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吃石墨烯:住胶囊房间过低碳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02:26

住胶囊房间过低碳生活

(2010-05-11 11:21:49)








尽管国家出重拳打压房价,并且房价已经露出降低的端倪,但是我还是认为,房价能够把泡沫消除就大见成效了,绝不可能回到十年前的价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都市穷人还是买不起房,真正想做到居者有其屋,推行胶囊房间是最简便易行,可以立竿见影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赶快做呢。

近来78岁的北京老人黄日新最近在海淀区六郎庄开了8间胶囊公寓。这8间胶囊公寓是由三间10平方米的小屋隔断而成的,平均每间胶囊公寓面积不到2平方米。

黄日新说建造胶囊公寓不是为了赚钱,只想找到一种解决刚毕业大学生的住房问题的办法,他希望胶囊公寓能被政府和社会重视。从这个角度说,胶囊公寓确实有一定意义。

去年12月开门迎客的安徽芜湖胶囊旅馆实际上是一间90平方米的房子被分隔出大大小小12间客房,最小的客房仅有1.5平方米,相当于一个火车卧铺大小。

比起北京的胶囊旅馆,芜湖的胶囊旅馆可算得上豪华间了。虽然空间狭小,但房间内布置得井井有条,电视被置于床铺脚部位置的上方,空调安装在床侧上方,避免直吹。一块磨砂玻璃与床铺之间隔出小巧的卫浴空间。为解决通风换气问题,每间胶囊房均辟有一扇窗户,装有换气扇。

有人讲述了入住感受:“平躺在床上伸开双臂根本不可能,睡觉翻身很勉强。眼望屋顶,觉得很压抑。想坐起身来,是需要几个高难度动作的,蹭到电脑桌前读书看报倒是较为惬意,不大的空间反而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关上防盗门后,小隔间完全成了封闭的盒子,除了屋顶看不到任何外界的东西。

还有住过胶囊房间的人说:在入住的前三天里,我总要想象这个小隔间根本不存在,自己就是睡在一张大床里,但后来发现要适应它好像只是个时间问题,现在我住在那里并不觉得空间狭小,反而觉得空间已经十分的足够,甚至觉得有空间够我翻身已经很足够了。只是一开始有点不适应而已。我是在第四天,第五天的时候就不感觉这个空间有多么小了。

但我想,没有住房的人能睡在胶囊房里应该是无比幸福的,毕竟比躺在在马路上要强多了!

虽然胶囊公寓空间的狭小,但你想想每个月只有2百多元的房租,也就会感到有多么的合算了。

据报载,40岁的日人中西淳目前失业,他蜗居的“胶囊房间”连个门都没有,用个帘子遮住。他已经在这里住了半年。格子铺共分上下两层,每个格子间深不过2米,宽和高不过1.5米,上层的胶囊房间月租要640美元,不便宜,但好过租房。“胶囊”仅仅是“一个爬进来睡觉的地方”。

据说在美国、奥地利、俄罗斯这样的发达国家都有胶囊公寓,我国为低收入者开发胶囊式经济适用房也就有了充足的依据了。

建一间经济适用房的费用可以建20个胶囊房间,因此我估计一个胶囊房间的售价有一万元总下来了吧!许多穷人期待经济适用房眼望欲穿,可是许多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往往被开宝马的人侵占了,在一些城市,经济适用房竟然有200多米的,不知是给谁设计的?胶囊房再也不会引起公仆和富豪们的兴趣了吧?

在中国“公仆”是少数,“主人”们铺天盖地,比蜜蜂还要多,蜜蜂都住蜂房,蜂房都是胶囊式的,“主人”们住胶囊房间不是返璞归真吗?

呜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钻进囊中成一统,管它冬夏于春秋。

现在不是鼓吹过低碳的生活吗?胶囊房才是最低碳、最经济的,许多富豪、官僚住别墅,他们往往每人都有数套房,每套都数百平米,冬天暖气、夏天空调要消耗多少能源?中国广大的低收入者人数众多,如果都住胶囊房会给国家节约多少能源呀,节约的费用将不可估计,现在又轮到我们穷人做贡献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