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杀原形1作弊码 大全:告别"小燕子穿花衣":今天的孩子们唱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27:10
告别"小燕子穿花衣":今天的孩子们唱什么花随月转阴晴收录于新华网   来源:人民日报

对话人:

  孙淑君代表(沈阳市残联副理事长)

  朱乐耕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

  王宏代表(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

  金竹花代表(辽宁抚顺李石寨朝鲜族小学校长)

  高延青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

  庄威委员(民革党员)

  【阅读提示】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

  ——摘自“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除了住房、收入、医疗等热门民生话题外,一项更关乎长远的话题——如何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同样引起代表委员热议。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代表委员认为,在当今文化多元、需求多样的大格局下,这已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值得关注的“另类”现象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样清新的儿歌,现在的孩子似乎不怎么爱唱了。他们经常哼唱的,是一些一知半解甚至不解其意的成人流行歌。一些熟悉、优美的唐诗,也在他们的嘴里变了样:李白坐船不给钱,被我一脚踢下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知李白死没死……近年来,适合青少年的优秀文化作品层出不穷,但现实中这些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并不匹配,甚至有负面影响的文化现状,也让一些代表委员担忧。

  孙淑君:我自己也写过儿歌,听到孩子们念着现在那些所谓的儿歌,着急啊!这些另类儿歌,孩子们可能只是一时觉得好玩儿。但这里面暗含的东西,极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感情和思想,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朱乐耕:目前,网络与电视成了大多数青少年的阅读主体,但恰在其中存在很多消极、低俗的内容。一些广告,弥漫着浓厚的金钱气息;一些清宫戏,展现的往往是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还有一些电影,暴力镜头过多。这些都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不利。

  王宏:现在网络上流行词汇“杯具”,广告里流行词汇“性福”,有的孩子真的以为“悲剧”和“幸福”就是这样写的。包括现在非常流行的“神马都是浮云”,中央电视台也这样说,有孩子就问我“神马是什么?”电视、电影、网络上的许多内容,不经意间都带给孩子负面影响,我们要格外重视、全力消除。

  呼唤符合时代的“喜闻乐见”

  很多代表委员说,自己小时候,到了点就要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在那个时代,“孙爷爷”是一个让孩子喜欢的文化形象。在文化作品丰富多彩、孩子兴趣爱好广泛的当代,我们如何为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提供既喜闻乐见又益智益德的优秀作品?

  金竹花:现在的父母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看电影电视,可是电影院放的大都是商业片、言情片、战争片,并不是最适合孩子看的。期待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孩子的世界,深入地体验生活,创造既现代又健康的青少年文化作品。

  王宏:现在一些学校希望通过诵读古典的名著,如《论语》、《三字经》来继承传统,这有好的一面。同时,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创作一些新的作品,既融合当代价值与传统价值,又适合当代青少年的读、看、听喜好。我们不单要从传统文化作品中挖掘经典,而且要创作属于时代的精品。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应该拥有属于这个时代的读本。

  朱乐耕:有一个现象,我国青少年的阅读较为偏狭,有的困于课本,有的沉迷网络。从孩子自身来说,缺乏广泛的阅读视野;从整个教育环境来说,缺少素质教育。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缺乏创造力与想象力。为此,我们要致力于改变孩子的阅读现状,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符合当代文化氛围的优秀作品。

  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代表委员指出,为我们的孩子构建一个积极健康、符合时代需求的成长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我们大家携手努力。

  高延青: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媒体责无旁贷,必须注意导向。在社会教育里,媒体的主动引导作用很大,尤其是对孩子。而成长中的孩子,对负面信息的抵抗能力较弱。媒体一定要避免某些错误导向,不要让低俗文化侵害孩子们,不要让他们对社会产生误解和错觉。

  庄威:一些电视台没有努力制作优秀的节目,却热衷于各类儿童表演和选秀。这让孩子们过度模仿成人化的东西,过早接触成人世界的“造星”。这样的节目,不是孩子们成长的“文化食粮”。全社会要齐心协力,担起责任,高度重视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扬正气、树信念,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金竹花:“小树不扶正,长大不成材。”道德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言行,必须一点一滴地养成。我所在的小学要求学生们每天起床后要对父母说“早上好”,父母下班回家时要对他们说“辛苦了,爸爸妈妈”,睡觉前还要说“晚安”。此外,如何吃饭才算文明?怎样打电话才是讲礼貌的?指甲留多长合适等等,都对孩子们有细致的要求。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文化的养成。(记者 张贺 张健 温素威)
 

  对话人:

  孙淑君代表(沈阳市残联副理事长)

  朱乐耕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

  王宏代表(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

  金竹花代表(辽宁抚顺李石寨朝鲜族小学校长)

  高延青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

  庄威委员(民革党员)

  【阅读提示】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

  ——摘自“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除了住房、收入、医疗等热门民生话题外,一项更关乎长远的话题——如何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同样引起代表委员热议。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代表委员认为,在当今文化多元、需求多样的大格局下,这已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值得关注的“另类”现象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样清新的儿歌,现在的孩子似乎不怎么爱唱了。他们经常哼唱的,是一些一知半解甚至不解其意的成人流行歌。一些熟悉、优美的唐诗,也在他们的嘴里变了样:李白坐船不给钱,被我一脚踢下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知李白死没死……近年来,适合青少年的优秀文化作品层出不穷,但现实中这些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并不匹配,甚至有负面影响的文化现状,也让一些代表委员担忧。

  孙淑君:我自己也写过儿歌,听到孩子们念着现在那些所谓的儿歌,着急啊!这些另类儿歌,孩子们可能只是一时觉得好玩儿。但这里面暗含的东西,极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感情和思想,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朱乐耕:目前,网络与电视成了大多数青少年的阅读主体,但恰在其中存在很多消极、低俗的内容。一些广告,弥漫着浓厚的金钱气息;一些清宫戏,展现的往往是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还有一些电影,暴力镜头过多。这些都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不利。

  王宏:现在网络上流行词汇“杯具”,广告里流行词汇“性福”,有的孩子真的以为“悲剧”和“幸福”就是这样写的。包括现在非常流行的“神马都是浮云”,中央电视台也这样说,有孩子就问我“神马是什么?”电视、电影、网络上的许多内容,不经意间都带给孩子负面影响,我们要格外重视、全力消除。

  呼唤符合时代的“喜闻乐见”

  很多代表委员说,自己小时候,到了点就要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在那个时代,“孙爷爷”是一个让孩子喜欢的文化形象。在文化作品丰富多彩、孩子兴趣爱好广泛的当代,我们如何为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提供既喜闻乐见又益智益德的优秀作品?

  金竹花:现在的父母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看电影电视,可是电影院放的大都是商业片、言情片、战争片,并不是最适合孩子看的。期待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孩子的世界,深入地体验生活,创造既现代又健康的青少年文化作品。

  王宏:现在一些学校希望通过诵读古典的名著,如《论语》、《三字经》来继承传统,这有好的一面。同时,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创作一些新的作品,既融合当代价值与传统价值,又适合当代青少年的读、看、听喜好。我们不单要从传统文化作品中挖掘经典,而且要创作属于时代的精品。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应该拥有属于这个时代的读本。

  朱乐耕:有一个现象,我国青少年的阅读较为偏狭,有的困于课本,有的沉迷网络。从孩子自身来说,缺乏广泛的阅读视野;从整个教育环境来说,缺少素质教育。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缺乏创造力与想象力。为此,我们要致力于改变孩子的阅读现状,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符合当代文化氛围的优秀作品。

  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代表委员指出,为我们的孩子构建一个积极健康、符合时代需求的成长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我们大家携手努力。

  高延青: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媒体责无旁贷,必须注意导向。在社会教育里,媒体的主动引导作用很大,尤其是对孩子。而成长中的孩子,对负面信息的抵抗能力较弱。媒体一定要避免某些错误导向,不要让低俗文化侵害孩子们,不要让他们对社会产生误解和错觉。

  庄威:一些电视台没有努力制作优秀的节目,却热衷于各类儿童表演和选秀。这让孩子们过度模仿成人化的东西,过早接触成人世界的“造星”。这样的节目,不是孩子们成长的“文化食粮”。全社会要齐心协力,担起责任,高度重视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扬正气、树信念,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金竹花:“小树不扶正,长大不成材。”道德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言行,必须一点一滴地养成。我所在的小学要求学生们每天起床后要对父母说“早上好”,父母下班回家时要对他们说“辛苦了,爸爸妈妈”,睡觉前还要说“晚安”。此外,如何吃饭才算文明?怎样打电话才是讲礼貌的?指甲留多长合适等等,都对孩子们有细致的要求。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文化的养成。(记者 张贺 张健 温素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