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谦最恶心的主持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06:05
构建有道德的课堂
发布时间:2010-11-5 11:17:25  作者:教务处
——专访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
郑州课改的每一步变化似乎都是一个风向标。作为省会城市,郑州理应领跑全省课改,成为全省课改的首善之区。这似乎是每一位河南本土教育者潜藏在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一种情结。这对于主政郑州教育的领导者而言,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2006年开始,郑州市教育局把一年一度的普通中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改为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确立了“教学至上”的工作思路,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区域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主持郑州课改的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近年来一直在思考课改现状,言说课改思想,寻找改革样本,放大成功经验。他常说: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我们要站在文化传承的高度,以构建道德课堂、实现理性教学为引领。他常常与一线校长、教师一起反思共勉的一句话是:课堂,究竟该拿什么献给学生?
课堂,究竟拿什么献给学生
记者:课改推进近10年了,课改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在这样的背景下,您强调课堂教学改革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田保华: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提升课堂。因为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教育者要站在为学生一生负责的高度,去思考一个永恒的主题:课堂,究竟该拿什么献给学生?尤其是学校的校长,构筑师生共同发展的高效课堂,是校长的责任,更是校长的追求。
记者:在您看来,一线的课堂教学存在哪些现实困境,教师又有哪些认识上的误区?
田保华:教育本来是一项个充满智慧的事业,是一项技术密集型的事业,可是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退化成了劳动密集型的事业。学生凭着自己的体力,做大量的课外作业,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通过这种途径来提高自己的考分;教师则靠加班加点、补课来提高成绩。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教学,让教育沦为一种体力劳动,让学生苦不堪言。我们必须还教育技术密集、智慧密集的本质,迈上理性教学之旅,实现“智慧教师,生命课堂”的期待。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是基于学科课程标准的教学,即“用教材教”。所谓教材,即教学材料,或者叫学材,即学生的学习材料。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些教师还在“教教材”。教材是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把教材当成素材、范例和凭借,而不是把教材当做目的。教师通过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跳出教材”。当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问题、想法、疑问、矛盾、困惑走向教师的时候,就意味着学生已经挣脱了教材的束缚,“跳出了教材”,获得了个性的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教师“用教材教”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我们常说,教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三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第三种境界。当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的时候,也就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
让教学“回家”
记者:在您的课改思想里,让教学“回家”,是一个重要命题。让教学“回家”,究竟要回到哪里?
田保华: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让教学“回家”,也就是回到“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少教多学”的秩序上来。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被视为是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自身无法根治的痼疾: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记者:怎样理解“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少教多学”的逻辑关系?
田保华:“先学后教”是教学领域的一场具有实质性的变革,是我国具有草根性质的教育创新,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教育学。把教转化为学,是先学后教的关键。其实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学习方式重建。其核心是学习观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正是这种变革,引发了课堂教学的革命性变化和实质性进步。学习成了课堂的中心,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课堂成了真正的学堂。同时,教师找到了自己最准确的定位:促进学,即提示学、指导学、组织学、提高学、欣赏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增长,教师的作用也就发生了与之相反的变化,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245930100gqlq.html) - 构建有道德的课堂_褚清源_新浪博客     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能先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教学不能从零起点实施,因为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经验、储备和能力。先学不仅仅是为了教师顺利地上课,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新内容,而是为了不需要教、为了独立学习、为了自主发展而学,与传统的预习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的预习主要是为了教师顺利地上课,是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从属性。先学是一条教学规律。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学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这应该作为一条规则,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具有独立性。
后教是以学论教。根据学生的学而教,是对学的再创造。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再建构、再创造的过程。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源于学生而又高于学生。教师必须超越学生先学而使学生的进步有质的飞跃,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大多数教师讲学生自读所能知道的东西。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内容,教师别讲;学生自己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别提;学生自己能解答的问题,教师别答。
“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少教多学”中的“教”,实质上是逐步提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多学。
通往高效课堂的路径
记者:您曾经提出要打造高效课堂,必须首先打破“四个满堂”,即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要消除“四个虚假”,即虚假的自主、虚假的合作、虚假的探究、虚假的渗透。您心目中的高效课堂是什么样的?
田保华:高效的课堂必须是有道德的课堂。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课堂也同样离不开道德。课堂即生命,是教师、学生延续与发展生命的地方,若将善待学生生命落实在课堂之中,课堂必然是鲜活的,富于人性的;而道德缺失的课堂很容易使教学转化为一种机械的、单调的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疲惫、厌烦、焦虑等。长此以往,必将损耗师生鲜活的生命质量,恶化他们的生存状态。作为校长,应该引导教师以新课程的理念,从道德自觉的态度,去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那些不道德的教育现象,努力改进完善,让我们的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让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
高效的课堂必然滋生全新的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课堂文化应该有“对话文化”,课堂教学要实现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应该有“质疑文化”,课堂教学要实现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转变,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探究式教学;应该有“合作文化”,课堂教学要实现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通过倡导合作学习,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记者:如何实现您所描述的高效课堂?
田保华:要打造高效课堂,每位教师必须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你把学生带到哪里?也就是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二是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这是教学过程与方法。三是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这是学习结果评估。这就是教师的三种基本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力)问题。
打造高效的课堂,必须实现五个转变:把教室变学室,把教材变学材,把教案变学案,把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把课堂变学堂。必须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科学设置学习目标。必须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飞跃。
有的人做了一辈子教师,重复的只是一种了无生趣的教学模式,自己没精打采,学生如坐针毡;自己身心疲惫,教学质量平平淡淡——他们把智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教学。教育问题、教学问题是一个既复杂而又简单的事情。说其复杂,是因为有的教师背离了教育原有的宗旨和规律,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做了很多无用功,结果事倍功半;说其简单,是因为有的教师遵循了教育规律,把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又捡了回来,对症下药,事半功倍。我们的任务是要加速从复杂到简单的进程,还教育以智力劳动的本质,迈上理性教学之旅。只要我们善待教师,教师就可以缩短这个从复杂到简单的进程。
记者:我了解到,郑州正在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标准解读模式”的双摸构建工程。解读课程标准对实现高效课堂有什么意义,其价值表现在哪里?
田保华:理想的课堂学习是一种有目标的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说过: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志,就是把学科课程标准细化分解为课堂学习目标。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科学设置学习目标,实质上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即二次开发问题。不会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不会带领教师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
现行教材(学材)更多是基于编写者对文化的解读和把握,更多站在了文化传承的立场,站在了教育者和成年人的立场,来衡量教材(学材)的意义与价值,更多强调了教材(学材)的经典性、教育性,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处于特殊身心发展时期的学生的感受与期待。教材(学材)教育价值的体现,最主要的不在于它承载了多少教学内容,而在于它与学生心灵间的对接性和可通达性,在于学生能不能对此产生兴趣,能不能产生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一所学校教学质量与另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国家课程的把握,对学科教材(学材)的处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确定学生的起点,据此决定教学内容中讲解的详细安排。有详有略,有取有舍,有加有减,这就是学科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更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就像导游,学生就像游客。导游要把游客带到哪里去?要去哪几个景区?每个景区游览几个景点?每个景点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有什么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如果导游自己不清楚,怎么会是一个合格的导游呢?因此,崔允漷教授提倡:任何一个学科教师的第一堂课,不应讲具体内容,而应该介绍本学段这几年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本学科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课堂文化是最高境界
记者:正如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是文化竞争一样,学校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做文化。而您则一直强调,课堂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这一观点作何理解?
田保华:课堂是一种生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在课堂中找到共同的家园。课堂是充满故事的,有不断生成的事件,不断涌现的教育契机和教育机智。不管我们承认与否,任何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在营造一种课堂文化氛围,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因此说,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问题。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传承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离开了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现代学校文化,需要以环境文化作基础,也需要以制度文化作支撑,更需要以课堂文化作底蕴。从这个层面理解,我认为,课堂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
记者:课堂文化的价值最终体现在育人上,这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田保华:我一直倡导这样一个观点,要把学校层面上对学生施加以向善、向上影响的第一途径定位于课堂,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向善和向上的情感体验与心灵感悟。这正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所倡导的:要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正是新的课程观所要求的: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正是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所要求的: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过程;正是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要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和高效的课堂,来改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课堂文化表现在学科育人上,不是外部渗透问题,而是本身固有的东西如何自然而然呈现的问题。每一个学科都有自身独特的学科思想,都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因素。教师应该做的是,把教材(学材)中隐含的固有的育人内容和因素挖掘出来,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感受到,从而获得价值认同。它是教师的课堂能力、课堂艺术、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问题,是课堂的文化氛围的营造问题,是体验与感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