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男色15李宇恩百度云:父母们如何应对糟糕的中国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2:34:01
st1\:*{behavior:url(#ieooui) }

父母们如何应对糟糕的中国教育

 

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调适

中国的教育,用“糟糕的”作为它的定语,份量实在是太轻了。说它罪孽深重,倒是一点儿也不过分——摧残孩子们的身体,蹂躏孩子们的心理,禁锢孩子们的天性,剥夺孩子们的时间,钝化孩子们的智慧,不可尽数,罄竹难书。

然而,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教育制度下,作为个人,甚至作为群体,我们无法改变整个局面,遥遥无期的企盼和等待又只能把我们自己孩子的生命和前途作为代价。所以,我们必须自己行动起来,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调适,尽我们个人最大的努力去拯救我们的孩子。

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不可能的,最关键的问题就看做父母的是否有充分的信心和持久的耐心。

问题的由来

在开始谈到孩子之前,我首先想谈谈我自己,因为这是我所有有关这方面研究和实验的由来和开始。我曾生活在一个多子女家庭,兄弟姐妹六个,年龄差距很大,最小的两个读小学时,最大的两个大学已经毕业几年了,而且分散在各地。所以兄弟姐妹之间的影响很小。父亲常年工作在野外,处于那个年代很普遍的两地分居的状态,孩子在进入成年以前大多都是在母亲身边。母亲虽然读过两年师范,但长期做家庭主妇以及艰苦的生活环境,也无暇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我们六个就这样各自为战地独立成长起来了,而且无一例外地在学校个个都出类拔萃。

在我们的下一辈开始进入学校的时候,我们都认为他们肯定不用我们花费很多心力,肯定比我们这一辈还要强。可是事情就是这样地出乎意料,他们一个比一个不如人意。开始我们还认为事有偶然,可后来发现并非如此简单。我的母亲生前曾经把这种现象称为“一辈欢,一辈蔫”,这当然是一种笑谈,但是仿佛真的在我们家成了规律。

我排行小,孩子也小,前车之鉴使我提高了警惕,我认识到我再不能像前面几位哥哥姐姐那样无为而治了,从一开始就得做好全盘的规划,防患于未然。

从第329名到第54名

果然,我的儿子也是一个顽劣不化的主。

大概是小学二年级时,他妈妈一次在向别人抱怨孩子学习成绩低下的时候,说他的数学只考了42分,他在一旁纠正:“不是的,是42.5分!”

小学四年级,他被班主任列为十大差生之一。

初中一年级第一次的期末考试排名,全年级500学生他名列329。

最不能忍受的是,每次家长会都像一次大批判,老师像训孩子似地教训比她(他)们年长许多的家长。

国外的研究者认为,孩子在初中的头两年最为关键的调整期,他们把这个期间形象地比喻为“变声期”。这两年调整到位,到了后面的恢复期,孩子的各方面就会稳定地发展。那么,这两年破罐子破摔,也就意味着一个本来可以是正品的产品被无谓地报废了。中国绝大多数的智慧资源都耗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犯罪的开始也多始于这个阶段。

我的儿子顺利地度过了这一关——初二的最后一次考试,他已经跃入到全年级第54名了,进入了所谓火箭班。虽然我对这种分班、排名的做法深恶痛绝,但是现实就是这样,你既然没有办法改变它,你就得有办法应对它,目的就是一个,使你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而不要让孩子被这些东西所困扰。

当然,我不能保证我的儿子将来就一定上名牌高中、名牌大学,但他人生道路的第一个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坎,已经迈过,未来的他无论怎么发展,都肯定会是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自信的状态。

打孩子已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方法

虽然我只有一个孩子,但带孩子的经历却不少。甥侄们送到我母亲这里来,我肯定就是家教的首选。所以,在我做父亲以前,从15岁开始,我前后至少带过四个学龄儿童。那时我并不懂得怎样当好这个角色,只会一种恩威并用的办法,玩可以和他们滚在一起,打也完全打得下手。有一个外甥,那是绝顶的聪明,可就是上了一年学,一个字都不认识,整天手上不停嘴里不停,没有一刻能够注意听老师讲课的。我硬是一个嘴巴教会一个字把他给憋过来了。不过,一年以后回到他父母身边,一切又都故态复萌。

其实,到靠打孩子来维持权威,已经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方法了。教子和用兵道理一样,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从没有挨过母亲一个指头。我记得母亲对我惟一一次的发脾气,是在我6岁左右的三年困难时期,我私自拿了邻居家的一个白萝卜到外面偷偷地吃了。母亲发脾气时既没有打,也没有骂,只是说了一句:“你这样做,就别做我的儿子了。”然后一晚上没理我。当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三岁看老

中国有句老话,树大自然直。意思就是说,小孩顽皮,长大了就好了。特别是男孩子,到了初中慢慢就会比女孩子占优势。无数例证都证实这些经验之谈确实没错。但是,还有无数的例证证明“树大未必直”。

究竟能不能顺利地“直”,这个火候的把握,做父母的可不能大撒把,任其自然发展。越是聪明的孩子,越是家境条件较好的孩子,该“直”的时候没直起来,就会永久地失去这个机会。如果说,十四五岁的初中阶段这一道坎,是在自主意识下经历的,自己是要负一定责任的,那么,在这以前还有一道重要的坎,则完全得由父母承担责任,那就是孩子3-6岁的心理发育阶段。心理学认为,3岁到6岁是儿童心理的初始发育期,儿童在这个阶段心理是否健康,可以影响到一生的行为。中国民谚“三岁看老”也就是这个意思。

轮到我自己的儿子上学的时候,我已届不惑之年,已经能够充分领悟母亲那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妙传,掌嘴巴教学法肯定用不着了。我们在孩子心理初始发育期就一直遵守了几条既定的原则:

——在行为规范上不滞后:从小就适应成人的行为规范,不能因为是孩子就可以原谅错误的行为;

——在文化教育上不超前:有兴趣就学,没兴趣不硬灌,保持自由的天性,不过早背上学习的包袱;

——满足吃的欲望,适可而止:既满足好奇心,又养成能够节制的能力;

——满足玩的欲望,精心选择:尽量选择既好玩又强身益智的方式和玩具。顺带说一句关于上网和打游戏的话题,我从不担心孩子会对它们产生依赖,更不能想象把这个人类最现代的技术成果看成是孩子的禁区,这在后面我会专门谈及

父母渎职——骆驼背上的最后那根稻草

    “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这是一句西方的谚语,意思是说骆驼负载过重时,再加上一根稻草也会把它压死。“骆驼背上的最后那根稻草”常用来比喻某事或某物使人到了忍无可忍的极点。

    我的一个侄儿,在他的孩子读刚入小学时,就托熟人、找路子、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到育才寄宿学校,我很不赞成,我说他这是在渎职。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孩子不如外国孩子更有独立性,如能早点适应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所以,近些年来不少父母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家学校,乃至送到外国去读书,以为这样一来他们的孩子就有独立性了,将来简直可以和老外有一拼了。其实大错特错。孩子独立性当然要培养,但培养的前提是要得到充分的监护。国外的法律对监护权的看重非同小可,只要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监护环境,法律连亲娘老子都是不认的。为什么要监护?因为未成年的孩子有这种需要,打一个比方,老虎崽子还得父母教它玩耍和猎取食物呢,人难道不需要吗?中国的法律也规定年满18岁才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没有多少人认为这很重要,所以就有了父母们为了孩子的所谓未来而花高价“渎职”的行为。

    前几天,有一则新闻说一个名牌大学生不堪忍受高中大学之间的落差和挫败感,读完大一后突然退学读职校,还说一辈子离家越远越好。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只不过大多不这样走极端罢了。我在前面说过,这种调整期正常的应该在初中阶段开始,至迟也应在高中阶段结束了。然而现在中国的孩子普遍存在书本知识超前,心理承受力和自主行为能力滞后的现象。应试教育的制度迫使所有的学校把孩子训练成考试的机器,除了那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以外,孩子在学校根本就没有受到“人”的教育。初三的孩子就被永远取消了音乐、美术,高一的孩子就永远被分成了文科和理科——虽然相关法规还没有这样规定,但那是捏了鼻子哄眼睛的表面文章,现实是不可否认的。一个活生生的人被永久性的“精神集中营”隔离开来,能够忍受下来的只能成了傻子,不能够忍受的一定就是疯子。

    精神饥渴症无疑普遍存在于当今的孩子们身上,网瘾、暴力倾向、虐他和自虐,甚至乱交、吸毒、犯罪,都是这种精神饥渴症的表现和演变。既然学校在这方面已经无能为力,惟一的解救者就只能是父母了。如果父母也不挺身而出而采取渎职的办法,花俩钱把孩子往学校或国外一送了之,那孩子就剩下向火坑里跳的选择了,孩子精神支柱的惟一希望,就很可能被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

    别以为现在看不出什么异常的迹象,精神和心理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事!

学与玩,到底谁重要?

    我的回答是,在小学阶段,玩应该放在第一位。

    从人一生的整个知识构成来讲,小学的知识占据百分之几?好像没有多少人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现在越来越低龄的孩子被父母送进各种各样的培优班,都自称是为孩子的前途着想,可以断定,将来总有一天这种做法的报复性反弹会爆发出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一条真理,同样也适用于孩子教育。不能设想,被剥夺了童年的人格会是健康的人格。

    大家都有去集贸市场买菜的经验,哪怕你是大学教授,算起账来也不一定有卖菜大嫂来得快,至少我得承认我经常是付了款还站在那里算不过劲儿来。你要追问卖菜大嫂念过几天书,她保证说她大字都不识一箩筐。小学的知识是社会普遍的最低文化程度,只要识些字,经过简单的训练,在通过社会交往就能自然达到。以牺牲孩子的童年来换取这一点点东西,实在是冤大头做的买卖。

    为什么初中阶段有一个“变声期”,就是因为小学的知识跟中学的知识有一个本质上的跨越,这个跨越不到位就会跌大跟头。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数学、物理和化学上。物理和化学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当然完全是陌生的;数学看起来好像有联系,而实际上小学所学的东西除了加减乘除运算顺序和乘法口诀表外,中学阶段几乎都用不上了。

    所以,我一向以为,小学要学的东西一是识字,二是通过简单的算术训练逻辑思维,三是听大人讲关于世界上一切有趣的问题的故事,四是音乐和美术的熏陶,五是学会和同学处理关系,除此以外,就是大玩特玩,玩够玩腻,玩得到中学不想再玩了。

    我的儿子就是沿着这个既定方针走过来的:不参加任何培优班,不在乎任何排名次,不读任何模范作文选,可以利用参考答案来完成作业——但要看懂,无意义的作业(例如每天写600个小字,或罚抄错字每个20遍)一般都由父母代为完成。剩下多余的时间,就见缝插针地玩,打球、骑车、游泳、武术,还有他最着迷的拼装。玩来玩去,他自己还玩出一个专利来。

    童年的玩趣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从此一辈子都不再会跟玩字斤斤计较,一辈子都不会轻易放纵自己。这个我认为我自己就有深刻的体验。我刚上小学五年级时正逢文革,停课三年在家里疯玩,初中混了两年没有政治资格上高中,所以一玩又是四年。到后来,见什么就要学什么,做梦都想读书。我们那一代人,很多人都是多才多艺,大抵上原是因了玩得心里发慌换得来的。那是另一个极端,当然不足取,但恰恰这个极端,更凸现了人的欲望的毁灭性和建设性。能否正确地利用和引导,全看父母的本事了。光用施压的办法对付孩子,那您就等着火山爆发吧

千万别把学校当回事

1986年,我的小学班主任阔别武汉二十年后回来探亲,还特地到我家中看望我的母亲,打听我的情况,而我们与她既不沾亲又不带故,不过就因为我是她数不清的学生中的一份子罢了。这种故事在现在和未来的学生和老师中能重演吗?恐怕是不可能的了。我曾在关于这件事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无论功成之人还是平庸之辈,一生一世最忘不了的,除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摆在第二位的就应当是老师的谆谆教诲了。可是今天,我们甚至不能断定这种人类的普遍感情,在未来数十年中能否顺利地传递给下一代。因为他们也许不再懂得感激,不再懂得报答,不再懂得羞愧,他们可以用一句话简洁明了地结束这一切缠绵悱恻的情绪:“我已经付了足够的钱!”

老师是干什么的?老话讲: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新词说: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现在不同了,孔方兄的蒙汗药一下子麻翻了全中国的男男女女,一部《厚黑学》撕开了人们最后那点遮羞布,老师也概莫能外。

提起教育,人人都痛骂高考指挥棒,但是人人都又趋之若骛。现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提高升学率,提高升学率就能引进好生源,就能开财路。那么要提高升学率,就要魔鬼训练,题海战术,末位淘汰,加班加点。一旦孩子被列入了差生的行列,就等于学校宣布对他的放弃,只等混完时间了事。

现在的老师,拿多少钱解多少惑,都讲完了补课费怎么拿?那可比工资高得多。政府关于制止乱收费的金牌十二的N次方道只能当作废纸一捆,全国人民向钱看,叫老师洁身自好怎么行得通?换了你我也是一个德行。世界的秩序不是能靠人的觉悟和良心来维系的。

我最近在读一本刚从澳洲寄来的教育心理学的书,书中有一个反复强调的观点,就是要孩子充分相信学校的价值(believe in the value of school),认为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学习的激情(motivation)。论证得很有道理,但前提是外国而不是中国,中国人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千万别把学校当回事,只有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才能使孩子提高学习的激情。

我儿子的一位老师不经意中说了句大实话:“你们把课本上的东西弄懂了,毕业总是不成问题的。”他本来的意思是告诫同学,升学可不能仅仅满足于这一点点东西。现在的课本,表面看上去,你不能不承认减负减得无可再减,作业题也少得可怜。可学校里布置的作业,难度和数量与课本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中国教育体系这种祸患无穷的事实上的“双轨制”,谁知道什么时候能有个尽头!

所以,大体上把握当今教育——也就是所谓应试教育的特点,不被所谓的“双轨制”所迷惑,培养和鼓励孩子的自学能力,充分估计孩子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障碍,不被学校的末位淘汰和题海战术牵着鼻子走,实在是我们当父母应该了解和做到的。

不少的人有这样的想法,中学的那些东西早忘光了,现在教的东西我们也不一定会,只能靠学校了。这是懒人的遁词,懒了自己,害了孩子。其实中学的东西并不复杂,也变不到哪里去,稍微用一点时间,就会对你孩子的学习有决定性的帮助。为了孩子的前途,也为了你自己的责任,试试看。

孩子的信心是谁给的?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信心,读书要想成功当然也是这样。未成年的孩子,心理承受力脆弱,波动性大,需要外界的鼓励和激发。但是,一个名列全年级329位的学生,要想得到老师鼓励和激发,只能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了。因为老师的薪金是跟学生的分数挂钩的,那么有哪位老师愿意把自己的钩挂到第329名上去,岂不是脑袋里进了水?

我有一位小学的同班同学,比我大两岁,因为他连续留级了两次。他是我们班坏孩子的头,班上所有同学的绰号都是他一个人给起的。有位女同学,长得很娇小,家境不错,甚至可以穿皮鞋,最要紧的是很得老师的喜欢。那位坏孩子头,总是欺负她,经常故意弄得满脚泥往她皮鞋上踩。去年,我们大家一起吃饭时,当事人正好都在场,我们问他为什么要那样欺负她,他的回答让我始料未及。他说他的学习成绩不好,已经留了两级,班上同学都比他小,很没面子。加上他家是近郊的菜农,更加矮了人一截,而且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穿草鞋。他决心要在班上出人头地,就想出来了种种害人的办法,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威信和信心。后来班主任赏了他一个劳动委员当,从此坏水也就慢慢收敛了。

因人施教和有教无类的人类教育的伟大理念,可惜在当代中国已经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好生源”、“尖子生”、“火箭班”,面对全国所有青少年的普及性的义务教育,早已蜕变成了尖子生、高考状元教育。所以,学生一旦成绩落后,势必没有哪个老师会去理你。不要说孩子,就是当父母的这时遇到老师都像老鼠见了猫。对这样学生的家长来说,被老师召到学校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因为按照老师的评价,自己的孩子简直就是无可救药;对这样的孩子来说,父母被老师召去,也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因为当天家中肯定要刮一场超级大风暴。

在老师和父母双重的指斥下,自己的成绩又确实不好,孩子还能有什么信心吗?心灵的无助和孤独是当今孩子们最可怕的境地。长期如此而得不到改善,孩子只能是自暴自弃,如果说还剩最后一条路的话,那就是在另外一个领域——反社会的领域里——去寻找另外一种信心。如果走到这一步,越是聪明的孩子,对社会的危害性就越大。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天下父母心很多时候是盲目的,尤其是过分盲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在孩子最需要建立信心时雪上加霜助桀为虐还不自知,这才是可叹可悲的呀。

学校失去了育人的功能以后,帮助孩子建立信心,父母就成了这个社会的惟一责任人,不要企图有更多的援手,这世上假的东西太多,就剩下这么一点护犊之情,千万得珍惜。不记得是在哪里读到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你如果居然相信你孩子那么不可救药,那你就首先得否定你自己。转送给同为父母的读者,与之共勉。

找一把激励孩子的“key”

我儿子的班上有个女同学,父母亲两口子从乡下来武汉做小生意,租住在一个很不像样民宅中,每天起早贪黑,恨不能多长两只双手还常常交不起学费,哪里顾得上打理孩子。可人家那孩子争气,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学习成绩一直很稳定,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特例,类似的事情多了,自古寒门出才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个“窍”、这个“key”在哪里呢?确实困惑过很多人。从遗传基因的角度来看,结论应该是相反的;从天分的角度来看,历史上纨绔子弟浪荡公子聪明劲的例证不是更多?科学研究证实,人与人的天资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大脑只是凤毛麟角。鲁迅在评价自己时说他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其实不见得就是谦虚,这世界成功的人大多还不是凭聪明换得来。

我自己有一种体验,当我们做父母的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和精神状态是十分警惕的,或者说,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要同玩、同学、同劳动,也就是说,在他玩的时候,我们可以不“玩”,但在他学习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玩”。我认为,这就是“自古寒门出才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那个叫人琢磨不透的“key”。父母的行为模式,父母对社会责任的承担,父母的勤劳和进取,都是对孩子的最有效的激励。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沁浸心灵的力量。

我看到很多做父母的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双重标准对待自己和孩子。在孩子的吃穿用度上,他们不计多少,有求必应,甚至不用求也要供上来;而在孩子的学习上,他们就拿出“让孩子自立”的挡箭牌,不闻不问,一切推给学校了事,巴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由老师折腾才好呢,那多省心,天天可以搓麻将到天光。

我常常想象,那些每天在学校战斗了十几个小时的孩子们,回家后又面对四五个小时没完没了的作业时,他们的父母正热火朝天地斗地主、“搬砖”,或者欣赏着一部又一部的电视连续剧,这些孩子的心理状态会是怎么样的。

不论尖子生还是差生,实际上内心都普遍存在一个“加倍偿还”的欲望。大家都等着熬出头,熬到毕业那一天,那时天王老子也管不着了。现在人们都说,大学生已经多得找不到工作了,好像中国一夜之间智力过剩都超过了美国。君不见多少大学生,自从进了那个门就开始了吃喝玩乐、泡妞酗酒、游戏聊天,把自己堕落成人渣。凭一个早已贬值的毕业证就想让社会也像爹妈一样供着你、哄着你,那不是白日做梦吗?

这样的结果,到底是悲剧还是闹剧,似乎已经没法说清了,但至少给后面跟进的人一个借鉴和教训:做父母的应该花点时间研究一下自己的孩子,找到一把适当的“key”,想办法让自己的孩子也“早当家”

你对孩子的未来你有一个目标吗?

中国人向来有“望子成龙”的说法,然而自古“龙”就只有一个,那是天子,大多数人是成不了龙的,所以“望子成龙”实际上是一句空话。好些年前我在一家报社主笔,将“望子成龙”的栏目改成“望子成人”,结果遭到上上下下的反对,特别是老总很不以为然,只好胎死腹中。其实,人是很不好成的,哪怕你上了大学又怎么样。今天读到报纸上的消息,湖北大学两学生为了几十元的欠款,其中一个捅死了另一个。视自己生命或别人生命不如猪狗,怎能配得起“人”这个尊称?真所谓“播下了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话语迷信在中国人的脑袋里根深蒂固。不知何时,人们把大学生称作“天之骄子”,既然老天爷都那么宠他,修鞋卖肉的大学生就成了人们眼睛里的怪物,哪怕躺在家里当吃爹妈的“啃老族”,也不能就这样玷污了大学生的好名声。

大学生的名声究竟好不好?其实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近几年来,不光是大学生,就是硕士、博士的质量也是直线下滑。这就怪了,这边厢培优教育已经低龄化到了小学一年级,甚至被总结为“靠拼时间来换成绩”;那边厢面对一茬茬新生的“天之骄子”们,人人都像九斤老太一样唉叹“一代不如一代”。这也是实践检验真理呀。

今天的网上有一个“水泥脑袋”和“包工头”的故事:说的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叫王楠子,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读书;8年后,王楠子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美老师称为天才。王楠子的父亲感慨说:“我们教育中的问题把许多本应成材的孩子弄成了水泥脑袋。”“水泥脑袋”背后的“包工头”是谁?就是我们的教育体制。

这又回到了我们讨论的原点:教育体制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只能改变我们自己。

子曰四十不惑,而笔者大概因所受教育而中毒太深,年近半百才幡然醒悟。几年前一个朋友一句“人应该设计自己”的闲话令我醍醐灌顶而决然抛弃过去之一切,做自己想做之事。回顾踯躅光阴,深感设计人生目标之重要,尤其是不可再让下一辈重蹈覆辙。

为孩子设计一个未来的目标绝不是越俎代庖,而是做父母的责任。这个目标是什么呢?当然不是成龙成凤,那个目标未免太不现实;也不能是到处找不到工作的“水泥脑袋”。这个目标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或身份——那是孩子成人以后自己的选择——而是孩子各方面知识和才能的全面均衡的发展。

最近读到一位哲学家写的文章,他认为,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的精神要求是全方位的,“一招鲜,吃遍天”不是当代人的发展方向。他举出为什么钢琴、体操、奥赛得奖者多为中国人,就是因为外国人不看重这样的单一技术,而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体育、艺术不过是孩子全方位发展的一部分,除非孩子在某方面特别有天分而且还特别有兴趣。这位哲学家甚至认为,未来的世界几乎不再可能出现超越前人的画家。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校里,人文科学的奖学金很难拿到,因为大家都有兴趣,竞争很厉害,而理工科的奖学金则很好拿,人们不愿从事枯燥的演算和实验,拿这些奖学金的学生大多来自发展中国家。这种态势的优劣暂且不谈,但社会发展的趋势可见一斑。所以,把孩子培养成考试机器与把孩子培养成踢球机器、弹琴机器或跳水机器一样,都是对人性的摧残和剥夺,也是知识或艺术、体育的异化,而孩子的全面发展才是父母们最要守住的基本原则。

应对糟糕的中国教育第一招:给孩子补课

补课,是广大父母们又爱又恨又怕的事情,校内补,校外补,老师补,家教补,早已补了个天昏地暗,不光父母们冤枉多花多少钱,孩子更是多受了多少罪,我这里再谈补课,岂不是火上加油、为虎作伥了吗?不然。我这里所说的补课并非当今社会上那种大行其道、追腥逐臭的补课,而是针对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端而行的补“做人”的课。

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端是什么?就是把人变成工具,把孩子变成考试的工具。九年的义务教育,三年的高中教育,所有的目标全部都指向一个地方,就是高考,除此而外,岂有他哉。事实上就是如此,任何辩解都是苍白的。国家尽管也虚设了一些其他的课程,只不过是一堆摆设而已,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成者王侯败者寇,这是我们的孩子从懂事开始就不得不深入他们心中的森林法则、野兽法则。人道离他们越来越远,而弱肉强食成了他们坚信不移的天条。社会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不在于它喊了怎样的口号,而在于大家都在追求些什么。

这种教育的弊端所造成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大家都很清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愈演愈烈,相信大多数父母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后变成一个只具备兽性的工具,哪怕是一个极其专业、很能赚钱的工具。人毕竟是人,一个人幼年若被扭曲了人性,就得经受一辈子精神折磨的煎熬,哪怕有家财万贯,哪怕有高官厚禄,都不能摆脱这种痛苦。

时下也有一些道德教育的呼声,但比起应试教育的硬道理来,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在利益追求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的时代,道德所提倡的常常只能被人认为是虚伪的说教,是没有任何可操作性的笑谈。

还有一些人企图到故纸堆里去找疗世的药方,他们把孔孟之道请了出来,主张孩子读经。两千多年前的一种从未真正实现过的封建道德理想,不加任何批判和扬弃、不加任何甄别和选择,就想作为二十一世纪人们的行为准则,只能是懒汉们既愚蠢又迂腐的幻想。

那么我们要给孩子们补的“做人”的课是什么呢?到哪里去找这样的课本呢?其实很简单,既不是虚无缥缈的空话大话,也不是佶屈聱牙的陈仓烂米,而是每个公民应知应懂的公民意识。

鲁迅曾经把中国人分为“坐稳了的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两种人,直到现在,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因为中国从古至今,都缺乏“人”的教育。尽管近代以来仿照西方也有了宪法以及各种各样的法律,但是从骨子里谁都没有真正把这些东西当回事。更少有人认为“法”才是教人“做人”的最好课本。

法的第一要义是什么?是人生而平等的,人是有尊严的,人的权利是要受到保护的,人对社会是有责任的。你学校把学生分成优生和差生是不平等的,你学校不按高矮或近视不近视等生理需要而是按成绩派座位是侵犯了人的尊严的,你学校不按国家颁布的工作时间随意加课、不按教学大纲随意砍掉副课是践踏了人的权利的。

这种蔑视和侵犯人的权利的现象,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把它当作一个“大家都这样,所以不能不这样”的一个现实加以认可,少有家长和学生为了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去较这个真,少有老师为了追问“人”的责任而感到歉疚和自责。孩子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既然今天自己被蔑视和被侵犯可以是天经地义,那么明天蔑视和侵犯他人也就理所当然。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从“想做奴隶而不得”最后熬成一个可以奴役别人的“坐稳了的奴隶”,就是几千年来世世代代中国人可怜的追求。

孔子说,仁者,爱人。但我凭什么要爱别人呢,我爱我自己还来不及呢。这种说教没有说服力,更没有规范性。但是,一个人懂得了要誓死捍卫自己的“人”的权利和尊严,也就会同时懂得捍卫他人权利和尊严的重要性;一个人懂得了人的平等是至高无上的法理,也就会同时懂得他应为维护这个法理所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样的课,难道不值得猛补一下吗?不仅是孩子,也包括我们做父母的。

跳进战壕,和孩子并肩作战

国庆长假的第六天,邻家之女来上音乐课,问她这些天去哪里玩了,回答是一天也没玩,最麻烦的作文刚刚写完,才松了一口气,假期也只剩最后一天了。我问什么作文那么麻烦,她说是老师要求写一篇3000字的作文,实在写不出来。

一个月前,13岁的女孩刚从初一升到初二,写3000字的作文,我实在忍不住要骂上一句,这真是个混蛋老师!我敢保证,这种教学水平的老师,你让他自己写一篇3000字的作文,也只能是狗屁不通。这么小的孩子,正经的文章还没读过几篇,更谈不上什么生活阅历,正处在把日常生活语言书面化的基础阶段,刚学踩水就要他横渡长江,再高级的素质也不是这么训练出来的呀。就算是一切围绕应试教育,恐怕谁也没有见过中考、高考有过3000字的作文题目吧。

老师的目的何在?很简单,就是不能让孩子们玩得太多,说是怕把心玩散了。这个把戏我是深有体会。平常情况下,我儿子的学校作业一般得做3-4个小时,也就是说,孩子下午6点半到家,吃饭清洗一个小时后,11点左右做完作业,常常还要晚一些。好不容易有个周末该可以轻松一点了吧?不行,作业布置得满满当当,不到那个钟点是做不完的。所以,黄金周也罢,白金周也罢,都跟孩子们无缘,他们永远都得像愚公一样,每天挖山不止。挖不完,挖不好,老师要批评,家长要指责,连自己都埋怨自己为什么这么笨。

在前面的第五节中我提到的那本教育心理学的书里,正好有一段相关的话题,我想在这里引用一些与大家分享,看看人家老外的思路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和借鉴。

那本书的作者说,在他和孩子的交往中,注意到了一个非常有共性的问题,就是他们容易把作业和考试看成是一个个令人畏惧的大山,常常觉得太庞大以至于不知道从何处开始下手。因此就会信心不足,因此就会采取拖延的办法,因此就会敷衍了事,因此孩子成功的机会就会减少。而成功的机会越少,孩子的自信就越低。

针对这种现象,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Chunking”,就是把一个东西劈成若干小块,我把它翻译成“化整为零”。他认为,这样可以使孩子用另一种方式去看待他们的功课,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成功的机会。因为更小的部分容易完成,容易成功,孩子们对他们可以胜任的功课就会更有信心,同时还可以训练孩子更加有效地做学习计划,处理好学习时间。

他恰好也举了一个写作文的例子。他要求学生把一篇作文的写作分为从理解题意、搜集信息、拟定提纲、组织信息,一直到草稿、修饰和完稿等十一个步骤,使学生在作文提交老师之前和得到分数之前就能够体验到十一次成功的满足和快乐。

好了,对比是极其鲜明的。一个是搬来重重大山压在孩子头上,一点缝隙都不留,还生怕没有把你压住;一个是帮你把大山劈开变成小块,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一口饭一口饭地吃,一个仗一个仗地打。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对老师的要求要会判断,要有清醒的批判意识,要跳进战壕,和孩子并肩作战,迂回战术也好,软顶硬抗也罢,总之,不仅不能让孩子惟命是从,更不能帮着老师来压迫孩子。否则,孩子一生的前途就可能永远被压在教育弊端的大山之下了。

倾听和讨论——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现代汉语里面有一个对最亲的亲人最缺少亲情味儿的称呼,就是“家长”。按照通俗的理解,家长的第一序列是父母,第二序列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第三序列是哥哥姐姐,如此等等,本是至亲的亲人,偏偏要加上个“长”字,以便在年轻人面前树立权威。这种思维方式,根深蒂固,穿越了几千年的历史,即使在文革中打倒和取消了那么多的“长”,家“长”始终稳坐江山,其顽固性不可小视。

在中国,父母和家长这两个角色的分工十分明确,父母是处理生活的角色,家长是处理学习的角色。所以,父母履行的职责是满足孩子生活的需要,家长履行的职责是“棍头下面出孝子”、“不打不成材”。很多中国的年轻人一边娇生惯养、吃老啃老,一边代沟深深、逆反重重,大约都跟这个“长”字不无关系,甚至“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传统抑或渊源于此也未可知。

外国人提倡父母与孩子应该成为朋友,这种关系在我们这里恐怕不是一个能够“跨越式”发展的事,但是放下家长的架子,以父母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中去”,应当并不是一个难事。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一定会对你孩子的学习有一个质的推动。看到这里,你多半会将信将疑,家长的称呼跟学习的好坏怎么搭得上界。好,先听我来给你讲两个小故事。

一个是我的亲身经历。文革后期,我在家待业。不能读高中,我心有不死,就想法自学。文革期间的书极为匮乏,我所用的基本上是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零散的旧教科书。本来初中就没上几天学,再加上借来的书不系统,不连贯,看不懂是经常发生的。父亲下放在外地的“牛棚”里改造,我惟一的诉求对象就是母亲。前面说过,母亲早年读过两年师范,但在我待业的时候,她已年近花甲,离开学校大门差不多四十年了,而这四十年又全都是围着锅台转的。因此,在解难答疑方面肯定帮不了我什么忙。但是她愿意听,所以我愿意说。每到我有疑问要诉求时,她一定是坐在桌旁静静地听我说,当然偶尔也要以她的理解方式插几句嘴,一直到我自以为解决了问题为止。其实我说的过程是一个对知识自我梳理的过程,是一个逻辑思维过程。人用大脑思想的时候是跳跃的而非连贯的,只有通过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才能发现错误和漏洞,才能使这个逻辑思维完整、缜密和连贯。我是在母亲的倾听中走入我的自学道路的,她没教给我具体的解题方法,但使我懂得了怎样自学。

另一个故事是一个外国人的亲身经历。他说在他的高中最后两年对历史课感到特别难以理解,因为那时的课本从描写和纪实的文本突然转到了分析的文本,他觉得很难适应,甚至到了读过一段话还不明白它们讲的是什么。随着课程的推进,他的问题堆积得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往往是一个学生突然放弃,成绩大幅滑坡的关键时候。就在这个档口,他的父亲发现了他的困难,并建议他们是否可以一起读上几页,看看是否可以解释得通。他的父亲是搞理工的,他不相信父亲会了解多少古代史,但也同意了就这样试试看。他们读一组句子,然后讨论这组句子,弄懂以后再读下面一组句子,再讨论。他们花了两个小时读了好几个段落,抓住关键词,一点一点地分析,从一个句子中的线索去帮助理解另一个句子。他最后说,就这两个小时,父亲帮助他破解了分析问题的密码,从此以后,他们再也没有一起读过历史课本,而历史成了他在中学时代最后阶段最好的一门功课。

这几年有一个时髦的口号,叫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我想这个口号的真正含义不是要我们做父母对已经人高马大的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千里迢迢扛行李送子上学代子应聘代子征婚,而是应当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一起动脑筋。

马太效应是可以营造出来的

《圣经》中的“马太福音”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要外出游历,把三位仆人叫来,按其才干分银子给他们。第一个得了五千,第二个得了两千,第三个得了一千。过了很久,主人回来了,与仆人们算账。第一个仆人汇报赚了五千银子,主人说:“很好,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第二个仆人汇报赚了两千银子,主人说:“很好,我要派你管理很多的事,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第三个仆人汇报说:“我把你分给的银子埋在地下,一个也没少。”主人骂了这个仆人一顿,并夺回他这一千银子,分给拥有一万银子的人。这个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评价的:“For to every person who has something, even more will be given, and he will have more than enough;but the person who has nothing, even the little that he has will be taken away from him.” ——对于拥有的人,还要更多地给他,叫他有余;而对那些没有的人,连他仅有的那一点点也要夺过来。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普遍,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大约就是这个道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学者默顿将科学界中的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学生中的马太效应也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当下的老师们不是把教书育人当做第一要务,而是把与分数、升学率直接挂钩的工资、奖金、教师末位淘汰制作为重中之重的恶劣环境下,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孩子一旦戴上了差生的帽子,就注定了没有翻身之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成功,往往能够激发他在这方面取得更多的成功。这当然是另一个层面的马太效应,只不过是这种效应不是体现在对立双方而是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罢了。我们常常在媒体上看到用“第一桶金”的概念来形容某人的创业的道路上的首次成功,有了第一桶金,往往就会有第二桶、第三桶,因为这第一桶金坚定了创业者的信心,使他知道自己能够成功。如果没有他亲手挖掘出来的这第一桶金,就算他家老爷子给他千桶金万桶金,说不定也都一晚上败光了呢。

从负面来诠释马太效应,中国人也有相应的机智,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等俗语。学习越好就越有信心,也就更能学好;学习有障碍,越怕就越有障碍,也就越学不好。可我们的老师不管这个,一棍子打死,是差生就得入另册,进差校,在你还没有成年时就给你算好了一辈子跨不进大学门的命。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自暴自弃,那就是前世修了福,老天爷特别给了照应。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在某些或某个方面有突出之处,因为都是人,都有智力,他的智力对哪个方面感兴趣,他就会关注、模仿、研究那个方面,除非大脑不健全,否则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个兴趣,就潜伏着他超过他人的能力。我们做家长的,不仅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兴趣和过人之处,还要善于引导孩子对某事发生兴趣、培养他的过人之处,最重要的更要善于把这些过人之处挖掘出来,放在放大镜下,放在麦克风前,摇唇鼓舌,突而出之,广而告之,鼓足孩子的信心,促使他向更高处迈进。我把这称之为主动营造马太效应,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孩子对应试教育病毒的抗体,让孩子的心智得至少到一个良性发展的小环境。

竞技:中国教育的万恶之源

不久前,退役的北京马拉松赛等多项冠军得主艾冬梅,状告教练私吞她和队友的工资奖金,央视“特别关注”节目做了专题报道。案情的是非曲直自会有个结果,咱们这里不必评价,但是,荧光屏上赫然一双双退役运动员的变得面目全非的脚,实在令人触目惊心!由于长期从事超负荷训练,她们的脚趾严重错位,十年前跑42公里的马拉松运动员,现在连站立都很困难,商店里营业员的工作都没法做,而且面临只能坐轮椅的境地。

冠军结出来的果实是伤残。这不是运动中意外的事故所造成,也不是体育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的体育运动已经走到了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的素质这个伟大目标的反面,罪魁祸首就是两个字:竞技。

应试教育说到底也就是竞技教育,体育在某种程度上说,不过是它的一个分支而已。体育的竞技毁掉的主要是肉体,教育的竞技则把精神连同肉体一起毁掉。马拉松的超负荷的训练能使一双扭曲变形的脚跑完一个又一个42公里的第一名,这种对痛苦的忍耐恐怕也是对人类的极限一种巨大的挑战。我不知道长期在超负荷的考试机器训练中可怜的中国孩子们是否也具备同样的耐受力。如果不具备,他们的精神就已然坍塌,破罐子破摔;如果具备,他们的精神就会像艾冬梅和她队友的脚一样极度扭曲,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坍塌。

有人会说,现代社会是普遍竞争的社会,竞技和应试就是训练竞争的本领。应试教育的圈套和陷阱就在这里。竞争靠的是什么?是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是人的各个方面能力的总和。老虎教儿还知道训练它各种各样的追逐、扑捉、撕咬、御敌的动作,要是光教小老虎怎样剔除肉中的骨头,那倒是专业了,可也早就得饿死了。现在 25岁的艾冬梅和她的队友窘境是,惟一的专业干不成了,连小学体育老师也没资格当,用她们的话说:“我们没有文化,只能干些体力活,但是你看我们现在的脚,连长时间站立都不行,还怎么干体力活?”

我常常想,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是鼓吹“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中和之美”,做起事情来偏偏要走极端,把人不当人;而最先提出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法则的外国佬反倒知道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人的健康、人的自由、人的权利看作是最为宝贵的。到底是谁的脑子有问题,谁的文化有漏洞,值得深刻地反省。

把学生训练得过了英语六级听不懂日常对话,拿了钢琴十级证书说不清大调小调,本科毕业卖猪肉,武术冠军擦皮鞋,都是我们这个竞技的祸根酿成的苦酒。我这里的意思当然不是说卖猪肉和擦皮鞋有什么不好,靠劳动吃饭,总是人的本分,但是就我们的教育培养人的素质而言,无庸置疑这都是失败的例证。我们做父母的在帮助孩子谋划未来的时候,千万不要上了把竞争偷换成竞技的陷阱和圈套,至少我们自己得留上一手作为孩子将来谋生的底线,以防将来考了十几年的试,到头来混不到饭吃。比这更重要一万倍的是孩子的精神健康,据专家估算,我国目前患忧郁症的人大约有一亿左右,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压力是忧郁症的元凶和大敌,而竞技是制造压力的祸根,这是我们一点儿都大意不得的

帮孩子创建成功的机会

成功历来是中国人的稀缺资源,总是少数人垄断了成功,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功者的宝塔尖往往是千千万万失牺牲者的尸体相互枕藉垫起来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那都水中花镜中月,因为状元榜眼探花都是极其有限的,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生产出来的状元也是论个数的,绝大多数读书人只能是范进或比范进更糟糕的命运。

科举制度废止一百年了,成功被垄断的局面却一点儿也没消退,在当今反倒愈演愈烈,高考有高考的榜,中考有中考的榜,班分快慢,人分N等,一切权力归考试,一考定终身,考试决定人的一切,从教辅经济发展到考试经济甚而发展到了状元经济。状元等于成功,尖子生等于成功,火箭班等于成功,成功这个概念已经被曲解到足以泯灭绝大多数孩子思维跃动的地步。

在当今中国应试教育强势的压迫下,绝大多数孩子完全失去了成功感,即使是在所谓火箭班,排名相对在后的孩子仍然有一种事事不如人的自卑心理,甚至经常处于紧张、自责、焦虑、谨小慎微、患得患失的状态中。

成功感的缺乏导致自信的缺乏,自信的缺乏导致对一切事物采用悲观的理解方式,以致于哪怕是获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也会认为那不过是偶然侥幸。一个孩子缺乏自信若到了这个地步,学习上的障碍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其实何止是学习的障碍,恐怕一生一世都摆脱不掉这样的阴影。

国外的教育者们非常重视孩子成功感的培养,他们认为成功是激发孩子学习主动性、激发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必不可少的过程。他们教导孩子成功的含义包括:达到你自己的最佳状态而不要和别人比,因为每个人情况各有不同;比你自己以前有所提高,有所改善;发现或掌握了新的学习技巧;学到了新的东西;完成了一项任务或解决了一个难题;比以前学习更努力了,等等。

成功如果这样定义,那就真成了我佛如来普渡众生了,相信每一个人马上就都会有自己的成功感和自信了,而且,当成功变得马上可以完成的时候,人们也就会变得非常有主动性地去努力到达它。这一招真是聪明得很。常常听说与外国人相比,中国人长于考试而拙于创新,根本原因也许就是骨子里缺乏自信所致。

现在不少人都能接受孩子应该多鼓励、多表扬这样的说法,据说这样更能激励孩子的进步。但是具体怎么鼓励和表扬,大家就有些犯难,因为这些鼓励和表扬好像都是些假话,假话讲多了自己都觉得没劲。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考试双百,自己的孩子才95,气已不打一处来,哪里还顾得上编出花来鼓励和表扬呢!孩子从小学到中学一天天逐渐长大的过程,也是父母们逐渐忘却鼓励和表扬而代之以责难和批评的过程。当孩子咿呀学语的时候背一首“白日依山尽”,人人都会夸他聪明,做父母的更是得意;到了家长常常被叫到学校去吃“熏鱼面”的时候,等着孩子的恐怕就剩下了“竹竿烧肉”了。

然而,在我们和孩子都明确了成功的真正的含义之后,我们对孩子的鼓励、表扬以及他们自己对自己成功的肯定,就都不再仿佛虚伪和自欺欺人,这种激发和鼓励是孩子进步的真正的推动力,而且够他们受益一辈子。

“老师是杀害孩子们的刽子手”

首先声明,这可不是我在这里耸人听闻,即使我想要表达这样的意思,也还是会尽量使用一些缓和的字眼的,至少不去冒犯众怒的险。要知道,这句话恰恰是一位教高中火箭班的老师的原话!邻家女儿说,这是她的老师在班上经常说的话,老师说,不是老师非要逼着大家拼命,老师也没办法,学校在逼,领导在逼,社会在逼,总之一句话,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好闭着眼睛杀人罢了。

我倒是很钦佩这位老师的直白,至少是把真相毫无隐瞒地告诉了学生,而不想再用那块遮羞布继续欺瞒可怜的孩子们。一个孩子清醒地承受社会的压迫和在欺瞒之下承受社会的压迫,造成的后果也许是完全不同的。前一种情况更有可能催生这个孩子将来改造社会的欲望,而后一种情况则多半会积蓄这个孩子将来报复社会的能量。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孩子一辈子都被蒙在鼓里,于是可以作为当然的传统承续人,以教育的名义继续杀害下面的一代。鲁迅说中国社会几千年就是两个字——吃人,就是这样一代一代薪火相传下来的。

然而大多数老师是不肯这样直白的,哪怕他们也很清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哪怕他们已经分别对他人与自己的孩子使用了双重标准,他们还是得坚持欺瞒的。因为中国人向来就有不用承担责任的传统,天塌下来有长子顶着,大家伙一起杀人,个人是用不着进行良心的谴责的。那么凭什么我要去捅破这层窗户纸?!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已然演变成了杀害孩子们的刽子手,做父母的该怎么办?当然只有迎上前去,用自己的胸膛来遮挡高高举起的屠刀,用自己的身躯护卫正在成长着的儿女。然而,这把屠刀并不是明晃晃的钢制大砍刀,它看不见,摸不着,杀了人还不流血,时常还需要做父母的签字画押,感激涕零。我儿子的学校常常让学生带些给家长的信件回来,要求家长在回执上表明对学校拖堂、补课之类措施的看法,作为家长,孩子整天在人家眼皮子底下生存,量你也不敢写个不字。但很多家长不但不感到是黄世仁强取杨白劳的手印,还打躬作揖,千恩万谢,生怕黄世仁不肯迫害喜儿。所有的学校都对外这样声称,由于家长下班较晚,孩子放学早了没人管教,强烈请求学校加课拖堂。家长学校各自都找到了推卸责任的充分理由,所有的担子都交给孩子自己扛。这样为人父母,可就失职到家了。

无论如何,坦言自己是杀害孩子们的刽子手,总算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至少让那些对中国的这种糟糕教育还心存侥幸的人们醒醒脑子,直面严峻的现实,大家都来想想办法,救救我们的孩子。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一些委员痛斥应试教育,把应试教育称为逼学生犯罪源头。他们举出了两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36%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心情郁闷、紧张、疲惫、厌烦、焦虑和恐惧。中学生对学习很有兴趣和比较有兴趣的比例不到50%。由于高考竞争激烈,80%以上的学生产生了“失败者”的心态。第二组数据是: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一倍以上,而且65%以上都是团伙犯罪。游戏、网络成瘾的超过20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上升当中。

无论是作为旁观者的人大委员们还是作为当事人的老师们,都可能发现了这个危机,但是到变革或改善这个局面,还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少则十几年,多则数十年,前途也许是光明的,可我们的孩子等不起,更牺牲不起呀。

老师和孩子,你应该相信谁?

父母最感到棘手的就是孩子会撒谎了,他们也相信孩子经常撒谎。所以每当老师告状,父母们第一反应就是全盘接受老师而不相信孩子的辩解,继而开始审问,甚至“刑讯逼供”,即使最后知道确实是老师冤枉了孩子,也会认为“那是为了孩子好”,一笔带过,不了了之。中国人一般是没有向孩子道歉的意识的。

孩子会撒谎的确是一个事实。但是,请我们都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谁又不会撒谎呢?撒谎是人的一种天生的本能,恐怕在上帝造物时就特意这样安排了的人的这种缺陷的,否则大家都成了上帝,那上帝岂不是无事可做下岗失业了了嘛?撒谎的目的是规避矛盾和冲突,常常是我们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如果对话者双方都能坦诚相见,互相完全信任,他们就会不选择或少选择撒谎——当然绝对的坦诚相见是做不到的,因为人人都有隐私;反之,如果对话者双方都对对方持保留和怀疑态度,选择撒谎便是人之常情,除非是那位《红楼梦》里的傻大姐。做父母的没等孩子开口就已经怀疑他可能撒谎,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习惯用谎话来打里一切事务,要不怎么说假作真时真亦假呢。

摄于父母的权威和期望值,孩子当然要选择报喜不报忧。而父母们不能整天围着孩子转,当然认为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就是老师了。所以老师的话不仅对孩子是圣旨,对家长来说,更是金口玉言,说一不二。其实,这正是做父母的懒惰。

老师并不像神仙那样能掐会算,一个班上五六十号人,他哪里能把他们每个人心里想的都搞清楚,即便是最有职业操守的老师,也做不到这一点。更何况如今的老师,抓的是升学率,抓的是班级的排名和自己的饭碗,他们对孩子所能了解的无非是一些外在的表象,甚至就是分数本身。学生们分数的涨落,直接影响老师和学校的各种相关利益——当然也得承认,学生升学的考虑肯定也是一个方面,否则一切附加的利益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嘛。

老师和学生整天呆在一起,学生的变化确实只有老师最先能够发现。如何处理老师对学生情况的反映,做父母的要有一套恰当的方法。暴跳如雷、“刑讯逼供”不可取,听之任之、不当回事也不可取。在充分信任孩子诚实的基础上,让他讲出自己变化的真实原因,比如说,他的打算,他的想法,他的困难,他需要怎样的帮助,等等,也许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不错的办法。

下面我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作为我的这个结论的印证。

某中学初三A同学的父母忽然接到班主任老师的电话,说近来A同学退步很大,各科老师都有很大的反映。语文课堂上,老师提问时一问三不知;数学作业经常不做完;科学测验成绩不理想。现在马上面临期中考试,这个状态得赶快改变。班主任特别询问A同学的父母,A同学最近是否有其他分心现象,比如网络游戏、小说、早恋等等。A同学的父母一听此言,第一个冲动就是得立即去学校面见各科老师进一步了解情况。但转念一想,最近孩子好像并没有什么异常现象,功课好像也抓得挺紧。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每次去都是先去学校听老师一面之词,越听越是火冒三丈,回来后不由分说先把这顿气出了再说。这次他们最后决定放一放,等孩子回来后自己说。结果虽然没有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却都在情理之中:孩子说,最近科学讲的太快,前两次测验成绩确实不理想,因为马上要期中考试,所以集中精力在复习科学,语文在他看来比较容易掌握些,计划放后一步,正好老师提问那天没有准备,所以没答好。数学和科学的问题都是一个月前出现的,现在这些问题都已解决。总之,因为期中考试在即,功课繁多,时间有限,他是按自己制订的一套复习先后秩序和方法在实施。讲明了情况,A同学的父母都松了一口气,原来班主任老师把前后一个月听到的反映集中到一块说了。就这样,一场不必要的暴风雨没有来临就过去了,大家都没有受到伤害,问题也得到了和平的解决。

孩子长大干什么?

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为什么这么灵,指东打西,叫家长干什么就得干什么,只恨爷娘少生两条腿。落实到切身利益上,还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巴望着孩子将来能有一个不错的饭碗。

在老百姓的眼里,大学生被视为“天之骄子”,有了大学生这块牌子,将来腰杆子也硬一些,底气也足一些,工资也可以期望得高一些。所以,近些年来,大学毕业,甚至硕士、博士毕业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引起了普遍的困惑。前不久清华大学化工系研究生洪乾坤在福建泉州中营学院坠楼自杀身亡,他给父母留下遗书中就是这样写的:“儿子不孝,找不到工作……不愿意成为家里的拖累”。

上了大学就一定有知识,有文化,有本事,就进了一个一定能端上一个不错的饭碗的保险箱,就一定能改变身份、地位,这一套思维模式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包办一切留下的烙印,早已跟社会的发展脱了节。我们做父母的,如果还守着那种陈旧的思想,对社会、对政府有那种不切实际的期盼,还守着那种陈旧的模式,来规划孩子未来的前程,那就很有些危险了。

我有个亲戚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成绩都是顶尖级的,他的父母认为这孩子的成绩不搞高精尖的专业实在是个浪费,所以报考了清华的空间物理系。后来他们全家移居香港,现在那孩子也有三十七八了,一直就没有个特别可心的工作,也是郁闷得很。

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未来的社会工作方式将会有怎样的变化?这是我们做父母的应该着意关注的问题。这些年来,我们所看见的、所听到的有关沉重的工作压力的现象越来越多,而且白领阶层往往是抱怨声最高的人群。他们拿那么高的工资,有那么好的工作条件,有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为什么老是抱怨个不停呢?他们的现实就是我们孩子的未来吗?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人们越来越向往个性化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强调独立的人格和细节的关怀,越来越追求环境的适宜和心境的愉快。可是,日益拥堵的交通,空气不能流通的工作场所,千篇一律的任务,无休无止竞争,同样是伴随着这个时代的发展来到我们面前的,它和人们的期望相伴而生,但又格格不入。数十人或上百人去争夺一个公务员的位置,得到了又能怎么样呢?我有不少同学在政府机关做公务员,几十年下来,大多数人不过就是在文山会海过了半辈子,满足的人在别人看来他们很无奈,不满足的人他们自己看自己很无奈。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读书看作是改变社会身份的手段,看作是挣个好饭碗的手段,这种手段将来会越来越行不通。为什么?就是因为读书的人多了,竞争的人多了,大家都不希罕了。我们只有回到读书的本来的意义上来,才有可能帮助我们的孩子成就一个令人放心的未来。读书本来的意义是什么?就是学习一种获取知识、使用知识的方法,也就是学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一个人要一辈子都能跟着社会不断前进,不被淘汰,就得学会这种方法。不学会这种方法,哪怕你有十博士文凭,到头来还是免不了有被社会淘汰的危机的。前些天央视采访一位13岁读中国科技大的神童,毕业以后无法适应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在上海给中学生做家教,因为也许只有那套应付考试的方法他最在行啊!

孩子长大干什么?在澳洲已经生活了十八年的外甥女告诉我,外国人跟中国人想的完全不一样。中国人想的是一夜间改变身份,突然发迹,赚大钱;外国人想的很实际,能平平安安过小日子就行。将来社会的发展,分工更加细化,小型化、知识化、创新化、个性化的企业更加普遍,远程通讯的运用、智能化的运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工作模式。所以,依我个人的看法,帮助孩子规划一个具有个性化发展前途的未来,也许是最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将来既可以加入到与人协作的行列,也可以游离出来自己单干。不怕千军万马争夺一个职位,不用把时间白白花在每天的交通堵塞上,不用看老板的脸色,不怕炒鱿鱼,不用和同事鸡争鹅斗,不用干一行怨一行,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做点自己想做的事。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工作和生活,但在现今的社会条件下,却又的确是一种可以变成现实的理想。毕竟有很多人已经开始了这样的生活嘛。

你了解你孩子的控制力吗?

前面我曾经提到过,人与人的天资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为什么有的孩子成绩好,有的孩子成绩差?有的孩子不用父母督促,自己就能处理好自己的学习,有的父母想天方设地法,可孩子就是一路打败仗怎么也扶不起来?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孩子有没有学习的控制力。学习的控制力强,学习的兴趣就高,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就高,就有克服学习中困难的信心,成绩也就会越来越好;学习的控制力弱,对学习就没有兴趣,上起课来就会不在状态,遇到困难就会采取回避的态度,成绩自然也就好不了。

这并不是说学习差的孩子就没有控制力。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控制力,只是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比如爱打篮球的孩子对运球、传球、投篮有控制力,爱画画的孩子对线条、色彩、形体有控制力,等等。我们常说要培养孩子某个方面、特别是学习方面的兴趣,道理好讲,做起来并不容易。兴趣怎样培养?从孩子刚会讲话就教他背“白日依山尽”的父母们可以检讨一下,究竟有多少孩子是靠这样背出兴趣来的呢?每个周末父母们不畏劳苦陪孩子学琴学画,究竟有多少孩子是心甘情愿地对这些东西发生了兴趣的呢?

其实,兴趣和控制力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培养兴趣不是把孩子放在某个环境中用信息轰炸就能培养出来的,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是事与愿违,孩子会由疲劳进而怨恨进而厌恶,最终也许就放弃了。培养兴趣的关键在于训练孩子的控制力。控制力越强,兴趣就会越高;而越有兴趣做某件事情,那么对这件事情的控制力也会更加增强。

这样的事例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记得我小时候很不会下棋,总是顾头不顾尾,一心要吃人家的子,光计算着自己几步就可以将死对方,不算计对方怎样来攻击自己,结果总是输多赢少,用我今天的话说就是缺少对棋局的控制力,所以渐渐对下棋失去了兴趣,也回避下棋,直到今天我下棋的技术还停留在当头炮、把马跳的水平。

有的孩子喜欢跟比他们大的孩子玩,有的孩子喜欢跟比他们小的孩子玩,这些都反映了孩子的不同的控制力,甚至打架、抽烟、变成小混混,也都与孩子的控制力息息相关。他的控制力的范围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兴趣所在;他的控制力有多强,他在这个范围的层次就有多高。犯罪的青少年并非都是智商低的孩子,恰恰相反,他们都是有很强控制力的孩子,只是用错了地方。

训练孩子在学习上的控制力,本来主要是学校的老师的任务,但是,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期中期末考试排名、月考排座、快班慢班火箭班等等,都完全是跟提高孩子学习控制力背道而驰的。为什么?就是因为这种教育体制把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会产生不如好成绩同学的自我心理暗示,换句话说也就是对取得好成绩缺乏控制力,所以就像对下棋缺乏控制力的例子一样,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最终选择了放弃。

现在,我们做父母的要想把这个任务揽到自己身上,首先必须做到的一点,就是不要老是把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尤其是不要要求孩子跟别的孩子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老是这样比,不仅把自己的信心比没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学习上的控制力也许因此而永远建立不起来。

培养孩子控制力的要点是引导他们自己跟自己比,自己的现在跟过去比,也就是自己不断改进和扩大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围。跟过去比有进步,就证明所能控制的范围扩大了,这时就需要父母及时的鼓励;跟过去比、有退步,就要找出哪里控制得不好,为什么以前能控制现在不行。让孩子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控制潜能,这样就可以逐渐建立向更高目标前进的信心,学习的兴趣也就会逐渐提升起来。

父母要学会不动声色

近日读到一条《中国青年报》的新闻,新闻引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原话:“金融业要不要为富人、为精英服务?回答是肯定的!”他说,一个富人或者是社会精英不喜欢的地方、不喜欢的制度,是没有希望的。“如果中国人富起来后,就把财产转移到国外,甚至移民到国外,中国的金融企业就没有希望了。”多么振振有词,多么大言不惭!

其实岂止是金融界,中国的任何一个领域,包括教育领域都是一样,早已毫不犹豫地撕下了自己头上蒙着的最后一块“为人民服务”的伪装,变成为精英服务了。知名的导演可以宣布他导演的中国电影不是给中国人看的电影,房地产大亨可以公开说他开发的房子不是给老百姓住的房子。牛气冲天,不可一世。

中国的应试教育说到底,也就是精英教育,是把最大财力,最大物力,总之是把最好的资源集中起来为一小部分所谓精英服务的。这种做法和思维逻辑与计划经济的集中资源打工业会战是一脉相承的。

然而这种做法对于“物”来说,也许短期会产生某种效果——虽然最终还是要加倍付出失败的代价;但把这种做法延伸到“人”,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连短期的效果也绝对不会有的。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哪个伟大人物都不是“培养”出来的,扶不起来的“阿斗”倒是不在少数。会叫的狗不咬人,这才是伟大的至理名言!

精英是什么?精英是社会的人群在实践中自然产生出来的优秀分子,精英的选拔是需要在一个最大基数的基础人群中不断筛选淘汰的过程。这个基础人群的素质越高,精英出现几率和质量也越高。而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关注的就是那几个“尖子生”、“火箭班”,而摒弃了绝大多数,基础人群的基数从一开始就限于最小的范围,而这部分人群并不见得就是最佳人群,再加上从小就接受应试教育,过早分科,知识偏狭,素质已经先天缺陷,用这种方法培养精英,靠这种所谓“精英”去竞争诺贝尔奖,完全是痴人说梦!

急功近利是当下国人的通病,教育当然不能免俗,所以在这个教育体制下出来的人十分地畸型,本事不大,欲望不小,创造出来的东西不够自己消费的,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整个社会都火烧屁股似地把人向拜金主义的路上赶,欲速则不达的压力越来越会成为我们孩子的头一号的精神包袱。

最近在一本书中读到,做父母的需要学会不动声色地去影响孩子。这话太对了,很值得贡献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怎样叫不动声色?就是不要设立一个伟大的目标,使孩子的学习功利化,不要整天唠唠叨叨地孩子创高分,夺名次,更不要贬损孩子,认为他们处处不如人。高标准对任何孩子来说都不是好事,远离标准的孩子会因此丧失信心,接近标准的孩子会战战兢兢生怕失去现有的位置。制作盆景的艺人为了使一个枝桠长成更美的姿态,他会用一根细绳按照某种既定的方向控制枝桠的成长,这个过程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只有不断地战胜自己的不足之中才能累积信心,不害怕失败。能够在一生最关键的成长阶段不断地复制信心,不断地战胜失败,这样的人,恐怕才是将来社会的真正的精英。

未来的中国社会将是一个老龄社会,我们的孩子将面临一对夫妇赡养四个老人的难题。问题还远远不止如此,下一代所要创造的财富,除了供养他们自己和儿女以外,还要担负以倍数计的退休金领取者的生存。我们孩子的未来任务是艰巨的,他们将不再可能像我们这一代有提前退休的故事,也许那个时候下岗都会成为一种奢侈!所以,我们应该帮他们多做些知识的储备,让他们在除了那可怜的几本教科书之外,多接触一些生存的本领,多积攒一点“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磨刀不误砍柴功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在当今社会中,谁的工作时间最长?孩子!谁的睡眠时间最少?孩子!谁最累?孩子!谁最没有娱乐?孩子!谁最没有闲适的感受?孩子!谁最没有来自社会的信息?孩子!谁最没有美的享受?还是孩子!

我们的孩子在最需要温暖的阳光、湿润的土壤、丰富的营养、无拘无束地自由成长环境的时候,被社会强加了过重的负担。为孩子减负喊了很多年,政府的相关部门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措施。打开教育部的网页,你可以看到罗列了许许多多的政策文件和领导们的讲话,空话连篇,大话连篇,惟独看不到哪一个文件或哪一篇讲话是动真格地给孩子减掉一点负担的。所以,套用国际歌的一句歌词,要创造孩子未来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为孩子减负,当然不能是一个抽象的口号,因为我们毕竟要面对应试教育的现实,谁也不是桃花源中人。像郑渊洁那样把孩子干脆从学校领回来自己教,当然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是所冒的风险实在太大了。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他那个经济实力,顶得住火。咱们的孩子将来总得走向社会,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本事弄本杂志让孩子来当主编的。所以,教育体制不改变,减负从根本上是无法实现的。我们所做的无非是在这样一个现实条件下,为了让孩子少吃点亏多学点本事,尽可能地做些补救罢了。补救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直接减负,二是间接减负。

中国的教育也许是世界上最奇怪的教育,初中的内容往小学课本里塞,高中的课程往初中课本里塞,大学的课程往高中课本里塞,到了大学反而学生可以无所事事,无聊得发慌。现在的孩子6岁开始上学,大概也是要跟“国际接轨”的缘故。殊不知人家外国孩子上学就是去玩,而我们的孩子从进入学校那天起就得背着比外国孩子重许多倍的书包。我的一个外甥女的儿子在澳洲读三年级,一个星期的数学作业就是两个page。这个“轨”怎么接的,只有鬼才知道。所以,面对残酷的应试教育,孩子6岁上学,实在是太早了一些。尤其是男孩子发育比女孩子要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窍”晚,到了十二三岁发育最快的阶段正值初一调整期,每天睡不到八个小时甚至更少的觉,身心会达到一个疲惫的高峰,对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我在前面说过,很多孩子就是在这个时候成绩大幅下滑而一蹶不振变成所谓差生的。所以与其我们等到最后孩子长大升不了学无可奈何在家里啃老,还不如让他们晚点上学,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更能经得起这种该死的应试教育的“熬”。在我看来,只要发现他们在学习中熬不住,休一两年学在家养精蓄锐都是值当的。这就像跳远,退一步肯定是能够跳得更远的,磨刀不误砍柴功嘛。这就是我所说的直接减负,只要转换一下看问题的角度,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这就是很容易做到的。至于间接的减负就要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