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龙出海 下载:立部伎与坐部伎(37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45:33

立部伎与坐部伎(373)

(2008-04-13 00:10:21) 标签:

立部伎

坐部伎

二部伎

文化

分类: 诗史杂说  

立部伎与坐部伎

 

宫廷乐舞可以分为礼仪性和娱乐性两类,音乐亦有雅乐和燕乐之分,或者分称为祭祀之乐与娱乐之乐。雅乐是传统的庙堂音乐,多用钟罄等打击乐器演奏,歌辞多仿古体诗句,其辞章典雅宏正,声音和平,主要用于祭圆丘、方泽、宗庙、五郊以及重大仪式,如册立太子、纳后、元旦、冬至、大朝会、盛大宴会等;燕乐,亦称宴乐,是俗乐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用于非正式场合,如岁时宴饮及宫廷宴会等,不受礼法的约束,主旨是娱情助兴。

《旧唐书》卷29《音乐二》记载:“高祖登极之后,享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其后分为立坐二部。”

实际上,唐朝统一中国以后,对传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和外国音乐进行集中整理,在继承隋代九部乐(清商、西凉、高丽、天竺、安国、龟兹、康国、疏勒、礼毕)的基础上,废除“礼毕”,创作“燕乐”,增加“高昌乐”,形成了大唐十部乐。

大约从唐高宗时期开始,仿照先秦以来的堂上乐和堂下乐之分,设立了“坐部伎”和“立部伎”,主要演奏歌颂唐朝历代帝王的宴享性乐舞。坐部伎在室内厅堂上表演,乐队坐着演奏,配合的舞蹈规模相对较小,少者3人,最多12人。立部伎在堂下广场演出,乐队站立演奏,舞蹈人数较多,最多达到180人,少者64人。

坐部伎有《燕乐》(包括《景云河清歌》、《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四曲)、《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6部作品。

立部伎有《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8部作品。

白居易的“新乐府”系列有《立部伎-刺雅乐之替也》一诗:

 

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立部贱,坐部贵,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雅音替坏一至此,长令尔辈调宫徵。圆丘后土郊祀时,言将此乐感神祇。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工师愚贱安足云,太常三卿尔何人。

 

这首诗是讽刺雅乐衰落的。立部伎和坐部伎合称“二部伎”。

白居易的这首诗题下有注:“太常选坐部伎,无性识者退入立部伎。又选立部伎,绝无性识者退入雅乐部,则雅乐可知矣。”

隋唐掌管礼乐的最高国家机构是太常寺,设有太乐署和鼓吹署,负责宫廷音乐的创作与表演,以及乐人的培养与管理等。宫廷音乐的管理部门先是挑选坐部伎的人选,悟性不高的就被打发到立部;再对立部伎进行筛选,实在太差的就去从事雅乐,可见对雅乐是多么不重视。

从白居易的诗里看,立部伎多用鼓笛一类的乐器演奏,热闹喧腾,配合着还有舞剑、抛接弹丸、绳技、竿技等杂技。接下来描述了二部伎技艺水平、待遇以及音乐性质的不同,有坐在堂上的,有站在堂下的。堂上坐部演奏的音乐细腻优美,众人侧耳倾听;堂下立部的演奏多用鼓笛和龟兹乐器,喧嚣震耳,无人关注。立部伎等级低下,坐部伎高贵,太常乐工技艺最高的进入坐部伎,次者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表演杂技。从立部刷下来的才去从事雅乐,用钟罄一类的乐器演奏清幽高雅的音乐。祭祀天地时使用的雅乐已经衰落至此,这不仅不能感应神明,而且要想出现远古舜时奏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的情景无异于南辕北辙。造成这种局面的不是乐师本身,而是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之事的太常寺官员。太常寺设置卿一员,少卿二员,故说“三卿”。

《新唐书》卷22《礼乐十二》记载:“又分乐为二部: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太常阅坐部,不可教者隶立部,又不可教者,乃习雅乐。”

二部的舞者人数与服饰、所用的乐器与乐曲都有规定,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卷53称,(立部伎)“自《破阵乐》以下,皆用大鼓,杂以龟兹乐,其声震厉”;(坐部伎)“自《长寿乐》以下,用龟兹乐,唯《龙池乐》则否。”

二部伎与十部乐有明显不同,它不以来历划分,而以作品分部,不是照搬各族各国的成品,而是在继承中原乐舞的基础上,吸收各种乐舞的优秀成分,重新组合并有所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盛唐宫廷乐舞的融合发展,进而达到绚丽多姿,盛况空前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