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高管表:天安门名称的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09:40

天安门名称的由来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15年(公元1417年),它的设计者是明代著名建筑匠师蒯祥。蒯祥出生于苏州吴县的鱼帆村,为世袭工匠。明永乐15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年仅21岁的蒯祥作为朱棣的扈从人员也来到北京。他根据朱棣的旨意,经过四年努力,于1421年设计并建造了一座雕梁画栋的木构牌楼,即最早的天安门,原名承天门。1457年七月承天门被大火所焚。

八年后,明英宗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白圭请蒯祥出谋划策,建成了一座和现在天安门造型一样的城楼,亦叫做承天门。不幸于明末再度被焚毁。

关于天安门的名称,有一则轶闻,据说李自成攻进京城时,豪气满怀,不可一世,在承天门前弯弓搭箭,射向承天门匾额上的“天”字。但是非常遗憾,没有射中。闯王身旁的下属以安慰口气说:“有天命者任自为。”意思是李闯王是有天命的,不必在乎这一箭准不准。李自成却误听了他的意思,以为是说他没有天命,勃然大怒,要杀了这可恶的下属。之后还是被人劝解开了。

清统治者入京后,于1651年重建,新建城楼高33.7米,并将“承天门”改称为“天安门”。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帝颁诏于天下的地方。朝廷的重大事件,如即位、大赦,诏书都要从这里发布出去。

 

皇帝即位颁诏(以清代为例)的仪式是这样的:

  每一位新登上宝座的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登基仪式的同时,隆重发布即位诏书。文武百官先在太和殿前跪听诏书,之后,出宫来到天安门前,站立在金水桥南北。诏书被仪卫官托在云盘上,从官举着黄盖,护送云盘出午门。午门外事先已停放着龙亭,仪仗人员也候命在此。诏书被放入龙亭里,龙亭的外观和大小相当于一乘轿子。銮仪卫校尉抬着龙亭,在宫廷演乐机构和声署的奏乐引导下,随着皇宫御仗出午门、端门,然后沿着天安门北面的阶梯送上天安门城楼。

  宣诏官在天安门上庄重地宣读诏书,金水桥南北的百官再次恭听诏书。之后,诏书被放置在礼器中,沿着天安门垛口正中,徐徐地降下。明代盛放诏书的礼器是一个精致的木椟,清代皇帝的诏书是用一只金凤衔着,金凤高二尺一寸五分,立在宽三尺四寸的镀金云朵之上。盛着诏书的木椟或金凤都系以绳索,从天安门城楼上徐徐降落,象征皇帝的诏令从此颁行海内。诏书由礼部官员恭敬地接下,仍放在龙亭里,然后恭敬地送到礼部,刻版印制,颁行到各省。

  明代在承天门前,每月有一项固定的仪式:

  每月一日的早晨,由京师大兴、宛平选出的有德行、有威望的老人作为全国百姓的代表,赶往承天门,聆听皇帝对他们发布的谕旨。届时,京师地方长官顺天府尹率大兴、宛平两县知县,从宫中领出谕旨。谕旨由顺天府的另一名重要官员手捧着,走在最前面,两县耆老站立在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南迎候。

  京师地方官将皇帝的谕旨传宣给耆老们。每次的谕旨都很简单,只有两句白话。例如明武宗正德十二年二月:“说与百姓每,春气发生,都要宜时栽种桑枣。”正德十四年十二月:“说与百姓每,遵守法度,不许为非。”这种谕旨除了正月一日以外,每月都要发布,以家人父子的口气,春夏秋提示民众注意农时,不误耕种;冬季提示民众防灾守法。

  有意思的是,明代皇帝不论是勤政的还是怠惰的,每月朔日都要发布这种白话谕旨,基本不误。连多年都懒得上朝听政的嘉靖、万历皇帝也要叮嘱民众勤于耕种,例如嘉靖三十三年四月发布:“说与百姓每,用心耕耘,毋荒。” (改写自作者原著《紫禁城全景实录》)(据腾讯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