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箱造景:李少君:当代诗歌草根性堪比初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56:24
 

  李少君  海南省文联副主席,《天涯》杂志主编。写作出版有《草根集》、《诗歌读本:32首诗》、《在自然的庙堂里》等8部著作,作品被翻译成英文、瑞典文、韩文等多国语言。

  近日,李少君亮相深圳中心书城主办的“深圳晚八点”活动,为观众献上“文化复兴与当代诗歌”的主题演讲。中国当代诗歌何去何从?诗歌在中华文化复兴中扮演什么角色?前天,李少君接受晶报记者专访,侃侃而谈。当代诗歌从“自上而下”的姿态逐渐走向民众,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又催生了诗歌创作的“草根化”,而李少君正是草根诗歌的提倡者。他认为,诗歌丰富的想象力将助飞中国文化复兴,当代“草根性”诗坛活跃的景象更是堪比初唐,诗歌正迎来一个美好的时代。

  诗歌自古是中国文化基础

  晶报:您讲座的名称是“文化复兴与当代诗歌”,在您看来,文化复兴与当代诗歌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诗坛的繁荣是否就意味着文化复兴的开始?

  李少君:是的,你的说法也是我的一个看法,我认为中国文化建立在诗的基础上。孔夫子有句话叫“不学诗,无以言”,以我的理解,“言”指的是文化文明,“言”是建立在“诗”的基础之上的。

  中国传统诗学强调“超越”、“和谐”,中国古代就有“诗教”传统。儒家文明重实用讲世俗,那么如何获得生存的超越性意义,其实就是通过诗歌。林语堂曾说,“吾觉得中国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是没有宗教的,诗歌取代了宗教的作用。在我们的几大经书当中,《诗经》永远是排在第一,中国人对人生道理的认识,很多时候是从诗歌开始的。像《三字经》、以及我们从小琅琅上口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诗句。再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诗为例,这句诗其实应该反过来读,月都有“阴晴圆缺”,人的那点“悲欢离合”算什么,再说,就像月的“阴晴圆缺”一样,“悲欢离合”也并不一定是什么坏事,那是自然的规律与循环。

  诗歌教导中国人如何看待生死、世界、时间、爱与美、他人与永恒等等,使人们生出种种高远的情怀,得以寻找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平衡,并最终到达自我调节内心和谐。因此,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文人都写诗,每一个古人都读诗。诗歌学习是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更是中国文化的基础。现在强调文化复兴,就要从这个基础做起。

  晶报:您刚才提到“诗教”,把诗歌上升到宗教高度,对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

  李少君:对“诗教”的理解,可以分为几种概念。第一个是宗教的作用,第二个以《三字经》为例,起到教育教化的作用。第三则是一种教养,孔子对人的最高评价就是“可与言诗矣”,也就是能和这个人谈论《诗经》,在中国,懂诗代表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水平,就如在西方就是说这个人是个绅士。说到“诗教”的作用,我们都说现在是一个精神危机的时代,那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不妨多读诗,起码能缓解一部分精神危机。我常建议朋友在办公室放一本《唐诗三百首》,工作忙碌繁琐,看看古代的诗歌,人可以安静下来。此外,诗歌是具有想象力的。中国制造如何转变成中国创造?其中就涉及到文化,以及想象力的问题。诗歌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我相信诗歌带来的文化复兴会为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大师还没冒出来

  晶报:您曾经提到中国的诗歌发展历程,一开始是精英主导,自上而下的,到后来慢慢在城镇当中流行起来,直到现在借助互联网技术出现诗歌“草根化”。您是“草根诗歌”的提倡者,您如何看待这种自下而上的诗歌创作?

  李少君:追溯到中国古代,那时的写作、阅读成本很高,竹简、甲骨文都很贵,平民百姓根本买不起。东汉发明了造纸术以后,教育成本降低了,受教育的人多了,创作的人也多了起来,所以唐代的诗歌特别多。有一个数据表明,唐代的诗歌总量是之前一千年诗歌总量的十倍。这就有点像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诗歌数量特别多,诗歌要量多才会质好。唐代诗人辈出,读诗的人也多了,形成了良性循环,全民读诗,所以才会产生李白、孟浩然。其实李白和孟浩然就是草根诗人,因为唐代诗歌就是平民诗。平民真正受到关注也是从唐代开始的,通过科考制度,平民可以进入上层领域,社会流动性很大,大家得到鼓励。这么一个文学时代,解放了文化的创造力,和我们现在互联网时代相似,我们这个时代作品鱼龙混杂,但好作品还是会脱颖而出,就跟唐代一样。大家现在都有个共识,认为诗歌创作现状有点像初唐。初唐就是一个草根性的时代,从初唐到盛唐之间有120年,我们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就是30年,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我们已经具备产生好作品的条件了,读诗写诗的人逐年增多,但是大师还没冒出来。

  晶报:在您看来,当代的大师需要具备一种怎样的素质?

  李少君:首先,他需要具备包容性,就是可以驾驭不同的风格和题材。像李白,边塞诗、山水诗和宫廷诗都能写,杜甫也是。但现在很多诗人只能写一种风格的诗,不会写别的类型的诗,又或者是写得不好,他们的创作还不够丰富。

  晶报:那么在创作内容上要体现怎样的思想内涵呢?

  李少君:他当然要有一种大视野,李白从偏远地方到京城,一路周游山水,所以他有一种大的视野。杜甫则经历了各种动乱,早期的盛唐到安史之乱,也可以说是个人经历成就了他们。但诗歌有神秘的一面,也许你经历丰富却缺乏才情,但如果没有经历是肯定写不出来的,好诗歌是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可以肯定的是,首先要饱读诗书、勤奋好学,之后才是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经历。

  诗歌应追求心学境界

  晶报:在《诗人的失踪现象》一文中,您说到,上世纪80年代诗人向往天空,90年代就回到了大地。那么21世纪的当代诗人,他们是什么姿态?

  李少君:我觉得,21世纪的诗歌又回到了向往天空。经过90年代的经济发展,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所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高了。

  晶报:那您觉得,当代诗歌应该追求怎样的一种精神境界呢?

  李少君:我觉得人生要有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不一定是宗教,也可以是对人生、对社会的理想和追求。这种追求来自中国文化中的超越性,有人说,中国的超越是一种内在超越,就是内心的超越。中国有种说法叫做境界,是指像登山那样,移步换景,每上一个台阶,境界就提高一层。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文学就是心学。西方人说文学是人学,人学是在它的文化背景下,提倡人的主体性。中国更多的是心学,就是你要提升你的境界,不断地超越自我。史铁生有个说法我很认可,他说,文学不是拳击,不是要打倒谁。文学有点像跳高,不断地挑战和超越。其实这个就是中国心学的概念,也是诗歌应该达到的境界。

  中国诗坛需要引路人

  晶报:目前网络诗歌质量良莠不齐,在您看来,网络上的诗歌写作,是否也算提升境界的文学创作?

  李少君: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我的想法是,一定要有人在前面示范,形成一种风气,带领大家往这个方向走。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向上的,有坚定信念的那部分人所坚持的方向就很重要。我认为诗歌应该追求境界、追求超越,所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实践。我强调“立德”,还要“立功”,主动去做点事情,然后带领大家往好的方向走。

  晶报:那您觉得当今诗坛中,走在前端的诗人都有哪些呢?

  李少君:我觉得还没有特别明显的,但有些诗人的方向是对的,比如说雷平阳,陈先发。其实他们的方向不完全是传统的方向,应该说是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方向。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不等同于西方的现代性,有些中国诗人不适应西方的现代性而走向自杀,这让人感到很惋惜。我认为中国新诗的现代性,应该建立在传统的心学之上。其实也就是我这次讲座的主题,怎样的诗歌才能引导文化复兴?中国文学是心学,诗歌是心学当中的心学,文化复兴需要的正是提升价值的这么一种诗歌。

  晶报:我知道您也在写诗,能不能介绍一下您近几年的创作情况?

  李少君:我的产量不是很多,每年写三四十首。我写诗不着急,也不强求数量,但是比较执着,会年复一年坚持写作。古人有句话,叫“立德,立功,立言”。我总是说要主动地生活,被动地写诗,因为首先要“立德”、“立功”,为社会多做贡献,最后才是“立言”。在写作的方面我比较谨慎,私下写的有很多,但能真正拿出来的不多,迄今为止出过两本诗集。(晶报记者 彭子媚 实习生 陈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