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丝花边剪纸视频:华为遭受“围剿” 商务部谈华为在美国投资遇挫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收购美企再以失败告终 专家表示应诉诸WTO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6 19:50:51
华为遭受“围剿”
如果把近年来华为在海外市场上吃过的亏列出来,可谓一册“全球围剿华为”的悲情记录。
华为近年来海外受阻记录
时间 地点 受阻事件 原因
2008年2月 美国 收购3com的计划中止 美相关部门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担心
2008年12月 澳大利亚 国家宽带工程竞标者(华为)可能带来中国间谍 澳大利亚官方媒体报道
2009年6月 美国、英国 华为将损害英国导弹防御预警系统 美国某军事杂志撰文
2009年9月 印度 限制外国设备,尤其是中国生产 担心安全问题
2010年5月 印度 禁止采购中国的电信设备 出于对国家安全的担心
2011年2月 美国 收购3Leaf公司被拒绝 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2011年2月 英国 送5亿元奥运大礼(手机网络)被拒绝 恐怖分子可以借其引爆炸弹
商务部谈华为在美国投资遇挫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7日讯(记者刘阳禾)商务部今天上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10年和2011年1月份我国商务工作运行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商务部发言人姚坚在会上表示,希望美方能够增强审批的透明度,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提供公平的待遇。 点击进入直播专题》
在谈及华为投资在美国遭受挫折时,姚坚介绍说,美国有一个外国投资委员会,是负责国家安全审查的,但是在中国企业在美国进行投资活动的过程中,有多起案例都表明美国以安全审查为由拒绝了中国公司的赴美投资。例如,华为收购"3com",中国的西色国际收购美国的尤金公司,以及中国鞍钢曾经和美国钢铁发展的一个钢铁项目,这些都受到了阻挠和干扰,应当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美的合作。
姚坚表示,希望美方能够增强审批的透明度,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提供公平的待遇。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是下一步加速发展的趋势,也希望这样一些安全审查能够在透明、公平对待各国企业的范围内进行。
最近,华为起诉了摩托罗拉的一个子公司,它的诉求是以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为由诉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就此,姚坚表示,中国企业在投资活动中按照法律,维护自己在知识产权、保护商业保密方面的权益,是中国企业日渐成熟,按照国际规范运作的表现。同时这也是企业间的商业案例,我们希望华为和摩托罗拉公司能够按照两国之间曾经达成的关于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协议,通过协商的方式妥善处理相应的争端,我们也会密切跟踪这个案件的进展。同时我们也希望美国的安全审查法律法规能够公平的对待,无论是中国的上市公司、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要一视同仁的对待,一视同仁的对待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采取透明的、可预见的程序来进行。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
  华为的经营领域
、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09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1491亿元人民币(约合218亿美元),同比增长 19%。营业利润率14.1%,净利润18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12.2%。根据收入规模计算,华为已经成功跻身全球第三大设备商。
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数据,华为2009年的销售额达218.21亿美元(149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26.72亿美元(183亿元人民币),成为继联想集团之后,成功闯入世界500强的第二家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也是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排名第397位。中新社纽约12月22日电2010年度“世界品牌500强” (The World′s 500 Most Influential Brands)排行榜22日在纽约揭晓,华为集团再次入选。
发展简史
1988 创立于中国深圳。
1989 自主开发PBX。
1994 推出C&C08 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5 成立知识产权部。成立北京研发中心,并于2003年通过了CMM4级认证。
1996 推出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
与香港和记黄埔签订合同,为其提供固定网络解决方案。
成立上海研发中心,并于2004年通过了CMM5级认证。  华为战略
1997 推出GSM设备。
与Texas Instruments、Motorola、IBM、Intel、Agere Systems、Sun Microsystems、Altera、Qualcomm、Infineon和Microsoft,成立了联合研发实验室。截至2005年6月,华为共有10所联合研发实验室。
从1997年起,IBM, Towers Perrin, The Hay Group, PricewaterhouseCoppers(PWC)和Fraunhofer-Gesellschaft (FhG) 成为华为在流程变革、员工股权计划、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顾问。与这些主要的跨国咨询公司的合作,使华为可以随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
1998 产品数字微蜂窝服务器控制交换机获得了专利。
成立南京研发中心,并于2003年6月通过了CMM4级认证。
1999 成为中国移动全国CAMEL Phase II智能网的主要供应商,该网络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智能网络。
成立班加罗尔研发中心,并于2001年通过了CMM4级认证,在2003年通过CMM5级认证。
2000 合同销售额超过26.5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
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设立研发中心。
2001 10 Gbps SDH系统开始在德国的柏林进行商用。
根据RHK的统计,华为的光纤系列产品稳居亚太地区市场份额的第1名。  华为手机
将华为的一个分公司Avansys以7亿5千万美元出售给Emerson。 成为国际电信联盟的成员。
2002 尽管2001年到2002年间,全球电信基础设施的投资下降了50%,华为的国际销售额还是增长了68%,从2001年的3.28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5.52亿美元。
华为通过了UL的TL9000质量管理系统认证。
为中国移动部署世界上第一个移动模式WLAN。
2003 Cisco Systems指控华为侵犯部分 Cisco技术专利;但是,Cisco最终撤回了诉状,双方解决了所有的专利纠纷,并承认华为没有侵权行为。
在世界各地部署了1亿个C&C08端口,创造了行业记录。
与3Com成立合资企业,生产企业数据网络设备。
通过了DNV(DET NORSKE VERITAS)的ISO 14001认证。
在12月为阿联酋电信公司 (Etisalat)提供了一项覆盖全国范围的UMTS服务,强化了Etisalat技术领导者的地位,同时帮助其成为中东和阿拉伯世界中第一个引进第三代网络的运营商。
2004 与西门子成立合资企业,针对中国市场开发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
华为赢得中国电信的国家骨干网优化合同。此项目的目标是优化中国电信在广东省的163个骨干网络。根据合同,华为的高端路由器NE5000获得了TSR采购合同100%的市场份额,成功地进入了国家骨干网的两个超级节点。同时,华为的Gbit交换路由器NE80赢得了该项目75%的市场份额。华为与中国电信签署合同,建造1,200多万个ADSL线路,进一步巩固了华为作为中国电信最大战略伙伴的地位。
获得由Frost & Sullivan颁发的“亚太区2004年度最有前途企业”和“亚太区2004年度宽带设备供应商”两个奖项。Frost & Sullivan是一家全球市场研究机构,提供有关新兴高科技和产业市场的信息和情报。
获得从29家银行共同提供为期三年的3亿6千万美元的贷款,用于实施公司的全球发展规划。
华为赢得为荷兰运营商Telfort 提供UMTS网络设备的合同。
2005 与英国Marconi公司签署了互助商品代销协议。根据该协议及初期达成的谅解备忘录,两家公司互相销售对方的部分产品。Marconi将仅以Marconi的品牌向电信运营商转销华为的电信级数据通信产品 ,而华为将在其无线网络项目中转销Marconi的微波设备,包括下一代微波设备以及相关的网络服务。
赢得了为泰国CAT建设全国性CDMA2000 的3G网络,价值1.87亿美元。
为海啸受灾国提供了500万美元现金和设备的捐赠。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成为澳大利亚运营商Optus的DSL合作商,提供支持高速数据、语音(包括IP语音业务)、视频广播和商业服务的DSL接入设备。
成为英国电信(简称BT)首选的21CN网络供应商,为BT21CN网络提供多业务网络接入(MSAN)部件和传输设备。
获得了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手机的许可。
2006 华为推出了新企业标识。新标识体现了华为聚焦、创新、稳健、和谐的核心价值观。
在06年香港ITU展上,华为推出了基于All IP网络的FMC解决方案。
华为移动软交换用户数突破一亿。作为全球移动软交换市场的领导者,华为移动软交换出货量居全球第一。
沃达丰选择华为承建其西班牙WCDMA/HSDPA无线接入网络。
摩托罗拉和华为UMTS联合研发中心在沪成立。该合作旨在为全球客户提供功能更强大、全面的UMTS产品解决方案和高速分组接入方案(HSPA)。
eMobile选择华为为其部署日本第一个基于IP的HSDPA无线接入网络。
华为与3COM完成针对H3C的竞购。
美国移动运营商Leap选择华为建设3G网络,该CDMA 3G网络将覆盖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爱达荷州、内华达州等重要地区。
2007 与赛门铁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存储和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
与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提供海缆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
在2007年底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被沃达丰授予“2007杰出表现奖”,是唯一获此奖项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2008 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
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根据ABI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汶川地震发生后,华为公司及员工向灾区捐款现金2630万元和价值5800万元的应急通信设备。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44位。
2009 华为实现合同销售额302亿美元,同比增长30%;实际销售收入2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5%。
1月16日,北欧电信运营商TeliaSonera宣布签署两项4G LTE商用网络合同,中国华为和瑞典爱立信将在欧洲建设LTE移动宽带,这也是全世界首个商用的LTE网络。
2010年7月8日,美国知名杂志《财富》公布了201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华为首次入围。继联想集团之后,华为成为闯入世界500强的第二家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也是500强中唯一一家未上市公司。
全球运营
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我们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已成为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拓展,华为已经初步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目前,我们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这使我们可以更加贴近客户,倾听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
华为在美国、印度、瑞典、俄罗斯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我们的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还在全球设立了36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全球范围内的本地化经营,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也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研究开发
华为持续提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的能力,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目前,华为在FMC、IMS、WiMAX、IPTV等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都已经成功推出了解决方案。
华为主动应对未来网络融合和业务转型的趋势,从业务与应用层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核心层、承载层、接入层到终端,提供全网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全面构筑面向未来网络融合的独特优势。
华为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俄罗斯莫斯科,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杭州、成都和武汉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通过跨文化团队合作,实施全球异步研发战略。印度所、南京所、中央软件部和上海研究所等通过CMM5级国际认证,表明华为的软件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已达到业界先进水平。
标准与专利
华为持之以恒对标准和专利进行投入,为行业积极做出贡献。
截至2009年12月底,华为加入123个标准组织,如ITU、3GPP、3GPP2、ETSI、IETF、OMA和IEEE等,并在这些标准组织中担任148个职位。 华为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截至目前,华为向标准组织共提交文稿18,000多篇。
87000名员工中的43%从事研发工作,截至2009年12月底,华为累计申请专利42,543件。
华为持之以恒对标准和专利进行投入,掌握未来技术的制高点。在3GPP 基础专利中,华为占7%,居全球第五。
2008年2月21日,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华为200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数达到1365件,位居世界第4,较前一年上升9位。 前三名的企业分别是松下、飞利浦和西门子。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2008年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条约)的国际专利申请数中国公司首次占据榜首:华为去年共递交了1737件申请,从上一年的第四位跃升为全球递交申请最多的公司。
华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2009年世界申请专利最多的公司,华为还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2010年华为首次杀入《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在IT企业中列第29 位(全球第397位),华为也是财富500强IT企业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
2011年1月华为反击摩托罗拉——被华尔街日报称为中国企业第一次知识产权作为武器来反击西方企业。
数据通信认证
概述 依托于华为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华为大学专业的培训体系,华为数据通信认证集合了不同客户对数据通信网络不同层次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实战性、专业化的网络技术认证。
华为数据通信认证提供从数据通信工程师到数据通信专家的三级通用认证体系。HCDA(Huawei Certified Datacom Associate,华为认证数据通信工程师)、HCDP(Huawei Certified Datacom Professional,华为认证数据通信资深工程师)、HCDE(Huawei Certified Datacom Expert,华为认证数据通信专家)
HCDA华为认证数据通信工程师
HCDA(Huawei Certified Datacom Associate,华为认证数据通信工程师)提供网络技能初级认证,主要面向IP网络维护工程师、转岗工程师、新入职工程师以及其他希望学习IP网络知识的人士。
HCDP华为认证数据通信资深工程师
HCDP(Huawei Certified Datacom Professional,华为认证数据通信资深工程师)提供网络技能中级认证,主要面向IP网络调测工程师、IP网络运维工程师、IP网络设计工程师以及希望系统深入地掌握路由交换接入以及IP承载网技术的人士。HCDP包括BCRN(Building Carrier Routing Network,构建电信级路由网络)、BCAN(Building Carrier Access Network构建电信级接入网络)、BITN(Building IP Telecom Network,构建IP电信网络)三个部分。
HCDE华为认证数据通信专家
HCDE(Huawei Certified Datacom Expert,华为认证数据通信专家)提供网络技能高级认证,旨在培养能够熟练使用各种IP网络技术和华为产品规划、构建、维护、诊断、优化大型IP网络的网络专家。
企业文化
概述
华为不仅在企业经营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而且形成了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因为华为人深知,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在企业物质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靠文化资源,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获得发展。
核心价值观
在以前的媒体宣传中,外界总认为华为的企业文化就是总裁任正非的众多管理思想,例如“毛泽东思想”、“狼性文化”、“军事化管理”等一系列新式的企业管理文化,集中体现在“华为基本法”中。实际上,在全球化运营的发展时期,华为真正的企业文化在于其核心价值观,如下所述:
成就客户: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展的原动力。
艰苦奋斗:华为没有任何稀缺的资源可依赖,唯有艰苦奋斗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和信赖。坚持奋斗者为本,使奋斗者获得合理的回报。
自我批判:只有坚持自我批判,才能倾听、扬弃和持续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与他人合作,实现客户、公司、团队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开放进取: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坚持开放与创新。
至诚守信:诚信是华为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华为坚持以诚信赢得客户。
团队合作: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品牌标志
华为新的企业标识在保持原有标识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基础上,更加聚焦、创新、稳健、和谐,充分体现了华为将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持续的创新,支持客户实现网络转型并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业务;华为将更加国际化、职业化,更加聚焦客户,和我们的客户及合作伙伴一道,创造一种和谐的商业环境实现自身的稳健成长。
华为新的企业标识是公司核心理念的延伸:
* 聚焦:新标识更加聚焦底部的核心,体现出华为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的核心理念;
* 创新:新标识灵动活泼,更加具有时代感,表明华为将继续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持续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共同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 稳健:新标识饱满大方,表达了华为将更稳健地发展,更加国际化、职业化;
* 和谐:新标识在保持整体对称的同时,加入了光影元素,显得更为和谐,表明华为将坚持开放合作,构建和谐商业环境,实现自身健康成长。
愿景使命
愿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使命: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战略:以客户为中心。
*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 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竞争力和赢利能力。
* 持续管理变革,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
* 与友商共同发展,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社会责任
华为面向全球提供创新的通信解决方案,帮助不同地区的人们更便于接入信息社会,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职责(CR),长期致力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008年,华为在全球开展了系列企业责任主题活动。2008年华为企业责任报告系统地介绍了这些活动,包括在消除数字鸿沟、绿色环保、回馈社会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在商业道德规范、员工、供应链等领域的情况。
同IBM、Hay Group、PwC和FhG等世界一流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在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引进业界最佳实践,建立了基于IT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
流程重整
华为以市场管理、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和客户关系管理(CRM)为主干流程,辅以财务、人力资源(HAY)等变革项目,全面展开公司业务流程变革,引入业界实用的最佳实践,并建设了支撑这种运作的完整IT架构。
组织变革
从产品线变革开始,以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及战略与客户常务委员会作为实现市场驱动的龙头组织,强化 Marketing体系对客户需求理解、战略方向把握和业务规划的决策支撑能力。同时,华为通过投资评审委员会(IRB)、营销管理团队、产品体系管理团队、运作与交付管理团队及其支持性团队的有效运作,确保以客户需求驱动华为整体的战略及其实施。
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
华为聘请德国FhG帮助进行生产工艺体系的设计(包括立体仓库、自动仓库和整个生产线的布局),从而减少了物料移动,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财务管理
建立了与公司业务基本适应的财经服务与监控体系,实施统一了财务管理制度、流程、编码,实施统一监控,开始实现公司全球化的财务监控和管理。
供应链
华为持续建设柔性的供应链能力,赢得快速、高质量、低成本供货保障的比较竞争优势。华为建设了扁平化的制造组织,高效率、柔性地保障市场要货需求并认真推行集成供应链(ISC)变革,保证新流程和系统的落实。华为实施了质量工程技术,供应链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得到持续改善,发展与主要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采购绩效管理和推行基于业界最佳实践TQRDCE的供应商认证流程。
合作
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更稳固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国际、中国主流运营商的战略合作,改善与主要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服务优势。另一方面扩大与友商的多层次合作,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多赢的、共同生存的安全发展模式,实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更好地为全球客户创造价值。
在过去的几年中,启动了与友商在技术、产品和市场等方面多领域多层面的合作,以互相依存,共同抗御风险。与西门子成立了合资公司,专注于TD -SCDMA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共同推动TD-SCDMA的进一步发展。与摩托罗拉在上海成立了UMTS联合研发中心,旨在为全球客户提供功能更强大、全面的UMTS产品解决方案和高速分组接入方案 (HSPA)。
在管理方面,从1997年起,同IBM、Hay Group、PwC和FhG等世界一流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引进了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等流程,并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变革,引进业界最佳实践,建立了基于IT的管理体系。
而在技术方面,与世界一流公司(如Intel、Texas Instruments、Freescale Semiconductor、Qualcomm、Infineon、Agere Systems、Microsoft、IBM、Sun Microsystems和HP等)进行合作和建立联合实验室。
《华为公司基本法》全文
第一章 公司的宗旨
一、核心价值观
(追求)
第一条 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员工)
第二条 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和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我们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
(技术)
第三条 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放合作地发展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用我们卓越的产品自立于世界通信列强之林。
(精神)
第四条 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我们行为的准则。
(利益)
第五条 华为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我们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文化)
第六条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精神是可以转化成物质的,物质文明有利于巩固精神文明。我们坚持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的方针。
这里的文化,不仅仅包含知识、技术、管理、情操……,也包含了一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无形因素。
(社会责任)
第七条 华为以产业报国和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公司的发展为所在社区作出贡献。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二、基本目标
(质量)
第八条 我们的目标是以优异的产品、可靠的质量、优越的终生效能费用比和有效的服务,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需要。
质量是我们的自尊心。
(人力资本)
第九条 我们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
(核心技术)
第十条 我们的目标是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的电子和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利润)
第十一条 我们将按照我们事业可持续成长的要求,设立每个时期的合理的利润率和利润目标,而不单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三、公司的成长
(成长领域)
第十二条 我们进入新的成长领域,应当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核心技术水平,有利于发挥公司资源的综合优势,有利于带动公司的整体扩张。顺应技术发展的大趋势,顺应市场变化的大趋势,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就能使我们避免大的风险。
只有当我们看准了时机和有了新的构想,确信能够在该领域中对顾客作出与众不同的贡献时,才进入市场广阔的相关领域。
(成长的牵引)
第十三条 机会、人才、技术和产品是公司成长的主要牵引力。这四种力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更多更大的机会。加大这四种力量的牵引力度,促使他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就会加快公司的成长。
(成长速度)
第十四条 我们追求在一定利润水平上的成长的最大化。我们必须达到和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和行业中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以增强公司的活力,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和实现公司各种经营资源的最佳配置。在电子信息产业中,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成长管理)
第十五条 我们不单纯追求规模上的扩展,而是要使自己变得更优秀。因此,高层领导必须警惕长期高速增长有可能给公司组织造成的脆弱和隐藏的缺点,必须对成长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促使公司迅速成为一个大规模企业的同时,必须以更大的管理努力,促使公司更加灵活和更为有效。始终保持造势与做实的协调发展。
四、价值的分配
(价值创造)
第十六条 我们认为,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
(知识资本化)
第十七条 我们使用转化为资本这种形式,是劳动、知识以及企业家的管理和奉献的累积贡献得到体现和报偿;利用股权的安排,形成公司的中坚力量和保持对公司的有效控制,使公司可持续成长。知识资本化与适应技术和社会变化的有活力的产权制度,使我们不断探索的方向。
我们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一方面,普惠认同华为的模范员工,结成公司与员工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将不断地使最有责任心与才能的人进入公司的中坚层。
(价值分配形式)
第十八条 华为可分配的价值,主要为组织权力和经济利益;其分配形式是:机会、职权、工资、奖金、安全退休金、医疗保障、股权、红利,以及其他人事待遇。我们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价值分配原则)
第十九条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可持续发展,使我们价值分配的基本原则。
按劳分配的依据是:能力、责任、贡献和工作态度。按劳分配要充分拉开差距,分配曲线要保持连续和不出现拐点。股权分配的依据是:可持续性贡献、突出才能、品德和所承担的风险。股权分配要向核心层和中间层倾斜,股权结构要保持动态合理性。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比例要适当,分配数量和分配比例的增减应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价值分配的合理性)
第二十条 我们遵循价值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在公司内部引入外部市场压力和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公正客观的价值评价体系并不断改进,以使价值分配制度基本合理。衡量价值分配合理性的最终标准,是公司的竞争力和成就,以及全体员工的士气和对公司的归属意识。
第二章 基本经营政策
一、经营重心
(经营方向)
第二十一条 我们中短期经营方向集中在通讯产品的技术与质量上,重点突破、系统领先,摆脱在低层次市场上角逐的被动局面,同时发展相关信息产品。公司优先选择资源共享的项目,产品或实业领域多元化紧紧围绕资源共享展开,不进行其他有诱惑力的项目,避免分散有限的力量及资金。
我们过去的成功说明,只有大市场才能孵化大企业。选择大市场仍然是我们今后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但是,成功并不总是一位引导我们走向未来的可靠向导。我们要严格控制进入新的领域。
对规划外的小项目,我们鼓励员工的内部创业活动,并将播出一定的资源,支持员工把出色的创意转化为顾客需要的产品。
(经营模式)
第二十二条 我们的经营模式是,抓住机遇,靠研究开发的高投入获得产品技术和性能价格比的领先优势,通过大规模的席卷式的市场营销,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正反馈的良性循环,充分获取“机会创”的超额利润。不断优化成熟产品,驾驭市场上的价格竞争,扩大和巩固在战略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我们将按照这一经营模式的要求建立我们的组织结构和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公司的整体运作能力。
在设计中构建技术、质量、成本和服务优势,是我们竞争力的基础。日本产品的低成本,德国产品的稳定性,美国产品的先进性,是我们赶超的基准。
(资源配置)
第二十三条 我们坚持“压强原则”,在成功关键因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
在资源的分配上,应努力消除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的障碍。我们认识到对人、财、物这三种关键资源的分配,首先是对优秀人才的分配。我们的方针是使最优秀的人拥有充分的职权和必要的资源去实现分派给他们的任务。
(战略联盟)
第二十四条 我们重视广泛的对等合作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积极探索在互利基础上的多种外部合作形式。
(服务网络)
第二十五条 华为向顾客提供产品的终生服务承诺。
我们要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向顾客提供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服务。顾客的利益所在,就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的利益所在。
我们要以服务来定队伍建设的宗旨,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准绳。
二、研究与开发
(研究开发政策)
第二十六条 顾客价值观的演变趋势引导着我们的产品方向。
我们的产品开发遵循在自主开发的基础上广泛开放合作的原则。在选择研究开发项目时,敢于打破常规,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我们要善于利用有节制的混沌状态,寻求对未知领域研究的突破;要完善竞争性的理性选择程序,确保开发过程的成功。
我们保证按销售额的10%拨付研发经费,有必要且可能时还将加大拨付的比例。
(研究开发系统)
第二十七条 我们要建立互相平行、符合大公司战略的三大研究系统,即产品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系统,产品研究开发系统,以及产品中间试验系统。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还会在国内外具有人才和资源优势的地区,建立分支研究机构。
在相关的基础技术领域中,不断地按“窄频带、高振幅”的要求,培养一批基础技术尖子。在产品开发方面,培养一批跨领域的系统集成带头人。把基础技术研究作为研究开发人员循环流程的一个环节。
(中间试验)
第二十八条 我们十分重视新产品、新器件和新工艺的品质论证及测试方法研究。要建立一个装备精良、测试手段先进、由众多“宽频带、高振幅”的优秀工程专家组成的产品中间试验中心。为了使我们中间试验的人才和装备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我们在全世界只建立一个这样的大型中心。要经过集中的严格筛选过滤新产品和新器件,通过不断的品质论证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持续不断地进行容错设计实验和改进工艺降低产品成本,加快技术开发成果的商品化过程。
华为收购美企再以失败告终 专家表示应诉诸WTO
2011年02月20日10:58   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是个艰难的决定,但我们已经决定接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要求,撤回收购3Leaf部分资产的申请。”
这是一份昨天晚上华为发布的最新声明,也意味着华为第二次进军北美市场以失败告终。2008年,也是因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涉及美国国家安全为由驳回了华为收购3Com公司的要求。
近年来,不仅华为,包括鞍钢在内的一些中国公司都因为同样的原因遭遇过收购失败,而针对此事,最近出版美国《财富》杂志有一句话似乎耐人寻味:“美国告诉中国,可以不断购买我们的国债,但请不要对我们的企业投资。”
为什么美国对中资并购总是说“不”?我们来连线商务部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主任邢厚媛。
主持人:邢女士,为什么美国总是对中资并购其国内企业这么敏感?
邢厚媛:这件事情其实在我看来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对于中国企业在美国从中海油的收购还有联想等等,很多项目其实中方一直在提出一些交涉,尤其是中美战略对话当中,对于中方的交涉美国政府曾经承诺要给予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方面给予公平的对待,但是今天这样的一个事情表明了美国政府不守信诺,而中方在战略经济对话当中所承诺的事情都已经履约,我认为这件事情意料之外在哪呢?美国一再的主张要公平要正义要自由竞争,居然在这样的一件事情上再一次曝露它丑陋的一面,就是它不是一个有信誉的政府,这是让我很意料之外,但同时也是意料之中,这就是长期以来它对中国企业的这样一些态度。
主持人:我们看到,美国驳回中资公司收购总是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理由,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这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借口?
邢厚媛:我认为是这样的,因为贸易和投资是紧密相关的,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没有国际贸易和投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自己独资生存下去,特别是中国市场这样的一个开放的情况下,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们遵循了自由竞争的理念,而且这个理念也是美国倡导的,所以这个时候对中国的投资进行限制毫无疑问违背了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的理念。
主持人 :针对美国对中国企业投资并购设立的种种障碍,有人认为中国也应该对于美国企业投资中国进行严格控制,您怎么看待这一观点?另外,为了让中国企业今后更好地走出国门,我们的政府和企业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邢厚媛:我觉得这样的情绪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更加理性的去对待这件事情,我们应该提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所以我的建议有几条:第一,还是要加强和美国政府的沟通,中国要通过各种途径,通过外交渠道应该开展对美国的对话。第二,鉴于美方做法已经违背了世贸组织所倡导的自由竞争这样一种理念,所以我认为商务部应该把这件事情诉诸WTO,通过世界贸易组织来反映我们的观点。最后,给企业我也有一个建议,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当中,特别是一些并购和标的比较大的贸易,一方面要做好市场调研,另一方面也要用好国际国内的一些资源加强沟通,特别是对于国际上一些公共关系公司的资源要更好的利用,通过他们的游说,帮助中国企业减少来自外部的怀疑,减少阻碍。
华为在美国赢得对摩托罗拉和诺基亚西门子诉讼
新华网深圳2月23日电 (记者王浩明)23日,在深圳的华为公司总部新闻发言人向新华社记者透露,美国中部时间2月22日,美国当地法院就华为公司起诉摩托罗拉公司和诺基亚西门子公司一案正式作出裁决,禁止摩托罗拉公司向诺基亚西门子公司转移华为公司的保密信息。
华为公司透露,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区法院颁布的这项初步禁止令中,除了禁止摩托罗拉转让华为公司的保密信息外,还要求摩托罗拉聘请独立第三方检查保密信息的安全删除情况并允许华为对此进行审计。
“我们非常欢迎法院的这一裁决,摩托罗拉必须遵守合同约定,保护华为的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华为公司总部新闻发言人称。
据了解,华为公司于今年1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地方法院起诉了这两家公司。华为公司认为在摩托罗拉向诺基亚西门子出售业务的一项交易中,摩托罗拉可能会将华为公司的保密信息泄露给华为公司的竞争对手诺基亚西门子。
2010年7月,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宣布收购摩托罗拉无线网络业务,该项收购价值12亿美元。华为公司表示,如果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在这项收购中被摩托罗拉转移,华为公司将蒙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华为公司总部新闻发言人称,自2000年起,华为公司就与摩托罗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涉及无线接入、核心网等多个领域。合作中,摩托罗拉大量地使用华为公司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向客户转售华为公司无线网络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一万多名华为公司工程师为提供给摩托罗拉的产品和知识产权的开发做出努力。
“我们一直以来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竭力维护自身的创新价值和权利。”华为公司总部新闻发言人称。
对中企跨国经营何须疑神疑鬼
近日,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公司不断听到坏消息:起初是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就华为收购美国服务器技术公司三叶系统公司部分资产一事争得满城风雨,华为一度高调反驳外国投资委员会和某些美国议员的欲加之罪,寻求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最终裁决,在华盛顿法律界和政界引起轰动;但最终还是被迫接受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要求,撤出这笔交易。接着,华为公司送给下届主办国英国的礼物——为伦敦免费安装价值5000万英镑的地下手机通讯网络项目遭到质疑,某些英国情报官员和议员公开声称这份礼物“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摧毁伦敦的通讯系统”。
英国某些人对华为竞标伦敦地下手机通讯网络的质疑之荒诞显而易见,三叶系统交易之争同样如此。保护国家安全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权利,但华为收购三叶系统公司专利技术果真能够危及美国安全?从这家公司的业务和交易额来看,难以得出这般结论。三叶系统是一家云计算技术制造商,而云计算技术并不是该公司独有的“杀手锏”级技术。“云计算”起源于早前的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技术,明确提出这个概念的不是三叶系统而是谷歌,目前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云计算概念公司都有不少,三叶系统并非其中公认的领军企业。这笔交易只有区区200万美元,规模之小也足以从侧面反证其重要性不高。根据这些分析,我们足以确认美国是在滥用“保护国家安全”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而在西方国家遭遇类似审查的中国企业不止华为一家,也不止一案。中国企业直接投资、特别是并购投资在一些国家遭到了更严厉的审查,这在国内外商界和政界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实。
就总体而言,中国是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上的新玩家,而无论是个人、群众、机构还是政府,对新加入游戏的玩家都有个适应、习惯的过程,这本来就是人之常情;我们有足够的耐心让越来越多的东道国、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适应和习惯中国投资的发展。问题是西方国家相当一部分势力把崛起的中国视为新兴强有力挑战者,甚至抱着冷战思维不放。美国某些势力尤甚,人为地使事情复杂了许多。而这种疑神疑鬼对当事东道国的商业环境又会产生何等负面影响呢?
“美国的事业就是商业”——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人才、资本、商品纷至沓来都是兴旺发达之道,美国更是凭借人才和资本的安全港地位而发展起来的,但从华为2007-2008年联合美国股权投资基金贝恩资本收购3Com公司遭否、竞购摩托罗拉公司部分业务失败,以及竞标美国斯普林特公司移动电讯设备合同受阻,国际商界已经看到了曾经开放的美国精神正在走向封闭和萎靡,在三叶系统交易之争中,美国相关机构执法的随意性更是暴露无遗,竟然强行审查一笔本来已经完成的交易。
(梅新育 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一个让人头疼的家伙"
不止一名专家称,实际上,华为的海外受阻与它的快速崛起相随而来,华为的扩张速度大大超出了国际同行们的想象。从一个初出茅庐、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公司快速成长为国际大公司,比肩电信巨头,其海外战略功不可没。
华为出海的第一站选择了香港。1996年,华为与和记黄埔签下了合同,为其提供固定网络的解决方案。在香港市场取得成功后,华为开始考虑其他市场,这其中就包括俄罗斯、拉美以及非洲。
1997年,华为在俄罗斯与当地企业建立的贝托华为合资公司,由俄罗斯贝托康采恩、俄罗斯电信公司以及华为合资建立,这也是华为仰仗的本土化平台。在俄罗斯市场获得成功以后,海外市场成为华为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华为2009年财报显示,海外营收已占75%。
不过,拉美市场开拓的难度比俄罗斯要大。同年,华为在巴西投入3000多万美元建立了合资企业,随后,华为在多个拉美国家设立了代表处。2003年,非洲市场被华为成功打入。与此同时,华为在东南亚的扩张也使其收获颇丰。
华为的国际市场拓展经历了尝试、跑马圈地、地区部管理三个阶段,现华为已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在美国、印度、瑞典、俄罗斯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还在全球设立了36个培训中心,其产品与解决方案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近几年海外战略的推进,华为发展得越来越大,目前是中国公司中拥有最大和最完整的组织体系、组织覆盖面最广、派往海外人数也是最多的一家中国IT公司。经过20余年的苦心经营,华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据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的报告显示,华为已超越阿尔卡特—朗讯和诺基亚西门子,目前仅落后于爱立信。其成长速度之快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动作,令竞争对手感到不安。
2009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1491亿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183亿元,营业利润率14.1%,净利润率12.2%。同年12月,华为赢得全世界首个商用的LTE网络——挪威和瑞典4G移动网络的合约,更是震惊业界:成功击败对手爱立信,而且还是在对方的地盘上。
实际上,早在2002年,思科CEO钱伯斯就曾公开宣称,华为是思科第四代竞争对手,思科甚至成立了一个专门应对华为的部门。同时,华为还有自身的另一个优势——人力成本,有数据显示,华为当时在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仅为美国硅谷的1/5。
2003年1月23日,思科在美国指控华为及其美国分公司盗用部分思科的IOS源代码,并应用在其Quidway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操作系统中,对思科专利形成至少5项侵权。
对于当年的事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思科旨在遏制飞速发展的华为,而华为则要在诉讼中消耗大量的精力、时间与金钱。2004年,思科与华为达成和解。
目前,思科的担忧并未变成现实,根据国外媒体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第一季度,路由器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为思科、Juniper以及阿朗,华为则一直排在第五位。
何以破局
在华为海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安全”这个关键词成了某些国家和企业指责华为的标签。
长久以来,由于并非上市公司,华为的股权结构不为外界所知,这加深了外界对该公司的怀疑。华为多年来在市场上不断攻城略地,海外战略异常凌厉,亦被怀疑背后有政府的强力支持。
外界对它的质疑及种种误解,也是缘于华为的神秘色彩和神秘气氛。尽管这种神秘色彩和神秘气氛是很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它的领导人任正非比较低调。不过,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它逐步地走向世界,不管上不上市,如果上市成为一个公众公司,那它当然有义务、有责任披露自己的公开信息。这是它现阶段面临的一个挑战。
熟悉华为的专家认为,华为要想走到世界市场上去,信息不公开的话,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也会成为掣肘华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进入到一个全面国际化时代的华为,进入到任正非即将年高退休的华为,必须成为一个逐渐向公众开放的公司。而作为一个公众公司出现在全球,就需要有基本的信息透明化、公开化。
也有专家补充说,在强化信息披露的同时,也不应过于强调原有的低成本优势。因为在美国,观念、认识的差异很多时候会被误解。比如思科、朗讯等公司曾将华为打出的广告“它们唯一的不同就是价格”视为一种挑衅。
同时,华为还经常被视为违反当地的市场游戏规则。华为在招聘美国员工时频频问及应聘者曾经供职公司的技术细节和研发流程,就曾引起过诸多不满。为了修复在北美水土不服的裂痕,华为尝试过诸多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在2006年前后略有改善,标志性举措是华为在2006年2月与北电网络成立了合资公司,借助对方的本地市场优势争夺合同。
还有人支招称,以华为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在国际上要争取成为能够立足的品牌企业——正视现在遇到的问题,同时也要有一个长远规划。华为长期依赖低成本优势并已形成了习惯,到了一定阶段之后,比如到了低成本优势和品牌优势双轮驱动的时候,就必须有所改变。
一位就职于某咨询公司的前华为中层认为,作为一个成熟的国际企业,要有一整套对应策略而不是零散的策略,这也是华为需要马上去做的事情。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在对国外的法律法规的适应度调整方面,在对国外关键力量的游说制度方面,华为日常可以做一些事情。
该前华为中层还建议他的老东家,可以通过与外国市场目的地的合作,建立跨国投资合作关系,通过利益的互通,减少进入外国市场的阻力。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华为正在不断加大对技术的研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获得的资料显示,华为持续将年销售收入的10%和46%的员工投入研发,还有10%的研发资金投入到对未来技术发展的研究。除此之外,华为还积极地在世界各地尝试本土化策略。
不可否认,华为作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代表,面临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其要想真正融入进去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华为、诺西战争焦灼 商务部放行悬疑
2011年03月01日23:2821世纪经济报道我要评论(2)
字号:T|T
[导读]若维护知识产权使摩托罗拉成被告,是华为狙击诺西扩张的第一道防线的话,中国商务部的审查将是第二道防线。
时间定格在3月9日,对于诺西和摩托罗拉来说,这最后一关,也许是最焦灼的一关。
据华为人士透露,按照约定的审查时间,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将会在3月9日就诺西收购摩托罗拉无线业务一案作出初步表态,而这将会决定性地影响这单全球电信业重大并购案的成与败。
根据各国反垄断法案,各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外资并购行为皆需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由于摩托罗拉此番出售资产涉及到9个不同国家或地区,所以此项交易必须待走完各国审查程序后方可大功告成。
在华为起诉摩托罗拉之前,其与诺西的交易已获得美国、欧盟、巴西、日本、俄罗斯、南非、中国台湾地区和土耳其等8个国家或地区的反垄断许可。
由于涉及与中国公司华为的直接竞争,以及近期华为与摩托罗拉的知识产权诉讼,中国反垄断部门的审查,倍受关注。
而对中国公司华为而言,商务部的态度和最终审查结果,其分量并不亚于争取到了美国法院对摩托罗拉的“初步禁令”。如果说,高举知识产权的大旗,将摩托罗拉推上被告席,是为华为狙击诺西扩张的第一道防线的话,中国商务部的审查将决定华为的第二道防线是否坚固。
中国商务部的红绿灯
3月1日,华为相关部门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其正在等待商务部的审查结果。而此前不久,诺西新闻发言人Riitta Mar则高调公开表示,将力求于今年第一季度完成对摩托罗拉相关业务的合并工作。
诺西还曾乐观地对国外媒体表述称,该项交易需通过9个国家审查,已经有信心获得8个国家的核准,中国商务部将是最后一站。
根据公开资料查询,中国商务部依据反垄断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必须经历初步审查、进一步审查、延期审查等数个审查阶段。一般而言,初步审查历时一个月,进一步审查为三个月,延期审查为两个月。
据不愿意透露身份的法律人士透露,目前该案已处于第二阶段——进一步审查期,对中国公司华为的不利之处在于,如果诺西的申请在该阶段获得通过,即不必进入延期审查,否则将进入延期审查。
正在等待结果的华为公司在回应本报采访的官方表述中称:“商务部的态度,我们无法揣测。”
关于悬而未决的商务部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和全国人大法工委反垄断立法顾问王晓晔分析说,“商务部反垄断局不仅会考虑这个交易对中国电信市场竞争的不利影响,也会考虑这个交易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争议”。
她认为,鉴于美国近期已就华为诉摩托罗拉一案颁了初步禁令,“商务部不可能不考虑这个并购侵犯华为知识产权和保密信息的极大可能性,否则商务部的批准决定对华为将是一个极大的不公平”。她同时指出,由于诺西此前的并购申报并没有说明这项交易涉及了华为的知识产权,这也即是说,这个并购申报信息是不全面的,“对于一个不全面或者隐瞒重大事实的申报,商务部有理由延长审查期限”。
无论是对华为还是诺西而言,这都意味着焦灼的等待。
让华为不安的是,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6月底,商务部一共立案受理了140多件“经营者集中审查”案子,大都最终顺利获得放行。
而让诺西不安的是,否决也并非没有先例。去年3月18日,被商务部否决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成为中国反垄断立法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
诺西会否成为下一个被否的案子?
据法律界人士介绍,对华为而言,可能的胜利将会有几种形式:一是商务部最终否决了诺西申请;二是,商务部“有条件”地通过了诺西的申请,比如“在尊重华为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完成并购。
 
全球“第二”之争
并购,诉讼,知识产权较量——所有的纷争都离不开背后的商业纷争。
根据2010年各大电信设备商财报数据,华为以280亿美元的销售额坐实了全球“老二”之位。排在老大之位的仍然是欧洲电信巨人爱立信(308亿美元)。阿尔卡特朗讯(217亿美元)、诺西(172亿美元)、中兴通讯(107亿美元)分列第三、四、五位。
过去几年的惨烈竞争,让电信设备业的全球市场格局历经了一轮翻天覆地的洗牌,中国两家公司的崛起以及欧美老牌厂商的衰退成为显而易见的趋势。
但是,在摩托罗拉并购案中下了重大赌注的诺西,显然并不甘心眼下的局面。
独立投资机构Zacks于去年7月20日发布的报告中,对诺西收购摩托罗拉相关业务所获协同优势进行了全面分析。Zacks报告表示,通过收购摩托罗拉,诺西将在和华为的较量中,稳固住自身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设备商的地位,“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的主要收获是,通过收购摩托罗拉,其可以在极具吸引力的美国无线市场取得坚实的收入,而此前其已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据行业人士估算,在北美这个电信利润最为丰美的市场,诺西过去仅有5%左右的市场份额,而摩托罗拉曾占有过15%-20%,收购或在快速补充诺西在市场地位上的劣势,同时也可以为诺西带来北美最为优质的客户资源。
在北美电信市场,摩托罗拉在CDMA领域与Verizon有着紧密合作,在WiMAX领域则与Sprint及Clearwire两大运营商保持着长期的密切关系。这些资源都将在并购完成后转到诺西旗下。事实上,诺西近期已经从AT&T及T-mobile美国公司获得了LTE设备合同。Zacks指出,“通过此次收购,诺西将变成美国市场仅次于爱立信和阿尔卡特朗讯的第三大网络设备供应商。”
而在全球市场,此项收购也让诺西的位置变得更加稳固,这是因为,在北美之外,摩托罗拉无线业务仍有相当的基础。公开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摩托罗拉网络设备业务43%的收入来自亚洲。可以预期,这些业务并入诺西后对亚洲两家公司华为、中兴构成的压力。
Zacks预测,尤其在日本,诺西将会在并购完成后获得强劲增长。摩托罗拉是日本KDDI的独家LTE设备供货商,诺西近期已经获得NTT DoCoMo的LTE合同。而在中国,中国移动则正成为诺西TD-LTE设备的用户。
这对刚刚通过数年艰难打拼攀升到全球“老二”之位的华为,构成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在全球最优质的市场——北美,华为接二边三地受到来自美国政府以安全为名的打压,先是去年竞争Sprint业务的失败,后是投资收购小公司3Leaf被阻,这些非市场因素的干扰,破坏了竞争的公平,增加了对手的筹码;另一方面,华为也深感中国在相似的高科技产业投资、并购领域,欠缺美国那样严格的审查程序,这又减弱了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