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多家银行仅对16家央企提供新增开发贷 房企整合加速 - 银行在线 - 金库网论坛 专业理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27:36
 传阅“红名单”

  此前国土部出炉1457宗闲置土地“黑名单”,银监会根据这份“黑名单”做一次全面的风险排查,其中80%的闲置土地可能被收回。而继监管机构将房地产“黑名单”下发至商业银行后,日前一份房地产央企“红名单”已在银行系统中传阅。

  某银行人士指出,银行已经根据监管部门下发的“红名单”,要求分支行对名单中所列示的16家房地产央企提供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授信额度,对除了 16家之外的房地产央企,存量贷款要采取保全措施,尽早回收。存量到期收回的,项目贷款无法续贷。原则上不得对16家以外央企提供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

  银行人士透露,获批的16家央企名单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已整体并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600068)集团公司、中国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银行人士透露,监管部门在通知中明确要求,严禁非房地产主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商业性土地开发和房地产经营业务,国有资产和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

  此外,银行人士透露,目前监管机构预先布防高风险房地产企业。对于存在高价购地、跨业经营、过度扩张、负债率偏高等问题的高风险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密切关注其经营状况,一旦资金回笼出现紧张,应及时采取保全措施,对有土地闲置、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拖延开竣工事件、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记录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停止对其发放新开发贷款和贷款展期。

  同时银行要积极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开展闲置土地核查处置工作,妥善利用闲置土地信息,对闲置土地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未进行相应使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主要负责人向银监会或者相应银监会派出机构作出书面说明。 房企整合加速

  业内人士认为,资金和土地是房地产企业未来成长的核心,而在货币政策开始步入紧缩通道、融资渠道几近关闭,房企现金回笼压力越来越大,部分房地产非主业央企的“退房”潮,以及并购潮必将加速到来。

  相关专家表示,房地产行业内兼并重组交易势头正劲。展望未来,当重大并购重组交易能够得以释放,大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即“强强联手”的交易有望成为可能,地产巨头间的并购呼之欲出,或将形成新的“航母级”企业并形成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新格局。

  针对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相关各方认为,这无疑给16家大型房企集团打开了并购之门。比如,招商地产(000024)此前就曾表示,公司正在密切关注央企准备退出的房地产资产,正在与一些央企进行洽谈。招商地产非常看好78家央企地产项目进入产权交易市场,目前正在和这些企业商谈收购和合作其退出的项目事宜。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对于部分央企清退出来的房地产项目,相关各方的整合意愿并不强烈。在挂牌出让的企业中,成功转让的也仅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北京金中都置业公司项目、中石油北京都市圣景地产项目,整合方对其余项目的兴趣并不强烈。

  业内人士指出,非主业央企清退房地产项目,严重依赖并购市场的活跃程度。而此前,那些“不务正业”的央企即使出售房地产项目,也是将一些毫无盈利能力的企业推到市场交易。“出售资产具有恶化的财务报表和黯淡的投资前景,怎能吸引企业来接手呢?”

  而很多盈利能力强、土地储备丰富的企业,央企自然毫无出售意愿。现在让银行通过卡住资金的方式来“倒逼”央企清理房地产业务,或许将从根本上扭转局面。
  • UID115325 
  • 帖子7613 
  • 精华
  • 在线时间101 小时 
  • 注册时间2009-12-11 
  • 最后登录2011-3-9 
积分 24787  (金库状元)
金币 33  (一穷二白)
贡献值 0
荣誉值 0  (一星)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支持(0)  反对(0) 准一 

AFP

  • 当前在线 |积分:24787
  • 个人博客 |金币:33
  •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4楼 发表于 2010-12-6 11:40  只看该作者   11月29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旗下中核置业在天津产权交易所挂牌,以1.14亿元人民币转让福清中核置业100%股权及债权,截至今年8月31日,该被转让公司已经净亏26.03万元,据悉,这种转让亏损地产项目的现象在国资委发出非主业央企“清退令”后,普遍存在。
  虽然“清退令”自今年3月18日下发已经过去了8个多月,但因为国资委当初没有严令操作时间表,所以一些被勒令“清退”的央企仍迟迟不愿放弃盈利的地产业务,这让曾引发市场大讨论的“清退令”正陷入困境。
  “没有严令,可以慢慢来”
  时隔8个月后,《华夏时报》记者又见到了“清退令”出台时采访过的一位机械贸易央企党委李副书记。当时国资委要求央企在“清退令”颁布的15个工作日内上交各企业的退出计划,李副书记为此着实伤了不少脑筋。但这一次,让李副书记伤脑筋的问题显然已经转移了。
  “最近几次国资委开会倒没怎么提‘清退’的事了,因为各家有各家的难处,情况不一样,也没法一刀切。”李副书记告诉记者,“现在主要考虑的还是防范经营风险,稳定集团收益。退出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严令说到什么时候必须退出,所以可以慢慢来。”
  而事实上,各央企集团似乎也与上述央企“慢慢来”的做法异曲同工。根据国资委发布的数据,位列清退名单的78家央企,旗下共有房地产子公司227家。但截至目前仅有23家企业挂牌转让,仅为总数的1/10。
  按照国资委在3月底的公开说法,78家央企的退出方案已如期上报。也就是说,除了以上少数央企有实质性动作外,其他央企几乎并未实施各自上交的退出方案。
  为此,本报记者询问了国资委新闻处的一位工作人员,他也向记者表示,非主业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涉及的问题十分复杂多变,因此“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但是,中国房地产协会的一位专家却表示,国资委不给出具体的操作规范与明确的时间表,这其实本身就预留了很大的可操作空间,非主业央企何时退、如何退都变得可以“很随机”。
  “78家非主业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正在陷入一种困境。”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房地产资产的退出涉及资产分配、人员变动以及资产评估是否合理、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等问题,“国资委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出了个难题。现在房地产调控的视线已经转移到其他新政上,‘清退令’也就被搁置了。”
  转让的都是亏损项目
  而实际上,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缓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盈利”。据李副书记向记者透露,目前房地产业务经营比较好的非主业央企,其房地产公司带来的销售收入大概能达到12%—15%,最高的甚至接近20%。
  而国资委发布的数据也证实了李副书记的说法。数据显示,位列清退名单的78家非主业央企共有房地产子公司227家,约占央企全部三级以上房地产公司数量的60%,资产总额占比15%,销售收入和利润占比为15%和7%。
  “从目前来看,尽管处在房地产调控时期,但房地产业务仍然有利可图,对于优质资产央企肯定难以割舍。为了追求利润,央企仍然可以以合作开发等各种形式变相进入房地产领域。”上述中国房地产协会专家表示。
  “目前挂牌转让的房地产子公司其实都是一些亏损项目,真正优质的房地产业务并没有被转让。”李副书记告诉记者。
  据天津产权交易所的公告显示,11月29日中核集团挂牌交易的福清中核置业有限公司,今年3月才成立,但截至8月31日,公司已经净亏26.03万元。另外,此前中石化1元转让珠海市华瑞物业建设有限公司50%的股权,而评估的华瑞净资产为-513.37万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78家央企之一的中国铝业(601600)集团,之前上报给国资委的清退地产资产名单中,只有中铝置业一家二级子公司。但事实上,截至2008年底,中国铝业集团共有9家主业为房地产的二三级子公司,并未都列入清退地产资产的名单。
  而据多家媒体综合调查,目前78家央企旗下的房地产子公司中,大多数都开始以三线城市为目标,深入三线城市调研,与当地政府部门协商绕开政策拿地,并通过建设一部分保障房继续参与房地产业务。
  接手“兄弟”企业项目太棘手
  作为卖方的不愿卖,这已经让非主业央企的“退出任务”困难重重,而作为买方的也不愿买,这则让国资委的“清退令”显得更为尴尬。
  根据记者统计,在挂牌的23家企业中,成功转让的也仅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北京金中都置业公司项目、中石油北京都市圣景地产项目等寥寥几家,其余的项目都没人接盘。据中信证券(600030)房地产分析师丁勇文告诉记者,目前挂牌转让的大部分房地产资产,也属于相对来说“盈利不高”的资产,无人接盘也在意料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之前曾被认为是非主业央企退出业务“理想接盘者”,但在发力扩张的同时,并无接手迹象。
  中国建筑(601668)11月25日公告称,获得武汉世茂嘉年华、泸州西南商贸城、无锡恒隆广场等10个项目,项目总金额为168.7亿元人民币。而不久前,中国建筑刚刚与北京市门头沟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门头沟注资500亿建设新城。
  中建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中建主要发展城市区域运营体模式,主要目标是二线城市或区域,从区域规划、土地整理到房地产开发,与地方政府进行整体的战略合作。
  “目前我们的战略目标很明确,其他央企退出的业务我们还是会关注,但是如果不是优质项目,我们很难腾出手来操作。”他向记者表示。
  此外,保利地产(600048)、中国铁建(601186)、五矿集团、葛洲坝(600068)集团等央企也频频出现在土地招标的现场,动辄几十亿卷走招标的地块。但在谈到接手“兄弟”企业的房地产项目,不少央企的负责人却都觉得很棘手。
  “很多项目股权不独立,小股东很多,接手之后很难搞清楚状况。”招商地产(000024)一位负责人曾向记者表示,“另外,还有的项目涉及拆迁麻烦、规划变更等问题,接手过来项目也无法开工。”
  “‘清退令’其实还是因为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利益调整,所以至今进展缓慢。这还需要国资委拿出点实际行动,否则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只能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上述中房协专家对此直言不讳。
  • UID115325 
  • 帖子7613 
  • 精华
  • 在线时间101 小时 
  • 注册时间2009-12-11 
  • 最后登录2011-3-9 
积分 24787  (金库状元)
金币 33  (一穷二白)
贡献值 0
荣誉值 0  (一星)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支持(0)  反对(0) 准一 

AFP

  • 当前在线 |积分:24787
  • 个人博客 |金币:33
  •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5楼 发表于 2010-12-6 11:41  只看该作者   当12月1日《北京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下称监管办法)正式实施之时,地产商们才发现,银行执行的监管细则,远比监管办法更为严格。而在此监管的过程中,银行成为了最牛的“乙方”。

  记者获悉,按照央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下称住建委)、北京市银监局的要求,北京的地产商亦开始陆续与银行签订《北京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协议》,这实际上是对监管办法的细化,按照该协议,地产开发企业几乎失去了调配预售款项资金的自由。

  12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建设部)一位官员向记者表示,建设部正密切关注北京市的预售资金监管执行效果,并适时在全国房价上涨较快的若干城市逐步推广。

  全部存入 冻结5%

  在12月1日房地产预售资金监管正式执行之前,北京市银监局按照央行营业管理部的要求,对北京市各商业银行就“预售资金监管”进行摸底调研,中信银行(601998)、工商银行(601398)、光大银行(601818)的相关负责人均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情况,并称该项工作已经于11月29日全部结束。

  现在看来,这次迅速开展的调研工作,更像是为“12月1日预售资金监管大限”的准备工作,此后,《北京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协议》(下称监管协议)作为格式合同下发至各商业银行,北京万科、首创置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均向记者表示,从12月1日起,开发商必须和银行签署该协议并接受监管。

  所谓预售资金监管,是指对地产商的预售款使用,按工程进度结点进行支取监督,简单而言,就是地产商不得将预售楼盘的预售款挪作他用,而只能用于该预售楼盘的开发与建设。

  “监管协议实际上是对监管办法如何执行的细化。”首创置业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此之前,银行已将监管协议的格式文本转发给他,该协议要求开发企业在银行开立的预售款监管专户中的款项额度,不得低于重点监管额度的5%,而这意味这,这部分资金虽然归属开发企业,但却暂遭冻结。

  按照监管协议给出的操作路径,区县住建委首先将核定楼盘项目的工程建设费用额度,从而得出重点监管额度的总额,而后,商业银行依据这一指标进行监管。同时,开发企业必须同意将包括订金、首付款、购房款以及其他形式的全部购房款存入银行设立的预售资金监管账户。

  记者了解到,央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银监局向企业提出的要求是,在房地产楼盘项目完成初始项目登记并达到购房人可单方办理转移登记的条件节点之前,专用账户内的资金,不得低于重点监管额度的5% 。

  “这就是说,如果一个项目的单次批准预售楼栋的总工程建设费用是1亿元,那么至少有500万元要被冻结到交房甚至办理房产证时开发商才能动用,那么对于同时运作多个项目的开发商来说,若干个‘500万元’累加,对财务运行还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前述首创置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最牛乙方”

  在监管协议中,商业银行位列“乙方”,但是,其对甲方的监管力度之言,令不少开发企业将位列此后的银行,戏称为“最牛乙方”。

  “超出重点监管额度之外的预售资金,使用也不是完全自由。”首开集团一位高管向记者表示——按照监管协议,如果进入专用账户的预售资金数额超过重点监管额度,开发商可以向银行申请将超出部分转出,但须征得银行方面的同意,方可执行。

  这意味着,开发企业的“多余预售款”,实际上仍在银行系统的监管之下,而央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银监局将定期对银行执行监管的状况进行严格核查。

  在收到该份监管协议时,几乎所有的接受记者采访的开发企业都被告知,监管协议内容为格式合同范本,“没有协商以及修改的余地和可能”。

  记者了解到,在银行的实际操作中,对于超出重点监管额度5%可以由开发商向银行申请转出的资金,如果开发企业在该商业银行内有开发贷款,则在征得银行同意后,也必须转移到在该银行开立的封闭账户内,不得随意调配,并优先用于支付工程建设款项或者偿还开发贷款。

  “这就是说,即便超出重点监管额度的部分,开发商也没有多大的权力自主调配,真正能像以前,支付了本项目工程款、偿还了开发贷款后,腾挪到其他项目上的资金寥寥无几,几乎已经没有了财务调配的意义,而且,仍然要征得银行同意。”前述首开集团高管称。

  按照监管协议要求,开发企业再申请使用受监管资金时,须依次提供《地基与基础部分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表》,上述文件构成三个支取预售监管资金的“节点”,这三份行政文书,则由北京市住建委核发,而开发企业,只有在这三个节点上,才有权要求银行予以拨付自己存入监管专户的预售款。

  在接收到上述相关行政文书后,商业银行可在两天内予以资金拨付,对于不符合条件的,银行将直接向开发企业出具不予拨付通知书。

  全国推广

  记者了解到,目前,建设部正在密切关注北京市预售资金监管的实施效果,并不排除在全国推广的可能。

  “预售资金监管不是新事物,早在2006年,原来的建设部就已经提出来了,但是种种原因,没有太多的地方执行,我们提出这个监管政策,初衷就是为了降低期房预售制度下,房地产市场的风险,特别是烂尾、延期交房等损害购房者的情况出现。”12月2日,一位不愿具名的建设部官员表示。

  此前,建设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即53号文件)的第九条,就明确规定:“各地要加快完善商品住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其中明确要求,“商品住房预售资金要全部纳入监管账户,由监管机构负责监管,确保预售资金用于商品住房项目工程建设;预售资金可按建设进度进行核拨,但必须留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建设工程竣工交付。”

  “我早就跟政府提过对预收款监管,但是一直落实不了。”地产大炮任志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直言不讳。然而,这一监管政策执行的核心,并不在房地产管理部门,而在于银行,以及跨部门的协调监管。任志强认为,在中国,执行难度最大的政策,就是需要跨部门执行与合作的政策。

  在任志强的逻辑中,这一点是建设部提出预售资金监管后,全国应者寥寥的原因,但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开始执行这一政策,实际上和限购一样,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全国的状况。

  前述建设部官员表示,建设部很关注北京预售资金监管的执行效果,并称北京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示范意义。

  在此之前,北京市率先于4月份落实了“本地居民限购一套房产”、“无一年纳税、社保记录的非本地户籍人口银行不予提供按揭贷款”的“限购、禁贷政策”,随后在二次调控的风暴下,被推广到全国房价重点监测的17个城市,北京市为先河。
  • UID115325 
  • 帖子7613 
  • 精华
  • 在线时间101 小时 
  • 注册时间2009-12-11 
  • 最后登录2011-3-9 
积分 24787  (金库状元)
金币 33  (一穷二白)
贡献值 0
荣誉值 0  (一星)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支持(0)  反对(0) 准一 

AFP

  • 当前在线 |积分:24787
  • 个人博客 |金币:33
  •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6楼 发表于 2010-12-6 11:44  只看该作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保障房建设再临节点。

  12月2日,《华夏时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住建部和国土部两部委正组织一轮大规模的联合检查。“保障房建设是此轮检查的一大重点。”住建部一位副司级官员告诉本报记者。

  住建部日前向各地下发通知明确提出,2011年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是1000万套。有专家就此分析,如果明年保障房被确定为1000万套,相比2010年的580万套,增长72.4%。

  今年房地产业遭遇了极为严厉的从紧调控政策,市场一度风声鹤唳。担心房地产被抑制后地方经济将受到影响的声音弥漫。中央在多个场合公开表态则显示,保障房建设正逐渐接过投资大旗。

  事实上,以商品房为主的房地产业支柱地位概念,已不再被提及。十二五规划对于房地产的表述,已侧重在中小城镇建设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上。

  从今年房地产降温后保障房建设力度就可见一斑。

  记者梳理看到,住建部9月份首次公布了今年保障房建设进展情况:今年计划建设的580万套,前8个月开工70%,竣工30%,给出的评价是,“总体完成情况良好,但各地的进展不平衡。”

  一个月后住建部更新数据,1至9月,保障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520万套,占年度计划580万套的90%,相比前8个月增加了20%。

  按照规定,9月底是保障房开工时间的大限,年末争取建成和基本建成60%以上,“对未完成任务的通报批评,直至问责。”最新消息称,三部委(国土部、监察部、人力保障部)将首次联合启动今年土地违法问责。

  中央态度坚决

  据了解,两部委联合调查组已奔赴各地,检查省级政府对住房供地计划、闲置用地清理、保障房建设和查处违规房企等情况。

  住建部一位官员介绍,此番联合检查组将由两部委司级官员带队,为时10天。“各地的住房供地计划落实情况将是检查的首项内容,而保障房用地将是重中之重。”

  此次检查方式包括实地检查、座谈、查阅资料和网上核查,检查范围除了省(区、市)总体情况外,还将抽取省会城市和1~2个市(州、盟)。此外,检查组还将深入到县(区、旗)一级政府开展检查。

  早在10月份,住建部会同有关部门公布各地保障房建设进展情况,“对开工率过低的地区,将会同监察部约谈地方负责人。”

  11月26日,国土部、住建部联合发通知,加强保障房建设是该文件的重要政策着力点。

  在历次督察中,保障房均受到了特殊关照。7、8、9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三次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

  各地突击建设

  在中央反复强调要“全面完成保障房”的“死命令”下,地方政府在下半年掀起了一轮突击保障房建设的高潮。

  上海在此方面迅速作出反应。12月1日,上海住房局一处级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今年已开工1200万平方米保障房,其中经适房400万平方米,动迁安置房800万平方米。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上海经适房累计开工1000万平方米,竣工200万平方米,1696户居民签约购房。

  在保障房建设上,广州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据悉,广州计划今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房300万平方米,相当于过去3年的总量,可提供保障房4万套,包括2.3万套廉租房及1.7万套经适房。

  “今年21个保障房项目已落实19个,分布于天河、萝岗、白云、黄埔、花都和南沙6区。”广东刀客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谢逸枫告诉本报记者,这批保障房项目中有12个由政府主导建设,7个由社会力量参与。

  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副主任黄信敬说:“今年是广州保障房建设量最大的一年。”

  近日,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一次论坛上强调,“明年,北京公租房建设比例要扩大到保障住房建设规模的60%以上。”在保障房建设上,北京要实现 “两个50%”,即各类政策性住房用地占全市住宅用地的50%以上;新开工建设各类政策性住房13.4万套,占全市住宅新开工数量的50%以上。

  西部的保障房建设也在提速。“从2010年起,重庆计划每年开建10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5年内建设总量将达4000万平方米。”在国庆期间,在重庆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重庆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主要表现在公租房上。

  进度仍不理想

  “海南已超额完成计划。”截至10月底,海南省宣布开工建设保障房11.44万套,占计划套数的113%。

  “虽已完成任务,但整个海南省的保障房建设并不均衡。”12月1日,海南省某处级官员坦言。为此,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11月初专门奔赴基层调研,要求各地高度重视保障房的建设。

  记者对比海南发现,其他地方完成情况并不理想。全国人大的一份报告称,截至8月底,各地2009年的保障房开工率最好的也只完成80%,有些不到40%,而2010年的计划很多还处于“零开工”状态。

  “8月初,安阳的保障房项目还处于‘零开工’状态,而今年中央投资补助廉租住房项目的焦作、濮阳、南阳、周口等市,到8月初也未开工。”河南省地产界人士李俊向记者证实。

  李俊直言,资金缺口是困扰地方的直接问题,而西部省份的资金缺口更大。

  记者采访也发现,资金问题颇具代表性。就连财大气粗的深圳,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也并不轻松,截至目前,深圳仅完成新开工保障房约3.5万多套,完成5万套目标任务的70%。

  10月25日,全国人大发布的跟踪调研报告也称,中央财政安排的保障房资金已全部下达,包括年初安排的692亿元与追加安排的100亿元。

  但问题在于,地方配套的资金跟不上。“中央下拨部分资金,地方配套剩余资金,最终保障房建设倒逼更高的商品房价格来支撑,这显然不是问题的初衷。”上海房地产学会高级分析师顾海波说。

  而审计署刚刚发布的公告则称,上海、重庆等22个城市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未达到“规定”要求,被截留146.23亿元。此前有规定,各地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
  • UID115325 
  • 帖子7613 
  • 精华
  • 在线时间101 小时 
  • 注册时间2009-12-11 
  • 最后登录2011-3-9 
积分 24787  (金库状元)
金币 33  (一穷二白)
贡献值 0
荣誉值 0  (一星)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支持(0)  反对(0) 准一 

AFP

  • 当前在线 |积分:24787
  • 个人博客 |金币:33
  •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7楼 发表于 2010-12-6 11:45  只看该作者   虽然“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已定,但“紧缩靴子”仍未落地。我们认为,大盘“上有紧缩顶、下有估值底”的区域弱势震荡格局仍将持续,期间保障房建设规模超预期将成为周期行业新看点。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预期,将带来农村基础建设、节能减排、区域发展相关行业结构性机会。

  政策基调已定

  “靴子”仍未落地

  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为经济工作会议定下基调:明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但会议没有强调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今年年初以来,央行先后通过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加息和持续的公开市场操作,适度控制货币信贷投放力度,对经济运行的货币环境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微调,因此此次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的重大变化符合市场预期,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的市场影响已经消失。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在多目标下保持平衡的货币政策,虽然并不意味着紧缩,但是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的松紧可以随时根据经济(主要是通胀)形势的变化进行微调。11月PMI达55.2%,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已连续第四个月出现上涨。中国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短期政策面将更为关注物价上涨的风险,市场担忧的紧缩政策“靴子”依然没有落地,政策基调的确定还无法打开大盘的系统性反弹空间。

  我们认为未来11月份CPI冲高后的政策出牌及其市场反映、2011年新增信贷规模以及M2增长预期三个观察点上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市场期待12月10-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更为细化的政策目标,本周的宏观环境依然不支持大盘强劲反弹。

  成交密集区的

  中期压力大于支撑

  首先,2011年11月份成交金额46415亿,是继2009年7月份48008亿以来的月度成交金额历史次天量,但是由于近年来限售股存量流通与IPO增量上市,A股市场的换手率并未扭转下降趋势。

  其次,从中期A股市场的成交密集区移动趋势分析,2009年、2010年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将最大的成交密集区从4500-5500点下移到了 3200-3500点。目前大盘位于2550-2700支撑带与2950-3200阻力区的“夹缝”中。其上下累计成交金额堆积分别为49850亿元、 43736亿。

  显而易见,就中期成交密集区分布看,A股市场面临的中期压力大于支撑;就短期看,11月份成交金额46415亿的次天量将对短期反弹构成极大压力。

  上有紧缩政策顶

  下有估值支撑底

  据报道,2011年,中国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规模或将高达1000万套,相比2010年的580万套,增长72.4%,以此计算,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或将达1.4万亿元人民币。而计划新增的420万套住房中,公共租赁房将占主要部分,这预示着保障房建设黄金期即将来临。按以上数据推算,明年10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目标远超此前市场预期,1.4万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将达到全国房地产投资规模的五分之一左右。

  保障房建设规模超预期将带来建材行业交易性机会。2010年11月30日工信部正式出台《水泥行业准入政策》。 边际供求关系是决定水泥价格的主要因素,在水泥需求仍保持增长、新增有等效产能可能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预期下,水泥价格将持续上涨。此外,房地产、钢铁等周期性行业同样存在短期反弹机会。

  基于本周市场“短期僵局,中期压力大于支撑”的趋势判断。我们认为大盘短期仍将在上有紧缩政策顶、下有估值支撑底的区域内维持弱势震荡。策略建议是适度控制仓位,等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定调的进一步明朗。

  选股策略方面,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保障房建设规模超预期带来建材行业交易性机会,房地产、水泥、钢铁等周期性行业存在短期反弹的机会。同时需前瞻性关注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预期,带来的农村基础建设、节能减排、区域发展相关结构性机会。另外,随着市场弱势震荡的延续,年末获利盘回吐强化了小盘股的调整压力,市场结构性风险犹存。
  • UID115325 
  • 帖子7613 
  • 精华
  • 在线时间101 小时 
  • 注册时间2009-12-11 
  • 最后登录2011-3-9 
积分 24787  (金库状元)
金币 33  (一穷二白)
贡献值 0
荣誉值 0  (一星)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支持(0)  反对(0) 准一 

AFP

  • 当前在线 |积分:24787
  • 个人博客 |金币:33
  •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8楼 发表于 2010-12-6 11:45  只看该作者   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4日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针对高烧不退的楼市,龚方雄表示,明年房价可能会有5%—10%的跌幅,这会给需要买房的人创造一个非常好的买房的机会。从长远来看,中国房价上升趋势不会改变,但是不应出现前几年的暴涨情况,跌永远是短暂的。龚方雄强调,在未来十年楼市会发生改革,这是由于政府不断介入在政府在低端市场不断作为改变这个行业营业格局,暴利时代可能会结束。

  CPI不会失控 中国通胀预期可控

  龚方雄:中国CPI不会失控,中国通胀预期是可控,大家对4%的CPI不要有恐慌。大家知道发达国家在通缩或者威胁当中,新兴市场当中也处在通胀危险当中,中国最近通胀是4到5之间,在金砖四国是最低的。大家看到印度通胀已经超过10%,巴西,俄罗斯达到7%,引发通胀原因中国跟全球没有什么不同,两方面一个是农产品(000061)一个是大宗商品,农产品通胀是全球性,不单单是中国,大宗商品也是一样,所以中国面临的问题跟其他的国家没有什么不同,我想强调说中国在通胀方面跟很多国家相比仍然做的最好。

  通胀率是最低没有必要恐慌,我们今年通胀预期很低,政府定的目标是3%,这个目标同时又设了人民币小幅升值这么一个目标。同时美联储大量印钞,人民币要保持小幅升值,印钞速度要跟别人差不多,如果你印钞速度很满,或者下降,币值跟别人要升,人家东西越来越多,你的东西越来越少。一直讲中国关键要设定一个比较现实理性,可行的预期,比如说低幅通胀升值速度要快一些,人民币升值速度,想保持小幅度人民币升值幅度对通胀容忍度要高一些,小幅升值和低幅通胀两个目标同时实现是不可能的任务。

  目前看到中国通胀是非常温和的,仍然是可以接受,可以容忍,而且这种通胀水平跟我们经济运行其他的一些宏观数据结果结合来看,应该讲仍然是一种加劲。很多其他货币市场已经是中性稳健,中国货币政策还处在这个转型当中,这个不用太担心,经济成长进入一个稳定期,经济下调速度降低,我们恢复到正常货币政策也是应该的,这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中国未来会会分3到4次息

  龚方雄:我认为未来中国会温和加息。中国对策通胀要有一个组合拳,通胀预期4.4%是很正常的,现在市场有一种恐慌感,受到震撼后就要一个平静期,适应就好。

  我们会小幅加息,会分3到4次息,每次25点左右。此外,中国一年存款利率提高3%到10%之间,这个存款利率水平应该讲是合理的。但是加息不是中国通胀主要手段,我们主要面临是出入性通胀威胁,我讲过在政策选择方面,要么选择人民币快一点升值要么选择高通胀,这个角度人民币升值速度快一些应该来讲在目前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国面临经济现实情况下可能性还是大,我们认为明年人民币升值速度是5%,今年是3%不到。

  A股疲软:明年前高后低

  龚方雄:大家知道今年对A股市场判断是前低后高,也不是说一直看好。今年年初有一个技术性谨慎看法,我觉得今年会先跌,下半年底会涨,原因中国经济从总体看是前高、后低,股市可能就是前低后高,不一定跟经济完全符合。但是从另一方面讲,中国股市之所以表现这么差,中国通胀在金砖四国是最低,经济成长是最高,新兴市场庞大体系当中也是最好,但是我们股市却下跌了15%,其他新兴市场涨15%到40%之间,所以说这个资本市场经济表现严重不到位。原因在哪里,在于我们预期利好,企业盈利绝对好坏,对他股价涨跌影响不大,关键是业绩能不能超过预期,如果业绩超过预期股价就涨,低于预期就跌。我们今年给市场预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预期,人民币小幅度升值,通胀很低,经济高速增长,但是现在看通胀超过预期,大家对政策紧缩有很恐慌一个状态,对这个通胀现在也讲过很多人有了很多很恐怖的词汇,我讲其实没有必要,股市需要有一段心理调整期。如果适应了这个4%到5%通胀,大家看到中国经济,是全球最好的,中国通胀是全球最低,货币政策转成中性,常态,这种情况之下股市应该说仍然有上升余地,但是大家对政策不确定性担心,以及全球资本市场波动,我们认为未来的一年全球资本市场仍然是非常波动,但是长远看,未来6到12个月是振荡向上,我对股市信心是没有动摇。

  在2011年,我估计上面波幅会高一点,高于3400到3600点,底部在2600到2800点左右。

  创业板重复股市十年历史

  龚方雄:创业板整体估值水平非常高,很多估值已经反映未来成长,为什么有这么高的估值,大家对未来成长很高的期望就是刚刚讲的,股票会不会涨跌不在企业的好坏。但是创业板预期已经非常高了,我们中小投资者我们个人投资者,散户要非常小心,不能盲目追高尤其在创业板,中国股市过去十年表现,2300点03年上证还不到3000点还在2900、2800,十年过去中国股市涨不到30%。

  为什么这样,01年2300点估值是50倍,现在大盘估值是多少2800点,15倍,这个角度估值下降很多,为什么,一方面估值趋于理性,二方面供应量上来了,一上来估值就非常高,不是说未来公司业绩不会成长,不是说未来中小板不会有很多成功公司,即使估值下降,未来股价上升空间会很好,这一点要非常非常注意,买一个好公司,但是最关键作为一个投资者在一个好价格上,再一个合理价格要买到一个好公司,我们创业板发展前景可能是非常广阔会给中国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很主要融资平台,但是从投资者角度要理性,不要盲目追高,要认识到为什么创业板估值怎么高,不但反映未来成长,还有一个供需关系,因为相对盘子比较小,中国整体流动性比较多,创业板投资需求比较大,才会创造这么高估值,中国整体大盘股市是一样的

  创业板波动很大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这个投资者也要非常理性的判断,我认为未来几年创业板市场随着关注层主要股东,战略投资者解禁流动量越来越大,同时上创业板公司越来越多,供应量越来越大,确实会很可能重复中国大盘股市过去十年走过历史,它的估值逐渐下来,现在买的估值是50、80、100 倍,三年以后,五年以后,估值可能只有20、30、40%企业盈利涨一倍股价也不涨,这个是我们中小板投资者心理要有准备。

  房价有很强抗跌性

  龚方雄:中国房地产面临的矛盾焦点,体制瓶颈,什么叫供需关系,中国城市化进程非常快,城市化低,刚性需求增长速度非常快,每一次调控在资金链,资金方面融资方面今年还是有很大保障,开发商卖楼资金现金流很大,银行贷款很严,投资量还是很大,未来几年我们国家继续实现宏观调控,银行对开发商资金来源,整个资本市场对房地产开发商融资渠道能够开放的话,开发商未来资金会面临问题,面临问题自然反映方式就是减少供应,如果减少供应的话,减慢开发速度,减慢拿地速度,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地方政府经济使用房,这一轮条件造成房价新一轮上涨压力,关键是把供应量做什么,城市化进程当中,把政府这一部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做什么,新加坡70%住在政府的租房,香港40、50%人住在政府提供廉租房也是租给他们,不是卖给他们,通过这个来平衡供求关系,平衡这种供求关系以后,房价仍然会涨,但是会涨慢一些,随着经济通胀速度,收入速度,成长而成长,不会反映一种稀缺性,现在房价上涨是我们供应量不足,低端住房的人租也好,买也好政府在要这方面多花钱,为什么说有体制瓶颈,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要地方政府拿钱,地方政府没有钱,地方政府除了土地财政没有很多财政收入的来源,所以这个牵扯到一个财税体制改革的问题,财税体制改革不是说一两年能做到,体制创新,和体制改革推进是要有时间换空间的,这个情况之下,各方面矛盾焦灼情况之下房价有很强抗跌性,就不跌,原因在这儿,这些要在为未来一段时间有反映,我们认为未来明年可能房价有小幅度下跌。

  明年房价有5%—10%跌幅

  龚方雄:确实我觉得明年房子有5%,10%跌幅已经是不错了,会给需要买房的人创造一个非常好的买房的机会,长远中国房价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地价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仍然会上升,上升趋势不会改变,但是不应该出现前几年暴涨情况,跌永远是短暂,要让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要解决我刚刚讲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供需问题解决,另一个是整个体制突破。

  未来十年发展当中,房地产仍然会成为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现在降低不是说不让他发展,是其他行业发展速度可能会受到更多鼓励,消费也好,服务也好,内需也好,可能会有更多的政策性倾斜,整个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但是房地产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当中不可缺少,不可或缺产业,中国城市化率非常低,中国不可能停下来,不进行城市化,工业化,所以房地产仍然会成为一个主业不是政策或者以某些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但是我讲一方面长期会成为未来房地产会成为支柱产业,但是房地产盈利格局在未来五年十年会发生改革,这是由于政府不断介入在政府在低端市场不断作为改变这个行业营业格局,暴利时代可能会结束,还有供需关系,现在房地产业利润率都很高,所有人都想做房地产,不管做哪行哪业企业家,很多人想做房地产,而且很多人做房地产,这个也会改变这个行业格局,以前中国所有人都想炼钢,钢铁产业一上升这个产业利润,毛利也会下降。
  • UID115325 
  • 帖子7613 
  • 精华
  • 在线时间101 小时 
  • 注册时间2009-12-11 
  • 最后登录2011-3-9 
积分 24787  (金库状元)
金币 33  (一穷二白)
贡献值 0
荣誉值 0  (一星)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支持(0)  反对(0) 准一 

AFP

  • 当前在线 |积分:24787
  • 个人博客 |金币:33
  •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9楼 发表于 2010-12-6 11:46  只看该作者   岁末将至,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了诸多空前的调控举措,其效果到底如何?而一些城市过快上涨的房价是否得到了有效抑制?

  本刊记者特别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一些城市似乎已经出现的降价势头,其实只是结构性的“假跌”。

  对于一些城市这种急于在“表面上”做文章,只求从数字上把房价降下来,期待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早一点过去的行为,采访中专家们担心,“将造成部分调控政策效应"短期化",房价存在报复性上涨隐患”。

  房价被“拉低”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报告,今年8月,福州市住宅成交均价达每平方米13826元,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中超过上海、厦门,位列第七。10月,这一价格降至11987元,排名也退居第十。

  对于福州房价的速跌,业内人士分析,与当地政府10月中旬紧急颁布“限购令”等调控新政有关,更与当月成交楼盘所在区域的结构性变化紧密相关。

  本刊记者发现,房价下跌的10月,远离市中心的仓山区住宅销量骤增,而在市中心高房价区域的鼓楼区住宅销量却相对锐减。福州住宅销售报告统计显示,8月,仓山区住宅销量682套,鼓楼区住宅销量69套,两区比例约为10:1。10月,仓山区住宅销量猛增至2506套,而鼓楼区锐减为34套,比例约为73:1。目前,仓山区新建住宅均价在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鼓楼区却逼近了2万元。早在10月份之前,福州市就对高价位的在建楼盘申请预售许可证采取了限制或暂缓发放等措施,这使“高价区”的住宅销量立竿见影地跌了下来。就这样,10月依靠“低价区”销量的骤增,福州悄然“拉低”了房价。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北方一些一线城市也在采取类似办法,即延缓市中心城区高价房入市,加大郊区低价房开盘。

  这位人士分析,今年以来,国家房地产调控令一道紧过一道,某些地方政府开始“慌”了,担心自己的“钱袋子”会收紧,担心被问责。因此,一些城市急于在“表面上”把房价降下来,期待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早一点过去。

  开发商“不急卖”

  尽管在“限购令”之下,10月份福州的住宅销量却并未下降,反而骤增。对此,业内人士透露,虽然福州市10月10日突然出台了“限购令”并要求即日执行,但一些金融机构将政策宽限了几日执行。据福州住宅销售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福州“限购令”颁布后的3天内住宅签约量达1300多套,约等于9月同期签约量的8倍,整整占了10月份销量的四成。

  正是由于10月份的“大丰收”,尽管进入11月份房屋销量骤减,但一些开发商底气十足,“不急卖”。本刊记者日前在福州市仓山区一在售豪宅小区 “泰禾·红峪”采访看到,该楼盘从去年到今年9月底已售多栋楼房,近期一些高层住宅楼已基本完工,却因拿不到预售许可证而暂停销售。

  “以往一栋楼一开始打地基,就能拿到预售许可证。而现在,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预售许可证,许多购房者比我们还着急。”“泰禾·红峪”售楼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住宅小区均价超过每平方米1.5万元。

  与“泰禾·红峪”紧邻的在售高层住宅小区“天鹅湾”26号楼还没有正式销售,就接近“售罄”。“我之所以急着在还未预售的楼盘交了预约金,无非是看到,许多新建的高档楼盘售价不单价格没跌,反而涨得更快。”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购房者担忧,政策越是不让人买房,可能越是助长部分购房者的“抢购” 心理,房价也越可能跌不下来。

  2008年10月,“天鹅湾”一带新建商品房均价仅为每平方米5000元,如今却很难找到1万元以下的新房。

  政策效应“短期化”

  业内人士普遍担心,随着调控政策效力退去,将引发房价的报复性上涨。

  融信(福建)投资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加上此前首付款、贷款利率上调等政策影响,福建省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销量都在急剧下跌,开发商回笼资金速度减缓。“这与2008年同期相似,结果却截然不同”。

  “过去,开发商普遍缺钱,资金回笼慢,降价促销压力大。现在,开发商手头资金相对宽裕。各楼盘维持现价短期内不涨主要是应地方政府的要求”,这位负责人表示。

  占地280多亩的“大卫城”是融信(福建)投资集团在远离福州市中心开发的一个高级住宅区,该楼盘均价现已达每平方米1.2万元,而同一地段去年同期的商品房均价仅8000元左右。“大卫城”售楼部经理周文忠告诉记者:“楼盘预售5个多月,截至目前累计销售近900套。现在,整个楼市销量虽大幅下跌,但我们已无房可售,购房者想买要等新房源的推出。”

  周文忠说:“近期,受"限购令"等政策影响,占购房者20%的外地客户一下子没了,等"限购令"到期后,这部分外地客户肯定会再度涌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与前几年相比,今年福州城区可售房数量不足1万套,而往年可售房量平均在2万多套。供应紧张,房价持续上涨甚至大涨,将不可避免。”

  地价猛涨也将逼迫房价跟涨。上述融信(福建)投资集团负责人说:“今年2月,融信集团拍得福州市区一块380多亩的地,楼面地价近每平方米9000元,该地今年11月动工,明年预售时均价肯定要高于1.5万元,否则只能亏本。”

  福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王阿忠认为:“许多地方的"限购令"时间都太短,福州市仅限购到今年12月底,一旦政策执行到期,必然会带来市场的报复性反弹,其效果将大打折扣,这将进一步使人们加剧对政策逆反预期的形成。”

  在王阿忠看来,许多地方的一些楼市调控政策不够严肃,存在“假降”现象。这很容易让开发商通过销售不同楼盘或低端楼盘来控制市场价格,“制造”均价下降来蒙蔽政府,使政府以为政策达到预期目的了,从而停止调控,导致调控政策失去连续性。

  业内人士及专家普遍认为,当前应加快房地产长期制度建设,完善调控手段,严格执行,巩固成效。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景乃权告诉记者,统计学意义上的房价上升或下降对老百姓而言,意义不大,真正有意义的是此轮房地产调控效果百姓是否满意,保障房是否满足了低收入家庭的需要,老百姓是否真正实现了“居有其所”。

  景乃权说,除房地产市场传统的影响因素外,经济全球化、流动性过剩、通胀预期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外部因素对住宅需求影响越来越大。由于这些因素都不是房地产市场本身能够决定,调控时如单纯依靠增加房地产市场供给将不能解决房价上涨的问题。他建议,调控房地产要取得长效,不能仅关注房地产市场局部的均衡,而应结合其他相关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来进行。

  王阿忠建议,在短期内,解决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有效办法是,坚决杜绝开发商将楼盘“分期开发,阶段涨价”的乱象。从长期来看,政府部门必须通过在房地产市场建立长效的调控机制,如落实房产税征收,严加抑制市场投机行为。

  王阿忠还指出,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不健康发展,其根源在于地方的土地财政。因此,要从制度创新上彻底切断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与房地产市场的利益链。
  • UID115325 
  • 帖子7613 
  • 精华
  • 在线时间101 小时 
  • 注册时间2009-12-11 
  • 最后登录2011-3-9 
积分 24787  (金库状元)
金币 33  (一穷二白)
贡献值 0
荣誉值 0  (一星)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支持(0)  反对(0) 准一 

AFP

  • 当前在线 |积分:24787
  • 个人博客 |金币:33
  •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10楼 发表于 2010-12-6 11:46  只看该作者   “大街过三道, 物价跳三跳;工资像团雪,放会儿就化掉”。这曾是几十年前流传的一首描述通胀生活的歌谣。现如今,虽然老百姓财产不像冰雪那样容易化掉,但大家也真切体会到“啥都涨价,钱是越来越‘毛’(不值钱)了”。

  “你有什么好的投资渠道吗?”岳阳的邓雨(化名)最近经常打电话询问周边的朋友。他告诉记者,自己手里有点钱,现在放在银行根本不划算,很想取出来进行投资,以避免通胀带来的贬值。

  事实上,像邓先生这样不懂投资而又担心手中钱贬值的人不在少数。而且,现在更多的人担心,2011年的通胀情况会越来越糟。另外,如果通胀居高不下,热钱又汹涌流入,那么央行货币政策将何去何从,新增贷款又会缩减多少?

  为此,《投资者报》记者日前先后采访了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601988)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以及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等5位权威专家。他们几乎一致认为:“通胀预期正在升高,2011年通胀可能是前高后低,货币政策基调将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事实上将趋于偏紧。”综合上述五位专家预计,“2011年CPI全年涨幅将为3.8%,新增贷款较之今年会减少至7万亿元左右。”

  通胀压力短期难以释放

  上述五位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2011 年仍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过去两年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使国内经济迅速摆脱全球危机的负面影响,但也迎来了国内通胀压力的凸现,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加码和美元持续贬值,不仅直接造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推动资金加速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加速了通胀压力。

  种种迹象也显示,短期内通胀压力难以释放。究其原因,是食品尤其农副产品的供求因素起重要作用。事实上,大家现在切实体会到了大豆、绿豆与蔬菜等食品价格的轮番上涨。

  “回顾自去年年末以来的CPI上涨情况,总体通货膨胀率增加背后的两大主要力量,其中最重要的是食品价格,其次是住宅成本。尽管近期CPI出人意料的上涨还是由食品价格拉动,但这一次的主要推手是蔬菜价格,10月份同比上涨了29.3%。”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王黔日前对《投资者报》记者如此分析说。

  王黔同时表示,最近因部分地区暴雨和洪灾,通常波动且易受天气条件影响的蔬菜价格大幅上涨。今年提早入冬以及总体比往年冷的天气预示着近期蔬菜价格可能居高不下。

  那么,未来一段时期通货膨胀压力如何?“短期内通胀压力还会往上升,特别是11月、12月。”对此,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日前在北京东方君悦酒店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说,“明年通胀可能是前高后低,通胀可能于2011年2季度见顶,因此未来3~6个月内政府的政策仍然会主要集中在控制通胀。”

  而对于短期内通胀压力难以释放的原因,在李晶看来,主要由四大原因所致:一是粮食价格。由于蔬菜和水果价格受气候转凉和节日因素影响,涨幅也较大。 鉴于北部省份可能会遇到异常寒冷的天气,食品价格可能在未来几个月维持上升趋势。二是QE2(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了大量资金涌向市场,导致美元贬值和全球商品价格上扬。三是国内最近一段时间工资涨得比较快,经济增长速度高,意味着通货膨胀压力也会升高。“今年的工资涨了30%~40%,肯定会传导到通货膨胀中,今年的最低工资从1~9月份涨了26%,实际上制造业的工资增长已超出了26%,我预计在30%之上。”李晶补充说。四是资产价格,即楼市。楼市价格在政府打压之前一直是上扬的。

  事实上,近期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将令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再创新高,当前多家证券机构预测11月CPI涨幅可能超过10月的4.4%,其中,CPI涨幅达4.8%是各家机构普遍认同的数据。对此,多位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也持相同观点,预料“11月CPI将超4%”,并估计年内还有一次加息的可能。

  而对于明年的通胀程度,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11月30 日上午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电话采访时也表示,明年的通胀总水平不一定比今年高,而且食品价格可控,现在相关部门已采取了“增加供给、打击囤积”等措施,估计明年2~3月粮食与蔬菜的价格可降下来。

  不过,陈兴动同时提醒,明年的通胀风险是食品价格下降,而非食品价格像棉花与服装等价格会上涨,这样相关部门在调节通胀权重时会推高明年的通胀,价格会往上走。

  大量热钱伺机涌入国内

  “来的都是客,留下的都是祸。”曾有人这样形容来去自由、快进快出的热钱。如今, 热钱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近日,有媒体称,高达6500亿港元的囤港热钱伺机涌入内地投机,这些热钱狂赌人民币升值,打算通过银行汇兑、贸易和投资三种方式进入内地,并最终钻入楼市和股市进行投机。

  虽然中国央行三令五申限制热钱,但是热钱仍然大规模流入内地市场。据广东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的监测,11月半个月短短15天内,通过地下钱庄流入国内的热钱,比10月整个月暴增30%。据悉黎友焕的数据来自对全国100个地下钱庄的监测,他是截至目前,中国唯一获得官方委托调查地下钱庄活动的学者。

  另外,渤海证券日前也估计,2011年外汇占款保守估计将达到2.9万亿美元,其中热钱为主要力量。

  对此,李晶认为,热钱并不是中国自己独特的问题,全世界亚洲新兴市场都受到很多热钱的冲击,就是因为QE2实施之后6500亿美元被印出来,很多的钱涌向了经济增长快的国家,即金砖四国和亚洲的市场。现在政府出台一些政策限制热钱的涌入。不过,政府要提倡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钱有输入也有输出。

  另外,她认为,未来数月中国热钱压力还是比较大,而且会对人民币的升值造成更大的压力。“明后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要比今年快,因为今年不过是3%~4%,明年的升值速度可能会在5%~6%”。李晶这样预测。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热钱问题已引起了央行的注意。为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热钱潮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1月5日表示,中国可以采取一些管理措施,尽可能地防止更多热钱流入。

  尽管当前进入我国的热钱规模有多大尚未可知,但学界和监管层似乎已经在一点上形成共识,那就是“热钱凶猛、不得不防”。而在国际流动性正流入国内的同时,国内近年持续高增的信贷投放,也向市场沉淀了大量流动性,这也加大了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

  为此,“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流动性管理力度,按照宏观调控要求合理投放贷款。向市场传递出当前货币信贷环境趋紧、坚决管控流动性的政策信号。”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日前在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上如此指示。
  • UID115325 
  • 帖子7613 
  • 精华
  • 在线时间101 小时 
  • 注册时间2009-12-11 
  • 最后登录2011-3-9 
积分 24787  (金库状元)
金币 33  (一穷二白)
贡献值 0
荣誉值 0  (一星)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支持(0)  反对(0) 准一 

AFP

  • 当前在线 |积分:24787
  • 个人博客 |金币:33
  •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11楼 发表于 2010-12-6 11:46  只看该作者   货币政策总体趋紧

  “明年货币政策基调会改变,2011年宏观政策主调是‘紧货币,宽财政’。”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11月29日在和讯网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电子银行高峰论坛”上接受《投资者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明年的货币政策将转向稳健,以遏制通胀与资产泡沫,而财政政策还会维持积极的态势。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明年货币政策将逐步回归常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与此同时,陈兴动也持相同看法。他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明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回归正常化,而且货币政策收紧力度肯定会加大,只是多紧的力度问题。”

  “2011年货币政策上半年从紧,资金支撑动力为海外泛滥流动性,下半年货币政策逐步走向稳健,资金支撑动力由外转内。” 对于明年的货币政策走向,渤海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房振明也如此判断。

  房振明通过对流动性体系宏微观分析认为,在QE2结束之前,即2011年上半年A股市场实际流动性还将保持较为充裕状态,海外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将会是A股市场流动性的决定力量,但央行为防止中国经济被海外流动性“灼烧”,控制通胀,紧缩货币政策在2011年上半年是大概率事件。

  而2011年下半年,由于很难判断美国是否继续量化宽松,海外流动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和CPI的回落,A股市场流动性的决定因素将由外部转向内部,货币政策会逐步走向稳健,准备金率可能从高位下调。

  另外,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王黔还表示,整体货币政策的大力紧缩并未对食品价格的通货膨胀产生切实效果,中国当局除了临时采取某些价格调控举措,当局更可能采取针对低收入城镇家庭的财政补贴,并释放某些政府储备食品库存以帮助抑制基本消费品的价格上涨。

  而在货币政策方面,她预计中国决策者将继续采用“小步快跑”、“多线并进”的方法。在宏观层面,因过度流动性和放贷进一步增加通胀压力(过去两个月M2和新增贷款超过预期),政策制订者们一直注重于通过更严格控制资本流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冲销及特别针对房地产领域收紧发放信贷的方法来管理国内流动性。

  为此她预测,未来几个季度政府将把继续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作为应对通货膨胀压力及反弹内需的政策,其中包括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加息及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如果明年年初总体通货膨胀数据依旧高企且经济增长面临过热风险,这些政策举措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提前出台。

  新增贷款将不超7万亿

  考虑到明年通胀与热钱问题,货币政策将会趋紧,由此新增贷款也将会减速。多数研究机构目前普遍预测,2011年信贷增速会进一步回落。他们普遍预期2011年中国GDP增速约在8%~9%,明年的通胀率将达到3.5~4%的水平,由此计算得出明年的贷款余额增速约在13.8%~15.6%之间。也就是说,2011年行业的新增贷款规模应该是6.5万~7.4万亿元左右。

  “考虑到资金流入或加速使外汇占款份额变大,新增贷款比重或下调。因此,我们倾向预期明年的信贷目标有可能在7万亿元以下。” 陈兴动说。

  李晶也预计,明年贷款总量会较之今年减少至7万亿左右,贷款增长14%。她分析认为,今年贷款一直在回落,银行贷款的速度还是17.5%左右,明年如果达到7万亿元左右就意味着银行贷款总量增长是在14%左右,基本上回到历史平均水平,14%的银行贷款水平是比较合理的,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明年会有所下降,如果是14%的增长,跟经济增长速度是比较匹配的。

  不过,有些机构的观点却更为悲观。瑞士信贷近日称,预计2011年中国新增贷款额度为6万~6.5万亿元,低于市场普遍预期,但他们认为新增贷款目标收紧对银行业绩影响不大。

  与此同时,乐观者如国泰君安则判断,2011年的新增信贷不少于8万亿元,其理由是预测2010年底的M2约72万亿元,假定2011年16%的M2增速,则新增M2约11.5万亿元,其中信贷占70%,对应增量为8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今年的新增贷款目标,李晶认为会超过全年目标。她表示,新增贷款的增幅较去年略有下降,但仍然略高于预期央行初时设定全新增贷款目标7.5万亿元,不过最新公布10月份新增贷款达到5877亿元,明显较市场预期的4500万亿元高出30%。前10个月累积新增贷款已达到6.9 万亿元,11月和12月可能控制新增贷款每月不超过4000亿元,但她预测仍然会超过全年目标。             
多家银行仅对16家央企提供新增开发贷 房企整合加速 - 银行在线 - 金库网论坛 专业理财... 多家银行否认全面停发开发贷 多家银行否认全面停发开发贷 信贷额度紧张成常态-银行频道-和讯网 多家银行总行酝酿取消房贷优惠 多家银行总行酝酿取消房贷优惠 股市为何大跌?——理论总结与真实故事 - 宏观经济 - 金库网论坛 专业理财论坛-如何理财... 理财妙招:利息多一点,活用银行规则巧储蓄 - 银行超市 - 中金在线【20110318】 理财妙招:利息多一点,活用银行规则巧储蓄 - 银行超市 - 中金在线 个股“芙蓉出水”后的几种走势 - 鱼头解盘 - 股票市场 - 金库网论坛 专业理财论坛-如... 缠论——中枢1的具体操作步骤 - 转载区 - 股票市场 - 金库网论坛 专业理财论坛-如何理... 成都武汉等多地银行暂停房贷业务 上海多家银行提高首套房商贷利率 上海多家银行首套房商贷利率提高 这次真停了!多家银行因额度枯竭宣告房贷停摆网易郑州 平台贷开发贷终于“裸泳”上市银行逾期贷款飙升 银行收紧新增平台贷 县以下融资平台难入“名单” 少数银行叫停房贷,多数银行房贷利率上调 全国多数城市银行已暂停房贷 海口暂无银行停贷 小学一年级寒假数学作业难倒银行专业理财师 小学一年级寒假数学作业难倒银行专业理财师 小学一年级寒假数学作业题难倒银行专业理财师 房地产末日:银行全面停止对房地产的开发贷停贷 房地产末日:银行全面停止对房地产的开发贷停贷 银行“理财”多为变相吸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