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赤小豆每天吃多少:战争研究论坛--[原创]关于几种陆军作战思想的随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52:42
[原创]关于几种陆军作战思想的随笔
关于几种陆军作战思想的随笔:

 

我个人研读战史有一些心得,发觉不很精确的分类的话,陆军作战存在几种主要思想,或者说是军事思想的流派。之说以不说战术也不说战略,因为这些思想是为了在战役中取胜的几种方法。这些战法并没有优劣之分,虽然随指挥官的性格会有个人的喜好,某些人物会特别擅长或偏好某种形式的作战,但能对应状况而使用各种战法的指挥官,确实是存在过的。

那么以下就以某个时期的某支军队、或是某个特定指挥官为代表,来说明这些陆军作战思想。

先从较为基础的作战思想开始讲起:

----

现代美国陆军、罗马军式的优势火力逐步推进作战:

以美军、罗马军这两支堪称史上最强的军队作为代表的本作战,是适合任何拥有合格军事素养的将领使用的作战,以大量的投射火力和坚强的防御能力为中心,一旦占领有利地形之后就难以击退,任何反击的企图,会在敌军坚固的防联机遭到挫败。而罗马和美国所拥有、能够控制交通线的强大海军和空军,也能阻止敌军援军的投入,进一步强化这种作战的能力。在美军,陆军官校成绩最优秀的官校毕业生大都选择工兵和炮兵,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此作战的弱点为需要耗费大量的补给品与缺乏机动性,而且有导致战争陷入长期战的倾向,所以军费往往会随之高涨。缺乏机动性的问题,在战略面虽可以如罗马或现代美军一般依靠海军掌握海权来加以弥补,而美国陆军的高度摩托化也能在作战层面部分解决这些问题,但进军速度迟缓与军费高涨的问题,常会拖垮国家财政。军事史上同样偏好此种作战思想的法军,就是较为失败的案例。

此种作战的基础,其实是钱。

附带一提,这是名列个人「如果某军队采用这类作战时,我最希望入伍」的排行榜第一名的作战。

-

苏联红军、拿破仑时代法军的梯次攻势波状攻击机动作战:

此种作战思想的基础不是火力,讲求的是优势的兵力和机动性。以苏联红军的教范来说,是以三分之二的兵力强攻来瓦解消耗敌军防线,在强攻队发起攻击时,常会辅以集中的大量炮兵火力来在敌军防联机撕开缺口,待突破口开启后,再投入另外三分之一的预备队以扩大战果。负责消耗敌军实力的强攻队往往是较为次级的部队,负责扩大战果的预备队通常才是真正的精锐部队(拿破仑的「老亲卫队」就负责这项任务)。待投入预备队后,原先的强攻队趁机休息整补,准备投入下一次的战斗。

这类作战讲求拥有能经得起消耗的源源不绝后备人力和物资,缺点是在强攻发起时多会遭遇相当大的伤亡,但在突破口打开之后,其优势就会完全展现,消耗的兵力整体通常还能接受──成功的话──总之,适合拥有大量杂兵的军队使用。

本作战的弱点是,若敌军的防卫坚强无法打开突破口,或是投入预备队的时机不对,就会变成只是徒增大量伤亡、战果却很少的作战,滑铁卢会战就是典型的失败案例。

附带一提,这是名列个人「如果某军队采用这类作战时,我最不希望入伍」的排行榜第一名的作战。

-

普鲁士、德军的定点突破迂回机动作战:

这是自腓特烈大帝以来,普鲁士军所开发出的作战思想。因为国家较少的人力和资源,无法支持长期作战。故建军时以培养少量精锐部队,加强作战机动性为主要目标,并使同等数量部队的战力达到傲视群伦的坚强。

主要的作战重点放在机动性上,以高人一等的单位战斗力,将兵力集中在敌军阵联机少数几个防御薄弱的要点实施突破后,以优势机动性将攻势指向敌军的侧后方加以包围歼灭。由于作战要求不给敌人喘息时间,与梯次攻势作战不同,多是以负责突破的矛头部队直接向敌后进击,后续一般部队则负责压制扫荡残余敌军,所以虽同样是讲求机动性的作战,本作战思想和梯次攻势作战不同,会将精锐部队首先投入战斗。

本作战思想的弱点,在于敌人将兵力集中、防卫坚强、或乾脆避免决战时,就会形成找不到弱点可以攻击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容易在矛头部队遭到削弱和补给物资消耗殆尽之后,面临若是敌军实施反击即有可能崩溃的危机,是一种很气短的作战思想。

----

上面这三种是较为基础的几种作战思想,和军队的建军方针比较有直接关联,以下是介绍进阶应用、也就是比较能随指挥官个人掌握的作战。

----

中央分断的内线机动作战:

这类作战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非常困难。简单说来就是将主力部队突入分进合击的多股敌军之中,然后将几股敌军各个击破的作战。作战讲求行军速度跟一击必杀的能力,一但被其中一股敌军拖住,就会立即面临腹背受敌的危机。通常是由占有数量优势的一方所使用的,拿破仑是典型这种作战的行家。由于本作战成败在一线之间,以劣势的兵力成功执行这种作战的人,毫无疑问可以列入军事天才的行列。在东方最有名的案例是努尔哈赤的萨尔浒战役,在西方则以拿破仑的意大利战役为典型。

-

迂回包围的外线机动作战:

以遮断敌军退路、包围歼灭敌军的作战思想,往往将攻势的重点指向敌军的侧后方,将敌军部队和基地之间加以分离后,再压缩包围网加以消灭。执行这种作战也讲求机动性,最好是同时拥有优势数量。缺点是在压缩包围网的过程,常会由于战斗力不足无法消灭被包围的敌军,若是消耗达到一定程度时敌军援军抵达或是包围圈中的敌军发起反击,就会无功而返。另外机动性不足也常会导致包围网无法完成而敌军主力遁走的情况,其实意外地失败概率相当高。

美军的巴顿将军和史瓦兹科夫将军曾一度将其和美军的优势火力相结合并导入德军风格的机动作战,形成以机动部队遮断敌军退路后再以空中武力炸射包围圈中敌军的恐怖作战,简直就像是把敌军关入焚化炉。

-

据点防卫式的消耗反击作战:

常用于数量较少但拥有优势火力的军队或是拥有数量优势但缺乏机动性的军队的作战。简言之,防御重要据点等待敌军发动强攻、将其消耗至一定程度后再投入预备队发起反击的一种作战。至于防御的方法不外乎加强防御工事、增加投射火力,或者是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守势等等。本作战的问题在于较为被动,而且反击的时机很难掌握,除此之外,由于只是为了击退敌军所以很难消灭敌军的主力,而且拥有优势兵力或火力(重装备)往往代表机动性差,因此使用这种战法要尽量和逐步推进的作战思想加以并用。最重要的是,当敌军拥有强大的攻坚能力时,第一阶段守不住就什么都不用谈。

本作战思想底下,有死守要点不退或是逐次抵抗的几种变形,逐次抵抗的思想要以苏联红军原始的「纵深防御」具代表性,以拥有优势火力的少量兵力死守要点的形式则以捷克史上胡斯党之乱中杨.季斯卡將軍研發的「車城戰術」為典型、這並包含有效的追擊。

美军虽然一般说来都对据点防卫非常拿手,但是追击的时机往往不对。近代战争案例的话,韩战中三十八度线的李奇威将军和二战中在艾尔.阿拉敏的蒙哥馬利將軍,都曾對此種作戰思想做過極佳的詮釋。

-

后退包围的消耗反击作战:

本作战思想讲求优于敌军的机动性,最好同时也拥有数量优势的兵力。简言之,是实施逐次抵抗或乾脆不战而走以让敌军深入预定的作战地境,待其由于短时间内的兵力过度延伸与连续的小规模战斗而消耗至一定程度时,以预备的机动部队将攻势指向其阵线后方,将其前锋部队包围歼灭的一种作战。

本作战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安排负责伏击的部队以及如何将敌军诱入预定的作战地境当中,是一种很讲究心机的作战。除此之外,由于必须分散部队,若是敌军不上当之余,并将攻势先指向负责伏击的机动部队,就会面临被各个击破的危机。

本作战由于可以歼灭许多敌军部队,若是配合梯次攻势使用,在反击过程中将敌军部队歼灭后若随即投入更多的预备队加以反击,将会形成非常可怕的场面。    曼斯坦将军在第三次卡尔可夫会战中,对此种作战进行了伟大的演出,苏联红军的朱可夫将军也在史达林格勒的反击中精采地演出此种作战。但史上最伟大的后退包围作战,莫过于迦太基的汉尼拔将军在坎尼会战全灭罗马兵团──虽然他没有立即实施追击。

----

以上是我所做的一些简要的分类,当然实际战争的状况是更复杂而且往往是各种作战合并进行并夹杂在一起的,很难做出真正明确的分类,我的分类也有混杂、模拟两可、意义不明的地方。总之,这是我个人的随笔,若能提供各位参考就好了。

另外,其实最重要的是应该注意各种作战方式的问题和弊病,伟大而成功的演出虽然所在多有,但失败的案例往往更多。

有机会的话,请在各种军事战略模拟游戏中试用看看,会相当有乐趣。我个人由于性格的关系,喜欢采用让敌军先升上天堂再掉入地狱的后退包围消耗反击方式以及定点突破迂回的机动作战(个人称之为「关门放狗」),但也遇过喜欢以数量优势实施梯次攻势波状攻击的友人,倒是挺符合彼此的性格。

将我所做的各种作战思想分类重新组合后,各位应该也能发现适合自己的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