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墨玉:社会管理需读懂人性大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30:03
乔子鲲  2011年02月21日 来源:京华时报         创新社会管理,最根本的就是如何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贯穿到制度设计、方法创新、具体执行中。

社会管理作为一个时代课题,日益凸显其挑战性、紧迫性,也适时地摆在了中央高层的决策案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的开班,既是对这一时代课题的集中研究探讨,也是形成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共识的重要契机。

        应当肯定,我国社会管理总体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但也不能否认,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尚无科学之策应对社会领域的新变化。因而,要创新社会管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弄清楚近年来社会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应当看到,这些新变化深刻而显著。最近几年发生的许多群体性事件,出现的不少社会矛盾问题,初露的一些新情况新趋向等,就是这一新变化的外在反映。

        比如,新职业应社会发展而生,以前说三百六十行,现在三万六千行也不止。同时,很多人在跳槽,在流动,在用新的方式就业。在这个意义上,人,实实在在地变成了“社会人”,与以前的“单位人”相对应。应当看到,单位一方面束缚了人的活力与创造性,一方面也承载了不少社会管理的功能。当单位越来越多地被解构、打破之后,相应的社会管理职能却没有在政府职能部门那里有效建构,对社会人如何实施科学管理便成为新课题。

        比如,以前人们的收入大体平均,现在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必然导致人们社会心理的急剧变化。同时,诸如“抄表工年薪十万”之类的分配不公平问题、分配制度的不合理问题等,让百姓啧有烦言。所谓仇富、仇官,实质即是对财富获取的不公、资源配置的腐败的不满。在一部分人富起来后,如何从制度上实现收入分配公正,在实践中实现先富带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就变得非常紧迫而现实。

        再比如,不同利益群体增多,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形成代表各自利益群体的价值观念、旨趣共识等。他们彼此打交道,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从具体利益到价值观念的碰撞。如何整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实现社会主流价值引领,协调各方利益,增进社会共识,不致出现社会断裂、社会溃败,亟待作出科学的回应。

        还比如,城乡二元结构开始打破,形成了一个两亿多人的农民工群体。

        特别是一亿多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念、生存发展心理,以及未来期待与梦想,都不同于父辈。如何有效管理这一庞大群体,不致引起疏离、隔膜,殊非易事。

        显然,这些新变化,使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变得部分僵化、缺位,一些传统管理手段不管用、不能用,给社会管理的创新提供了足够的理由。要创新,就必须针对这些变化了的实际。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创新应对之举,也不可能系统性地破解社会管理难题。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它的核心是人。千难万难,读懂了“人”这篇大文章就不难。创新社会管理,最根本的就是如何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贯穿到制度设计、方法创新、具体执行中。这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方向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