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琴:大熊猫 (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36:41
大熊猫 
虚拟>虚拟人物>动漫形象
百科名片
   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有着独特黑白相间毛色的活泼动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指的就是它黑白相间的外表。大熊猫的种属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最近的DNA分析表明,现在国际上普遍接受将它列为熊科、大熊猫亚科的分类方法,目前也逐步得到国内的认可。国内传统分类将大熊猫单列为大熊猫科。它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独特的特征包括:大而平的臼齿,它的一根腕骨已经发育成了“伪拇指”这都是为了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与其他六种熊类不同,大熊猫和太阳熊都没有冬眠行为。
中文学名: 大熊猫
拉丁学名: Panda
别称:竹熊,银狗,洞尕,杜洞尕,执夷,貊,猛豹,猛氏兽,食铁兽
二名法: 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哺乳纲(Mammals)
目:食肉目(Carnivora)
亚目:犬型亚目(Caniformia)
科:熊科(Ursidae)
亚科: 熊猫亚科(Ailuropodinae)
属:大熊猫属
种: 大熊猫
分布区域: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性情: 温顺
体征: 肥硕似熊,头圆尾短,黑白相间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目录
起源追溯起源进化分布范围主要天敌
发现过程典籍记载意外发现正式命名世界轰动
体态特征生活习性食性一问一答生长繁殖
保护措施保护级别致危因素保护前景危难时期熊猫基地人工繁殖基因研究WWF与大熊猫
利用与保护史前年代古代西方人与熊猫
其他相关熊猫传说友好使者港澳台熊猫画家笔下的大熊猫长寿熊猫
起源追溯起源进化分布范围主要天敌
发现过程典籍记载意外发现正式命名世界轰动
体态特征生活习性食性一问一答生长繁殖
保护措施保护级别致危因素保护前景危难时期熊猫基地人工繁殖基因研究WWF与大熊猫
利用与保护史前年代古代西方人与熊猫
其他相关熊猫传说友好使者港澳台熊猫画家笔下的大熊猫长寿熊猫
展开
编辑本段起源追溯
起源进化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  原始熊猫
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现在的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熊猫天敌(2张)
金猫:学名 Catopuma temminckii;英文Asian Golden Cat。也叫亚洲金猫,过去曾被归入猫属,现在的分类学一般把它归入金猫属。金猫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猫科动物,体长90厘米,尾长50厘米,体重在 12-16公斤之间。圈养条件下寿命可达20年,但野外种群的平均寿命要短得多。
虎:又称老虎,是当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亚洲陆地上最强的食肉动物之一。最大的虎种体重可以达到350公斤以上。老虎对环境要求很高,各老虎亚种均在所属食物链中处于最顶端,在自然界中没有天敌。虎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在亚洲分布很广,从北方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到南亚的热带丛林,及高山峡谷等地,都能见到其优雅威武的身影。
豹:一种凶猛的大型猫科动物(金钱豹),原产于非洲或亚洲南部,既有玫瑰花状斑点的黄褐色皮毛,也有黑色皮毛,豹皮这种动物的毛皮或毛皮制品。
豺:别名豺狗、红狼,属于犬科,外形与狗、狼相近,体型比狼小,体长100厘米左右,体重10余千克。豺为典型的山地动物,栖息于山地草原、亚高山草甸及山地疏林中。多结群营游猎生活,性警觉,嗅觉很发达,晨昏活动最频繁。十分凶残,喜追逐,发现猎物后聚集在一起进行围猎,主要捕食狍、麝、羊类等中型有蹄动物。除台湾、海南外广泛分市。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狼:外形和狼狗相似,但吻略尖长,口稍宽阔,耳竖立不曲。尾挺直状下垂;毛色棕灰。栖息范围广,适应性强,凡山地、林区、草原、荒漠、半沙漠以至冻原均有狼群生存。中国除台湾、海南以外,各省区均产。狼既耐热,又不畏严寒。夜间活动。嗅觉敏锐,听觉良好。性残忍而机警,极善奔跑,常采用穷追方式获得猎物。杂食性,主要以鹿类、羚羊、兔等为食,有时亦吃昆虫、野果或盗食猪、羊等。能耐饥,亦可盛饱。有相关书籍、歌曲、文学作品以此为题。
黄喉貂:属哺乳纲、食肉目、鼬科,主要栖息于各种类型的林区巢穴多建筑于树洞或石洞中。喜晨昏活动,但白天也经常出现黄喉貂数量极为稀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前胸部具有明显的黄橙色喉斑而得名。由于它喜欢吃蜂蜜,因而又有蜜狗之称。黄喉貂体长45~65厘米,尾长37~65厘米,体重约2~3公斤。耳部短而圆,尾毛不蓬松。它体形细长,大小如小狐狸。生活在山地森林或丘陵地带,穴居在树洞及岩洞中,善于攀缘树木陡岩,行动敏捷。黄喉貂在湖北省山区都有分布,在神农架林区的分布也很广泛。
编辑本段发现过程
典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