲喜交集,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湿手中的那只信封……

是啊,教育在于唤醒--唤醒学生的灵性,唤醒学生的人性。

灵性是立世之基。只有懂得科学,一专多能,尊重规律,顺乎规律,才能为人于世。唤醒灵性的教育,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影响着人类的创新,影响着人类的成长。人性是为人之本,只有重视人文,领悟人文,自尊自重,自立自强,才能合乎于人。唤醒人性的教育,影响着人类的言行,影响着人类的繁衍,影响着人类的进步。

灵性是科学探究的结晶;人性是人文精神的凸现。现代社会的所有领域都在呼唤着“以人为本”!“为本之人”一定是灵性与人性和谐统一的成长“有机体”。我们可以说,今天的教育,至关重要的,乃是灵性及人性的唤醒。我们应该一起呼唤:呼唤灵性,呼唤人性,呼唤灵性教育,呼唤人性教育,呼唤灵性与人性相结合的完美教育!只有科学的灵性教育与人文的人性教育水乳交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才是现时代的创新教育,才是走进新课程的改革教育,才是开创未来的终身教育!

教育在于唤醒沉睡的灵魂

来源:现代教育报  发布时间:2009-04-23

然而,学生的思想,精神和人格的生成,我却往往忽略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抛弃了!从根本上没有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没有重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理解,没有唤醒学生身上潜在的能力、灵性和价值。

尽管有课堂上的欢声笑话,有教学中的甜酸苦辣,但我的教学过程,仅仅是从外部的输入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不是从学生内心和灵魂深处的人性化的诱导,在某种程度上是“无人的教育”,这怎么能算是真正的教育呢?在沮丧与顿悟之间,更加激起了我对教育终极目标的探求与思考。

教育中本质的东西不是制约,而是解放!教育应当是充满人性化和温情的,始终发扬人的价值、尊严和人性的光辉。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格,唤起人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对真理的探求的好奇、热情与执著,使人懂得珍惜自己、关爱别人和呵护世界,因此,“真正的教育”或“好的教育”在于“促进灵魂的转向”。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的相互碰撞,感情的彼此交融,是在触击灵魂和抚蔚心灵中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尊重、陶冶与唤醒,思维的火花、创造的灵感与智慧的亮光就是在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中自然流露的!

禅语有云:“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如何让当下的教育回归教育的本原,如何让教育呈现它最应该呈现的姿态,是每一个教育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教育自从诞生之时就注定了是一个充满着人性和有着强烈价值追求与时代色彩的事业,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其实就在眼前,就在当下,就蕴含在那一个个生动而丰富的,引人向善的教育诗篇之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教师只要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和良知,用对教育的全部激情与虔诚,用那颗对学生的拳拳赤子之心,去唤醒那一个个暂时默默地沉睡着但却永远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与道德的魅力,精彩而又美丽的灵魂。我想,这也许就是理想的教育吧!

教育在于唤醒

校长档案:

张炳华,海门市东洲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在1972年8月中师毕业后的十几年中,他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三次主动要求从广纳贤才之士的县教育局招生办公室、教育科以及县政府人才规划办公室等部门回到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一线。1987年受命于危难,将已到了“无以为继,校将不校”地步的海门镇中心初中异地重建,创办海门市东洲中学,并使之四次蝉联江苏省模范学校称号。18年间,张炳华以其对教育的敏锐观察和深切感悟,提出了“校长是精神领袖”的理念,将他倡导的智慧管理化解为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教育小故事,将学校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梦想根植于每一个师生的心中,将一个又一个希望的钟响输入每一个师生的耳鼓,将人生的智慧注进每一个师生的脑髓,从而“唤醒学校对持续发展的信心,唤醒教师对每个孩子的爱心,唤醒学生对未来理想的雄心,唤醒家长对孩子的自豪之心。”学校由一开始的“常规管理与管理常规”到“校长精神引领”直至“人文精神渗透”,不断发展而且壮大。张炳华也构建并日趋完善了他的教育精神:“教育的根本在于唤醒。”正是他这一崇高的教育精神,成为驱动学校、教师和学生乃至家长协调发展的精神引擎,使海门市东洲中学走完了由一所弱校到强校再到名校的蜕变过程。

 [管理哲学]

激情呐喊——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有文章说,人打拼一生,能开发出的大脑潜能像爱因斯坦这类人尖儿也不过是10%左右。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人是可以再发展的,二是说要想实现这种“再发展”难于上青天。第一点大家肯定都赞同,第二点就我个人而言是不以为然的。在我从教几十年交往过的人中,因某一种机缘而奋发图强成就“大业”的人为数不少,这种崛起对圣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我们凡人来说就是创造了奇迹。那么这种“机缘”是什么呢?——我认为某个人、某件事、某句话“刺激”了他,唤醒了他的EQ, 给他的前行添加了一个精神的引擎。我认为校长就应该是一个创造机缘刺激学校持续发展的精神的呐喊者,就应该是那个以自己的人格为燃料带动学校高速前行的精神引擎,就应该努力去唤醒学校100%再发展潜能的精神领袖。

《人民教育》、《江苏教育》都说我是一个不断追梦、圆梦的校长。其实,我就是在学校的不同发展阶段预设下阶段的奋斗目标,唤醒全体教职员工对学校美好未来的渴望,在思想上鼓励他们,甚至亲自站在一线的舞台上与他们共同战斗,使他们树立起一定能实现这种目标的决心。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永不停息,高速前行的氛围,构建全校共同的愿景,积淀属于学校本身,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长应是演说家。演说是展示才情的咏叹调,更是坦露思想的健美操。国旗下,大会上,校长的演说是歌唱真理,传播文明,赞美生活,燃烧激情,鼓舞人心。校长的成功演说是把理想的光辉献给双眸,把希望的钟响输入耳鼓,把人生的智慧注进脑髓。当然激情澎湃的话语是唤醒的外延,真正的内涵则是校长的智慧管理。校长的智慧是微红的烛光,让人感悟什么是温馨;校长的智慧是闪烁的星辰,让人追询什么是深邃;校长的智慧不同于左右逢源的自鸣得意,不同于当家理财的精明能干;校长的智慧不是老板监工的雕虫小枝,而是夸父逐日的雄才大略。校长不懈的呐喊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解读:

一是放眼未来5-10年的学校发展,思考与把握国家政策、区域发展实际和学生的个体需求。我反说古人的一句话——烹小鲜如同治国家,校长立足于一个学校,便以学校为天下。制定目标要长远大气,审时度势要明晰透彻,鼓动号召要富有激情,开展工作要扎实细致。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全力推动引进外教的举措和此前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师生出国修学计划等一样曾引起轩然大波。可当年,我校即获得第一张县级初中外国人居住点许可证和国家外国专家管理局办反的聘请外籍教师许可证,并得到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周边县、市、开发区、学校纷纷来共享外教资源。现在的东洲国际交流中心已是个品牌,是一个拥有相对独立人事编制的实体。这项计划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国家改革开放渐趋成熟,对外向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比邻的上海已有其成功的经验,我们虽只是县级市,但与上海隔江相望,开发区建设非常成功,已引进多家外资企业,国外管理、生产人员渐多。学生常与老外面对面,有了交流的欲望。东洲中学这匹骏马正是基于这种唤醒,无需扬鞭自奋蹄了。

二是洞察转瞬即逝的时机。当机遇站在你身边时,所有人都会很兴奋,都会产生一种建功立业的冲动,这时校长要及时准确地抓住时机,不仅可以使学校的发展走上一个新台阶,而且还能得到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的空前团结,增强学校的凝聚力。2003年新加坡公办排名首位的华文特选学校德明政府中学校长陈添福先生率师生访华团来校,学生插班就读,我们做了充分有礼、有节的接待。近两周时间内各项活动丰富、反应热烈,一举奠定了两校联谊关系。每年暑假都会有学生只需支付机票就可在对方学校免费短期学习、生活。为我校师生赴英、美、澳等国境外修学、开阔视野外又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三是靠校长的人格魅力。作为校长,首先是学校的精神领袖,然后才是行政领导。作为精神领袖,校长的眼光是澄明的,思想是扩张的,智慧是创新的;话语是亲和的。作为精神领袖,校长就是真理的崇拜徒、灵魂的工程师、事业的执著狂、生活的点评家,他用自己的头脑解放别人的头脑,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周围人追求理想的热情。他的管理追求的是真、美、善,是和谐,是贴近自然的发现,是一种保护,更是一种理想与精神的唤醒。校长应当有格言,校长的格言(或直接或迂曲)平实而深刻,鲜活而凝重。校长格言是校长思想的精品、理念的浓缩,是校长本人的宣言、校园精神的基石。既有深刻的思想、厚实的理论、卓越的实践,又以鲜活的言辞、空灵的笔触去激发师生心底那根玄妙的音弦。

呐喊是个起点,唤醒是另一个起点的开始,而过程的艺术化则需要从校长的自身的诸方面来实现。校长应做的是不断学习,丰富自己,增加人生的宽度;不断研究,提升自己;不断发现教师、学生闪光的地方,用沟通、理解、倾听的态度来同老师、学生交流教育的故事,用自己人格的魄力来感动每一个家长、老师、学生;不断地拿出金点子,唤醒学校发展潜能,增加自己的魅力指数,成为全校的精神指引。

 

教育的艺术其实在于唤醒人的灵魂

2008/12/26/09:31 来源:现代教育报

    三年多的教师生涯,让我感觉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与责任,同时也给了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刻骨铭心的记忆。尽管在中国教育集体浮燥的今天,但曾经经历的那一个个让我内心感动和弥足珍贵的教育故事,教学中的那一份份感动和一幕幕震憾我灵魂的瞬间,尤其是那一群群令我几多欢喜几多忧、纯真而可爱的学生朋友,就仿佛是那草灰中的一颗颗珍珠,绚丽而璀璨。然而,关于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应该是什么,教育究竟为了什么的一连串问号却始终在我这个年轻而稚嫩的一线教师的头脑中来回跳动和盘旋。尽管有轰轰烈烈的教学实践,尽管有不少的获奖教研论文,尽管有不错的教学业绩,但日常教学的成功除了给我这个刚走上三尺讲台的年青人一些工作的成就感之外,更多的却是对教育本质的迷茫与困惑。在追求教育理想的过程中,也急切地想去探求和寻找当下社会理想的教育与其真实和本来的面目。

怀揣着对教育的执著与梦想,对理想教育的渴望和诉求,我荣幸地来到了首都师范大学,做了一名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从教师到学生的角色转换中,让我又一次重温了校园的宁静与安详,体味到了学生时代曾有的纯真与快乐。

书籍永远是人类进步和灵魂的引导者,对于理想的教育,我想也会在古圣先贤的典籍和著作中找到答案吧。第一次与德国文化教育学的邂逅,是在导师的课堂上。在那种如沐春风,高山仰止,充满着无穷韵味的课堂中,让我深深感受到导师对德国文化教育学的欣赏与推崇,再加上平日对读书的喜好,这一切激励着我囫囵吞枣地将其理论和思想快速的浏览了一番。然而,时间的短暂并不能掩饰理论的深度,那些闪光的字眼,那些精彩而深刻的理论,那一个个看区似简单但却意味深长的概念与范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德国人的严谨与深刻再一次让我折服与钦佩。德国文化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就像有位哲人说过,“越接近真理,越发现真理的朴实无华”,灵魂的唤醒,多么朴实而又深刻的道理啊!在茅塞顿开和豁然开朗的一念之间,内心的触动和精神的振奋让我坚信,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真正的、理想的教育!

回顾以往的教育,我们做到了吗?展望未来的教育,我们重视了吗?三年的教学生涯,也许我重视了学生的技能培养,让他们学会了一系列的实用技术,使他们能熟练自如地运用以应对工作中的任务与挑战。然而,学生的思想,精神和人格的生成,我却往往忽略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抛弃了!从根本上没有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没有重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理解,没有唤醒学生身上潜在的能力、灵性和价值。尽管有课堂上的欢声笑话,有教学中的甜酸苦辣,但我的教学过程,仅仅是从外部的输入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不是从学生内心和灵魂深处的人性化的诱导,在某种程度上是“无人的教育”,这怎么能算是真正的教育呢?在沮丧与顿悟之间,更加激起了我对教育终极目标的探求与思考。

教育中本质的东西不是制约,而是解放!教育应当是充满人性化和温情的,始终发扬人的价值、尊严和人性的光辉。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格,唤起人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对真理的探求的好奇、热情与执著,使人懂得珍惜自己、关爱别人和呵护世界,因此,“真正的教育”或“好的教育”在于“促进灵魂的转向”。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的相互碰撞,感情的彼此交融,是在触击灵魂和抚蔚心灵中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尊重、陶冶与唤醒,思维的火花、创造的灵感与智慧的亮光就是在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中自然流露的!

禅语有云:“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如何让当下的教育回归教育的本原,如何让教育呈现它最应该呈现的姿态,是每一个教育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的艺术其实在于唤醒人的灵魂

2008/12/26/来源:现代教育报

教育自从诞生之时就注定了是一个充满着人性和有着强烈价值追求与时代色彩的事业,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其实就在眼前,就在当下,就蕴含在那一个个生动而丰富的,引人向善的教育诗篇之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教师只要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和良知,用对教育的全部激情与虔诚,用那颗对学生的拳拳赤子之心,去唤醒那一个个暂时默默地沉睡着但却永远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与道德的魅力,精彩而又美丽的灵魂。我想,这也许就是理想的教育吧!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郑扬波)

教育在于唤醒(2007-01-10 )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老师说了些什么?母亲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儿子高兴地笑了。

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对她说:“全班五十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四十九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母亲回到家里,对诚惶诚恐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儿子暗淡的眼神顿时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指望不大。”她仍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一定能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儿子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母亲的手里,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的鼓励唤醒了我……”直到此时,母亲终于悲喜交集,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湿手中的那只信封……

是啊,教育在于唤醒。唤醒学生的灵性,唤醒学生的人性。

真正的教育在于“唤醒”

南京师范大学陈虹

德国的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国家级重点高中、示范高中??金陵中学在这方面已大胆地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为了让书本上的客体知识不再成为与学生相对立的“异化物”,而是让每一位学生均成为知识的“激活因子”,笔者受该校的聘请,为其高中学生开设了一门选修课??《历史与文学》,其目的就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思维,以唤醒他们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与实践,激发其创造上的巨大潜能。

这门课既不同于语文课中所讲授的“文学常识”,也不同于历史课中的有关文学方面的介绍。它是从历史的角度,全方位地审视各个朝代中出现的各种文学现象,探讨其盛与衰的诸多社会原因;它是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新审视每一位作家、每一部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为其找出准确的“坐标”。结果是学生们的反应出乎预料地强烈,他们说:“原来语文课可以这样上!”他们更说:“历史课竟然还有这样一种功能!”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文学的现象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先后出现过诸多的颇令人费解的文学现象。比如说,同样都具有着最美丽、最浪漫的“诗性思维”的古代神话,为什么在西方它“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希腊艺术的土壤”(马克思语),但是在中国它却始终没能获得如此的殊荣?又比如,同样作为诗歌,为什么《诗经》与楚辞作品会在表现手法上、情感流露上、审美追求上出现了迥然不同的差别?还比如……这些问题,以往在语文课上教师每每都会回避,历史课上教师又根本不去触及。而《历史与文学》这门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全新设计的课程,则是带领着学生们去从自己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寻找答案。比如,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就必须去了解中国与希腊在各自的社会制度、思想意识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中国自周代以后即形成了以“礼”和“德”为中心的国家意识形态,它们长期地对整个社会文化产生着强烈的控制作用,于是浪漫的幻想被抑制了,奔放的情感被泯灭了……至于第二个问题,值得探索的东西就更多了:楚地与中原相比,其物质条件的发达带来了人们思想的活跃,宗法制度的相对宽松带来了人的个体意识的相对强烈,就连起伏多变的地貌与花红柳绿的植被也于无形之中孕育出人们的浪漫情思,于是,楚辞??这朵完全不同于《诗经》特色的奇葩在楚文化的土壤上开放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文学的兴衰

一部历经了数千年的文学史,总是会有几番兴旺几番衰退的。这其中的原因究竟在哪里?以往文学课上教师分析的都是“个案”,比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他们使中国的诗歌进入了黄金时代,使唐代的文学成就达到了空前的高峰。然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兴衰的内涵却是多方面的,《历史与文学》这门课则正是带领着学生们从宏观上进行探讨并寻找答案。比如说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它们均对文学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如果我们把某一阶段的文学发展态势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它无疑会“纲举目张”。

于是,我们可以这样来考察唐代的历史:从经济上看,它具有强大的实力,这为文学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文化上看,当时南北方之间、各民族之间、国内外之间均形成了空前的大融合,这便为唐代文学带来了生气勃勃、丰富多彩的面貌;从社会的政治结构来看,它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既有一定的贵族化色彩,又对中下层人士予以相当程度的开放,于是带来的则是异常宽松的环境;在思想学说上,它尤其自由活泼,整个朝代从未建立过一个强有力的、单一的思想统治,儒、道、佛等多家学说长期地“和平共处”……于是,这种在政治、文化、思想,以及民族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多元化的特点,终于令唐代文学登上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巅峰。

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作品的价值

以往的语文课,每每都是这样来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的:“通过……反映了……”抑或是“通过……揭露了……”也就是说,多是通过作品来看历史。今天我们在《历史与文学》这门选修课上将它反过来:通过历史来看作品。也就是说,将它们放回到历史的长河之中,通过与“横的”(同一时代的作家作品)和“纵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相比较,得出一个准确的评价来。

以西汉时期的文学为例,最能体现那个大一统时代的宏伟气势与巨大美感的无疑是汉赋作品和《史记》。二者均具“包括宇宙,总揽人物”的气魄,具有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地观览世界的目光,具有用尽一切辞汇去陈述林林总总的事物、形形色色的景象的欲望,它们成为了那一特定时代的意识的产物。然而如果将二者进行一番比较,尤其是放在历史的天平上进行一番衡量,就可发现《史记》同汉赋作品毕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史记》不仅具有雄伟的气魄,而且更反映出了那个不断强化的君主专制制度给社会、思想、文化带来的巨大压迫,它表现了那个时代所具有的复杂的矛盾,体现出作者“成一家之言”的深刻思考。这是一部带有批判性而非歌颂性的著作,是第一次以人为本位而记载下的历史。

可见,如果将一部作品放回到历史中去,它方能获得公正的评价。

从历史的角度来评论作家的思想

有关作者的介绍,这也是语文课上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如何才能做到不“脸谱化”,不贴“标签”,也就是说,真正地帮助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脉络与情感特色呢?这不妨也可从历史的角度来尝试一下。

比如说要讲元曲了,要介绍关汉卿等戏剧大师了,那么我们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元朝那个特殊的社会中去。这是一个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的时代,蒙古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以及对科举制度的轻忽,使得大批的文化人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以及政治上的前途,“九儒十丐”的对知识分子的污辱是每一个学生都熟稔在心的。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社会地位岂不恰恰“成全”了这批文化人?他们不仅摆脱了长期以来对于政府的依附并作为社会的一名普通成员存在着,而且还必须向社会出卖自己的智力创造方能谋取生活资料。于是元朝的文人具有了其他朝代中“士人”所没有的特点??他们既增强了个人的独立意识,也加强了同一般民众尤其是市民阶层的联系,从而在世界观上,在审美情趣上,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分析,不仅能使学生明白关汉卿为何能写出惊天动地的《窦娥冤》,也能明白王实甫为何能写出反封建礼教的《西厢记》了。

这门选修课只是一个尝试,所追求的是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是理论与知识的综合利用。它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带进一个崭新的境界,这里有吸引他们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有更高层次的人文科学的理论,这一切一旦不再被他们当成是死记硬背的“异化物”,他们便开始被“唤醒”了,并从必然王国步入自由王国。

教育是一种唤醒

邯郸唤醒教育AAA辅导   2008-08-04 22:13

16岁的马越是个漂亮的女孩子,白皙的肤色,自然卷曲的头发,大大的眼睛闪着梦幻的柔光,加上亭亭玉立的身材,谁见了都会感到花季少女的魅力。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与我谈的话题竟然是死亡!

“孙叔叔,您甭劝我了,我早就想好了,我不会活过今年!”

她随意地一扬左手,有些粗鲁地打断我的问话。就在她扬臂的刹那间,我蓦地发现她手腕内侧有一道重重的伤痕。我想起来了,她妈妈说过,女儿曾经割腕自残。

这是我熟悉的马越吗?

我是看着马越长大的。她的妈妈与我是同事,曾多次说起女儿爱看我写的书,特别喜欢我写过的一位小歌星,还请求我带她去见面。我们是在一所大学里工作。在学校的花园里,我常常见到马越跟着妈妈跑来跑去,像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

马越是怎么发生“这种事情”的?

与许多独生子女一样,马越从小的生活条件是优越的。父亲在科研机构工作,母亲是大学教师。父母重视早期教育,不但教马越认字学算术,仅四五岁就让她学钢琴,还教她学唱《国际歌》、《红梅赞》、《南泥湾》、《卡秋莎》等革命歌曲。

一切似乎都是顺利的,浪漫的。

马越上小学一年级了。刚上学还不到一个月,老师发现她眼睛有些弱视。于是,妈妈带她去治疗,医生将她的瞳孔放大了。一个多月里,由于看不清黑板的字,马越的学习成绩受到了影响,期中考试两门功课亮起了红灯。于是,老师对马越极为不满,在班上话里话外认为她是个“差生”,这种轻视的态度影响了孩子的言行。结果,马越的灭顶之灾降临了。

一天放学的路上,一群小学生像小狼一样包围了马越。他们有的揪她的头发,有的抢她的书包,还有的朝她身上扬土。这些亢奋中的小孩子一边进攻一边大叫。

“大傻子!”

“快打大傻子喽!”

马越第一次受到了伤害。

有一次,学校的“红五月歌咏比赛”就要开始了。马越满心欢喜。毕竟是个孩子,况且,她歌儿唱得不错,歌唱考试还得了满分呢。再说,这一次是全班大合唱,也就是说,全班每一个同学都可以上台唱歌。

这天早晨,马越很早就醒了,她很久没这么兴奋过了,上学的路上都哼着歌呢。万万料想不到的是,当全班同学开始集体排练时,音乐老师却对她说:

“你是马越吧?今天你提前回家吧。”

马越愣住了,不解地问:“老师,为什么不让我参加排练?”

音乐老师皱了皱眉头,说:“这次合唱没有你。”

伤心的马越又一次受到了伤害。可是马越在心中还满心希望自己能得到同学们的喜欢。她把自己最爱吃的水果糖留了起来,在这些糖中,有一块糖和其他糖的颜色都不一样,它最鲜艳、最漂亮,自然,这是留给老师的。捧着它,马越似乎看到了老师的笑脸。

那一天,马越带着她的糖果,带着她的善良,带着她回归集体的渴望,来参加盼望已久的联欢会。她像天使一样,给每个同学分发糖果,更忘不了给老师送糖果。然而,已经习惯了排斥马越戏弄马越的同学们,又一次抓住了作恶的机会。他们不要马越送的糖,甚至有些人把糖扔在地上,嚷嚷着:

“谁要你的破烂儿糖?”

“我们不吃傻子的糖!”

马越的心不由得哭泣了。马越还记得那个下雪天。大地银妆素裹,好似进入一个美丽童话的世界。开心的同学们打起雪仗,你追我赶,好不热闹。马越在一旁羡慕地看着。不料,同学们又欺负起她来。他们抢走了她的帽子,又甩又扬,像玩一个足球。任凭马越怎么乞求,也无一人开恩。

白茫茫的雪地上,马越一个人在哭泣。凛冽的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又像刀一样割着她的脸。浑身凉透了的马越,似乎热血也变成了冷血,愤恨代替了友善。

她咬着牙,斩钉截铁地默念道:“我恨这个世界!我恨这个学校!我恨这里所有的人!”

无人理睬的马越,渐渐习惯了独处的生活。她喜欢一个人呆着,喜欢一个人低头走路。

孤独与备受歧视的马越终于忍不住心中的绝望,有一天用刀片划破自己的左侧手腕,但是万幸的是,妈妈及时送她到医院,生命保住了。

后来,马越透露了自己装精神病的奇特经历。刚开始模仿爷爷装手不断地抖,医生说是精神紧张。之后她开始装失忆,先无缘无故晕倒,醒过来装着连奶奶、妈妈都不认识了。这一切伪装让全家人都紧张,只有她当警察的五叔说:“你们都别听她的,谁看不出她是在装病呀!这我见多了。有的犯人为了逃脱自己的罪行,就装疯卖傻,最后不照样被识破了?”他说的是对的,他是惟一看出马越是装病的人,可当时没有人信他的,都以为马越真的病了。

最后,马越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在上海闸北八中采访期间,我有一个极深的印象,这里的老师虽然不是心理学家,却以顽强的毅力与诚挚的爱心,融化了一座座冰山,使成功与爱相伴而生。也许,这真正是教育的希望之光。

对于马越,她的希望之光在哪呢?

21世纪是发生奇迹的世纪,而最大的奇迹是人的变化。

当我再一次与马越长谈,她已经是北京某重点大学的三年级学生。

轻轻的步子,轻轻的声音,加上一身清素的长裙,她简直像个天使!她的笑容灿烂如花,昔日的阴影一去不再复返。

对于她来说,童年的伤害无疑是深重的。令我惊讶的是,今天的马越竟然表示了极大的宽容。我很欣慰。

对于曾经给予马越的“成功疗法”,其实就是要唤醒她心中沉睡的力量,让她有成功的体验。我们期待着一个新的马越,会写出更精彩的人生来。

我顿悟了:教育是一种唤醒的艺术,唤醒孩子们(包括所谓的差生)心中沉睡的自信与自尊:教育家眼里没有差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多方面的成功。

父母应该怎么做呢?我的教育建议是:改变观念。父母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观念,要认识到现代教育是适合孩子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去适合的教育。教育的艺术是发现的艺术,是唤醒的艺术,是欣赏的艺术,与训斥和改造无缘。只要真正给孩子适当的条件,就有希望激发出孩子的潜能,而潜能得以释放的孩子,其新形象美好得连他自己都会大吃一惊!

不要对孩子漠不关心。孩子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尤其在他们遇到烦心事时,更希望得到父母有力的帮助。当父母将援助的手伸向孩子的时候,孩子会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满怀信心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教育的灵魂在于唤醒

邯郸唤醒教育AAA辅导   2008-08-04            ——由电视剧《名校》引发的思考(一)

前段时间看了央视八套热播的电视剧《名校》,其中有这样几个镜头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林阳因为妒忌把自己的弟弟推向正在行驶的汽车,张目因为生气把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从窗户处活活摔死,左昊为了面子为同学偷窃手机,班长顾冰为了得第一编造谎言陷害林磊等。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他们本应是单纯的,可事实却是如此的残酷。

面对这些问题少年,张一白老师采用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他让学生背沙带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艰辛;他让学生知道要想吃饭必须学会做,告别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他让学生自己种树来美化校园等。事实证明张老师的教学模式是成功的。我把这种教学模式总结为“唤醒”,唤醒学生做人的良知。

教育面对的是沉甸甸的生命和灵魂,它需要教育者“掌握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们唤醒自己,也唤醒他们接触的人。”(克莱德.E.柯伦)“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核心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48页)唤醒是人与人的对话,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一个高明的教育者教育智慧的体现,我们需要这样的“唤醒”教育,尤其是唤醒学生做人的良知。

良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底线,没有了它,人就会成为社会上的危险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某种善良的东西,只要有火星就能燃烧。那么作为教育者就要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提供一块纯真、善良、友爱的沃土。不是凭教条灌输,而是坚持正面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力量,引导学生做出善行善举,从而使学生道德的善根自由自在地生长。

苏霍姆林斯基又说:“粗鲁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低级本能。”现实教育中,如果一个学生在生活学习道路上遇到了教育者的冷酷无情、蛮不讲理,那么会使学生向善的心灵变得粗暴,会使学生变得冷酷和残忍。这正好表明教育艺术的重要规律:以人格才能唤醒人格,以高尚才能唤醒高尚。教育者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大声唤醒学生内心“良知的声音”,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侵略者,让学生生出几层精神的坚甲。教师要让学生在学校就守住心灵的安宁、人性的美丽,从而奠定做人的根基。

张一白老师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魅力唤醒了一批问题少年,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左昊……曾经是学生的我已为教师六年,我一直在不断的反思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的学习着,努力的摸索着……

朱广艳

(转一)教育是一种唤醒  2009-08-10 

四年前,我在苏州市金阊区实验小学挂职,耳濡目染这样一件事:苏南一濒临破产的钢铁厂厂长,对公司派来的老总诉苦,工人懒散,产量上不去。经调查,当天日班工人的产量仅为6吨。老总在厂大门边墙上写上“6吨”两个大大的粉笔字。接班的工人弄清原因后,稍加一点力气,生产了7吨,老总又把厂门口的“6吨”改成了“7吨”……就这样厂门口的粉笔字“10吨”、“15吨”……数字一直在不断的攀升,三个月后,这个厂竟起死回生,产销两旺。经济学家考察该厂后很纳闷,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厂出现奇迹。有人戏言是粉笔的力量。

一个学期后,我回到合肥市南门小学兼任一班数学课,班级父母离异的A同学,课堂很少发言,即便是下课也很少与同学交谈。长期的自我封闭使他个性日趋孤僻。一天,在我的“千呼万唤”之中,该同学举手发言,尽管声音极小、很弱,但毕竟是第一次,我在黑板左上角,用彩色粉笔重重地写下“1”字,饱含深情地对全班同学说:“A同学从‘0’到‘1’是一个飞跃,万事开头难,我们相信,从无到有的A同学,一定能从少到多”,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A同学腼腆的脸庞不时露出羞涩的笑容,第二天的数学课A同学似乎特认真。下课铃响后,我反问同学:“A同学今天发言几次?”“2次”。同学们为A同学进步而由衷高兴。我把黑板左上角的“1”改成“2”。就这样,黑板左上角的数字从“2”“3”……不断变化,尽管有时少,有时多。一年以后,A同学再也没有往日的胆怯和自我封闭,他成为了一个热情开朗的学生。粉笔的力量确实唤醒了人的激情。

每个人都有一种向上、乐善的天性,并且蕴藏着巨大的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但由于环境、条件等多种原因,这些上进心、积极性、创造性,这些情感和智慧潜能往往长期处于沉睡状态,教育的任务就是唤醒人们沉重的主体意识。有时候,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温馨的手势,一次信赖的微笑,都能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动的东西发挥至致,让它成为孩子们的“点金石”。  教育不仅是一种“告诉”,它是一种唤醒,一种期待,一种热望。教育需要唤醒!

2004年09月13日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作者:郑家凯

(转二)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

摘抄   2009-08-10

认真说来,一个人受另一个人(例如一位作家,一位哲学家)的“影响”是什么意思呢?是一种自我发现,是自己本已存在但沉睡着的东西被唤醒。对心灵发生重大影响的,绝不是一种灌输,而是一种共鸣与抗争。无论一本著作多么伟大,如果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和抗争,它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是周国平在《开卷未必有益》一文中的一个观点,我第一次读到它时,有“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之感,我想,这就是心灵被唤醒的体验。真正的阅读,就是一个人的心灵不断被唤醒的过程。

凑巧的是,我在林语堂的《读书的艺术》一文里发现了另一个类似的见解:“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的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外缘与心灵相似,是唤醒得以发生的根本条件。当外缘与心灵相似时,这时产生的体验是澄明、愉悦或者兴奋,当外缘与心灵的真实相背时,产生的体验则是拒绝和抗争,甚至厌恶。

所以,我们很难教给别人任何东西,我们只能为他人提供一种恰当的善缘,让别人借此去发现一些东西。在我看来,教育不是一种自外而内的过程,而是一种内外呼应。它先是点燃,而后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心领神会。中国禅宗里,有很多这样的教育案例,啐啄同时、拈花微笑等,我想,这大概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把!

人心如镜,具有“光明能见”的特性。其实一切清澈晶莹的东西都有反映能力。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在向上的善行环境中人心就变善,在下堕的恶行的环境中人心就变恶。我认为,人心对外界的事物具有一种物理上的反射作用。当我们给他人带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时,他人也会报之以风雨、黑暗和悲观。同样的,人为什么冷漠?“生硬的话、粗暴的行为、强制的办法,这一切都蹂躏人的心灵,使人对周围世界和自己采取了冷漠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语)

很显然,如果你希望你的学生能学得快乐,那么你就应该用教师职业的尊严和内在的欢乐来唤醒;如果你希望你的学生能体验到美感,那么你就应该用阅读美的作品来唤醒。精神的解放用自由的精灵来唤醒,创新用求真、求异来唤醒,真诚用平等来唤醒。     如果我们自己不是一团火,就很难将另一颗心点燃,这就是唤醒的全部内涵。

摘自《教育艺术》2006年第三期   李君辉   袁志芳/文

教育是一种唤醒

文章作者:王光辉 来源:语文报教师版小学总第154期 2009-9-11  

一位特级教师来我校借班上课。课一上完,原任教师欣喜的同时不无抱怨地说:“哎呀,如果让那几位好学生回答,效果会更好!怎么他喊的大多是差生啊?真让人揪心,好在回答的还算上路!”

听完这话,我赶忙叫住原任教师和特级教师聊了起来:“您为何叫那几位学生回答?是否有意先叫‘差生’,再叫‘好生’呢?”特级教师摇了摇头说:“我没有这种心理。只是课堂上看到那几个孩子手举得高高的,脸蛋通红,眼中有一种渴盼的光,我能忍心不叫他们吗?”原任教师接道:“哎呀,我坐在旁边,看到那几个孩子举手,心想,可别叫他们,可你的手偏偏就指向了他们。”

接着,我避开原任教师找到那几位回答问题的学生,问:“特级教师夸你们上课时表现得特别棒,你们对自己的回答满意吗?”其中一位学生说:“满意,老师当时就夸我‘不错’嘛!”我又问:“今天你们为什么敢举手呢?”他们七嘴八舌地说:“这个老师有意思!”“这个老师讲课有趣!”“这么多人听课,反正他也不会批评我!”

嘿!听听学生的心声,听听原任教师的怨言,再看看特级教师上课的录像,笔者不禁对这种“揪心”的举手有所反思。

反思一:为何平时不举手的学生,这时却一反常态。学生纯真的话语道出了真谛:“讲课有趣”“不会批评我”。是啊,生动的课堂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趣的情境能打开学生的思维。特级教师风趣激励的语言、和善可亲的表情,以及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而学生敞开的心扉、放松的心情极易产生一种亲师情与向师力。于是,学生那种发自内心的、本能的表现欲便破土而出,即使所谓的“差生”也能“还算上路”!

反思二:特级教师为何“偏偏喊中了他们”。可以说,在特级教师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一朵“花”,没有“好”与“差”之分。他没有戴“有色眼镜”,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不忍心压抑他们目光中透露出来的渴盼,准备随时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于是便“偏偏喊中了他们”。这是教学的一种平等,一种赏识,一种关爱,一种保护!如果教师在教学时都以这种心态关注每位学生,那何来“差生”?

反思三:学生举手,原任教师反而揪心,这又为何? 因为原任教师知道他们是“差生”,回答会出错,不出彩!平时的耳鬓厮磨,教师逐渐给学生定位,学生也自知在教师心中的位置。基于这样的心理定格,日常教学中,教师的目光总在“差生”的脸上一扫而过,并不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即使“差生”偶尔被“喊”一次,结果往往也是遭到老师的白眼。他们饱尝了失败的滋味,平时又怎敢举手呢?“揪心”来自于教师不该有的也是不正常的心理——怕出错,怕影响既定的教学程序。这种不敢暴露教学问题、尽量掩盖或躲避问题、不善于根据学情而因材施教的做法,其实就是一般教师与特级教师的差距所在。

实际上,教育是一种等待,是一种唤醒。教师应学学皮格马利翁,相信“差生”会给你意外的惊喜,那时你将无须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