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直播逃生:化学实验总复习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21:59
【内容讲解】
三.常见事故的处理及实验安全
实验室五防:(1)防毒(2)防火(3)防爆(4)防触电(5)防堵塞:
1.常见事故的处理
①浓H2SO4溅到皮肤上,应用水冲洗并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后涂抹硼酸溶液。
大量的酸液弄到桌上,要加适量的NaHCO3溶液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并用抹布擦净,大量碱液弄到桌上,要加适量的CH3COOH溶液中和。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②液溴、苯酚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冲洗。
③误服铜盐、汞盐等重金属盐,要立即喝豆浆、牛奶或鸡蛋清解毒。
④金属钠、钾起火,用沙子盖灭,不能用水、CO2灭火器,不能用CCl4灭火器。
⑤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要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泼灭。
⑥汞洒落地面,应立即用纸槽(V形)收集,然后洒上硫粉。
⑦实验安全标识
2.实验安全操作
(1)防爆炸:点燃可燃气体(如H2、CO、CH4、C2H2、C2H4)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2)防暴沸: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或硫酸的酒精溶液时,要将密度大浓硫酸缓慢的倒入水或酒精中;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
(3)防中毒:尾气的处理装置
具有毒性或污染性的尾气(如:Cl2、CO、SO2、H2S、NO2、NO)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多余气体必须进行处理,常用处理尾气装置,如图。
一般常用吸收液吸收这些有害气体,a、b、c为溶解度不是很大的尾气处理装置,d为溶液度大且吸收速率很快的尾气处理装置,难以吸收的尾气如CO,应于末端燃烧除去,如e。此处还可以用塑料袋盛装尾气。
(4)防堵塞安全装置
(5)防倒吸安全装置
四.常见试剂的保存
为了防止试剂变质及意外事故发生,在存放试剂时,应对容器及外部环境作出恰当选择。
1.试剂瓶的选择
①颜色:一般试剂均存放于无色瓶中,但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则应放在棕色瓶中:如浓硝酸、硝酸银、卤化银、氯水、溴水、碘水、H2O2、KMnO4、KI等。
②材料:一般可存放在玻璃瓶中,对玻璃有腐蚀作用的则存放在塑料瓶中,如HF酸。
③塞子:必须用胶塞:显碱性的溶液NaOH、Na2CO3、Na2SiO3、KOH等。
不能用胶塞:有机溶液苯、甲苯、CCl4等。会使橡胶“溶解”;强氧化剂浓H2SO4、HNO3、KMnO4、Br2水、Cl2水等会使橡胶老化或和橡胶发生反应。
④瓶口: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
2.外部环境
①需密封保存
因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或水蒸气(吸水、潮解、水解)而变质的试剂:如氢氧化钠、石灰水、漂白粉、碱石灰、电石、P2O5、水玻璃、过氧化钠、浓H2SO4、各种试纸也应密封保存;石灰水现用现配。
易被空气中O2氧化而变质的试剂:活泼金属K 、Ca、Na保存在煤油里,Li的密度小于煤油,用固体石蜡封存;Na2SO3、FeCl2、FeSO4、KI、Na2等平时密封保存固体而不保存液体,需要液体时现配;配用FeCl2或FeSO4溶液时,内放少量铁钉或铁粉以保持溶液中以Fe2+为主;苯酚要密封保存。
易挥发的液体试剂:浓NH3H2O、浓HCl、浓HNO3等。
②油封或水封
K、Ca、Na等活泼金属应浸在煤油中;Li保存在石蜡油中;少量白磷保存在水里,大量贮存在密闭的药品瓶里;液溴需加少量水水封。
3.其他
使用FeSO4、FeCl2溶液时,内加铁粉或铁钉和H2SO4:加入铁粉、铁钉防止Fe2+被氧化为Fe3+;加入硫酸抑制FeSO4水解。
随堂练习:
1.下列仪器的瓶塞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是
A.盛放溴水的试剂瓶            B.配制苛性钠溶液时所用的容量瓶
C.盛放偏铝酸钠溶液的试剂瓶        D.盛放水玻璃的试剂瓶
2.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用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3.实验室存放下列药品,应保存在水中的是
①金属钾 ②白磷 ③红磷 ④硫磺 ⑤苯 ⑥液溴 ⑦碘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④⑦       D.②⑥
4.要用棕色细口试剂瓶,并存放在冷暗处的是
A.硝酸银晶体     B.双氧水       C.溴化银      D.浓硝酸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溴水盛放在带胶塞的棕色瓶中          B.硫酸铜溶液盛放在铁制容器中
C.AgBr固体保存于棕色广口试剂瓶中        D.酒精能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
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B.用镊子取出白磷并置于水中切割
C.把氯酸钾制氧气后的残渣倒入垃圾桶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再通氢气
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基本操作
操作名称
适用范围和实例
装置
操作要点
过滤
(沉淀
洗涤)
固体(不溶)——液体分离
例: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1)滤纸紧贴漏斗壁,用水润湿至不出气泡为止,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上沿;玻璃棒顶在三层滤纸处;过滤时加入漏斗的溶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即“一贴两低三靠”。
⑵过滤时:烧杯嘴与玻璃棒接触,漏斗嘴紧靠烧杯内壁;
⑶加水,水面高于沉淀,浸洗三次,达到净化沉淀的目的。
蒸发结晶(重结晶)
①固体—液体分离,例:食盐溶液的蒸发结晶
②利用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进行固体—固体(均溶)分离。例:KNO3、NaCl的结晶分离。
(1)蒸发皿可直接受热。固定在铁架台的铁环上。
(2)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动防止热液溅出,发现溶液出现较多固体或快干时撤火。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
蒸馏
(分馏)
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例:从石油中分馏出各馏分。从乙醇、乙酸、浓H2SO4混和液中蒸馏出乙酸乙酯
(1)蒸馏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附近。
(2)冷凝管横放时头高尾低保证冷凝液自然流下,冷却水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
(3)烧瓶中放入碎瓷片以防暴沸
萃取
分液
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例:用CCl4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后,再分液分离
(1)将溶液注入分液漏斗中,溶液总量不超过其容积的3/4,如图所示,两手握住分液漏斗、倒转分液漏斗并反复、用力振荡
(2)把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静置、分层
(3)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流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洗气
气—气分离(杂质气体与试剂溶解或反应)例: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气中HCl杂质,用Br2水除CH4中的C2H2
混和气体通入洗气瓶
渗析
胶粒与溶液中的溶质分离。例: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淀粉胶体中的NaCl
将要提纯的胶体装入半透膜中,将半透膜袋系好,浸入蒸馏水中,渗析的时间要充分,烧杯的蒸馏水要不断的更换。
加热
杂质发生反应。例:Na2CO3中含有NaHCO3杂质;MnO2中混有炭粉杂质可用加热法除去
升华
分离不升华与易升华的物质。例:碘、萘的提纯
盐析
胶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例:硬脂酸钠溶液中加入食盐细粒;鸡蛋白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
重结晶
利用溶解度的差异
KNO3(NaCl)
(NaCl)
2.分离和提纯的原则
首先应分析各组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然后再选择适宜的方法,且一般要遵循提纯过程中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被提纯物质要复原;除杂试剂应过量且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分离与提纯方法简便易行等原则。
3.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
①固——固混合分离型:灼烧、热分解、升华、结晶(重结晶)
②固——液混合物分离型:过滤、盐析、蒸发
③液——液混合物分离型:萃取、分液、蒸馏、渗析
④气——气混合分离型:洗气
随堂练习:
1.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2.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3.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渗析的方法精制氢氧化铁胶体
B.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
D.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4.为除去酸性AlCl3溶液中的Cu2+,下列实验步骤顺序和试剂都正确的是 ①通CO2②加盐酸③加过量NaOH溶液④加A1C13溶液⑤过滤
A.③⑤①⑤②      B.③⑤②      C.③⑤①②      D.③⑤④⑤②
5.下列每组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苯酚和水
B.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甘油和水,乙醇和水,乙酸和乙醇
D.油酸和水,甲苯和水,已烷和水
6.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C.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D.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7.硬脂酸甘油酯经皂化后,反应得到硬质酸钠和甘油。欲分离出硬脂酸钠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①过滤 ②分液 ③蒸馏 ④盐析
A.④         B.④②        C.①③        D.④①
六、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包括鉴别、鉴定、推断等,鉴别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鉴定是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物质。
1.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
常用的反应和现象
注意问题
O2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NO2、N2O气体也能助燃
H2
点燃火焰呈浅蓝色,只生成H2O,不纯者点燃有爆鸣声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要检纯
②用玻璃导管点燃时看不到蓝色火焰,是因Na+燃烧有黄色火焰
③遇到多种可燃性气体除点燃外,还要利用特性或燃烧产物的性质加以区别(如H2S有臭鸡蛋味,也能使溴水褪色或KMnO4酸性溶液褪色,但有硫沉淀)
CO
点燃火焰呈蓝色,生成物只有CO2
CH4
点燃火焰呈浅蓝色,生成CO2和水;不使溴水或KMnO4溶液褪色
C2H4
点燃火焰较亮,有微黑烟,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2H2
点燃,火焰明亮有较浓黑烟,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NH3
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遇蘸浓盐酸的玻璃棒有白烟
在空气中不可燃,但在纯氧中可燃,
4NH3+3O2(纯)=2N2+6H2O
NO
开瓶盖或遇空气立即变成红棕色
NO在空气中不存在
NO2
红棕色,但溶于水为无色溶液,遇AgNO3溶液无沉淀;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两者都能使KI—淀粉试纸变蓝,不能用它区别
Br2蒸气
红棕色,溶于水成橙黄色溴水,与AgNO3溶液出浅黄色沉淀;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l2
黄绿色,使KI—淀粉湿试纸变蓝
SO2
使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后澄清,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使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褪色
①SO2具有刺激性气体,CO2无气味,它们都可使石蕊由蓝变红,SO2更显著,不用此鉴别
②SO2和CO2通入石灰水的现象一样
CO2
使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后澄清,但不使品红溶液、KMnO4酸性溶液溴水等溶液褪色
HCl
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遇蘸浓氨水的玻璃棒出现白烟,遇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HI、HBr气体同HCl,但遇AgNO3溶液分别出AgI、AgBr的黄色及浅黄色沉淀
N2
不发生上述所有情况或现象
只有镁能在其中点燃生成Mg3N2
2.常见阳离子检验
离子
试剂或方法
现象
离子方程式
H+
石蕊
甲基橙
Na2CO3
活泼金属(如Zn)
蓝色→红色
橙色→红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K+
焰色反应
浅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
焰色反应操作
Na+
焰色反应
黄色火焰
NH4+
加OH—,加热
①有气体产生,气体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②遇蘸有浓HCl的玻璃棒有白烟
NH4++OH- NH3↑+H2O
NH3+HCl==NH4Cl
Ag+
加Cl—,稀HNO3
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Ag++Cl-=AgCl↓
Mg2+
NaOH溶液
白色沉淀,碱过量沉淀不溶
Mg2++2OH-=Mg(OH)2↓
Ba2+
加入稀H2SO4
白色沉淀
Fe2+
加NaOH
白色絮状沉淀→灰绿色→红褐色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加KSCN和氯水
加KSCN无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变红色
Cu2+
加NaOH
蓝色絮状沉淀
Al3+
加NaOH
先生成白色沉淀,OH—过量白色沉淀溶解
Fe3+
加NaOH
红褐色沉淀
加KSCN
溶液变红色
加苯酚
溶液显紫色
――
3.常见阴离子检验
离子
试剂或方法
现象
离子方程式
OH-
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甲基橙试液
变蓝
变红
变黄
SO42-
先加盐酸酸化,没有白色沉淀,再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32-
加H+、品红溶液
有气体产生,使品红褪色(HSO3—的现象相同)
CO32-
H+、澄清石灰水
有气体产生,石灰水变浑浊(HCO3 -的现象相同)
NO3-
Cu屑、浓H2SO4加热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蓝(稀溶液不行)
Cl—
Ag+、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Cl—+Ag+=AgCl
Br—
①Ag+、稀HNO3
②氯水、苯或CCl4
①产生淡黄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②溶液分层、苯层或CCl4层为橙红色
2Br-+Cl2=Br2+2Cl-
I—
①Ag+、稀HNO3
②新制氯水,淀粉溶液
③氯水、苯或CCl4
①黄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②滴入新制Cl2,振荡后再滴入淀粉溶液,变蓝
③溶液分层、苯层或CCl4层紫红色
I2遇淀粉变蓝
AlO2-
加H+
先生成白色沉淀, H+过量后白色沉淀溶解
AlO2-+H++H2O=Al(OH)3 Al(OH)3+3H+=Al3++3H2O
4.常见考查方式
(1)“一种试剂”鉴别
先通过其物理性质或热稳定性等进行鉴别;再分析综合各种被鉴别物质组成、性质的异同,确定试剂。“一种试剂”一般具有多重性质。
常用的试剂有:水、指示剂、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Na2CO3溶液、FeCl3溶液等
(2)“不用试剂”鉴别
应充分利用有关物质的个性特征。
常用方法和思路:
①根据物质的状态、颜色、气味或加热后的现象;
②两两混合法:不同试剂间混合产生不同现象;
③互滴法:反应物之间用量不同产生不同现象;
④检出物质作为试剂可以检验其他物质。
随堂练习答案:
三.常见事故的处理及实验安全
1.CD  2.A  3.D  4.BD  5.C  6.B  7.B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D  2.C  3.C  4.AD  5.BD  6.D  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