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笼什么时候放最佳:怒放在悬崖绝壁上的浪文花萼 -观腾冲柱状节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2:28:39
 怒放在悬崖绝壁上的浪文花萼

 



腾冲龙川江畔“神柱”——柱状节理    (此图片由皇甫仁拍摄)

 

怒放在悬崖绝壁上的浪文花萼

——观腾冲柱状节理

 

    这是一个不为旅游者看好的景点,它有一个拗口而又奇特的名字——柱状节理。

    离开腾冲火山群公园大小空山不远,旅游大巴便停在一个峡谷旁的公路边。导游指着峡谷下面的一条河说:“这是龙川江。”又指着峡谷对面的山崖说:“这就是腾冲柱状节理。”

    我们走到峡谷边,透过路边茂密的松树林向对面望去。对面的山峰算不上削壁千仞,但也算是危岩耸峙了;下面的峡江算不上万丈深涧,但也算得上水流湍急了。山崖上有一大片裸露的山石,就像被大斧劈过一样,呈现出神奇壮观的形态。由于隔得远,必须细细端详才能看得清晰。粗看上去,犹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从山顶本泻而下;又如密密麻麻的的赛车道扇形分布开来,也像倒垂的开放着的花瓣。我用的是数码相机,再怎么拉近距离,也无法拍摄出清晰的画面。以后从网上搜索到一些很清晰的相片,为了更好地介绍柱状节理这种地质现象,使用了网友的一些相片。从这些相片上看,腾冲柱状节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六方柱体形状。

    在《辞海》里是直接查不到“柱状节理”的,耐心一点再查,可以查到“节理”名词。《辞海》的解释是:岩石因受地质应力而发生破裂,且沿裂隙面(称为“节理面”)两侧的岩块间无明显相对移动的一种断裂构造。节理面多半成群出现,大小不一,有的相互平行,有的纵横交错,将岩石切割成多边形的条块,是矿液和地下水的良好通道和沉淀场所,对矿床的形成及地下水的储集有重大影响。据“百度百科”介绍,所谓的“柱状节理”,就是火山爆发时喷出的未露于地表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柱状结晶,地质学上称为“柱状节理”。柱状节理是怎样形成的呢?火山岩浆喷发时的温度为1200摄氏度,当岩浆冷却至八百至九百摄氏度时,岩浆结晶形成柱状节理。由于岩浆含有六方柱体的斜长石、橄榄石、角闪石、辉石等矿物质,所以冷却后形成了六方柱体。

    素有“火山地质博物馆”之称的腾冲县共有70多座火山遗址,位于龙川江畔曲石乡的这片“柱状节理”,面积约2平方公里,形成于约4万年前,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片规模最大、保存完整、年代最短的柱状节理。一根根数十米长的“石柱”“挂满”山崖峭壁,景色壮观,当地人形象地叫它为“ 神柱”。这一火山地质奇观的完好存在,不仅为当地增添了一处独特的旅游景观,同时对于研究火山的岩浆生成和地质构造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腾冲归来,翻阅了一些资料,好像当年徐霞客在滇西北线的考察中,并没有到过曲石乡,没有见过这里的柱状节理地质现象。然而,《徐霞客游记》里形容山峰岩石纹理的一句话却打动了我:“乱石层叠错立,浪文花萼。”如波浪,如花瓣,不正是腾冲柱状节理地质现象的美学特征吗?!柱状节理,不正是怒放在龙川江畔悬崖绝壁上的浪文花萼吗?!

 

透过松林远眺峡谷对面壮观奇特的柱状节理  (此图片由浦江客拍摄) 

柱状节理有的像悬挂绝壁的瀑布一泻而下  (此图片摘自网络)

柱状节理有的象密密麻麻弯弯曲曲的赛道布满山间  (此图片摘自网络)


柱状节理最典型的形状就像一捆捆六棱钢插在山石里  (此图片摘自网络)

 

    被腾冲柱状节理这种壮观奇特的地质现象所震撼,读唐朝李邕(李北海)《石赋》反其意而意译一文以颂之。

 

神柱赋

 

    我站在龙川江畔,环视层峦叠嶂,目睹神柱崖壁,叹道:“如此雄伟!如此神奇!”看它直插云外,屏蔽天空,犹如高峭的路标,难以看清它的真实仪容。

   神柱上有的巨石长满斑驳陆离的苔藓,经受着长年累月的雨淋露湿。有的巨石洁净如玉闪烁着光采照耀人眼,有的如林林总总纷繁的画卷。亿万年来,它沉默着,从来都不要求人类加以重视,也从来不想到叫贵族文人来赏识。不会因为它的神奇而异常兴奋,也不会因为它的珍贵而矜持造作。

   它不愿意变为石块陈设在国王宫廷,铺砌成色彩斑斓的阶陛;它不愿意变为听政大殿的梁柱,成为招贤纳士的必经阶梯。不愿意与桃李蕙草相依,不愿意与神女相伴,抚弄着飞扬芬香的仙衣。

   它愿意清早让朝霞照射石顶,傍晚让乌云笼罩山崖。它无法用武力摇撼晃动,它不容人猿轻易攀登。它顶天崛立而雄伟高迥!自然界的江山草木和谐共处,人类何必去惊扰它的坚贞安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