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幽若写了几本小说:函谷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7:16:26
                                                                                      函谷关(已被国家确定为丝绸之路申遗的一部分)
  
  步入新安县城,映入眼帘的是灰蒙蒙的天,扑面而来的是灰突突的尘,这便是这个以火力发电来哺育经济命脉的工业县给我们的见面礼。
  沿着曲曲折折的小道,几经问寻,终于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函谷关。一条破败的小路,一阵刺耳的汽笛,一片无序的喧嚣,一堆杂乱的野草,这,便是千秋古关所处的环境。此景此情,确实令我们不曾料到。这就是号称洛阳八关之首的函谷关吗?
  在我的印象中,函谷关应该是处于“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层紫气万层烟”的地脉灵气之中,挟青龙与凤凰,背奎娄仰八徒,左涧右皂汇于关前,划豫陕之分野,扼两京之咽喉,融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为一体,那气魄、那阵势当是无与伦比。
  然而,走到近前,近距离接触,才深感反差之大。仰望此关,尽管仍可看出当年的高大恢弘之势,抚摸那青青秦砖,尽管仍不失当年之雄风,但残垣断壁、满目创伤烘托出的却是一个风烛残年的函谷关,就像一个赢弱、年迈、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商业大潮的席卷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的碾压下,不时发出阵阵微弱的、又常常被狂涛怒吼和隆隆的车轮声淹没的呻吟。侧耳聆听,分明能听到古关的声声哭诉。
  函谷关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春秋时期秦孝公从晋国手中夺得崤函之地,据险设关,以抵御东方诸侯的进攻。那里由秦岭、黄河、衡山岭构成的天然屏障中,惟有函谷一道贯通东西,故此关就被称为函谷关。后来,由西汉楼船将军杨仆迁关于新安。新关筑成后,济南神童终军十八岁时赴长安求取功名,从此路过,按汉律规定,要从关吏手中领取丝繻作为出关凭证,只有终军豪情万丈,“大丈夫西游,定不会拿此物回来,要它何用?”遂弃繻而去。果然汉武帝任他为谒者给事中,迁谏议大夫。由此留下“终童弃繻”之典故。
  住在古关旁边的老农,讲起昔日的雄关来,群情激昂,如数家珍。从他们那里我了解到,此关城北接黄河南岸,南连宜阳城,长百余里,越山跨水,蜿蜒逶迤,犹如长城。关隘主题建筑为砖石结构,高14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20米,关门为拱券式,高7米,宽4米,关上有三层阁楼,高大崔嵬,巍巍壮观。关门两侧筑有凹字形吞口,两墙相距50米,墙与关门等高。两墙东端后筑一方台,层层夯土,高约15米,沿秦关旧制,北曰鸡鸣台,南曰望气台。东西向门两侧分别为清末“新圣”康有为题写的对联:“功始将梁今附骥,我为尹喜谁骑牛”;“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寥寥数语,概括了函谷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他还题有“汉函谷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刻于西门门额上。
  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后,函谷关就成了洛阳西部的重要军事要塞。两千年来,函谷关历经沧桑,时坏时修,这才留下历历在目的城墙夯土,留下随处可见的秦砖汉瓦。但自民国以来,已很少受人关注。“大跃进”时,阁楼的木料被拆下由来“大炼钢铁”,楼台毁于一旦;“文革”期间,城墙作为“四旧”残遭破坏,古关面目全非,鸡鸣台雄鸡齐喑。今日,随着陇海铁路的提速、高速公路的扩建,昔日的东西通衢、雄关要塞已留给了历史。
  新安不比偃师,有华夏第一都的辉煌,有商城遗址的沧桑;新安也不比孟津,有龙马负图的厚重,有邙山古墓群的壮观。好在苍天有眼,将函谷关赐予新安,作为为其古文化的代表,那斑驳的城墙,厚重的石板路,遒劲的楹联,当之无愧地成为这座古城清晰而得天独厚的文化符号。遗憾的是在滚滚红尘之中已被淹没得模糊不清了,沦落到目前这一地步。估计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人们就只有到书中和一些记载中去寻求往昔的容颜和辉煌了。
  作家冯骥才说过,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
  毫无疑问,函谷关便是承载新安县这些记忆的最大的物质性的遗产。它深深地记忆着新安的史脉与传衍,清晰展示着新安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新安这座小城独有的个性与身份。这就是新安的城市“名片”,是一祯最响亮、最夺目、最有历史人文特征的城市“名片”。
  令人痛心的是,在新安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在创造之余,也在大肆销毁。小城的记忆总是在不断的丧失。因为许多人只把城市看做是功能的、使用的、物质的,而没有看到它的个性的价值与文化意义。于是,函谷关便一直在哭泣。
  城市越发展,其根越繁茂,而这根须中扎得最深最长、最有生命力的应该是这城市的文化符号,诸如老街道、老建筑、古城墙等。因此,当我们看到新安这破败的城楼、哭泣的古关,真是痛心疾首,唏嘘不已。
  在县城西十五公里处,有一荟萃唐代墓志精华的千唐志斋,如今保护完好,已成为旅游胜地,为地方财政做着不菲的贡献。我总在想,千唐志斋的主人,怎么就没有把自己保护文物、抢救文化的精神和意志承传给后人呢?如果后人稍具张钫遗风,函谷关何至于败落如此!
  忧哉,函谷关!悲哉,函谷关!痛哉,函谷关!

函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