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人生于辰日:各级财政准备要过苦日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9/21 08:57:05

    近日我反复研读两会新闻,尤其是一些关于十二五规划和2011年经济发展的指标数据,感觉政府经济重心已经向重民生转变,态度积极,一个地方比一个地方积极,很好。

  但是,要办大事,办好事,前提是力所能及。我分析了一些数据,总觉得对不上账:总账与明细账对不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开支数据、搭配比率也对不上账,各个开支项目之间还打架,一句话,想干的事情太多,却没有想到资金来源是不是有这么多,没想到今年和未来几年很多进账因素都没了,从以往的“不差钱”,到尽差钱,却不明白差钱,不明白今年以及未来几年不太好找钱呀——各级财政要准备过苦日子了。此事重大,必须发文提醒。

  经济减速 财政减收数预计严重不足

  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长7%,2011年GDP增长指标定为8%,这是各项指标的“总纲”,一切指标都要与此匹配。但是我发现,2011年的进出口指标只增长10%,比去年低了70%,如果想到进口不可能大幅度减速——大宗商品和资源品都是提价趋势,难道出口指标会负嘛。如果看过前两个月的指标,进出口大幅度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这个指标等于放空。主观上,计划制定者希望以内需替代出口,但希望不能不顾现实,更不能不顾全局。2011年的全局是什么?是房地产市场将真正出现调整,或曰拐点,虽然计划者没有说下降多少,但从前两个月的情况看,下降一大半是极其可能的。计划制定者可能没有想到,进出口大幅度下降,房地产肯定大幅度下降,多年拉动我国经济的两架马车(靠房地产和进出口)双双下降,而且计划跌幅会很深,对宏观经济将发生怎样的影响——

  两架马车同时熄火,经济怎么实现保8。因此说,实事求是的计划应该是,房地产投资下降10个百分点左右,进出口下降5个百分点足矣,否则就不是主动调整、微调了,而是急刹车,硬着陆,GDP有可能掉到5%以内。

  经济要减速,但不能大幅度减速,因为今年甚至十二五期间真实的GDP已经大幅度减速了。这是为什么?因为CPI提速,扣除CPI,GDP如果是7%,实际增量比十一五差了一大截。如果进出口只能增长10%,一些地区的GDP在扣除CPI后,有可能出现负增长,这可是改革开放30年没有的事。虽然我们已经不打算用GDP来考核干部,但若出现负增长,那个地方政府的首脑也受不了。

  经济减速,开支却不能减少,中央和地方开支计划都差很多一个大概率事件是:实际GDP指标下调很多,税收肯定大幅度减少,这一点财政部有可能没想到,因为它的2011年税收计划是大幅度增加的,开支也增加,赤字还减少,说明它没有想到GDP会大幅度下滑,收入会减少。比如,发改委那边制定的进出口指标是增长10%,出口肯定比进口下降的更多,因此海关税必将大幅度下滑,不能满打满算,更不能加码。而整体经济出现下滑之后,起码是房地产市场的税收、汽车业的税收,大型商贸业包括金融业的税收都会大幅度下降)如同进出口的税收,财政部没有考虑到经济的减速因素。这很麻烦。税收减少的因素有可能还要包括个人所得税改革,可能要影响几百亿。税收少了,开支却不能少,赤字还要大幅度增加。这一点恐怕严重估计不足。

  2011年的国家财政开支计划首次突破十万亿,大幅度增加,但一算明细账,就会发现10万亿开支根本应付下不来。比如农田水利投资五年需要4万亿,今年大约一万亿,国家要拿一大半;加上十二五新增项目至少一万亿;铁路公路投资2011年不会少于1.5万亿(主要靠国家财政),否则已经开工的项目就要停工;保障房投资今年最少1万亿(国家拿1030亿,每套1.03万,平均十万元一套);涨工资最少需要3000亿;提高农产品收购价,也需要上千亿。粗粗一算,仅仅是增加的新项目开支就占到十万亿的40%,已经开工的项目必须追加呢?也要一万亿。其他都是硬开支,年年都不够用的一些硬开支项目,比如国防开支已经确定要提高16%,教育也要提高,养老金也要提,医疗医保也要提,如此等等,十万亿怎么够?

  地方政府将成大窟窿

  十一五期间,地方政府“肥”的很,要办大事,办好事,当然要让地方政府多出钱——地方政府也想多出钱。但是,钱从哪来?现在地方政府都在头疼三件事:保障房建设主要靠地方拿钱,中央政府大约只拿10%,;农田水利建设虽然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拿钱,单明确地方政府要拿出卖地收入的10%;地方融资平台进入还款期,而绝大多数项目或是建设期或是根本不盈利,还款,还得指望卖地。所有的硬指标都与卖地相关,可没有想到,今年的土地没有人买了,降价都没有人买(当然也有地方政府不想卖的原因)。

  去年中央要求地方政府建设580万套保障房,好不容易开工500万套左右,上市销售的远远没有这个数,即使是500万套,地方政府也很不情愿,因为那是“自掏腰包”。最后被逼得没有法儿了,勉强开工,从它们(地方政府)卖地收入(近3万亿)中拿出5000亿。但缺口更大了,因为保障房不是贫民窟,要建设大量配套设施(学校医院商店道路等),还要有一定的装修——商品房恰恰是不用装修,也不用考虑交通方便与否的)。这个钱,中央政府一分钱不给,全部靠地方政府自筹,而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吐血。今年中央更严厉,要求地方政府签订军令状,两会期间就要凑足1000万套的数字,这可需要至少再拿一万五千亿,因为劳动力全部涨价了,钢筋水泥也涨价了,配套设施全部要靠地方政府拿钱。

  开支上涨,收入却落空,没想到,今年已经到了3月,各地卖地收入只相当于去年同期的40%,预计上半年就剩下观望了,卖地收入大减已成事实。现在让这些地方政府签订军令状,承诺建设多少套,很可能“逼良为娼”,逼着地方政府造假或者搞歪点子,有可能搞出一大堆贫民窟(偷工减料,烂尾楼),也有可能搞成权贵房,利益集团房(干脆谁有钱谁建设,谁负责分配给员工),总之是与善良的初衷完全相反。农田水利也是一样,地方政府卖不出地,拿不出那么多钱,怎么开工——所有的规划都是虚的。

  中央与地方政府预算的最大危险点是没有想到今年经济会减速,信贷从紧几个月之后,地方债有可能出问题?地方政府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嘛,而在财政部公布的预算开支中,根本就没有想到要预留出一块资金以填补地方债窟窿。而我预计,也许到下半年初期(7月),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保障房开工率不足等问题就会使地方债危机集中爆发。

  所谓地方债问题,源于2008年后期中央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积极的信贷政策,它们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摊子一下子铺开了,铺的很大,到现在大约有7万多亿。地方政府借债时,各家银行抢着投,理由是安全,因为地方政府手中有土地,是大财主。但是,现在土地不能卖了,起码是在保障房土地没有落实的背景下,不可能卖,地方政府今年将成“叫花子”。

  而若保障房建设计划落实了,商品房也就没人建了——因为比价效应差距太大,商品房价格一定下跌,而且要跌两三年,买土地,要等待三两年。地方政府指望今年卖地还钱,没谱了。最先看到的不是进账增加,而是债主增加。预计到下半年,各家银行看着自己的贷款要黄,一定会纷纷上门“逼债”,地方政府抵押的土地已经不值那么多钱,如果债主一起抛售,土地和房子将大幅度降价——其实是暴跌,经济将进一步下滑。地方上没有钱,各项开支缺口又很大,需要归还银行业贷款,缓解全局危机,于是只能申请中央政府支援,但财政部公布的预算支出中恰恰没有这笔钱!

  由于财政收入来源铁定下降,而新的支出项目又大幅度增加,如果加上地方政府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财政怎么办,我们怎么办。所以我多次对媒体表示:政府重民生很好,但要算账,要力尽所能,要量力而行,要留有风险储备。打压房地产市场很有必要,但要进行压力测试,不能空喊一声下跌30%都不怕。你不怕,地方政府债怕!宏观经济大局怕;国家发展要转变模式,不能还靠进出口推动,更不能太依赖房地产,要扩大内需。但进出口大幅度下滑,房地产市场突然负增长,弯子转的太快,靠什么来补,没有经济增量内需也上不来。没算好大账,细账肯定对不上。算好大账,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