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西北家具工业园:论阶级的局限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1:36:34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我们常用“阶级局先性”来形容某个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革命的目底是实现本阶级的利益,而死死抱住利益不放又反过来制约其革命彻底性,这就是阶级局限性。
    为什么会死死抱住利益不放呢?因为人都是自私的,例如农民阶级。他们只关注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譬如土地。而并非社会是怎样的,更不用说为什么美好社会而革自己的命。即使他们当中部分投身革命。但很多人都是抱着象阿Q似的“讨老婆”心态去投机,顺便为社会进步做了一点不自觉的贡献,如此而已。要想让温饱问题尚难以解诀的农民阶级去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及社会其他阶级,确实难为他们了。但不是没有人做到,古来就有了,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晚年生活困苦的情下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对照前后二者, 同是在生活困苦的情况下,农民阶级顾的是自身利益,杜甫心里装的是“天下寒士”。这主要是二者之间人生观的世界观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如果要划分阶级的话,杜甫做过参军祭酒之类小官,到底也算士大夫阶级,是受过儒正统教育的,在加上本身有“兼济天下的仁爱只心”,志向远大,曾有“致君尧舜上,在使风俗淳“的伟大抱负,这就为其打破阶级局限性奠定了主观基础;客观上又因其生活贫困潦倒,以己推人,体味到贫寒文人的艰辛,最终就有了这么惊天一呼。而由于客观原因,农民阶级受教育程度底,加之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思想上具有保守性、自私性等特点,思想觉悟水平与杜甫的自然不能相题并论,所以二者行为大庭相径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足以证明,任何一阶级也都有可能摆脱自己切身利益的束缚,打破阶级局限性。譬如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圣西门、傅立一叶,他们本不属于无产阶级,但却为无产阶级的利益积极奔走,并一度模拟“共产主义社会”,这也是打破阶级局限性的典型。 在中国近代史上,人们根据阶级局限性总结出农民阶级不可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结论,是有道理的。农民阶级的保守性、狭隘性、自私性决定了他们只会为悍卫或保护自身利益而斗争,所以一旦利益满足,就变得不再革命,变得保守。从李自成大顺军攻占北京后的情形和太平天国攻占天京后的情形可以看出。 无论哪个阶级,都是为了本阶级利益而斗争,鲁迅先生有句话“曾经阔气的,主张复古;现在阔气的,主张维持现状;未曾阔气的,主张变革”,可形想地佐证这一点。就是最具革命性的无产阶级,也无法摆脱这样的规律,工人阶级队伍颇为庞大,再加上同盟军农民阶级,占了中国人的大半部分,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无产阶级的口号“为大多数人的利益奋斗”了。在革命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得比以往任何阶级都彻底,也是为了实现其阶级利益的需要,打个形象的比方,当时的中国如果被比做一所监狱,那么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就是其中两个犯人,在狱中,前者能吃个半饱,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后者只能吃三分饱,刚好维系生存,一旦监狱压缩饭量,无疑他们都会闹起来,且后者会闹得更小凶更彻底。
      此外,阶级局限性还与该阶级的既得利益有关:既利益越多,级局限性越大,譬如那位“半分饱”比“三分饱”的既的利益多,所以其“闹事”的局限性较大,他既希望通过“闹事”实现“十分饱”,又怕承担因“闹事”而丢掉原来安身立命“半分饱”的风险。在与“三分饱”结成的联盟中,他经常为保住既得利益而背信弃义单独退出。而“三分饱”不同,不“闹”迟早饿死;“闹”虽有杀头危险,但毕竟有希望,权衡二者,不如彻底的“闹”,以博得生存之希望。这也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另导革命屡不成功而无产阶级最终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纵观史实,可以作个总结:阶级局限性根系其阶级利益,只要将着两者之间那根线斩断,阶级局限性便可以打破,而斩断这根,就得依靠人类的思想武器—丰富的文化修养和高境界的思想水平。不妨大胆假设一下,当人类素养水平达到可以能让行为不受利益支配和束缚的程度时,天下兼爱一家,那时社会将出现一个新名词“全民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