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七寸位置图:地方电视台情景剧的生存状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32:08
地方电视台情景剧的生存状态 时间:2010-12-02 20:44:00  作者:;  来源: ——以《本塘第一剧》为例

  ● 陆琴芳
  方言情景剧的崛起与生存空间
  方言情景剧是一种语言上采用地方方言,叙事上以喜剧冲突反映社会现实、人性并且贴近百姓生活,表现平民智慧、生活细节和民间话语的虚拟现实的电视艺术形式。一般来说,方言情景剧可以看做是方言剧和情景剧的结合,这种剧种融合了本土文化与虚拟情境的情景剧,以展现强大的本土文化力量,也体现了当前大众文化发展后小众传播盛行和媒体针对小众传播推出“窄播”产品。
  情景剧在中国出现可追溯到1992年引进的美剧《成长的烦恼》。1993年,英达引入情景剧概念,第一部本土特色的情景剧《我爱我家》问世,随后十几年,中国涌现粤派、海派、川渝派等不同风格的方言情景剧。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后来的情景剧发展陷入困境,未能打破《我爱我家》所创造的收视高度。

  《本塘第一剧》:方言情景剧的开播及成就
  《本塘第一剧》(以下简称《本塘》)成立之初是浙江影视娱乐频道的自办方言情景剧。第一集《搭车》于2006年1月1日开播,节目开始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20:30,呈现快节奏演绎新闻的风格,以“剧套剧”的形式融新闻性、纪实性、戏剧性、娱乐性于一体。
  《本塘》是继《阿六头说新闻》后又一档成功的方言节目,开播一月后收视率最高达到2.7,成为浙江广电集团的一档品牌节目。“本塘现象”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同年4月,在“本塘现象”研讨会上,浙江广电集团的领导和清华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的专家出席了该会并给予了好评。《本塘》于2006年12月获全国优秀栏目剧一等奖。《本塘》流露出来浓郁的本土气息和草根气质,让人感叹本土文化的强大。

  《本塘》改版变迁及对比
  两年后,《本塘》进行了改版,时间缩减为周一至周三,形式从方言栏目剧转变为方言情景剧,题材改为社区故事,节目设置也简化为单一社区虚拟情景的演绎。《本塘》进行了“质”的转变。
  改版后的《本塘》,虽然仍然借助以前的虚拟情境展开情景剧的线索,但是情景转换混乱,同时所选的题材受限,逐渐世俗化,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表现也流于表面,脱离现实,难于让观众产生贴近生活的切实感受,让人感觉《本塘》正在向“准电视剧”靠拢!
  2009年7月,《本塘》剧组再一次进行改革,转变成为一档娱乐性的社教服务类节目《身体警报》,此次改版近乎意味着这档情景剧的终结。
  为什么改版并未使《本塘》取得收视率的突破?原因在于改版后《本塘》失去了多方面的优势,《本塘》原来自办的栏目剧具有电视串播、电视制作的优势,可以实现电视台的有效掌控。而改版后的《本塘》未能融合新闻性和趣味性,难以引发观众的参与;对短剧制作的要求高,节目成本高,很难保证电视制作的高产出比,不足以成为电视连续剧的可替代品。

  地方情景剧面临的难题
  一部优秀的情景剧起码应具备三方面的条件:一是应有设定的虚拟情境,以区别于连续剧;二是应选取平民化的题材与视角,叙述老百姓的故事;三是要展示“当下”,关注社会热点。如今,电视方言情景剧的跟风追潮直接导致了严重同质化,大多数地方电视台的情景剧栏目粗制滥造,《本塘》也不例外,其中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点:
  1.定位不清晰
  方言情景剧和特定的地域相关联,其核心受众是本土人群,面向大众,针对平民百姓。改版后,《本塘》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受众定位不明确。《本塘》改版后,虽将剧情限制在社区,但未找准改版后该剧的核心受众群——本土居民,也未深入挖掘潜在受众群,却在缺乏市场调研的情况下期望节目能迎合所有观众的口味,显然是不现实的。
  2.选题脱离现实
  《本塘》剧组缺少对该剧提纲挈领的负责人,导致每期故事缺少集体智慧,故事无密度,内容欠差异。剧组人员也觉得江郎才尽,捉襟见肘,长此以往,《本塘》的选题几近走向盲点,脱离现实,也就无法通过通俗简明的故事来体现浓郁丰厚的生活。
  3.缺乏优秀剧本
  电影艺术家黑泽明曾说:“一部影片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来决定。”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电视。喜剧电视更需要一个好剧本,一个能使观众笑出思想来的好剧本。由于受限于方言的表现形式,《本塘》的剧本必须体现本土方言的特点,但是编导严重分离,外聘编剧掌握不了杭州方言所隐含的本土文化的精华,剧本的语言文本粗糙。此外,《本塘》剧本的线索也趋于混乱。由于情境设定在“本塘社区”,本应围绕社区人物进行的剧情却经常“游离”于社区之外,故事的发展脱离社区环境,有时也只是牵强地与社区挂上钩。
  4.未形成固定剧作模式
  运作机制上,《本塘》是外聘演员,编导分离,节目摄制分组进行。所以,不管是编剧还是导演,都没有找到一种属于《本塘》的特定的剧作模式。首先,制作上相对平面化,片头缺乏巧妙的情节结构;语言缺少独特的杭州方言的魅力。剧作既没有犀利尖锐的批判风格,也未能通过幽默的语言和率直的表达反映现实,反而错把“庸俗”当“幽默”,导致《本塘》幽默不够,滑稽有余,有“俗”化倾向。

  方言情景剧基于本土文化的改进
  产品都有生命周期,《本塘》开播两年后的大规模改版也表明该剧处于“成熟期”后的挣扎阶段,它寄希望于改版推迟“衰退期”的到来,但事与愿违。《本塘》改版应明确定位,成立独立编剧小组,统筹剧本,统一剧情人物发展主线,更要挖掘社区故事的深刻内涵,贴近百姓并展现平民智慧。电视方言情景剧倘若不贴近百姓生活,不注重表现生活细节,不能真正融本土文化于其中,想长期夺取市场是不可能的,必须在明确节目受众群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剧作模式,找到完全属于自己节目的剧本风格和创作思路,并且传递本土的、独特的文化特质,打造本土的文化特色,尤其是在本土语言特色和风格的挖掘上下工夫,采纳民间故事及本土文化、典故,更新节目形式。

  结  论
  各种电视产品、新媒体的出现分流了广大受众。电视方言情景剧在初期阶段利用传媒市场方言剧的短缺进行推广,也许符合市场规律,但是企图以地方方言特色的情景剧来夺取全国市场并不可取,还有待方言情景剧本身的不断改进和潜质挖掘。对方言情景剧来说,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还得依靠创新和改进,打造品牌,做好营销,整合资源,发展各种附加产品,实现节目的延伸。
  参考文献:
  ①杨莉:《解读方言情景剧》[M],《声屏世界》,2006年第3期
  ②金涛:《〈本塘第一剧〉:玩的就是本土》,《每日商报》,2006年4月13日
  ③张佳斐:《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国产情景喜剧的缺陷及对策》[M],《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④浙江影视娱乐频道网(第一家庭频道),http://www.ztv-5.com/media/
  ⑤吕晓懿:《酸甜苦辣皆情景》[M],《艺术百家》,2004年第1期
  ⑥肖枞:《浅议国内情景喜剧的发展走向——从〈外来媳妇本地郎〉的热播说起》[M],《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