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洁瑛电影全集:奥巴马国情咨文为何四提中国? 2011.03.08. BZRXZ zhuanti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05:39
奥巴马国情咨文为何四提中国? 2011.03.08.   BZRXZ   zhuantie
2011年01月28日 08:00:49  来源: 新华国际



中国曾是美国总统国情咨文中的“改造对象”。1999年克林顿对中国横加指责,并居高临下地说要“帮助中国融入世界”。中国也曾是“帮扶对象”,2008年小布什声称要“帮助”中国更好地利用清洁能源。如今,在奥巴马的国情咨文中,中国以伙伴形象出现,变为“榜样”。
面对种种困境,奥巴马试图以中国等国为榜样,刺激并团结民众和各派政治势力,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局面,在新一轮大国博弈中抢得“先机”、争得“主动”,进而占据“后金融危机时代”战略制高点。
奥巴马以中国为学习“榜样”,是美国精英层一贯的危机意识使然,并非美国真的已落后。对中国来说,更是一种警示。

1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在华盛顿国会山发表国情咨文。美国总统奥巴马25日在发表国情咨文时指出,世界已发生深刻变革,美国正在同其他国家竞争,为此美国需为创造就业岗位和刺激经济增长付出更多努力。新华社/法新
奥巴马2011年国情咨文要点 (全文)
奥巴马国情咨文四次提及中国
1、中国已经意识到,只有通过变革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他们开始尽早着手对孩子进行教育,并延长教育时间,更注重数学和科学;
2、中国拥有了世界最大的民营太阳能研究机构,并研制出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
3、中国正在发展更快的火车和更新的机场;
4、和中国签署的协议将为美国带来25万个就业机会。
美国务卿说美国希望同中国建立积极合作全面关系
盖特纳:中美经济关系使两国互利
基辛格撰文:应避免美中冷战
布热津斯基:如何与中国为友?
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中美必须合作
中国大国地位赢得美方尊重         中美关系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这不仅是因为两国的协作在解决国际危机和处理重要议题方面越发必不可少,还因为美国与任何其他国家都从未如此互相依存。中国已变成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并有能力撼动刚刚经历一场严重危机的美国经济。  >>>详细
中美敲定450亿美元大单 美国12个州70家公司受益
奥巴马该向中国学什么?
巨龙时代——中国经济崛起的真相
============== 三次演讲 ==============

1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在首都华盛顿发表国情咨文。新华社发
奥巴马国情咨文:三年内提及中国从一次增至四次
2011年1月25日,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再次提及中国,而且次数翻番为四次。
三次演讲,奥巴马的口气发生了非常明显的转变,前两次奥巴马明显将中国视为美国发展的对手,特别是“不当老二”的宣言颇有向中国下战书的意味。而到了今次的国情咨文,奥巴马的心态转为承认中国在某些领域的领先地位,颇有以“中国为榜样”,向中国学习的意味。
与前两次国情咨文相比,这一次奥巴马特别提及了最近与中国签署的协议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就业机会。>>>详细
2009年
2009年2月24日,上任之初的奥巴马向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发表了国情咨文,不过由于他刚刚上任不久,这次演讲被定义为非正式的国情咨文。当晚他在唯一一次提到中国时说:“掌握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国家将在21世纪处于领先地位。然而,正是中国在努力发展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效能源经济……现在是美国再次领先的时候了。”
2010年
2010年1月27日发表第一次正式国情咨文时,奥巴马提及中国的次数上增加到两次,并且大声疾呼:“我不接受美国沦为第二名”。
第一次,奥巴马说:“从全球第一条铁路到州际高速公路,我国一直领先。而中国和欧洲现在却拥有最快的铁路列车和生产清洁能源产品的新工厂,这没有理由。”
第二次,奥巴马在抱怨经济改革进展缓慢时说:“华盛顿已经让我们等了几十年,即使问题变得越来越糟。而在同时,中国在修正其经济时没有等待,德国没有等待,印度没有等待。”。(来源:中新网)
拿中国刺激美国 提升经济竞争力

1月25日,在华盛顿国会山,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左)与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前右)握手。美国总统奥巴马25日在发表国情咨文时指出,世界已发生深刻变革,美国正在同其他国家竞争,为此美国需为创造就业岗位和刺激经济增长付出更多努力。新华社/路透
奥巴马此次国情咨文重点聚焦美国国内经济发展,关注就业问题,增加美国竞争力。这是奥巴马上台后第二次发表国情咨文。以去年相比,美国经济复苏仍缺乏方向感,失业率偏高,因此奥巴马在经济方面加大着墨。有分析指出,奥巴马把“就业机会”放在头号重要的位置,目标直指美国2012年的总统大选,因为“就业”将毫无疑问地成为2012大选年民主、共和两党的中心辩题。>>>详细
借国情咨文打响竞选前战 说服国会接受其观点
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9次提到“赢得未来”,强调保持美国的长期竞争力。为此,他提出五大政策支柱:鼓励创新、改革教育体制、改善基础设施、减轻企业负担和削减财政赤字。奥巴马提出的具体目标是:
首先,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奥巴马尤其强调增加清洁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并提出到2035年使清洁能源发电占美国发电总量的比例达到80%;其次,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大幅增加理工科教师的数量,增加政府助学贷款,实施全面移民改革,避免优秀人才因没有合法身份而被迫离境;第三,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修缮或新建公路、桥梁、机场、高速铁路,扩大高速互联网覆盖面,并通过建立“基建银行”改革基建融资机制;第四,减轻企业负担。改革企业税收制度,审查联邦监管规则,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可信度;第五,在未来10年内将联邦财政赤字至少削减4000亿美元。>>>详细
奥巴马国情咨文:聚焦经济 吹响竞选连任号角奥巴马国情咨文凸显三大经济信号 奥巴马国情咨文报告强调美国竞争力
============ 维护美国“世界第一” ============

1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在华盛顿国会山发表国情咨文。美国总统奥巴马25日在发表国情咨文时指出,世界已发生深刻变革,美国正在同其他国家竞争,为此美国需为创造就业岗位和刺激经济增长付出更多努力。新华社/法新
感受到别国追赶压力 欲坐定“头号强国”宝座
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毫不遮掩地表达了美国坐定“世界头号强国”宝座的决心,但是作为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的领导人,他也很实在地提出了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并居安思危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奥巴马在演讲中四次提到中国,并屡次提及包括韩国和印度在内的亚洲国家,这充分说明美国业已感受到来自新兴国家的追赶和竞争压力。
美国的全球战略丝毫没有改变,仍明白无误地想要当世界霸主,并一再强调自己在意识形态和文化等领域的最优先地位。>>>详细
奥巴马为何担心美国失去世界第一
“帝国基因”与危机感
榜样、对手和伙伴

1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都华盛顿发表国情咨文。美国总统奥巴马25日在发表国情咨文时指出,世界已发生深刻变革,美国正在同其他国家竞争,为此美国需为创造就业岗位和刺激经济增长付出更多努力。新华社发
奥巴马从中国的崛起中寻找到了榜样的力量。他表示世界已经改变,规则已经改变。他说:“(中国和印度)开始尽早着手对孩子进行教育,并延长教育时间,更注重数学和科学。”
奥巴马对中国教育的肯定并非没有缘由。不久前,国际学术评估项目(PISA)对全球15岁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对比调查,这项权威研究显示,来自上海的中国孩子在数学、科学和阅读三大考试科目中全都超过其它国家的学生,而美国学生的成绩最多只能算差强人意。这则新闻在美国报道后,引起了美国教育界与政界的震惊。奥巴马在国情咨文里说,现在美国的教育质量已经开始落后于其他国家,学校、家庭、社会都应对教育负起责任。
在奥巴马国情咨文中,中国自然也被描绘成美国的竞争对手。奥巴马说,美国在经济、教育、科技发展等诸多方面面临更多竞争。他提到了中国的高速铁路、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他曾经表示过“我无法接受让美国坐在次席上。”>>>详细
奥巴马:向中国学习建设高铁
中国高铁为何令奥巴马侧目
中国高铁的美国印象
奥巴马再提中国对新能源的投资
4次提及中国是好是坏? 奥巴马国情咨文看尽冷暖亲疏

1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右)在华盛顿国会山发表国情咨文。新华社/路透
奥巴马这次的国情咨文对变革、医改、就业等诸多难题着墨颇多。所以,在有限的篇幅里提到其他国家就十分值得玩味了。提哪国、不提哪国,提哪国多些、提哪国少些,其间大有学问。对于提到的国家而言,未必是好事,也未必是坏事。
奥巴马政府目前对中国的态度比较积极。这也是胡主席最近访美成功的一种体现,预示着中美关系将有望逐渐走出去年摩擦不断的困境。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频繁提及中国也说明中美关系的复杂程度。因为除了美国不愿提及的国家外,真正的盟友也不必提及。比如,英国、以色列、日本、韩国等国家就很少出现在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里。
奥巴马今年还提到,他即将于3月去巴西、智利和萨尔瓦多,和美洲国家打造新联盟。所以,无论结果如何,美国把这些国家视为准盟友,其密切程度和信任度也要高于“非敌非友”的中国。
短短的国情咨文,就看尽了美国人眼中的褒贬亲疏。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上升虽获肯定,但意识形态的差异仍然是难以弥合的鸿沟。在“不得不”合作的态势下的个中冷暖,相信彼此也早已相知。>>>详细
大国博弈“后危机”战略制高点
主要大国加紧调整各自安全战略,预示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国“战略竞争”将更为激烈。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性挑战凸显与世界格局重组,世界主要大国纷纷“变法”,强化国家安全战略谋划,欲在新一轮大国博弈中抢得“先机”、争得“主动”,进而占据“后金融危机时代”战略制高点。>>>详细
新媒:“美国第一”思维难容他国“崛起”

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称,无论下一步会发生什么,2011年的国情咨文都不代表一个崭新的奥巴马的出现,而是返回到原先的版本。其一就是2004年奥巴马在民主党大会上所做的吸引力十足的“红美国和蓝美国”的讲演。当时魅力十足的民主党议员所著的超越意识形态畅销书更是风靡全美。
但文章指出,正如总统在讲话中所提到的,未来还将面临艰巨的政治斗争。这一天让人感觉颇佳的画面不过是人们精心打造的文字的产物,说到底,这只是说说而已。回到问题更加深层的一面,如何应对今后的挑战;如何跨越党派展开合作;如何拒绝陈旧的政治理念和极端主义的滋扰等等都是摆在奥巴马政府和美国民众面前的挑战。
《纽约时报》报道称,当华盛顿正竭尽所能的推动着削减预算和精简政府,奥巴马周二晚却在国会山辩称,盲目的套用“紧缩政治”或许让美国失去竞争力,别人在加大投资,而美国却日趋减少。
文章称,奥巴马显然是想要将美国人从对未来的恐惧中解脱出来,他强调了美国社会深厚的伦理底蕴;出色的大学教育和深藏于心的创新精神。奥巴马或许不是第一位试图重燃美国人冷战时期曾有过的竞取精神的总统,他努力促使美国民众摒弃政治分歧、携手合作以共同应对摆在安全和繁荣面前的挑战。>>>详细
奥巴马“惨败”的2010年:内政外交均无建树美在野党批评奥巴马振兴经济无方 面对新竞争,奥巴马要“赢得未来”
回顾:奥巴马发表首份国情咨文

2010年1月2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发表国情咨文讲话。这是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首次发表国情咨文。新华社记者 张军 摄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27日首次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这同时是他就任总统以来第487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讲话。
媒体描述,面对医疗改革方案受挫、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支持率下滑,昔日以沉稳冷静著称的奥巴马这次恰似慷慨激昂的斗士,言辞更显犀利,希望借讲话扭转颓势,重博民众好感和信任。
美国国情咨文传统
根据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总统应时常向国会报告国情资讯,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措施,供国会斟酌。
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总统1790年1月8日在临时首都纽约市发表美国历史上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第三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1801年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国会提交任内首份国情咨文,这种形式延续至第27位总统威廉·塔夫特1912年发表任内最后一份国情咨文。
塔夫特的继任者伍德罗·威尔逊恢复向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的传统。不过,此后哈里·杜鲁门、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吉米·卡特3位总统任内最后一次国情咨文仍以书面报告形式发表。
1923年,卡尔文·柯立芝总统国情咨文演讲首次经电台直播。
1935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首次使用现在通用的“国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表述。
1947年,哈里·杜鲁门总统国情咨文演讲首次经电视台直播。
1965年,林登·约翰逊总统首次将国情咨文演讲安排在晚间,收视率大增。
1986年,罗纳德·里根总统因“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取消原定国情咨文演讲日程,这是美国现代政治史上唯一一次取消国情咨文演讲案例。
1997年,比尔·克林顿的国情咨文演讲与橄榄球明星O·J·辛普森“世纪审判”宣判日“撞车”。克林顿在收视率上“奇迹胜出”。

1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右二)抵达华盛顿国会山发表国情咨文。美国总统奥巴马25日在发表国情咨文时指出,世界已发生深刻变革,美国正在同其他国家竞争,为此美国需为创造就业岗位和刺激经济增长付出更多努力。新华社/法新

1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国会山发表国情咨文。美国总统奥巴马25日在发表国情咨文时指出,世界已发生深刻变革,美国正在同其他国家竞争,为此美国需为创造就业岗位和刺激经济增长付出更多努力。新华社/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