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丝特卫生巾送试用的: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一个神秘纯美的世外桃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15:39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东南麓,北与贵州荔波、从江两县毗邻。距首府南宁市331公里,距桂林340公里,距河池市48公里,距刘三姐故乡宜州67公里,交通便利。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全县人口37.6万,有毛南、壮、瑶等少数民族31.3万人,其中毛南族占总人口的16.2%。毛南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自称“阿难”,意即“这个地方的人”。毛南族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人口主要分布在广西,其中环江最多,按照2001年的统计,环江共有毛南族人口56414人,约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51.6%。

  环江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情非常浓郁。在当地,“分龙”节和“傩戏”是毛南族人最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毛南山乡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石多土少,易旱易涝,旧时“毛南年年为水愁,渴死禾苗旱死牛;男人说水贵如酒,女人说水贵如油”民谣在毛南山乡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说龙是管雨水的神,

  所以环江毛南族人每到农历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龙日)前后,都会举行盛大的传统“分龙”节祭拜它,意在求其均匀降雨,祈求风调雨顺,以保五谷丰登。风风雨雨无数载,“分龙”节以其独特的风情魅力保留了下来,至今,成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一道独特的风景。

  “分龙”节活动的传统主要有三项:一是祭祀龙王;二是祭奠三界公爷;三是山歌对唱,一般活动有两三天。

  “分龙”节期间,毛南人男女老幼穿上民族盛装,年轻媳妇则回娘家与父母团聚。毛南山乡千山百弄,村村寨寨,每家每户都上山采集金黄花、枫树叶、紫兰花等各种有药效的彩色植物作染料制作五色糯饭、粉蒸肉等精制彩色食品,折回竹桠柳枝插在中堂神龛上,把五色米饭捏成小粒团,粘在枝叶之间即结丰收果,预祝五谷丰登,硕果累累。

  “分龙”节在毛南山乡同样是一个抒发情怀的日子,青年男女情绪更为高涨。节日的清晨,毛南人就带着五色糯饭,或双双对对去对歌,或寻找意中人,男的送花竹帽,女的赠绣花鞋,场面异常活跃。“五月分龙是端阳,哥妹同来祭龙王。今年哥妹同排坐,明年哥妹进洞房。”歌场上、山坳口,处处歌声处处情,节日的毛南山乡洋溢着无比的欢乐。

  目前,充满了浓郁的民族色彩的毛南族“分龙节”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每到节庆时,众多的外地游客纷纷慕名而去,目前,该节庆已被纳入广西民族节庆文化十大品牌之一。

  和“分龙”节一样,融歌、舞、戏、面具为一体的“傩戏”是毛南族另一个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傩戏”是毛南人的敬神祭祀仪式,像古希腊的酒神狂欢,又像印第安人的原始祭祀。“傩戏”一词,让听闻者脑海里闪过的是诡异的面具、奇特的服饰、古怪的言语、粗犷的动作和令人惊悚的场景。

  “傩戏”这种从原始巫术蜕变脱胎出来的古老戏种,自唐以后便在中原声渐不闻,最终在汉文化区域内销声匿迹了,但它却遗落于毛南山乡重重深山里,成为戏剧“活化石”。每个前往环江探索的游客,在重温“傩戏”中捡拾这古老剧种失落的碎片时,或许能够更深体味到千百年前毛南人的信念与快乐。

  环江作为毛南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地,其县情、民情对于研究毛南族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独特奇异的南方喀斯特风貌

  除了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民俗,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还以独特奇异的南方喀斯特地貌闻名于世。

  处于云贵高原东南麓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该县西北部的木论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世界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在木论的峰峦林海中,这些地壳运动造成地层断裂和长年的日晒雨淋溶蚀的喀斯特奇特地貌,峰丛洼地、峰林谷地交错发育,遍布形似古塔、山顶尖峭的锥形山,在山峰底部,或是平缓,形如盆状的洼地,或是由锥峰围成的深陷的峰丛漏斗,使这片神奇的土地呈现出百态千姿。

  其中,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洛阳镇文雅村的喀斯特森林峡谷,峡谷长3000米,深度200-300米,峡谷宽40-150米,峡谷两岸为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谷底为清澈的溪流,溪流中立有石柱和许多横卧谷地一侧的古木。与广西已发现的一些喀斯特峡谷相比,安卜喀斯特森林峡谷更狭窄、更深邃,且两岸茂密的原始森林,称得上是广西最美丽的喀斯特森林峡谷。

  更为奇特的是,在峡谷末端一带,由4个大型天坑组成天坑群,天坑四面陡壁,底部通过地下长廊紧紧地连成一体,是目前发现规模仅次于乐业大石围天坑的中国第二大天坑群。该天坑群底生长原始森林,天坑群中最大的天坑直径约500米,深度约400米,极具考察和观赏价值。该天坑群自前几年开发以来,迅速成为广西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与此同时,位于木论喀斯特原始森林中诱人神往的杨梅坳、神秘诱人的雄关古道等景,景区内云飞雾绕,孕育万千奇景,坳上峰峦叠嶂,给人无尽想象;一块石板连着一块石板铺就,宛如一条绵延迤逦的绿宝石链带,连绵25公里穿越九重雄关,气势宏伟,神秘诱人。

  目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木论、九万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华山林场、爱山森林公园森林生态旅游为主体,以环江大小河沿岸为纽带,开设了观光赏景、健身休闲、探险寻幽旅游项目,各地游客流连忘返于探幽环江这独特的中国南方喀斯特风情里。

  环江山清水秀,洞多景奇,有如诗如画的长美风光长美崖刻,有多种珍稀濒危的动植物,有气势磅礴的龙潭瀑布,有世间罕见建筑精美的毛南族古墓群……山奇、水秀、洞幽、林美,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走进环江,你会感觉到山如无声的诗、水如流动的画所带给你的无穷无尽享受。

  特色农产香飘万家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利于农业生产。

  大自然十分厚爱这方古老神奇的土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着许多珍贵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五香”就驰名中外。被誉为“五香”的是香猪、香鸭、香牛、香粳、香菇。环江香猪属中国珍稀猪种,2003年10月27日通过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注册论证。环江香猪产于该县境内的明伦、东兴、龙岩等乡镇高寒山区,地处崇山峻岭、青山绿水之中,无工业污染。无其他猪种杂入,“世代相袭”闭锁繁殖,农寨自然放养,主食山藤野菜,从而造就了“黑珍珠”、“肥冬瓜”的特异体貌:一是矮小,二是体黑,三是皮薄,四是骨细,五是轻型,双月断奶仅重4-8公斤,六是耐饥渴。环江香猪营养丰富,如谷氨酸含量是普通猪的8倍,能使人聪明的卵磷脂含量是普通猪的4倍多,蛋白质含量17.82%,为普通猪之首;脂肪含量4.3%,比普通猪含量少4倍多,使其食之清甜浓香,味道可口,百食不厌,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其烧制的清脆可口,香气四溢;白切的鲜嫩可口,清香飘逸。无腥味,多吃不腻,备受人们喜爱。而香牛一生以传统的栏圈养为主,不劳役,专食野生莎树叶和青麻叶等野生植物,其肉与常规牛肉不同,素有“三隔肉相间”之称,肉质细嫩甜脆,香鲜可口。香鸭、香粳、香菇也各具特色,味道纯正鲜美,食后口齿留香,让美食爱好者赞不绝口。此外,川山凉席、毛南族花竹帽、下南菜牛、毛南红窖酒等,亦驰名中外。

  新兴产业致富美好家园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在河池市委、市政府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党委、政府领导下,毛南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因地制宜努力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目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兴办明伦、东兴、龙岩等乡镇为主的香猪生产基地,以大才乡为重点的西瓜、西红柿生产基地,以下南、木论等乡镇为主的菜牛生产基地,以思恩、洛阳、大安等乡镇为主的桑蚕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已形成了畜牧、桑蚕、甘蔗、香猪、菜牛、矿产等八大特色支柱产业。全县特色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香猪、菜牛等畜产品加工企业增至12家,获得全区新兴优势产业发展种草养牧二等奖,评为“中国菜牛之乡”,注册了香猪、菜牛活体及肉制品商标。其中,毛南族聚居的下南乡积极发展种草养殖菜牛业,如今全乡存栏菜牛3500多头,仅此一项就给毛南群众每年增收650万元。

  此外,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充分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桑蚕生产,使之成为环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荣获“全区桑蚕发展十佳县”荣誉称号。兴办加工业,促进桑蚕业。近两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了年加工蚕茧3000多吨的两家龙头企业,集蚕茧收购、烘烤、制丝于一体,形成以桑蚕带动工业、以工业促进桑蚕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中共河池市委常委、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吴晓丽表示,在上级领导指导和各方努力下,“十一五”期间,环江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1%,增速比“十五”高7.71个百分点,总量达124.28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38.8:28.5:32.7调整到2010年的39:30:31,其中,2010年游客接待量突破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2亿元,以毛南族风情为突破的旅游业已成为广西旅游的一大亮点。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向新目标迈进的起步之年,今年全县力争达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的目标。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欢迎天下游客走进环江寻幽探秘、欢迎天下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让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更放光彩,让这里勤劳淳朴的少数民族同胞拥有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