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创新节深圳:春季上火各年龄段不同:女性易发心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9:10:10

春季上火各年龄段不同:女性易发心火

春季上火各年龄段用不同的中药。春季天气渐暖,人们容易“上火”,并引发一些疾病。中医认为,小儿、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和妇女在春天时所表现的“上火”各有特点,因此,不同年龄段应选用不同的中药,才能对症下药。

小儿易发肺火

有些孩子在春天动不动就发热,只要受一点儿凉,有一点儿风吹草动,体温立刻就会升高,令人防不胜防,苦恼不已。从中医学的角度看,小儿发热多是由于肺部感受外邪所致。小儿之所以反复受到外邪的侵犯,主要是由于肺部正气不足,阴阳失于平衡。

“火”大的孩子平素性情急躁、烦躁易怒、大便干、手足心热、喜食冷饮,且食欲一般都比较差,睡觉时盖不住被子,喜欢俯卧而睡,口唇发红,舌质红、舌苔少,脉细而快。

服用中药:肺热郁闭可服用通宣理肺丸、麻杏石甘草汤;阴虚肺热可服用养阴清肺口服液或者金果饮等。

青年人易发肝火

青年人冬天蓄积于体内的阳气随着春暖转为向上外发,若藏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如果遇到阳气骤升,内外两阳碰撞,易引起内热而生肝火,继而诱发多种疾病。

一般来说,肝火旺盛时常伴有性急易怒,口苦咽干,眩晕头胀,痛在头的两侧或头顶部,面红耳赤,心烦易怒,口干口苦,便秘,尿色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值得注意的是,肝火旺盛的年轻人禁忌大辛大热及海腥类食物,不宜吃过腻、过酸及煎炸食品。

服用中药:对于这种肝火旺盛的年轻人,可用中药对症治疗,如口服龙胆泻肝软胶囊、杞菊地黄丸等,而且要少吃酸味,多吃甘淡性温微辛的食物,以养肝健脾和胃,抗御外邪对人体的侵袭。

妇女易发心火

女性在春天情绪极不稳定,特别是更年期妇女,易受情绪刺激,烦躁不安,久久不能入睡。这主要是由于心肾阴阳失调而导致心火亢盛,从而出现失眠多梦,胸中烦热,心悸怔忡,面赤口苦,口舌生疮,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小便短赤疼痛,舌尖红,脉数。

服用中药:用枣仁安神丸、二至丸等滋阴降火。平时饮食上应多食酸枣、红枣、百合或者干净的动物胎盘等补养心肾之品。

中年人易发胃火

中年人往往因为事业以及家庭压力大而伤肝化火,火邪及胃,易发胃火。一般来说,有胃火表现为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多食善饥,口渴喜冷饮,伴有面红耳赤,心悸失眠,性急易怒,畏热汗出,头晕目眩,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沉弦数有力

服用中药:用龙胆泻肝汤和清胃散给予清肝泻胃治疗。平时饮食上应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

老年人易发虚火

老年人在春天肝阳旺盛,因为肝肾同源,所以容易导致肾阴亏虚,从而容易出现腰膝酸软,心烦,心悸汗出,失眠,入睡困难,同时兼有手足心发热,阳痿早泄,盗汗,口渴,咽干或口舌糜烂,舌质红或仅舌尖红,少苔,脉象细数。

服用中药:用知柏地黄丸给予滋阴降火治疗。平时饮食上应少吃刺激性及不好消化的食物,如糯米、面团等,多吃清淡滋补阴液之品,如龟板胶、六味地黄口服液等。还要多食富含维生素B族、C族及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蛋黄、西红柿、胡萝卜、红薯、橘子等。
  
春季天气多变闹肠胃 喝粥按摩最实惠

●春季防胃肠病的首要措施就是防寒,包括防止受寒和过度的饮食生冷,防止腹部受凉

●可以在此季经常自我按摩胃腹部,适当的自我按摩可帮助改善胃功能

●细嚼慢咽是养胃的重要原则,稀软温和的粥是养胃佳品,不同人群、不同体质,可在白粥中加入不同药材

春寒料峭。3月的广州时冷时热,往往是胃肠病的多发季节。记者从广州多家医院了解到,到消化内科、急诊科以及中医科就诊的胃肠病患者比平常增加了两三成,症状大都是胃脘不适、胀闷或隐痛、泛酸、嗳气、食欲不振或进食后不易消化等,有的人还会伴腹胀和腹泻。中医专家提醒,早春时节,虽然天气开始变暖,但昼夜温差较大,天气多变,时有寒潮过境,如果忽视自我保健,极易引发胃肠道疾病或胃病复发。因此,防病的首要措施就是防寒,包括防止受寒和过度的饮食生冷,防止腹部受凉。另外,选用一些暖胃的药膳调补脾胃也是不错的方法。

原因:

寒邪犯胃令脾胃阳气受伤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中医内科谭大刚主任中医师介绍,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因此导致肠胃病多发。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春天肝气主令,肝气易犯脾胃;第二、春天多风,乍暖还寒,气温变化较大,稍有不慎,人体易受风寒,在外邪之中寒邪最易犯胃,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如果受寒或饮冷过度,使脾胃阳气受伤,就可出现胃肠的病变,尤其是夏秋季有贪凉饮冷习惯的人,到了冬春季节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就凸显出来,而现在广州出现的阴雨寒冷天气,对脾胃的影响更为明显;第三、早春节日较多,饮食上如果暴饮暴食,胃肠疾病就更易发生。

谭大刚表示,胃病初起多为肝胃气机壅滞,久则胃失和降而致胃脘作痛。因此,一旦出现胃部不适,应积极采取措施,切不可久拖不治。

防范:

自我按摩可助改善胃功能

那么,到底如何防范胃肠病发作呢?谭大刚表示,主要应该注意以下五点:


1.首先是防寒。包括防止受寒和过度的饮食生冷,防止腹部受凉。胃病患者要根据气温的升降适时增添衣服,加强保暖。夜晚睡眠时要盖好被子,尽可能减少因腹部受凉而引起胃病复发或加重的机会。

2.重视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饮食以温、软、淡、素为宜,做到不吃过冷、过热、过硬和过于刺激的食物,进食要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并戒烟酒。如服药则要注意服药方法,防止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治疗:

一、药膳调补方

谭大刚介绍,也可在春季选用一些暖胃的药膳来调补脾胃。

1.蜂蜜姜茶。生姜一块(约拇指大),去皮切丝,清水适量煮开30分钟,加入蜂蜜2~3汤匙即可。经常饮用可温胃健脾。

2.羊芪糯枣粥。取羊肉150克,黄芪10克,红枣10枚(去核),干姜5克,糯米100克,加水适量煮粥,调味食用。具有温阳、补气、健胃之功效,可治疗虚寒胃痛、四肢畏寒等症。

谭大刚强调,稀软温和的粥是养胃佳品,每天喝一次粥是最实惠简单的养胃妙招。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体质,可在白粥中加入一些药材。如体质偏热者可用蒲公英、夏枯草煲粥;体质偏凉者可适当加党参、黄芪等。早餐喝牛奶燕麦粥,可养胃和脾;晚餐喝小米粥,可暖胃安神;玉米粥、南瓜大米粥等杂粮粥,可清肠胃;牛肉粥补中益气,滋养肠胃;羊肉粥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壮胃健脾;粳米大枣莲子粥养胃健脾。

3.砂仁羊肉汤。将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数片及适量羊肉共煮汤,熟后放入适量食盐。每周两次。适合胃病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者,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温、神疲乏力等。

4.鲫鱼羹。取活鲫鱼1000克,砂仁、陈皮各10克,大蒜两头,胡椒、泡辣椒各10克,葱、精盐、酱油各适量。将鲫鱼去鳞、鳃和内脏后洗净,把陈皮、砂仁、大蒜、胡椒、葱、精盐等装入鱼腹内,再将鱼放入油锅内煎熟,放适量水,炖煮成羹。可醒脾暖胃,治疗脾胃虚寒之慢性腹痛和腹泻等症。

5.桂皮山楂饮。取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先煎山楂,后放入桂皮,煎熟后滤出汁,加入红糖,调匀热饮。具有温胃散寒之功效,可治疗饮食寒凉的胃痛。

二、外治法

如不慎受寒,饮食失调,胃痛发作,除了服用相应的药物外,也可使用一些外治法缓解症状:

1.用热水袋或玻璃瓶盛热水,外裹毛巾,以适宜的热度敷患处。适用于一般的胃痛、腹痛及疲劳不适等。热敷的温度以能耐受为度,不能过高,以免烫伤皮肤。热证发烧、皮肤炎症或湿疹、皮肤过敏、紫癜的病人不宜热敷。

2.将伤湿止痛膏贴在剑突下方上腹部,对胃脘疼痛有良效。

3.生葱、生姜、粗食盐各适量,炒热后用布包住敷上腹部,冷却即换。可用于受寒及虚寒腹痛。

4.到医院接受艾灸、药物贴敷、耳穴贴压等治疗。

3.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中医认为“思虑过度,脾气郁结,久则伤正,运化失常”,说明紧张、焦虑等会影响脾胃功能。那些边吃饭边思考问题,把商务谈判、工作会议带到饭桌上的做法不可取。另外,细嚼慢咽是养胃的重要原则。

4.注意劳逸结合。要注意起居有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劳有逸,按时睡眠,防止过度疲劳。

5.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能改善胃肠的血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提高胃肠抵抗力以及人体对气候由热转凉的适应能力。

另外,可以在此季节经常自我按摩胃腹部。中医认为,适当的自我按摩可帮助改善胃功能。

具体方法是:两手相叠于上腹部,以胸骨柄剑突下为中心,做顺、逆时针方向揉摩各30~50次;然后同法在神厥穴(即肚脐)周围揉摩各30~50次。此外,揉摩两腿足三里(左膝盖骨外侧下3寸,胫骨外侧上凹陷处)50~100次。每天早晚两次。

随着按摩的坚持,胃肠部会有反应,或打嗝,或肠鸣,或肛门排气等,这些都是正常的良好的生理反应,是对胃肠刺激调治的结果。

 

 

夏季養生

夏天,指陰曆4月至6月,即從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間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等六個節氣。

《黃帝內經》在描述夏天的節氣特點時,這樣寫到道:“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意思是說,在夏天的三個月,天陽下濟,地熱上蒸,天地之氣上下交合,各種植物大部開花結果了,所以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裏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於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並且活躍於機體表面。為適應炎熱的氣候,皮膚毛孔開泄,而使汗液排出,通過出汗,以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在談到夏天如何養生時,汪綺石在《理虛元鑒》裏指出:“夏防暑熱,又防因暑取涼,長夏防濕”,這裏再清楚不過地指明了夏季養生的基本原則:在盛夏防暑邪;在長夏防濕邪;同時又要注意保護人體陽氣,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從而傷害了體內的陽氣,即《黃帝內經》裏所指出的“春夏養陽”,也就是說,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

暑為夏季的主氣,為火熱之氣所化,獨發於夏季。中醫認為,暑為陽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氣傷津。這是它的病理特點。暑邪侵入人體,常見腠理開而多汗,汗出過多導致體液減少,此為傷津的關鍵,津傷後,即見口渴引飲、唇幹口燥、大便幹結、尿黃心煩、悶亂等症。如果不及時救治,開泄太過,則傷津可以進一步發展,超過生理代償的限度必然將耗傷元氣,此時可出現身倦乏力、短氣懶言等一系列陽氣外越的症狀,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導致死亡,由此觀之,夏季防暑不可等閒視之。

濕為長夏之主氣,在我國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熱又多雨。人們所說的濕病就多見於這個季節。這個季節裏空氣中濕度最大,加之或因外傷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處潮濕,以至感受濕邪而發病者最多。

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沾滯,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愈,這是濕邪的病理特徵。不僅如此,濕邪亦好傷脾陽,因為脾性喜燥而惡濕,一旦脾陽為濕邪所遏,則可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而氣機不暢,臨床可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溫。尤其是脾氣升降失合後,不液隨之滯留,常見水腫形成,目下呈臥蠶狀。

中醫還認為,濕邪重濁,故外感濕邪後多有身重困倦,頭重如裹等症狀。又因濕邪沾滯,病損往往著而難易,若其侵犯肌膚筋骨,每每既重且酸,固定一處,故有“著痹”之稱。一般地說,濕邪為病,病程較長,如濕溫病,常有如油入面難分難解之臨床特徵。風濕夾雜,侵犯肌膚,關節所形成的風濕痹症則往往反復發作。內濕病常見其病理性產物多呈穢濁不潔之物,如皮膚病變之滲出物,濕熱帶下之分泌物,質沾而腥臭。因此,人們常稱濕為“有形之邪”,其性穢濁。

由於濕的形成往往與地之濕氣上蒸有關,故其傷人也多從下部開始。臨床所見之下肢潰瘍,濕性腳氣,帶下等症往往都與濕邪有關。

對於濕,現代科學用濕度來表示,是指空氣中的含水量,物體潮濕的程度。空氣的濕度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對人體有直接的影響。一般來說,對人體適宜的濕度是40%~60%,當氣溫高於25℃時,適宜的相關濕度為30%。秋天,天氣涼爽,濕度適中,人的精神倍增;而夏季三伏時節,由於高溫、低壓、高濕度的作用,人體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後不易被蒸發掉,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欲不振,易發生胃腸炎、痢疾等。若濕度太低,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可大量散失,從而使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冒。不僅如此,長夏時節由於天氣悶熱,陰雨連綿,空氣潮濕,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甚至發黴、長毛,人也會感到不適。若穿著返潮的衣服,容易感冒或誘發關節疼痛,吃了黴爛變質的食品,就會引起胃腸炎,甚至導致中毒,所以在長夏一定要重視防止濕邪的侵襲。

又防因暑取涼,這是告誡人們在炎熱的夏天,一定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正如《黃帝內經》裏所說:“春夏養陽”。那麼,在夏天又怎樣保護陽氣呢?

首要的一點是,人們不能只顧眼前的舒服,過於避熱趨涼,如在露天乘冷過夜,或飲冷無度,致使中氣內虛,從而導致暑熱與風寒之邪乘虛而入。在乘涼時,要特別注意蓋好腹部,不少農村地方喜穿“兜肚”,是很符合養生之道的。《養老壽親書》裏指出:“夏日天暑地熱,若簷下過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涼,以防賊風中人。”《攝生消息論》亦指出:“不得於星月下露臥,兼使睡著,使人扇風取涼。”這些都是寶貴的養生經驗,符合夏季“養陽”的精神。夏季養生,古人之所以提出保養陽氣,關鍵在於暑熱外蒸,汗液大泄,毛孔開放,這樣機體最易受風寒濕邪侵襲。

其次要謹防冷氣病:所謂冷氣病,是指由於人們久處冷氣設備的環境下工作和生活時所患的一種疾病。輕者面部神經痛、下肢酸痛、乏力、頭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腸道病等;重者會出現皮膚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中出現的各種症狀更加明顯。

冷氣病發生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是,人們由於每天多次出入冷氣環境,這樣人體多次經受冷適應的條件反射,促使交感神經對腎上腺素的大量分泌,無形中給心臟增加了負擔。而在中醫理論中,早就有夏季宜養心的說法,因為五臟應五時,具體到夏季是心與之相應。夏季人們室外活動多,活動量也相對增大,加之夏天晝長夜短,天氣炎熱,故睡眠時間也較其他季節少一些。因此,體內消耗的能量多、穩中有降液迴圈加快、汗出亦多。顯而易見,在這個季節,心臟的負擔是很重的,倘若不注意對心臟的保養,很容易使心臟受到傷害。由上可知,夏季人們多次反復出入冷氣環境,於心臟是不利的,而心屬火,傷心即是傷陽氣。

第二點是,在久處冷氣環境的人,一旦進入炎熱的自然環境時,體內就要發生一系列的生理反應。除體溫迅速上升外,皮膚開始出汗,而帶汗的皮膚又往往粘有許多細菌。當人們在回到冷氣環境中時,皮膚和血管馬上收縮,細菌很容易利用開張的毛孔進入人體內而引起感染。

鑒於上述情況,人們在酷暑一定不要貪涼,謹防冷氣病的發生。辦法是:

室內外的溫差不宜太大,以不超過5攝氏度為好。室內溫度不少於25攝氏度。

入睡後,最好關上冷氣機;冷氣房裏不要長期關閉,有條件的要常使室內空氣與外界空氣流通。

當室內感覺有涼意時,一定要站起來適當活動四肢和軀體,以加速血液迴圈。

若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病人,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長期呆在冷氣環境裏,患有關節痛的人亦不要老在冷氣環境裏生活。

還有,要防濕邪侵襲:如前所述,濕為陰邪,易傷陽氣,尤其是損傷脾胃陽氣。在盛夏是心與之相應,而在長夏,則是人體五臟之一的脾臟和其相應。所以,長夏的濕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中醫營養學認為,長夏的飲食原則易清淡,少油膩,要以溫食為主,如元代著名養生家邱處機主張夏季飲食應“溫暖,不令大飲,時時進之……其於肥膩當戒”。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不少人有食辣椒有習慣,這是因為吃辣椒可以促使人體排汗,在悶熱的環境裏增添涼爽舒適感。另外,通過吃辣椒,可幫助消化,增加食欲,增加體內發熱量,從而有助於防止在高溫、高濕的時候,人們常有的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弱現象。

防止濕邪侵襲,在居住環境上就要切忌潮濕:中醫認為,濕傷肉,即感受濕邪,易損傷人體肌肉,如常見有風濕關節炎等症。《黃帝內經》裏又指出:“傷於濕者,下先受之”,下,指人體下部。意謂濕邪傷人往往從人體下部開始,這是因為濕邪的形成往往與地的濕氣上蒸有關。故其傷人也多從下部開始,如常見的腳氣,下肢潰瘍,婦女帶下等。因此,在長夏居室一定要做到通風、防潮、隔熱,如果室內過於潮濕,空氣污濁,不僅傢俱、衣物發黴、長毛而損壞。還能損傷人體陽氣。

以上,我們僅中大略地論述了夏季養生的幾條基本原則,那麼,又怎樣在精神、飲食、起居、運動、防病諸方面貫徹執行呢?

一、精神調養

在談到夏季如何進行精神養生時,《黃帝內經》裏明確指出:“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之應,養生之道也”,意思是說,在夏天要使精神像含苞待放的花一樣的秀美,並要切忌發怒,使機體的氣機宜暢,通泄自如,情緒外向,呈現出對外界事物有濃厚的興趣,這是適應夏季的養生之道。

在精神調養上,祖國醫學認為“冬季要藏”“春季要生”,而夏季則要放,即精神要充沛、飽滿、情緒外向,因為只有神氣充足則人體的機能旺盛而協調,若神氣渙散則人體的一切機能遭到破壞。正如《醫書》裏指出:“善攝生者,不勞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禍患何由而致也。”但夏日炎炎,往往令人心煩,而煩則更熱,故甯心靜神尤為重要。邱處機說:“夏三月,欲安其神者”,應“澄和心神,外絕聲色,內薄滋味,可以居高,朗遠眺望,早臥早起,無厭於日,順于正陽,以消暑氣。”他還強調說,為了避暑熱,不僅宜在“虛堂、水亭、木陰等潔淨而空敝之處”納涼,更宜“調息淨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此說極有見地,心靜自然涼也。古有歌雲:“避暑有要法,不要泉石間,寧心無一事,便到清涼山。”

《黃帝內經》裏指出:“南方生熱,熱生火”,而火熱主夏,內應於心。心主血,藏神,為君主之官。七情過極皆可傷心,致使心神不安,如《黃帝內經》裏所說:“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五臟六腑皆搖”,這裏一方面說明了不正常的情志皆可損傷心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說明了,若心的功能受到影響,可影響人體的一切機能活動,在這個意義上說,夏季養神就顯得極為重要。

特別是夏季暑氣當令,烈日酷暑,奏理開泄,汗液外泄,而汗為心之液,心氣最易耗傷,即中醫所謂“壯火食氣”,而心主神志,從而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症狀,如心煩、譫語、神昏等。在中暑的病人裏,不少人可陷人昏迷狀態,此時宜用針炙或手壓人中(位於鼻唇溝上1/3交界處);十宣穴(位於兩手十指尖端處),針刺放血。

若是在長夏,天氣以溫熱為主,表現為氣溫高、無風,早晚溫度變化不明顯,這種天氣易使人感到心胸憋悶,人們會產生焦躁和厭煩情緒,易誘發精神病。

綜上所述,人的精神活動與心的功能密切相關。關於這一點,古人在生活實踐中已經體驗到, 人在不同精神狀態下,心臟的活動是不一樣的。平靜時,心臟跳動平穩,激動時,心臟跳動加快。而心臟之所以與情志有關,又是由於“心藏脈,脈舍神”的結果。脈,是血脈,血液。心主神明、神志,是通過它營運血液的作用來實現的。血脈充盈,則神志清晰,思維敏捷,精神旺盛;血脈虧損,心血不足,則常常會導致失眠、多夢、健忘、眩暈以致精神不振等心理變異。由此看來,夏季精神養生的前提,是要保證“心主血脈”的正常運行。又如何使心主脈正常呢?

《黃帝內經》裏說:“心之合脈也……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又說:“味過於鹹……心氣抑”,指出了飲食過鹹會給心臟帶來不利影響,現代營養學認為,心肌的發育和血脈運行都需要消耗高級蛋白質,要及時補充;而脂肪食品食用過多,可出現“脂肪心”,又易引起動脈硬化,在飲食中最好選用一些能降血脂的食物,如大豆、蘑菇、花生、生薑、大蒜、洋蔥、茶葉、酸牛奶、甲魚、海藻、玉米油、山楂等。低鹽飲食對預防心血管病大有好處,因為鈉鹽食用過多,會增加心臟負擔,又易引起高血壓等。

體重太重也會加重心臟負擔,因此,一定要注意減肥。減肥的辦法很多,但重要的是體育運動和飲食減肥。特別是經常參加運動鍛煉,還可以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對心臟大有益處。

總之,夏季精神養生的基礎是要保護好心臟;除此以外,在精神方面還要做到“使華英成秀”。那麼,又怎樣使精神飽滿呢?

首先,要有好的精神寄託。人是有思想和理想抱負的,一個人有了奮鬥目標,才能使他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美好的信念可產生自覺的意志行為和積極的情感。生活中有許多活動,如繪畫、書法、雕刻、音樂、下棋、種花、集郵、釣魚、旅遊等,均能使人精神有所寄託,並能陶冶人們的情感,從而起到移情養生、調神健身的作用。

其次,時時對自己的性格進行陶冶,要經常注意檢查自己的情緒,如存在急躁、焦慮、憂鬱、憤怒、狹隘等情緒時,一定要設法不使之再現,這就要加強學習、加強修養。有計劃地進行修身養性之道,用豁達、微笑對待不稱心的人和事是人們應具備的涵養。

一是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虛;二是有較好的精神修養,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緒的干擾,只要這兩點做好了,精神自然會飽滿,就會無厭於日,這就是夏日精神調養的基本法則。

二、飲食調養

人們必須重視夏天的飲食調養,這是因為當人在炎熱的環境中勞動時,體溫調節,水鹽代謝以及迴圈、消化、神經、內分泌和泌尿系統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最終導致人體代謝增強、營養素消耗增加。

一方面機體營養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天熱大量出汗,又導致了許多營養素從汗液流失。不僅如此,夏天人們的食欲減低和消化吸收不良又限制了營養素的正常攝取,所有這些均有可能導致機體營養素代謝紊亂,甚至引起相應的營養缺乏症或其他疾病。

由上可知,夏天的飲食調養是十分必要的,具體方法是:

第一,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這是因為高溫條件下,人體組織蛋白分解增加,尿中肌酐和汗氮排出增多,從而引起負氮平衡。因此,蛋白質的攝取量應在平常的基礎上增加10%~15%,每天的供給量須達100克左右,並注意補充賴氨酸。蛋白質以魚、肉、蛋、奶和豆類中的蛋白質為好。

第二,要補充維生素。

這是因為熱環境下維生素代謝增加,此外,汗液排出水溶性維生素增多,尤其是維生素C。有人測定,每毫升汗液中維生素C可達10微克,如排汗5升,則損失50毫克,此外汗液中還有維生素B1及B2。因此,在夏天人體維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標準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大劑量維生素B1、B2、C乃至維生素A、E等,對提高耐熱能力和體力有一定的作用。

在新鮮蔬菜及夏熟水果中,如番茄、西瓜、楊梅、甜瓜、桃、李等含維生素C尤為豐富,維生素B族在糧穀類、豆類、動物肝臟、瘦肉、蛋類中含量較多,夏季人們可適當補充這些食物,亦可適當口服些酵母片。

第三,要補充水和無機鹽。

當人體大量出汗或體溫過高時,不但體內水分不足,而且還會流失大量的鈉、鉀。而缺鈉可引起嚴重缺水,所以要補充水分和無機鹽。水分的補充最好是少量、多飲,這樣可使機體排汗減慢,減少人體水分蒸發量。鈉的補充,要視出汗多少而定。如果一個人工作八小時,出汗量不超過4升,則每天從食物中攝取18克食鹽就可以了;出汗量若超過6升,則另需從飲料中補充,但飲料中氯化鉀濃度不宜超過0.2%。鉀鹽的補充辦法是每日二片鉀片,每片鉀含鉀25毫克當量。另外,可食用含鉀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類或豆製品、海帶、蛋類等。

汗液中除含鈉、鉀外,還含有鈣、鎂、鐵、銅、鋅,還有硫、磷、錳、鉻等,若不及補充,同樣能引起機體水鹽代謝和酸堿平衡的紊亂,影響耐熱能力,極易誘發中暑。所以,夏天一定不要忘了補充水和無機鹽。

夏季飲食調養,除了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外,還必須多吃一些能夠清熱、利濕的食物,其中清熱的食物宜在盛夏時吃,而利濕的食物,應在長夏時吃,因為中醫學認為長夏多濕。那麼,又有哪些食物具有上述作用呢?

西瓜:炎夏盛暑,吃上幾塊西瓜,不但能清熱解毒,除煩止渴,而且能利尿,幫助消化。因此,夏天人們一定要吃上幾塊西瓜,特別是從事露天作業的、或在室內高溫環境下工作的,每天都應該吃一點。

此外,西瓜汁中還含有人體所需的豐富的營養物質,蔗糖、葡萄糖、果糖、瓜氨酸、丙酸、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蘋果酸、鹽類(主要是鉀鹽),以及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成分。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西瓜含的糖、鹽類、蛋白質、能降低血壓、軟化血管、抗壞血症、治腎炎水腫等。特別是研究還表明,有煙酒嗜好和喜食鹽的人易患食道癌,但常食西瓜可以減少患食道癌的危險。

西瓜汁是良好的美容劑,常用新鮮的西瓜汁塗擦面部皮膚等處,具有增強皮肉彈性、減少皮膚皺紋,增添光彩的功效,事實證明,在每晚睡前,用西瓜皮內側擦皮膚一次,時間5分鐘,次日淩晨再用清水冼淨,這樣用一段時間後,可獲護膚美容之效。

西瓜儘管好處很多, 但也必須講究吃的方法。如不要吃的太多,因為一次食之太多,大量的水分到胃裏會沖淡胃液,降低胃酸,造成消化不良。一些人還喜歡吃冰鎮西瓜,但不能吃冰冷時間過長的西瓜,因為口腔內的唾液腺、舌部味覺神經和牙周神經會因冷刺激而幾乎處於麻痹狀態,以致難以品嘗到西瓜的真正味道。但更重要的是傷脾胃,引起各種疾病。一般地說,西瓜放進冰箱裏不要超過三小時,這樣既不傷脾胃,又能品嘗到西瓜的真正味道。

此外,吃西瓜時不要狼吞虎嚥,以防咽下西瓜籽墜入氣管,造成急性氣管阻塞而危及生命。切西瓜用的刀和砧板要冼乾淨,揩幹。西瓜切後就吃,不宜存放,以防細菌生殖或被污染。

苦瓜:在我國南方廣東省流傳著一首客家山歌:“人講苦瓜苦,我話苦瓜甘;甘苦任君擇,不苦那有甜”。苦瓜因味苦而得名。含維生素C量很高(84毫克/100克),此外尚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以及胡蘿蔔素、維生素B等營養成分。江蘇苦瓜每百克含鐵6.6毫克,殊為驚人。

歷代名醫皆認為苦瓜有清暑滌熱,明目解毒的作用。如李時珍說:“苦瓜氣味苦、寒,無毒,具有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的功效。

夏天,人易患中暑,加之多雨、濕熱,有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食物易腐爛變質,致腸炎、痢疾等胃腸道疾患多有發生。所以,夏季常食苦瓜對身體極為有利。那麼,又怎樣吃呢?

用苦瓜做涼菜,夏季飲用、清火消暑:將苦瓜切成片,鹽醃片刻,再加以肉糜,用蒜頭、豆豉同煎、色美味鮮。

治中暑發熱,鮮苦瓜一個,截斷去瓤,納入茶葉,再結合,懸掛通風處陰乾,每次5~10克,水煎或泡開水代茶飲。

煩熱,口渴,用鮮苦瓜一個,剖開去瓤,切碎,水煎服。

急性痢疾:用鮮苦瓜一個,搗爛如泥,加糖適量,和勻,兩小時後將水濾出,一次冷服。

桃:鮮桃屬營養保健型水果,我國古代稱佛桃為壽桃,蟠桃為仙桃,常作貢果或贈品。認為觀之賞心悅目,食之益壽延年。

據現代營養學分析,每100克桃肉中含糖15克、有機酸0.7克、蛋白質0.8克、脂肪0.5克、鈣8毫克、磷20毫克、鐵1毫克、維生素C3~5毫克、維生素B10.01毫克、維生素B20.02毫克。由於桃的營養既豐富又均衡,故是人體保健比較理想的果品。

烏梅:盛夏之際,為保全家身體健康,最好能在您的家庭飲食中多安排喝些烏梅汁、酸梅湯。這是為什麼呢?

烏梅性平、味酸,入肝、脾、肺、及大腸。具有解熱、除煩、止瀉、鎮咳、驅蟲等功效。烏梅內含蘋果酸、琥珀酸、檸檬酸、穀甾醇蠟樣物質等。盛夏多食烏梅,首先可增加抗菌力,烏梅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傷寒、結核、綠膿桿菌及各種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此外,烏梅含有能提高肝臟解毒能力的微量苦味酸,能使膽囊收縮,促進膽汁分泌,且能抗蛋白過敏。同時,烏梅還能有效地分解肌肉組織中的乳酸、焦性葡萄酸,使人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對於肩膀常酸疼的老人多飲烏梅汁,還能治病健身。

草莓:原產歐州,本世紀初傳入我國,草莓果肉多汁,酸甜適口,香味濃郁,營養豐富,有水果皇后的美稱。

草莓不但好吃,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它能清暑、解熱,潤肺化痰、利尿止瀉、助消化等功效。近來年又發現它對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及腦溢血等具有一定的功效。果實中的維生素及果膠,對治療痔瘡、高血壓、高膽固醇均有顯著效果,由它提煉出的草莓胺,對治療白血症、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病也有功效。

草莓的吃法很多,除鮮食外,還適合製成果醬、果汁、果酒、果脯等。

番茄:儘管一年四季市場上皆能見到,但還是以熱天最多。番茄營養豐富,每市斤含蛋白質2~8克、脂肪1.4克、碳水化合物9克、鈣38毫克、磷174毫克、鐵2毫克和維生素A、B1、B2、C、P、PP等,其中維生素PP的含量是蔬果中的每一名,維生素A的含量是萵筍的15倍;維生素C則相當於兩斤半蘋果、三斤香蕉、四斤梨子的含量。

色、香、味俱佳的番茄,不但供食用,亦可藥用。中醫學認為它味酸甘、性平,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解暑止渴的作用;適用於中暑、高血壓、牙齦出血、胃熱口苦、發熱煩渴等症。

綠豆:李時珍曾高度評價綠豆為“濟世之良穀也”。熱天,工作和勞動之餘喝一碗綠豆湯,自有神清氣爽、煩渴盡去、暑熱全消、心曠神怡之感,這是由於綠豆具有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綠豆湯可以冷飲、也可以熱食,可以甜食、也可以淡喝,能適應不同人的口味,方法簡便、效果滿意。更可貴的是綠豆能解一切毒物中毒,如酒毒、野菌毒、砒霜毒、丹石毒、藥物毒,尤其是食物中毒,這在易發生食物中毒的夏天,用處是很大的。此外,綠豆還能消腫止癢、收斂生肌,而皮膚生瘡,多在熱天,諸如痱子、皮炎、濕疹、癤腫等,燙傷也是熱天較多。對於痱子,可將綠豆、荷葉、白糖同燒成湯,喝了可消炎止癢,並且煮熟的綠豆塗擦患部,有明顯的止癢消腫功效;若是燙傷,可取綠豆粉二兩,加入白酒調成糊狀,半小時左右,再加入冰片9克,調勻,塗於患處,一日二次,效果良好。

黃瓜:《本草求真》旦說黃瓜“氣味甘寒,服此能清熱利水”,因此,炎熱的夏天多吃些黃瓜暗有好處的。黃瓜的含水量為96~98%,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它含的纖維素棵常嬌嫩,這在促進腸道中腐敗食物的排泄和降低膽固醇方面均有一定作用。

更令人可喜的是,鮮黃瓜還含有丙醇二酸,可抑制糖類物質轉變為脂肪,多吃黃瓜可減肥,這對胖人大有好處。黃瓜還含有甲、丙種維生素、糖類及鈣、磷、鐵等礦物質,生吃、涼拌、炒食、醃制均可。但生吃黃瓜應特別注意衛生,洗淨後用開水燙一下更好。在涼拌時加上大蒜和醋,不但好吃,還可殺菌,可防止腸道疾病。

夏季飲食調養,除了要著眼於清熱消暑外,還要注意不要損傷脾肺之氣,《養生論》裏說:“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不可熱也。”意思是,夏天儘管天氣熱,但人們不可食苦味的食物太多,一定要多吃點辛味的食物,這樣可避免主氣偏亢(中醫認為苦味入心),有助於補益肺氣(心屬火,肺屬金,火克金,心火不亢,肺氣平和);此外,夏天一定要少吃太熱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現代醫學認為,夏季炎熱的刺激,使神經中樞處於緊張狀態,內分泌腺的活動水準也有改變,引起消化能力減低,胃口不開,不欲飲食。因此,夏季最好吃些清淡少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吃含脂肪多的食物,易使胃液分泌減少,胃排空減慢。

夏季飲食一般以溫為宜,《養生鏡》中指出:“夏之一季是人脫精神之時,此時心旺照看衰,液化為水,不問老少,皆宜食暖物,獨宿調養。”此處“心旺腎衰”是指陽氣旺而陰氣弱,食暖物,是為了助陽氣,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又如何食暖物呢?在早晚時喝點粥是大有好處的,這樣做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如赤豆粥有補腎消水腫、治腳氣的功能,腎功能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蠶豆粥能輔助治療水腫和慢性腎炎,荷葉粥能解暑熱,清胃潤腸,止渴解毒,可治嗓子痛;蓮子粥能健脾和胃,益氣強志,對腹瀉、失眠、遺精、白帶過多均有一定的療效;百合粥能潤肺止咳、養心安神,最適合肺陰不足的老年人食用;冬瓜粥有利水消腫,止渴生津的功能,並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銀耳粥有生津潤肺,滋陰養肺的功能,可以治療高血壓和慢性支氣管炎;黃芪粥則可治脾虛所致的水腫;豆漿粥和皮蛋淡菜粥則可治療血管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飲料走進了千家萬戶,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五顏六色的飲料,幾乎成了人們愛不釋手的東西。一般地說,夏季氣候炎熱,常致腠理開泄,出汗很多,人們時時感到口渴,所以喝點冷飲,能幫助體內散發熱量,補充體內水分、鹽類、維生素,可起到止渴生津、清熱解暑的作用。但中醫認為,夏季人們陽氣在外,陰氣內伏,胃液分泌相對減少,消化功能低下,故切忌因貪涼而暴吃冷飲。如果過量,會引起疾病,使人胃脹難受,以致腹痛、腹泄。所以民間有諺語說:“天時雖熱,不可貪涼;瓜果雖美,不可多食”,這是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的總結。此外,大汗之後,不要過量飲用冷飲,因為冷飲飲用過多,不僅不能儘快地補充和調節體內鹽類和水分的丟失,反而沖淡了胃液,降低胃液的殺菌力,使致病微生物通過胃腸道,引起胃炎、腸炎、痢疾等疾病,尤其是對某些慢性病患者,吃冷飲更要有所選擇和節制,例如,冠心病患者、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不宜多吃冰凍的食品,以免加重病情或誘使舊病復發。對於胃潰瘍病、胃酸過多的疾病,不宜多用含酸味的冷飲;糖尿病患者,在自製冷飲中,應少加或不加糖,否則飲後會感到口中甜膩或胃部不適。

還須說明的是,喝飲料不能代替飲水。因為飲料大多含有一定的糖分,飲料中的糖分越高,滲透壓也越高,越不易為細胞所吸收,反而會帶走細胞內水分,容易引起體內失水。另外,以冷飲解渴常難以達到目的,導致頻繁暴吃,對消化道是一個很強的冷刺激,會引起消化道異常蠕動和功能紊亂,導致腹痛、腹瀉等。

當前,夏季飲料繁多,除了傳統的中藥保健冷飲外,還人固體飲料、湯汁飲料、果汁飲料、強化飲料、酒質飲料等等。例如,山楂晶、鳳梨晶、酸梅粉、桔粉等,皆有消暑止渴之功,飲用方便,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使用。酒質飲料,如啤酒、小香檳、汽酒,含有少量酒精,有消暑止渴、舒筋活血、開胃醒腦之功,適量飲用,可興奮中樞神經系統,減輕疲勞。果質飲料,如草莓汁、刺梨汁、獼猴桃汁等,味甘酸、寒涼、營養豐富,不僅酸甜適度,而且清香可口,有健胃消食,滋補強壯的作用,可選擇飲用。

有條件的,亦可自製一些消暑飲料,簡介如下:

三鮮飲:用鮮竹葉、鮮荷葉、鮮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約10分鐘取汁,再加入適量蜂蜜代茶飲用,可起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的功效。

香薷飲:潔淨的香薷10克、厚樸5克,用剪刀剪碎,白扁豆5克炒黃搗碎,放入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蓋嚴溫浸一小時,代茶頻飲,每日二次,對於夏季感冒,以發熱、頭沉、倦怠、吐瀉為主症者,效果較好。

三仙飲:用金銀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蠶豆30克,加水煎煮,以蠶豆煮熟為度,飲汁食豆,有消暑健身、清熱解毒的作用,尤宜用於伏於好生痱子、瘡癤者。

五豆湯飲料:取綠豆、赤白小豆、黑豆、白扁豆各適量,生甘草10克,煮沸涼後當茶飲,本湯營養豐富,味道甜美,既可補充鹽分,又能清暑解渴。

三花飲: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洗淨後以沸水沖泡,加蓋稍冷後當茶飲,有消暑解熱、芳香開竅、去心胸煩熱的作用。

適合夏季飲用的飲料很多,這裏只是舉例而言。為了保證配製的飲料乾淨、衛生,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要用涼開水配製飲料,而不要用自來水,自來水雖經過消毒處理,仍然會留下一些閏菌;配製出的飲料存放時間不宜過長(即使放在冰箱內也是如此),最好是當天配製的飲料,甜度和酸度都不高,在這種條件下,微生物繁殖很快;自製飲料時,所用的蔗糖、牛乳、澱粉等原料需要首先加熱滅菌,待晾涼後,兌入適量涼開水,迅速放入冰箱冷凍室以備用,以免混合料被微生物污染。

冷飲儘管喝著舒服,也有一定的解渴效果。但總的來說,解暑還是茶水好,溫熱的茶水是夏季較理想的飲料。若未養成喝茶的習慣,又不喜歡喝冷飲的,在揮汗如雨的夏天,就必須講究喝水的學問了。那麼,喝水又有哪些學問呢?

一是飲水莫待口渴時:不少人的生活習慣都是以口渴與否來決定喝水,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口渴表明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開始脫水,此時喝水為時已晚。

二是大渴易過飲:人若是在大渴時,最易一次飲水過多,從而使胃難以適應,造成不良後果。古人主張“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就是防止渴不擇飲的科學方法。如果一旦出現大渴難耐的情況,應緩緩飲水,避免身體受到傷害。

三是睡前不宜多飲水:因為當人處於睡眠狀態時,人體只是維持基礎代謝,各種代謝都進行非常緩慢,不需要過多的水分,而且睡前飲水過多,不利於夜間休息。

四是用餐時不宜喝水:因為進餐時飲水,會沖淡消化液,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長此以往對身體不利。

五是晨起喝水有助健康:因為早晨飲水可補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濃度,促進血液迴圈,維持體液的正常水準。

六是最好喝礦泉水:因數礦泉水不含糖水,沒有刺激作用,不像一些飲料具有刺激性,也不像果汁飲料含有大量的糖分。

夏季飲食調養,除了以上必需做到外,最後不可忽視的是: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原因是,夏天喝水多,沖淡了胃液,降低了胃液的殺菌力,使致病微生物容易通過胃進入腸道;另一方面,濕熱的氣候環境也適合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食物極易腐敗變質。因此,夏天必須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具體的措施是:

一是要注意生吃瓜果的消毒:蔬菜、瓜果生吃,不僅口感好,而且能攝取更多的營養物質,但是生吃這些東西又極易傳染上疾病,所以必須注意消毒。方法之一是用開水燙泡,將番茄、蘿蔔、黃瓜等瓜果先用自來水沖洗乾淨,然後放入開水中燙泡二三分鐘,或放入80度以上的熱水裏燙泡七八分鐘,即可殺滅痢疾桿菌等腸道病菌;方法之二是用高錳酸鉀消毒:將瓜果蔬菜用自來水洗乾淨後,再放入配製的0.1~0.2%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5~10分鐘,可殺滅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浸泡後再用冷開水沖洗一下即可;方法之三是用洗潔靈消毒:在一公斤清水中滴入幾滴洗潔靈溶液,將蔬菜、瓜果泡入消毒幾分鐘,然後用冷開水沖洗淨即可食用。

二是要注意食品的保鮮:方法是把鮮肉包在沾過醋的乾淨餐巾裏,過一晝夜仍能保持新鮮,不會黴變,因為醋能抑制細菌繁殖;買來活魚後,往魚嘴裏灌幾滴白酒,再放入清水盆裏,蓋上能透氣的蓋子,並把盆子放在陰涼黑暗的地方,即使在夏天,魚也能活好幾天;將買回來的蔬菜略為晾乾,把枯黃腐爛的葉子折去,將新鮮蔬菜整齊放入塑膠袋內,紮緊袋口。置於陰晾通風處,這樣保存的蔬菜,一兩天內不會變黃枯萎;在鮮蛋的蛋殼面均勻地塗抹一層食用油,便可防止蛋殼內的碳酸氣和水分蒸發,阻止外部細菌侵入蛋內,這是一種最簡便的鮮蛋保鮮法;用熱水將鹽化開,水涼後將豆腐浸於鹽水中。一般一斤豆腐一兩鹽,豆腐不但數日不壞,而且做菜時不必再放鹽;在洗淨的豆製品或魚上放幾根洗淨的蔥,可免蒼蠅叮爬。

三是不要忽略了家庭案板的消毒:有人對家用案板進行細菌學調查,在案板直徑10釐米的使用表面上,用直徑一釐米鑽頭,鑽深約三毫米,取木片置於細菌培養基中培養,檢查大腸桿菌數以萬計。可見,案板若不經常洗刷消毒,污染是嚴重的。家庭使用的案板必須使用洗滌劑及棕刷充分刷洗,使木見本色,特別是縫隙,切痕更應細緻沖刷,最後用清水沖淨,立放待其自然乾燥。

為了防止案板生熟不分使用混亂,可準備幾塊案板,如有的做麵食;有的切蔬菜,剁菜餡;有的切生的動物性肉類食品,若條件不夠,家中僅有一兩塊案板,就要注意分載,劃分區域使用亦可,最重要的是生熟一定要分開。此外,刀同案板是形影不離的兩件工具,所以一般家庭備兩把為宜,分為生熟專用,嚴格保持操作衛生。

四是要適當多吃些大蒜:這是由於大蒜含有揮發性的蒜辣素,它有著很強的殺菌力,可以殺死流感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腦膜炎球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及霍亂、百日咳等病菌,同時對阿米巴原蟲、蟯蟲、鉤蟲等,也有很好的殺滅作用。此外,大蒜還能幫助消化、增進食欲,是夏季調味解暑的佳品。

三、起居保健

夏季作息,一般地說,宜晚些入睡,早點起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黃帝內經》裏說:“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於日”,意思是說,在夏天人們每天要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盈與盛實;要晚些入睡,以順應陰的不足。夏季多陽光,不要厭惡日長天熱,仍要適當活動,以適應夏季的養長之氣。

夏季由於早睡晚起,相對睡眠不足,所以在經過一上午的學習和工作後,可能有疲勞之感,需要午休做適當的補嘗。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實、易醒的特點,早晨起的又早,到了中午就想打瞌睡,因此,要需要中午休息一下。此外,由於白天氣溫較高,汗出又多,體力消耗較大,再加上正午時分,烈日當空,此時人體血管擴張,使血液大量集中於體表,從而引起體內血液分配不太平衡,腦部供血量減少,因而時常感到精神不振,有昏昏欲睡之感,午睡之後,疲勞消除,精神煥發,可更好地適應午後的工作和勞動,但午睡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好在一小時以內。這裏要提醒一下,不能由於午睡時間短,就草草從事,亦要注意睡眠衛生。

首先是,飯後不要立即躺臥,應稍事活動一下,以利飲食消化。午睡時不要在有穿堂風經過的地方睡,亦不要伏在桌子上睡,以免壓迫胸部,影響呼吸。午睡時最好脫掉外衣,並在腹部蓋點毛巾被,以免胃腹部受寒。

夏天睡眠需要注意的是:睡眠時不可讓電扇直吹,最好關掉電扇,若太熱,可讓電扇往天花板上吹;夜裏睡覺不宜在外面睡,因為夏季暑熱外蒸,汗液大泄,毛孔開放,機體最易受風寒濕邪侵襲,嚴重的能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癱等病。睡覺前也不要乘涼太晚,更不宜長時間在水亭中、樹蔭下、過道中、涼臺上乘涼。

以上講的是夏季睡眠的學問,下面談夏季的著裝。

人們著裝首先要考慮是服裝的舒適性,然後才是款式、花色、美觀。夏季服裝以輕、薄、柔軟為好、衣料的透氣性、吸 吸性越好,越能有效地幫助人體散熱,使人穿著舒適而涼爽。

炎熱時節,人體每小時可排汗液500毫升左右。所以,夏季服裝應有良好的吸濕性主散濕性能,不能及時吸收汗液,並把它蒸發掉。吸濕性能差或裏面過於光滑的衣料,汗液就不能及時排掉,人就會汗流浹背,感到悶熱不適。

不同質地的衣料吸濕性能是不同的,據測定,氣溫在24℃,相對濕度在50%~70%時,人造粘膠纖維吸濕為10%~14%,蠶絲織品為8%~11%,亞麻為8.3%11.7%,棉織品為6%~9%。合成纖維吸濕率最差,滌淪不足1%,維綸也不過3%,所以夏季即便穿著孔隙很大的尼龍衫也會感到悶熱,其原因就在於尼龍的吸濕性差,不能有效地將汗液吸收而蒸發掉。所以夏季服裝最好選用人造絲、真絲、亞麻和棉針織品。

夏季服裝還要有良好的透氣性以幫助散熱,衣料的透氣性取決於紡織品的厚度與密度,衣料愈薄散熱性愈好。另外,透氣性與紡織方法也有關係,紡織品經緯這間呈直通氣孔的比交錯排列呈斜紋氣孔的要好。紡織品的密度愈高,透氣性愈差。同樣原料織成的布,密度增加一倍,透氣性減50%。所以夏季服裝愈薄,密度愈低,散熱性能愈好,穿著也愈涼爽。

夏裝大小、肥瘦、覆蓋體表面積的大小,與散熱也有一定關係。“露、透”的夏裝,有利於散熱,但過瘦的夏裝則會影響散熱,一般情況是服裝覆蓋面積愈小,體溫散失愈快。所以夏季以短衫、短裙、短褲為好。在裙子中,喇叭裙、連衣裙在走動時,能產生較好的鼓風作用,因此比瘦型裙顯得涼快。在夏裝的開口部位(領、袖、褲腿、腰部)不宜過瘦,最好敝開些,這樣有利於通風散熱,牛仔褲、緊身衣不適於夏季穿著。因為當襠短過緊的褲子會阻礙女性陰部濕熱氣體的蒸發,有利於細菌和的繁殖,即容易感染炎症,又易患皮膚瘙癢症,還可能染上泌尿系統病症,女性應穿寬鬆式衣褲為好。同樣男性穿緊身褲也是害多利少,一是它容易造成煩人的股癬,二是它不利於睾丸的發育,三是它經常刺激生殖器。

此外,服裝的顏色也很重要,因為衣料顏色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強度也不同。顏色越深,吸熱越強,顏色越淺,反射性越強,吸熱性越差。因此,夏天宜穿淺色服裝,以反射輻射熱。

這裏要說一下夏日女士著裝應注意的小問題:夏天,女士們絢麗多彩的衣裙使人感到美,然而,有些人的細小疏忽,也造成了美中不足。

西服裙給人文雅、莊重的感覺,但有人在公共場所穿西服裙還翹起二郎腿,實在有失文雅。西服裙後面的拉鎖和開氣在一條線上,穿著時常檢查一上它們是否與你自己身體的中線吻合,若扭到一邊看起來特別彆扭。極少數女性由於疏忽,裙後的拉鎖拉不嚴,就更讓人見笑了,所以穿拉鎖的裙子時不防常用手摸一下。

夏天天熱,有人襯衫領子開得較大,如果胸罩的肩帶露在領子外面,顯得很不文雅,所以,穿領口大的襯衫,最好戴沒有肩帶的胸罩。

這裏還要談談夏日戴帽子的學問。

夏季烈日炎炎,強烈的陽光照射會對人體產生一系列不良影響,眾所周知,陽光裏的紫外線有兩種成分,即紫外線A和紫外線B,前者能使皮膚曬黑,後者是損害性射線,可導致白內障、曬傷皮膚、引發皮癌。為了保護好眼睛,在強烈的陽光下,至少要戴頂帽子,這樣紫外線對眼睛的損害程度可減少一半。那麼,怎樣的帽子防護性能最好呢?

防護性能主要是對太陽輻射熱的遮阻力而言,遮阻力越高,防護效果越好。據科學分析,黑平面布帽對太陽輻射熱的遮阻力最小,僅為1.6%;而麥杆草帽和白平面布帽的防護性能最好,它們對太陽輻射熱的遮阻力分別為48.4%和50.1%。對於女性來講,還要講究一下帽的美觀,有以下涼帽可供選擇:

遮陽帽:既可遮陽,又能增加美感,可自動調節鬆緊度,比較適合少女或中年婦女;旅遊帽:用尼龍漏孔紗製成,帽子小,帽沿大,前額遮陽面較大,由兩色或三色拼成。女性以淺蘭、淺黃、奶白等淺色帽為宜;折疊帽:這是一種單色寬邊涼帽,能折疊成手帕大小的圓形,顏色以白色、白以小花點和淺蘭色為宜;禮帽:平頂圓邊,帽沿適中,女青年戴上給人以瀟灑之感;圓頂帽:皮膚較白者最好戴深色圓頂帽,膚色較深者宜戴淺色圓頂帽。

當然,防止陽光暴曬,保護眼睛,不能光靠帽子,還可戴變色鏡或墨鏡,這樣就能使過量的紫外線照射造成的損害減少90%以上。總之,為使眼睛明亮,以陽光下活動時請別忘戴草帽與太陽鏡。

第四,夏日的美容。

首先要選擇好化妝品:因為夏天氣候炎熱,人體容易出汗,選擇使用化妝品較合適:防曬劑:一般來說,人們對紫外線的危害認識,遠不如對寒冷的認識,陽光中的紫外線不僅能將皮膚曬黑,而且能使皮膚角質化失去彈性,使表皮早衰,嚴重時還會患日光疹、黃褐斑等皮膚疾患,所以不能輕視防曬。常用的防曬劑有膏、霜、蜜、脂肪型。它們均能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夏天使用防曬劑,猶如撐一頂太陽傘,可以消除皮膚早衰之慮。花露水:是由3%左右的香精和70%左右酒精,適量水分配製而成。所以它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在夏天可以作為消毒滅菌劑使用,如在洗臉水、浴水裏、臥室、客廳內或身上灑些花露水,不僅能清除去汗氣、殺菌止癢,且能提神醒腦,提高活動效率。爽身粉與痱子粉:它們作用極相似,都有涼爽肌膚、吸收汗液、止癢等作用。但爽身粉和痱子粉皆必須在清潔乾爽的皮膚上使用。香水:香水和花露水屬同一類型產品,但香水不含水分,它的主要功能是給人以芳香和美感,一年四季均可使用。香水使用部位主要是服裝、手帕、頭髮。

其次,要巧化眼妝:夏季氣溫很高,有些皮膚黝黑的人不能靠化妝而使皮膚顯得白些,因為厚塗粉底的辦法過不多久就會一團糟。因此,膚色不白的人,可以巧化眼妝來提高自己的亮麗程度,選用與膚色相同色素的眼影,如棕色、橙色、配以按同樣道理選取的粉紅、橙色系列口紅,由於這些色彩與膚色接近,頗具自然感。

若是皮膚白者,眼影則可以選用淡蘭、紫色等,會顯得更為明亮,若眼線用灰色等,則顯得更為涼爽宜人。

化眼妝前,可在眼皮上打上半透明粉底,補上一些松粉。選用淡紫色眼影從睫毛到眉毛塗滿上眼皮,用眼影掃勻,使眼影與其他部分無明顯的分界。然後用深色系列的紫色,從內眼角開始,經上眼皮中點向外塗至眉梢與眼尾中部,並使之淡化,深淺色之間不留痕跡。

眼線可畫成棕色或黑色的,還可在眼線處以深紫色眼線筆從內眼角向外眼角描繪,之後用手指輕抹一下,眼線即不顯突出。

最後為增加涼爽感,可用極淡的淺紫色眼影,在眉心處點上一點,再用眼影刷使之柔和到不留痕跡的程度,下眼線處亦可照此淡塗。

還有,不要忘了蔬果美容,主要辦法是:將吃剩的西瓜切成塊狀,直接塗抹臉部,再反復揉搓五分鐘,然後用清水洗淨,再塗上一點化妝品。每週二次,可使皮膚保持細嫩淡白;黃瓜不僅能收斂、消除皮膚皺紋,而且能使灰暗的皮膚光潔細膩,方法是把黃瓜切成小塊,榨出汁來,用棉花蘸汁往臉上塗抹,皺紋多的地方多塗點,一天一次,很快就會見效;番茄富含維生素,不但食之有營養,外用對皮膚美容也很有功效。方法是:將番茄切碎,盛在碗內,用湯匙擠壓成糊,加入少許蜂蜜,塗於臉部及手臂,時常塗抹,能使肌膚潔白,消除皺紋,青春長駐;檸檬對皮膚有漂白的作用,如果想漂白皮膚,可將檸檬汁與蛋黃拌勻,用棉花蘸汁塗臉,眼睛四周不要塗,15分鐘後用溫水洗淨,每週兩次很快見效。

第五,盛夏居室的佈置。

夏天,首先要將多餘的或暫時不用的家俱搬掉,使居室擁有較寬的空間。有條件的家庭可將沙發、座椅等家俱換成藤、竹質的,這樣要涼快的多。每天,將南北兩向的門窗打天,呼吸對流而生的自然風,可使居室滿屋生涼透爽。

其次,用淡綠、淺蘭、瓦灰、乳白等色彩裝飾牆面、天花板、窗簾、沙發套,因為冷色調的色彩,能讓人心理滋生舒適爽涼;若要牆上掛一幅《冰山雪峰圖》的油畫,亦可給人心底生涼的效果。

還有,在向陽的外窗戶上方裝上涼篷,可將烈日直射帶來的熱量阻之窗外;由於嘈雜的噪音在熱天更令人厭煩而平添煩躁不安,因此,使居室有個靜謐安逸的環境,是求涼生爽的一個決竅。夏天,收音機、電視機的音量應小些,家長不要打罵孩子,夫妻之間不要爭吵嘻鬧,鄰里之間應和睦相處,總之,心靜自然涼,靜謐能增強涼爽的效果。

第六,夏天不宜用涼水沖腳。

在夏天熱浪襲人之時,一些穿輕便涼鞋、拖鞋的人,喜歡用涼水沖洗雙腳,沖完後全身自覺涼快許多,殊不知經常這樣做,是有損于健康的。

醫學研究證明,人的腳部是血管分支的最遠端末稍部位;腳的脂肪層較薄,保溫性差;腳底皮膚溫度是全身溫度最低的部位,極易受涼。若夏天經常用涼水沖腳,使腳進一步受涼遇寒,然後通過血管傳導而引起周身一系列病理反應,最終導致各種疾病。此外,因腳底的汗腺較為發達,突然用涼水沖腳,會使毛孔驟然關閉阻塞,時間長後會引起排汗功能遲鈍。特別是,腳上的感覺神經末梢受涼水刺激後,正常運轉的血管組織劇烈收縮,日久會導致舒張功能失調,誘發肢端動脈痙攣,紅斑性肢痛,關節炎和風濕病等。

第七,吹電風扇的學問。

炎熱的夏天,打開電扇,清風拂面,好不愜意,疲勞也漸漸消失。可是使用不當也會得病,究其原因, 是因為缺乏使用電風扇的衛生常識和方法。

有的人過於貪圖涼快,將電扇置於離身體很近的位置,久吹不停。這樣,受風吹的一面汗水蒸發很快,體表溫度顯著下降;末吹的一面,汗水蒸發慢,表皮溫度相對較高,表皮血管仍處於舒張狀態。這時,整個人體的血液迴圈就會失去平衡,汗液排泄也不均衡,可能發生頭痛、頭暈、全身不適等症狀,嚴重的還可誘發中風。

一些人的身體太熱多汗時,突然用電扇猛吹,易引起熱傷風,如果睡著時還吹電扇,易引起感冒,又怎樣吹才能正確呢?

首先,吹風不宜過大:現代醫學認為,室內的風速最好控制在0.2~0.5米/秒,最大不宜超過3米/秒,因此,電扇吹風不要太大,尤其是在通風較好的房間和在有過堂風的地方;

其次,不宜對人直吹:直吹,風邪易侵入人體內,尤其是在身體虛弱或大汗淋漓時,更不要只圖一時痛快,讓風直接吹到身上,最好讓電風扇朝一個角落吹;

還有,不宜持續固定對身體某個部位吹風,宜吹吹停停,宜用擺頭電扇,對於小兒、老人、身體虛弱的人,更宜少用電扇吹風,因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但可用電風扇調節室內氣流,藉以間接降溫;

最後,要注意出汗較多時,不要立即在靜坐或靜臥情況下吹風,因為此時全身表皮血管擴張,突然遭到涼風吹拂,往往會引起血管收縮,排汗立即停止,從而造成體內產熱和散熱失去平衡,多餘的熱量反而排泄不出;另外,涼風吹襲後,局部防禦功能下降,病毒細菌侵入,可產生上呼吸道感染、肌肉、關節疼痛,有的甚至腹痛、腹泄。

總之,使用電風扇一定要講究方法,否則好事變壞事,于身體健康反而不利。

四、運動保健

夏天由於氣溫高、濕度大,給體育健身增加了困難,因此,如何健身,是一個不太好解決的難題。宋代的大養生家陳直曾在他的《壽親養老新書》裏有較詳細的論述:“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隨意讀周易、國風、……陶、杜詩、韓、蘇文數篇。從容步山徑、撫松竹,與麋犢共偃息于長林豐草間。坐弄流泉,漱齒濯足”。晚飯後,則“弄筆窗間,隨大小作數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蹟、畫卷縱觀之……出步溪邊。邂逅園翁友,問桑麻、說粳稻、量睛核雨探節數,相與劇談一俏。歸而倚杖柴門之下,則夕陽在山,紫綠萬狀,變幻頃刻,悅可人目。”在這裏陳直提出了眾多夏季健身措施,如屬於小勞的汲山泉,拾松枝;屬於夏季旅遊的步山徑、撫松竹;屬於戲水活動的弄流泉,漱齒濯足等。除健身外,夏季養生讀書習字、品茶吟詩、益友清談和觀景納涼等,亦很有益於身體健康。究竟又有那些運動適合於夏季養生呢?

一是提倡旅遊。夏日旅遊的主要目的是消夏避暑,根據此原則,夏季旅遊的目的地應是海濱和山區。原因有二:首先是二者的氣溫相對較低;海濱氣候又稱海洋氣候,海洋由於它固有的特性,形成與陸地上顯著不同的氣候,夏日裏內陸已是烈日炎炎,但海濱卻涼風習習。山地氣候的特點是氣溫較低,但晝夜溫差大。一般地說,氣溫的高低與海拔高度成反比。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氣溫約下降0.5℃~0.6℃,所以山上的氣溫一般都比麓低,夏季更是如此。而且山上、山下兩地相對高度差越多,氣溫差異越大。

其次是海濱與山區的環境宜人:生活在海邊的人會感到風向在一晝夜裏會呈現有規律的變化。白天日出後,有涼風從海上吹向陸地,送來清新的空氣,尤其炎夏暑日,清涼的海風拂面而來,使人頓覺爽快,倦意全消;夜晚來臨時,風向也隨著轉成從陸地吹向水面,送走污濁的空氣。此外,在海濱空氣中,碘、氯化鈉、氯化鎂和臭氣含量通常較高。其中碘含量是大陸空氣含碘量的40倍,不僅能補充人體生理需要,還有殺菌作用。還有,寬廣鬆軟的沙灘,為人們進行日光浴和海水浴提供了天然場所。以上海濱氣候所具備的特有的綜合作用,可協調機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對許多慢性疾患,如神經衰弱、支氣管炎、哮喘、風濕病、結核病、心血管系統疾患及各種皮膚病都有一定防治作用。因此,夏季旅遊最好去海濱休息10天左右,這樣非常有益於身心健康。

去山地旅遊也有不少好處,一般地說,山地環境對人體健康較為有利的高度範圍是中、低山區,即海拔高度在500~2000米左右的區域,它對人體健康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山地氣候的療養效應和山地環境中的某些長壽因素兩方面。我國著名的山地氣候療養地有廬山、黃山、莫干山、雞公山、峨眉山等,這些地區峰巒和山洞起伏,綠樹成蔭、山花爛漫、草木散發出的芳香性揮性物質有一定殺菌作用。清泉匯成壯觀的瀑布、飛濺的水滴周圍陰離子富集,空氣格外清新,呼吸這樣的空氣,可鎮定情緒,預防哮喘發作,還能改善肺的換氣功能。此外,山上氣溫、氣壓較低、風速較大、太陽輻射,尤其紫外線含量充沛,有助於鈣、磷代謝和機體免疫力的提高。山區壯闊的自然景觀、寧靜透明的天際或變幻無窮的雲海,都令人心曠神怡。人們可充分利用山地的自然條件作短期療養,避暑、爬山、旅覽和散步,通過這些活動,使心血管系統功能得到鍛煉。

二是最好游泳。夏季參加體育鍛煉,最好的項目莫過於游泳了。驕陽似火,熱風撲面,還是游泳最舒服,既鍛煉了身體,又可祛暑消夏。游泳對人們的好處很多。

首先游泳能提高人的呼吸系統功能。水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820倍,人在水中呼吸要承受13分斤重的壓力。為了克服這種壓力,呼吸肌必須用更大的力量進行吸氣。呼吸肌的力量增強了,肺活動量就會增大,經常參加游泳鍛煉身體的人,其肺活量可達5000毫升,而一般人肺活量只有3500毫升。這樣,經過鍛煉後,能夠充分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使體內組織細胞新陳代謝旺盛,對防治慢性氣管炎,改善肺氣腫有良效。

其次,游泳能提高心血管系統功能。水溫比體溫低,水的導熱性是空氣的26倍,人接觸水後常常引起末梢血管收縮,繼而發生適應性的擴張。這些因素,能大大增強心臟的功能,減少代謝廢物在血管壁上的沉著。

還有,游泳能使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增高,指揮功能增強,工作後若到水中游泳片刻,不管是誰,皆會感到精神振奮,疲勞消失,周身輕快。尤其對中老年人來說,常參加游泳,可使脂肪類物質較好地代謝,避免脂肪在大網膜和皮下堆積形成肥胖病。

以上說明,游泳的確好處很多,但它也不是任何人皆可參加的運動,當你下水之前,務必作一次徹底的體格檢查。若內臟有嚴重疾病,女性在月經期、上節育環、結紮輸卵管、人工流產、分娩以後,以及患有某些皮膚病和其他傳染性疾患(體癬、足癬、嚴重沙眼、黴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的人,一般是不能參加游泳的。此外,患有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人,一部分耳聾的人內耳連帶有病。也不能游泳。若上述情況皆無,醫生表示同意,則可參加游泳鍛煉。

此外,游泳應在飯後一小時進行,因為飽食後的胃部受到壓力作用,易引起疼痛與嘔吐:游泳前還必須充分作好準備活動,以避免發生抽筋和感冒:在下水時,不要猛一下跳進水裏,應先在水淺的地方用水洗洗臉、洗洗上肢、搓搓胸腹,使身體充分適應後,再到水深的地方游泳;游泳後,若水在耳朵裏不出來,可採用側頭低耳跳躍法;游泳後還必須用清潔水徹底沖洗一下身體,將不潔的水沖去。為了預防眼病,最好滴一些眼藥水。

三是玩健身球。健身球因主要產地在河北保定,故又叫保定鐵球。此運動能調和氣血、舒筋健骨、強壯內臟、健腦益智,且運動量小,不受場地、氣候的限制,故適宜夏天練習。若能經常堅持練習健身球,對偏癱後遺症、頸椎病、肩周炎、冠心病、手指功能障礙等疾病均有較好療效。其原因在於:人體五指之上有許多穴位,是幾條經絡的起止點,而經絡則是聯繫人腦神經和五臟六腑的紐帶。常練習者,可通過這些穴位和經絡產生不同程度的刺激,從而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目的。此外,由於鐵球與手掌皮膚的頻繁摩擦,也會因靜電及熱效應的產生,起到增進血液迴圈,治療周身各部位疾病的作用。怎樣運用健身球進行鍛煉呢?

(1)單手托雙球摩擦旋轉:即置雙球于單手掌心中,手指用力,使雙球在掌心中順轉和逆轉。在旋轉時手指要緊貼球體,使雙球互相摩擦,而不要碰撞。

(2)單手托雙球離心旋轉:即在上述動作熟練後,逐步達到雙球互相離開旋轉。手指動作,旋轉方向均與摩擦旋轉相同,只是將手指伸開,用力撥弄雙球,使雙球在掌心中飛速旋轉,而不碰撞。其速度一般要求為順轉150~200次/分。

(3)雙手四球運動:即是在單手運動的基礎上,逐步鍛煉雙手四球運動。方法是:兩手同時做單手動作,此需要充分發揮大腦的作用才能做到。此動作難度大,要求技術高,但效果要比單手運動更好。

(4)用鐵球按摩、揉搓、捶擊身體的不適部分,可減輕疼痛,也能鍛煉手力,對常患肩胛不適、腰酸腿痛的老人大有好處。

(5)用單手或雙手虎口使勁握球,或用手掌心使勁握球,有酸熱的感覺,經常這樣鍛煉對提高指力、腕力、握力、臂力均有説明。

四是釣魚。

釣魚不僅在於獲魚,更在於怡養性情,增益身心,過去許多文人名士把“煙波垂釣”視為文雅活動。相傳,輔佐周文王打天下的薑子牙,曾垂釣于渭水之濱,至今陝西寶雞市東南的磻溪,還留有據說是薑子牙垂釣的遺跡。三國的諸葛亮垂釣,為的是轉移一下心情,美國總統羅斯福垂釣,為的是放鬆緊張的神經,每當國會辯論政策之前,他常常抽空前去釣魚。

夏天,每當你來到水庫、池塘邊,在繁茂的樹蔭下,清風吹拂,可閱繁茂生長萬物之氣態,聞斜陽中蟬鳴,視綠波中“白浮”跳躍……尋得這舒悅和寧靜,自然得心地清涼,驅煩抑躁之情志,這是多麼愜意啊!而經常體驗這種怡樂之情,自然有利於健康,益壽延年。正如陳君禮在《釣魚樂》中所說:

垂釣湖畔心悠然,嫩柳絲絲掛我肩;

鳥語聲聲悅我耳,春風微微拂我臉;

湖光水影收眼底,愁情雜念拋天邊;

魚杆拉成彎弓形,上釣鯽魚活鮮鮮;

村人笑笑問我言:“為啥一釣就半天?”

“釣來錦繡不老春,釣來幸福益壽年!”

的確是這樣,經常釣魚確能促進健康。明代李時珍就指出,垂釣能解除“心脾燥熱”,而暑天炎熱的氣候往往使人煩悶,焦躁,容易“上火”,所以夏天還是釣釣魚好。古人雲:“湖邊一站病邪除,養心養性勝藥補”,釣魚所以養心養性,是由於釣魚是用腦、手、眼配合,靜、意、動相助而成的。垂釣之際,眼、腦、神專注於浮標的動靜,不聲不響,意在丹田,行靜實動,它對提高人的視覺和頭腦靈敏的反應能力,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五是做做空氣浴。關於空氣浴請見其他卷章,此略。

以上的運動項目,我在此只是舉例而已,當然適宜於夏季鍛煉的項目還有不少,這裏就不多說了。俗語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說明夏天的運動鍛煉對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夏天天氣炎熱,對人體消耗較大,故夏季參加鍛煉時必須講究方法,只有合理安排才能收到好的健身效果。

第一,多吃些鹼性食品,防止酸堿平衡失調:夏天鍛煉活動後,常常汗流浹背,致體內大量的鹽及鉀離子也隨汗水丟失,而鉀離子丟失過多,則可出現肌肉乏力、周身酸楚,心律不齊、嗜睡和精神不振等現象。此外,由於鍛煉活動大量消耗體力,致使體內新陳代謝的中間產物——丙酮酸、乳酸等蓄積過多,此時血中的堿貯備下降,易引發血液的酸堿平衡失調,為了維持正常的酸鹼度(PH),必須增加血液的堿貯備,而鹼性食品以水果為主,水果中的西瓜、鳳梨、杏、桃、李子、哈密瓜等均富含鉀鹽。

第二,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進行室外運動鍛煉,清晨起來應到公園、湖邊、庭院等空氣較為新鮮的地方活動。

第三,運動量要適度,不要過度疲勞;在劇烈運動後會感到口渴,但不宜過量、過快進食冷餐或冷飲,以防腸血管急驟收縮,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而出現腹痛、腹脹、腹瀉。可適當喝些鹽開水,最好洗個熱水澡,既可消除疲勞,又使人感到格外舒服。

五、藥物保健

夏季藥補雖不如冬天那麼重要,但亦不可缺少,主要應貫徹以下三條原則:

一是要益氣生津。

既要吃一點能夠補益陽氣和津液的藥物,但性質要平和、微涼,切忌滋膩、溫熱之品。這是因為夏天氣候炎熱,汗出過多,而耗氣傷津,對於老人、體質虛弱之人尤應如此。具體藥物如下:

五味子:《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並認為本藥功能“主益氣、咳逆上氣、帶傷羸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孫思邈說:“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氣。遇夏月夏季之間,困乏無力,無氣以動,與黃芪、人參、麥冬、少加黃柏煎湯服,使人精神頓加,兩足筋力湧出。”“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氣,在上則滋源,在下則補腎。”這裏的五月、六月,是陰曆,正值夏天最熱之時。可見,五味子有良好的補虛健身作用,常服能使人增強體力。本品單用即有效,如《千金要方》用五味子末,酒服,每次3克,日服3次。

據藥理研究,五味子能使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加強,促進二者的平衡,有利於神經衰弱的恢復,並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動,提高工作效率,亦能增強體力,且能增強機體對非特異性刺激的防禦能力。因此,五味子是一味良好的保健藥品。

玉竹:本藥為養陰生津之佳品。《神農本草經》載其主“諸不足,久服去面黑幹,好顏色,輕身不老。”《本草拾遺》則曰其“主聰明、調血氣、令人強壯”,本品單即效。

現代研究證明,本藥確有強壯之作用,可用於各種心臟病之心力衰竭。但其力緩和,宜久服,總之,玉竹用於體弱者,可作一般滋補作用,屬清補之品,久服則消除疲勞,強壯身體,抗衰防老,延年益壽,故為康復保健的常用良藥。

冬蟲夏草:本品溫腎益精,補肺益氣,且溫而不燥,平補陰陽,為補虛療損之良藥。如《文房肆考》載,孔裕堂之弟患怯,汗大泄,雖盛暑處密室中,猶畏風甚,病3年,醫藥不效,以冬蟲夏草和暈蔬燉食而漸愈,足見本品常服確能補虛療損,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若該藥與雞、鴨、肉類一同燉服,則滋補作用尤著,如《本草綱目拾遺》載:以蟲草與老雄鴨同用,加醬油、酒蒸食之,用於病後虛損、體弱多病者。

現代研究證明,本藥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確有較佳的滋補強壯作用。近年又發現本品有抗癌作用。本藥保健成品製劑較多,如“蟲草雞精”“蟲草精”“蟲草酒”“蟲草即溶茶等”,均屬滋補強身藥品之上乘,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深受人們歡迎。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有養心益肝、滋補安神、斂汗補虛等功用。《神農本草經》裏說:“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

現代研究證實,本藥有良好的鎮靜、催眠作用,單服即有效,可用酸棗仁9克,臨睡前以竹葉9克煎湯調服,用於勞傷心神,心血不足,虛煩不眠者。

除了上述單味藥外,中成藥“生脈飲”可在夏季常喝。本成藥裏含有人參、麥冬、五味子,其中人參補肺,益氣生津,增強和恢復人體各器官的功能,是主藥,輔以麥冬養陰、清熱生津,用以治療陰虛肺燥,亦可治療心陰不足形成的心燥不眠等;加上五味子斂肺止汗生津,用以治療氣虛津傷所成的體倦汗多、短氣心悸、口幹及氣虛性喘咳。三味藥共同組成益氣生津、斂陰止汗的有效方劑,用於氣陰兩傷形成的心悸氣短、脈微虛汗、咽幹舌燥及久咳傷肺、氣陰兩傷、乾咳短氣、自汗以及各類心源性休克。運用時,口服安瓿劑,日服三次,每服10毫升。

益氣生津除了使用藥物以外,還可採用藥膳療法,不少食物皆具有益氣生津的作用,下面介紹較常使用的幾種:

鴿肉:味甘、咸、性平,功能補氣、益精血,可用白鴿一隻,去毛及內臟,切小塊,與淮山藥,玉竹各一兩,共燉,熟後食肉飲湯,可治療消渴飲多、氣短、乏力。

黑豆:味甘、性平,功能補腎滋陰,補血明目,消腫利水。本品營養豐富,與黃豆相近,而含蛋白質高於黃豆,可煮食,對病後體弱之人有滋補作用;由於黑豆入腎,能補腎滋腎,還能補血明目,老年人經常服用有益健康,有益於延緩衰老,可烏髮。

木耳:能益氣補腦,潤肺生津,是天然營養滋補佳品,也是菜中珍肴。其補益力強,滋潤力強,老幼病弱,皆宜服食。久食養榮強志、健身、長壽,還有抗癌作用。

松子:味甘、性平,營養價值很高、含蛋白質16.7%,脂肪63.5%,碳水化合物9.8%,還有鈣、磷、鐵,不飽和脂肪酸等,有較好的滋補健身作用,老幼皆宜。炒食,煮食為主。松子補腎益氣、養血潤腸的作用較顯著,對老年體弱便秘、暈眩腰痛、小兒生長發育遲緩均有較好作用,常食者佳。

二是應健脾和胃。

這是因為脾和胃在夏季,尤其是長夏時最易受到損害,原因是以下幾點:一是暑濕之氣盛,而濕邪困脾,易阻礙脾胃之陽氣;二是夏季人們吃寒涼食品多,而寒涼傷胃;三是夏天喝水多,沖淡了胃液,降低了胃液的殺菌力,致使病微生物容易滋生。

有鑒於此,夏天必須重視保護脾胃功能,故應常吃一些健脾和胃的藥物和食物,主要如下:

白扁豆:味甘、性平,功能健脾和胃,常用於脾胃虛弱所致飲食減少、便溏腹瀉、白帶多、反胃等症。

糯米:味甘、性溫,古稱元米、江米,功能溫補脾胃,可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泄瀉、體弱;此外,本品又長於益氣,對於氣虛所致的自汗、妊娠腰腹墜脹、勞傷後氣短乏力等症有一定效果。

太子參:又稱孩兒參,是一味很好的清補之品,味甘、性平,它的補氣作用近似人參、黨參,但效力較差,可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食欲不振、乏力、自汗、氣短等症。此外,由於本品的生津作用勝於補氣,常用于氣陰不足之症,如氣短乏力、咽幹等。

白術:味甘、苦、性溫,功能健脾益氣,常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食後腹脹、食少,便溏、四肢無力等症。此外,白術亦可燥濕健脾,對於脾虛濕停所致的腹瀉、嘔吐、浮腫、胃脘脹滿等症療效較好。

甘草:味甘、性平,功能健脾益胃,對於脾胃氣虛所致的飲食減少、倦怠乏力、四肢無力等症有較好療效;同時,本品又可補益心氣,可用於心虛所致的心悸怔忡、氣短、脈結代等症。甘草還能清熱解毒,若與滑石、青黑同用,共研細末,每次二錢沖服,或每日一劑煎服,能治療暑熱所致的口渴、口舌生瘡、目赤、咽痛等;若與綠豆同用水煎服,可解多種藥物中毒。

用中成藥補益脾胃,可用人參健脾丸,本品開胃健脾,對由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胸腹脹滿、大便溏瀉有良效。本品為袋裝的小粒丸,可日服2次,每次6克,溫開水送服。若夏季食欲不振,脘腹脹悶者,可服用枳術丸,本丸藥裏以白術為主,用以健脾燥濕,以提高脾的運化作用;輔以枳實破氣消積除脹,使氣滯消除,胃的功能得以恢復,這樣,一補一消,補而不滯氣,消而不傷正,使之成為健脾和胃的良藥。本藥為小粒丸劑,可日服2次,每服6克。

三是可“冬病夏治”。

中醫養生學家發現,冬季常發的慢性病及一些陽虛陰盛的疾患,往往可以通過伏夏的調養,使病情得以好轉。其中,以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最顯著。

從小暑至立秋,人稱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最高、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春夏養陽”,此時予以治療,可以使患者的陽氣充實,增強抗病能力。此是依據中醫“發時治標,平時治本”的原則,除了在冬天發作時治療外,就常常採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治療。在夏天未發病時,就“培本”以扶助正氣。人體正氣旺盛,抵抗力增強,到了冬天就可以少發病或不發病。

六、防病保健

夏令酷熱多雨,不管是熱邪,還是濕邪,皆能傷人致病,因此,對於疾病的預防必須重視。

一是不要忽略感冒。

一般來說,感冒易在冬寒春冷季節流行,但在夏季,人們也不能不防。由於夏季氣溫高,人體出汗多,體力消耗較大,加之晝長夜短、睡眠不足、以及冷水洗浴、吹電風扇等,同樣會患上感冒。此外,花園草地、陽臺、街邊巷尾露天夜宿,過量冷飲,受穿堂風吹襲或電扇風下睡覺過久等,也容易要重視預防感冒。

在感冒流行期間,老年人和小孩不宜過多串門或去公共場所,以減少感染機會。由於感冒不僅通過呼吸道傳染,所以要注意手的清潔衛生,並謝絕與感者握手。夏天,還要避免體內過度消耗,應有足夠的睡眠時間;衣著隨涼熱添減,不要睡在露天,以免受涼;患有慢性鼻炎、咽喉炎的人易感冒,要認真進行治療。夏夜乘涼莫過晚,也不要坐在潮濕的地方;同時,避免咽喉部被病毒感染,注意勞逸結合;洗冷水浴後或游泳後要把身上的水擦幹;西瓜、冰棍等不要吃得太多。

夏季感冒,中醫按傷暑處理。因其病因和症狀的不同,又分為陰暑和陽暑。但以陰暑最多。因為“暑熱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則犯之者少;陰寒襲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則犯之者多。”治療陰暑症,宜用辛溫解表法,可服用:荊芥9克,紫蘇9克,前胡9克,甘草3克,香薷4.5克,藿香9克,生薑3片水煎服,若伴有嘔吐可加用茯苓、半夏、便瀉加厚朴、木香。

二是謹防疰夏。

夏天裏,有些人會有胸悶不適、胃納欠佳、四肢無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微熱嗜睡、出汗較多等症狀,人也日漸消瘦,如果上醫院檢查,卻查不出什麼器質性病變。到了秋天,天氣涼爽以後,這些症狀便會自然消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疰夏。

疰夏,又叫苦夏,是夏季常發生的一種病症。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人對氣候的變化適應能力較低,不能很好地適應夏季炎熱、潮濕的氣候,這時大腦和神經系統處於抑制狀態、造造的功能降低,胃腸道分泌的消化液減少,食物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造成營養缺乏,產生上述一系列症狀。對於此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是芳香悅脾,辟穢化濕,減少食量,清淡飲食,少吃油膩,以使脾健胃和。體質虛弱、易患疰夏之人,在秋冬之季可服用一些補肺健脾益氣之品。對於已患疰夏者,中成藥有“藿香正氣水”、“香正氣丸”、“六一散”、“去暑丸”等,上述諸藥均有良效。此外,每天用鮮藿香、佩蘭各10克,飛滑石、焦大麥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飲,有一定效果。

三是中暑的防治。

中暑,俗稱發痧,是炎夏易發的疾病。在一般情況下,人體產熱和散熱正好相等,所以,人的體溫總是保持在攝氏37度左右。但在強烈的夏日陽光下照射過久,紅外線能使人大腦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所以容易發生中暑。此外,若外界氣溫高,空氣濕度大,無風、汗蒸發困難、體內熱量積蓄過多,也容易發生中暑。當然,如出汗過多、身體裏水和鹽大量排出,得不到及時補充,水鹽代謝發生障礙,也會中暑。身體過度疲勞,體弱多病也是發生中暑的原因。

根據上述分析,可制定下列預防中暑的辦法:首先,要合理安排時間,早出工、晚收工,中午多休息,不要長時間在太陽下曝曬,不要在悶熱的環境下工作、勞動、學習。野外工作時,最好穿淺色的衣服,戴草帽、勞動一段時間後到樹蔭或涼棚下適當休息一會。注意多喝清涼飲料、涼鹽開水、綠豆湯等,或者服用人丹、十滴水,也能起到預防作用。每天要洗澡或擦澡,保持皮膚清潔、汗腺排泄通暢。對老、弱、婦、幼,應給予重點照顧,根據各人身體條件和天氣情況作適當安排。

在臨床上,中暑由於產生原因不同,所患症狀也差異很大,可分為下列四型:

一是中暑高熱,亦叫熱射病,主要是體溫不能發散引起, 為中暑中最嚴重者。可伴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體溫升高(可達42℃),伴有意識模糊、昏睡、呼吸困難、嚴重者昏迷、血壓下降等。

二是中暑衰竭,亦叫熱衰竭,主要是因大量出汗而引起,可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體溫不高、面色蒼白、皮膚多汗、呼吸淺、脈搏弱、血壓下降、意識不清等。

三是中暑痙攣,亦叫熱痙攣,主要是由於過熱,大量出汗,體力過多地丟失氯化鈉而引起肌肉痙攣,常與熱衰竭同時出現。有口渴、乏力、體溫不高、皮膚多汗,突出表現為四肢肌肉痙攣。有抽筋樣疼痛。

四是日射病,是因日光直射頭部而產生的腦部損害。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症,重者可昏迷,體溫可升高。

不管上述哪種類型,只要一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感覺的話,就應暫停工作,立即移至陰涼處,解開衣服,頭部冷敷或冷水擦澡,多喝淡鹽水或清涼飲料,可服人丹或十滴水等。

有高熱者可給予物理降溫,用冷水或冰袋冷敷、酒精擦澡,風扇吹;可用解熱藥口服或肌肉注射;有呼吸困難者可人工呼吸。若處理後未見好轉,血壓下降者,應急送醫院搶救。

對於熱衰竭和痙攣者,主要是補充水分與氯化鈉,重者靜脈輸生理鹽水,或葡萄糖鹽水;病情無轉者,急送醫院。

四是汗斑的防治。

夏天,有些人身上會出現一些大小不等的片狀脫色斑,上面常附有細小脫屑,可有癢感,出汗後更明顯。人們常將此誤認為出汗後的斑漬,俗稱“汗漚的”,其實這是一種由真菌引起的皮膚表角質層慢性的輕度感染,醫學上叫作花斑癬。它的皮損特徵為散在或融合的淡色或著色區上有糖秕狀脫屑,好發於胸、腹、上臂及背部,有時也可波及到面、頸及其他部位。因這種真菌喜歡在濕熱環境中生長繁殖,所以夏季更易患此病。有一定傳染性而較難根除。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這種病痛苦不大,所以常常被忽視而延誤治療。特別是,由於本病皮損的特點是脫色,有時會被誤認為白癜風,而加重患者的精神負擔,甚至導致誤治,因此最好的辦法是有了類似皮損及症狀,儘快到醫院診治。

怎樣治療汗斑呢?可用25%的硫代硫酸鈉外塗後再以3%的稀鹽酸,使產生新生態的硫以達到殺菌的作用。此外,1%的克黴唑霜或酊劑也有一定療效。若用中藥治療效果也很好。藥用:苦參30克,白蘚皮30克,黃柏30克,枯礬10克,雄黃10克,地膚子20克,煎水,用紗布做濕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預防本病的辦法是,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換洗曬衣服、寢具等。

五是痱子的防治。

痱子,系感受暑熱,汗水刺激皮膚上的淺汗毛孔而發。患處火辣發癢,抓破皮膚,可感染化膿菌而成癤子、膿泡瘡等皮膚病。

痱子最容易長在兒童身上,但有些皮膚嬌嫩、肥胖多汗或體質弱的成年人也會長痱子。除了腳底、手掌等皮膚較厚的部位外,全身各個部位都會生痱子。

在患了痱子後,只要注意保持皮膚衛生,幾天之後,痱子會乾枯,脫皮而不治而愈。比較重的痱子,可用六一散(甘草一份、滑石粉6份)或臭梧桐60克,馬齒莧120克煎湯外洗,也可以內服金銀花露,均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同時,不讓孩子用手抓痱子,以免感染化膿。

預防痱子、治療痱子,民間積累了不少食療驗方,主要如下:

韭菜根去泥洗淨,取30~60克水煎服。

石榴皮15克,菉草30~60克,煎湯外洗。

棗葉兩份、薄荷一份,滑石三份,碾成細粉,撒於痱子上。

枇杷葉煎湯,加入浴水中淋浴。

鮮黃瓜切片,擦抹患處。

冬瓜切片,輕輕塗擦患處,可使痱子消退。

鮮蘿蔔絞汁,塗擦患處,很能止癢。

鮮苦瓜葉、薄荷各適量、搗爛取汁,搽於患處。

用綠豆粉60克,滑石粉30克,和勻後撲搽患部,也可再加上蛤粉60克同用;與此同時,還可同時取綠豆,鮮荷葉各適量煮湯多次服用。

用鮮絲瓜葉水煎湯,每天用以洗浴,也可單用或與上方配合使用鮮絲瓜葉絞汁,外塗患處;對於膿痱子,則用絲瓜葉一把,硼砂適量同搗成泥、外塗,每天三次。

除用食療法防治痱子外,主要是要注意皮膚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對於易得痱子的人,洗完澡要擦幹,然後塗上一點爽身粉。至於家長們,不要因怕孩子太熱而給孩子脫光衣服,因為皮膚少了一層保護,更容易受熱和其他不良刺激而生痱子,同時,切不可因疼愛孩子,將孩子摟在懷中,或總背著孩子。

衣著亦需合身舒適,不要太窄小,以有利於孩子活動和汗液的蒸發。衣服的質地要柔軟些,衣服太硬會不斷摩擦刺激皮膚,能使痱子不斷增加。對於易生痱子的,要常吃一些維生素B1和維生素C。蔬菜亦要多吃些,涼開水和菜湯也應多喝,並保持大便通暢。

六是癤子的防治。

夏天是癤子的多發季節,許多孩子的頭面部、脖子、腰背部都愛起癤子。這是因細菌侵入了人體皮膚的毛囊及其所屬的皮腺引起的急性化膿性感染。

癤子初起時,在汗毛孔部位出現較小的膿瘡,可很快發展成黃豆大到蠶豆大小的紫紅色堅實結節,往往不止一個,疼痛較明顯。3~5天后結節中央變軟出現波動,最後破潰,排出粘稠的膿液而愈。倘若癤膿發生在面部,上唇和鼻子周圍的“危險三角區”,可因擠壓搔抓致細菌逆行經靜脈進入顱內、從而引起危及生命的化膿性海綿狀靜脈竇炎。因此,癤子的防治非常重要。若多個癤子同時或者反復發生在身體各處,則稱為癤病。癤病斷斷續續可持續數月甚至半年之久,常令患者苦不堪言。對於小兒來說,還影響小孩的健康生長。少數患兒還可以併發急性腎炎,偶而還引起敗血症而死亡的。在幼稚園、托兒所,生了痱毒的患兒還會傳染給旁的孩子。

對於本病的治療,主要是:在癤子初起時,要及時熱敷,周圍皮膚可常用75%的酒精消毒,以利於癤子的局限化;當癤子形成時,可用10%魚石脂軟膏或中藥的芙蓉膏外敷;若癤子成熟,表面柔軟,並出現波動感時,可以切開排膿,排膿後,再上複方新黴素軟膏至痊癒;但對於外耳道、鼻、上唇部的癤子不可切開,更不要擠壓,以防感染擴散蔓延。

若發生癤病,疼痛顯著,並伴有發熱,局部淋巴結腫痛時,應口服或注射抗菌素治療,必要時,可口服清熱解毒中藥五味消毒飲。一些癤病患兒,還應檢查有無糖尿病,並經常服用綠豆湯,或金銀花、野菊花煎湯代茶飲。

本病的預防首先是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天天洗澡換衣。家裏要防暑降溫,注意室內通風,使孩子不致因出汗過多而生痱子。對於癤病患兒,一定要隔離治療,用過的枕席要清洗晾曬消毒。

七是蔬菜日光皮炎。

此病由於短期內進食發大量的某種蔬菜,如油菜、莧菜、或野生的紫雲英、灰菜等,加上日光曝曬過度所引起的。這些蔬菜和野生蔬菜中有一種游離物質,隨食入的蔬菜增多而產生蓄積,通過血液進入表皮毛細血管,這時再加上日光曝曬,會促進其對皮膚的刺激,引起皮炎,常發於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症狀表現為皮膚局部實質性水腫,嚴重時有有瘀斑、水皰,甚至出現局部壞死,患處有灼痛、麻木感,並伴有發熱。

治療本病並不難,只需稍用藥減輕不適症狀,減少可能引起本病的某些蔬菜的攝入,並避免日曬和注意清潔,一般在1~2周內即會見好。

預防蔬菜日光皮炎的辦法在於不要在短期內大量進食某一種可能致病的蔬菜,尤其是在夏季一些蔬菜大量上市的時候。

八是痢疾的防治。

在夏季發病最多的是細菌性痢疾,困為此時氣溫高,病菌躍繁殖很快。特別是蒼蠅,它是傳播痢疾的重要媒介。蒼蠅在夏季繁殖很快,而且十分活躍。平時人的胃液裏有胃酸,可以把吞進胃裏的病菌殺死,但在熱天出汗多,使體內的水和鹽分大量損失,以致製造胃酸的原料減少,加上喝水比較多,胃酸又被沖淡,所以殺菌能力減弱、吃下去的病菌就容易到腸子裏去。而夏天人們愛吃生冷蔬菜、瓜果,又不注意消毒,這就增加細菌入口的機會。

預防痢疾的方法,主要是把住“病從口入”這一關。生吃瓜果蔬菜要洗淨,用開水燙一燙,最好用消毒水消毒;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飯前便後應洗手,接觸病人後要把手洗乾淨。在家裏有痢疾病人的,要及時治療。平時,要採用各種辦法積極消滅蒼蠅。

九是急性胃腸炎的防治。

此為夏季常見病之一,群眾稱它為“六月瀉”。夏季氣候炎熱,潮濕,細菌繁殖快,許多細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都是使人得胃腸炎的罪魁禍首。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吃了蒼蠅叮爬過的食物,喝了生水,或吃變餿的飯菜,這些細菌便會乘機侵襲腸道上皮細胞,造成腸粘膜的炎症和損害,引起急性胃腸炎。

還有,細菌能分泌出可溶性毒素,促使小腸分泌大量水分和電解質,由於毒素刺激腸道使其蠕動加快,因而引起腹瀉。若毒素進入血液,可造成全身毒血症,使中樞神經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發生紊亂,就會引起反射性嘔吐。因腹瀉嘔吐,大量液體排出體外,鈉、鉀及碳酸氫根離子失去過多,還會發生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如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病人生命。

本病治療的方法是:若是葡萄球菌感染的,可服用氯黴素;沙門氏桿菌引起的急性胃腸炎,當服用複方新諾明;愛爾托弧菌感染的,可用土黴素治療。嘔吐嚴重的病人,要及時補液,先補等滲生理鹽水,後補葡萄糖水;並注意補鉀,糾正酸中毒,維持體內酸堿平衡。腹痛病人,要給予阿托品,以解除胃腸痙攣。

預防的辦法是: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要喝生水,不要吃腐爛變質的食物;對於隔餐的飯菜和從市場買回來的熟食物,須重新煮沸再吃;要經常打掃室內外環境衛生,消滅蒼蠅、蟑螂;發現腸道傳染病人,要立即報告衛生部門,並做好疫點消毒工作。

十是流行性腹瀉的防治。

在炎熱的夏秋季節,由於氣溫高、濕度大,各種食品極易腐敗變質,健康人吃了帶有這種病毒的食物,就容易發生疾病,造成流行性腹瀉。

本病的主要症狀是:全身冷熱、頭痛、噁心、腹疼、腹脹、拉黃色水樣大便,每天5~6次,多的可拉十幾次。由於腹瀉嚴重,短時間造成脫水,病人口渴、聲音嘶啞,四肢無力,嚴重者,可以發生酸中毒和尿毒癥。

對於一般腹瀉者,除了要內服抗生素等藥物和注意休息外,特別要重視飲食調理,配合治療,減輕症狀,恢復健康。

在飲食調理上,要富於營養而又起到治療作用為原則,要限制粗糙纖維食物與強刺激性食品,以保護腸粘膜和腸道功能。因此,患者應吃些流質飲食,如米湯、稍濃茶水,檸檬茶,有條件的可飲酸牛奶,因酸牛奶較有營養,又可抑制腸道有害細菌生長,同時也有收斂作用。其他如藕粉、果汁、果汁膠凍、蘋果片、軟面片、菜湯、蛋湯等,這些食物脂肪含量低,且易於消化吸收。

預防的辦法是:搞好飲食衛生和飲水衛生,管理好糞便,消滅蒼蠅;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不喝生水,不吃零食,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根據天氣變化,注意穿脫衣服,夜間睡眠要蓋好被子,防止感冒和肚子著涼。

十一是食物中毒的防治。

此為夏季最常見的腸道疾病,必須重視防治。食物中毒來勢兇猛,涉及人數多,弄不好還會死人。夏季高溫潮濕,細菌容易繁殖,如牛奶在剛擠出的時候,每毫升內含菌9000多個,在35℃的條件下放6小時,細菌數可達1000萬個以上。

本病臨床症狀常由於中毒原因不同而有所差異,如食用動物性食品中毒,病原體為沙門氏菌,症狀為腹痛、腹瀉、嘔吐等;如食入被葡萄球菌所污染的食物,症狀以劇烈的噁心、嘔吐和上腹絞痛為特點。

本病的預防最關鍵不是不要吃腐爛變質的食物,要選購新鮮的蔬菜。飯菜最好當天做當天吃。在生吃瓜果蔬菜時一定要洗乾淨並要消毒。因為瓜果蔬菜在生長、運輸、銷售的過程中,會沾染各種細菌,寄生蟲卵以及農藥和化肥。

十二是日光皮炎的防治。

所謂日光性皮炎,是因日光的過度照曬,被曬的皮膚迅速出現紅斑,小瘡等反應,叫日光皮炎或曬斑、日光紅斑。對於長期從事室內的工作人員,如突然在烈日下曝曬,最容易發生此病。

本病的治療,首先是保護曬傷部皮膚,儘量避免外界刺激。在患部可以撲些滑石粉或擦爐甘石洗劑。若瘡破,應在破處擦1%龍膽紫溶液,然後擦硼鋅糊。此外,香油調生地榆末敷皮損處也有良效。

本病的預防辦法是:避免在陽光下長時間曝曬,儘量減少中午前後在陽光下活動;其次,在陽光強烈而非室外不可時,要戴草帽或遮陽帽,或打陽傘,穿長衣衫,顏色以白色或淺色為宜,還可戴變色鏡或墨鏡;還有,應保持皮膚的濕度,防止皺紋的產生。皮膚保濕劑有兩大類,一類是一般化妝品,如甘油保濕劑;另一類是鮮牛奶保濕劑,如奧琪抗皺美容霜。最後,要注意平時也要曬太陽,初次少曬,以後逐漸增加,這樣能增強皮膚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