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世界2魔力技能:2011年万全日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07:42

全年节日、纪念日和活动日
按照公元2011年的顺序
一季度(1-3月份)节日、纪念日、活动日
二季度(4-6月份)节日、纪念日、活动日
三季度(7-9月份)节日、纪念日、活动日
四季度(10-12月份)节日、纪念日、活动日
                                                     
',1)">
                                                     
1901-2100年二百年年历
',2)">
       
三千年在线全息万年历查询
       



       


二十四节气表


立春
2月3—5日
雨水
2月18--20日
惊蛰
3月5--7日
春分
3月20--22日
清明
4月4--6日
谷雨
4月19--21日


立夏
5月5--7日
小满
5月20--22日
芒种
6月5--7日
夏至
6月21--22日
小暑
7月6--8日
大暑
7月22日--24日


立秋
8月7--9日
处暑
8月22--24日
白露
9月7--9日
秋分
9月22--24日
寒露
10月8--9日
霜降
10月23--24日


立冬
11月7--8日
小雪
11月22--23日
大雪
12月6--8日
冬至
12月21--23
小寒
1月5--7日
大寒
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中国时岁表
------------------------------------------------------------------------------
------------------------------------------------------------------------------
农历一月
月正、新正、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肇春、献春、春王、华岁、岁岁、肇岁、开岁、献岁、芳岁、初岁、初月、初阳、孟阳、新阳、春阳、春王、太簇、岁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陬、泰月、谨月、建寅、寅月、杨月、孟春月、叁微月、叁正、叁之日、睦月、上月
------------------------------------------------------------------------------
农历二月
如月、梅见月、梅月、丽月、卯月、杏月、酣月、令月、跳月、小草生月、衣更着夹钟、仲钟、仲春、仲阳、中和月、四阳月、四之月、春中、婚月、媒月、大壮、竹秋、花 朝
------------------------------------------------------------------------------
农历三月
暮春、末春、季春、晚春、杪春、 春、蚕月、花月、桐月、桃月、 月、嘉月、辰月、稻月、樱笋月、姑洗、桃浪、雩风、五阳月、桃季月、花飞月、小清明、竹秋
------------------------------------------------------------------------------
农历四月
乏月、荒月、阳月、农月、乾月、巳月、畏月、云月、槐月、麦月、朱月、馀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维夏、始夏、槐夏、得鸟羽月、花残月、仲侣、纯阳、纯乾、正阳月、和月、麦秋月、麦候、麦序、六阳、 月、梅溽
------------------------------------------------------------------------------
农历五月
仲夏、超夏、中夏、始月、星月、皇月、一阳月、蒲月、兰月、忙月、午月、榴月、毒月、恶月、橘月、月不见月、吹喜月、皋月、蕤宾、榴月、端阳月、暑月、鹑月、鸣蜩、夏五、贱男染月、小刑、天中、芒种、启明、郁蒸
------------------------------------------------------------------------------
农历六月
且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未月、暮夏、杪夏、晚夏、季夏、长夏、极暑、组暑、溽暑、林钟、精阳
------------------------------------------------------------------------------
农历七月
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兰秋、兰月、申月、巧月、瓜月、凉月、相月、文月、七夕月、女郎花月、文披月、大庆月、叁阴月、夷则、初商、孟商、瓜时
------------------------------------------------------------------------------
农历八月
仲秋、秋半、秋高、橘春、清秋、正秋、桂秋、获月、壮月、桂月、叶月、秋风月、酉月、月见月、红染月、南吕、仲商、柘月、雁来月、中律、四阴月、爽月、大清月、竹小春
------------------------------------------------------------------------------
农历九月
菊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剥月、贯月、霜月、长月、戌月、朽月、咏月、玄月、 觉月、菊开月、红叶月、季秋、暮秋、晚秋、菊秋、秋末、残秋、凉秋、素秋、五阴月、穷秋、杪秋、秋商、暮商、季白、无射、霜序
------------------------------------------------------------------------------
农历十月
阳月、亥月、吉月、良月、阳月、坤月、正阳月、小阳春、神无月、拾月、时雨月、初霜月、应钟、初冬、孟冬、上冬、开冬、玄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极阳、阳止
------------------------------------------------------------------------------
农历十一月
仲冬、中冬、正冬、畅月、霜月、霜见月、子月、辜月、葭月、纸月、复月、天正月、一阳月、广寒月、龙潜月、雪月、寒月、黄钟、阳复、阳祭、冰壮、叁至、亚岁、中寒
------------------------------------------------------------------------------
农历十二月
腊月、除月、丑月、严月、冰月、馀月、极月、涂月、地正月、二阳月、嘉平月、叁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季冬、暮冬、晚冬、杪冬、穷冬、黄冬、腊冬、残冬、末冬、严冬、师走、大吕、星回节、殷正、清祀、冬素
------------------------------------------------------------------------------
------------------------------------------------------------------------------

中国古代的计时法
1、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 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
【子时】(23时至01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丑时】(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寅时】(03时至05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卯时】(05时至07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辰时】(07时至09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巳时】(09 时至11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午时】(11时至13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未时】(13时至15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申时】(15食至17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酉时】(17是至19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戌时】(19时至21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亥时】(21时至23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安歇睡眠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
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戌时晚上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亥时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子时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丑时一时至三时,五更指寅时三时至五时。
古人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数九” 与九九歌
一、“数九”及其习俗
九九是中国古代民间用来表示冬至后或夏至后八十一天时令的总称,冬至后的八十一天为“冬九九”,称夏至后的八十一天为“夏九九”。
“数九”沿传至今仍很流行。民间一般指的是冬九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的次日开始,每九天为一“九”,按次称为头九,二九,三九,直至“九九”,即所谓“数九寒天”,是为气候上的冬季。三九、四九最寒冷。2010年12月22日为一九,2010年12月31日为二九。到了2011年1月9日为三九,2011年1月18日为四九,2011年1月27日为五九,2011年2月5日为六九,2011年2月14日为七九,2011年2月23日为八九,2011年3月4日为九九。到了2011年1月9日又为一九,2011年1月9日又为二九,……
二、九九歌
这些歌谣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物候现象,生动反映九九中的天气变化规律。
(一)通常把冬九九根据气候变化编成农谚的如:
黄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开河;八九雁来;九九杨絮落地;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古代的一种乐器,意指寒风吹得篱笆噼噼响声);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晚上寒冷象白鹤一样卷曲着身体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又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数五九,削井口;春打六九头,沿河看垂柳;七九冻河开,八九雁儿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这里“削井口”指冬日气候酷寒,井口的水都结上了冰,因此要将冰削去。
就我国多数地区而言,二九过完时,天气并非最冷,而只是“一九二九,伸不出手”。四九完时,差不多是“大寒”节气了,所以说“三九四九,冻死母狗”。五九以后,大地渐渐回春,天气由冷渐暖,故“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八九,单衣行走”。到了九九,已是“惊蛰”节气,所以“九九闻雷,响声持久”。 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在吉林:三九四九冻死狗,在江苏则是“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游”,可见气温相差很大。
(二)通常把夏九九根据气候变化编成农谚的如: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伏天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到八月。2011年7月14日初伏,7月24日中伏,8月13日末伏。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梅雨(黄梅天)
指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每年6月至7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现象。2011年6月10日入梅, 7月15日出梅。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梅雨”,这段雨带停留时间也被称为“梅雨季节”。 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梅雨季节过后,华中、华南、台湾等地的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3)">
中奖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