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和萃取教案:老百姓成了老不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9:44:01

老百姓成了老不信

 

黎明 于 2011-1-4

 

浙江乐清“钱云会案”沸沸扬扬之际,我在《政府作为利益人就不会有公信力》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国民不相信运动”,指出在诸多涉官、涉权、“涉数”的舆论热点或公共事件的背后,有这样一个“公式”:不信——不信——就是不信。

 

网友高度认同“不相信运动”,因而在凯迪网络上跟帖踊跃。其间,多次出现了“老百姓成了老不信”这句话。开始我还以为这话是我的文章引出来的,看到“猫眼看人”的一篇题目叫做《你让老百姓变成了“老不信”》的网文,发文时间比我文还早一点,方知“老不信”的创意和我没有关联。但这种“雷同”现象说明: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大家同时思考同样的问题,发生相同、相似的感受,并提交类似的思索结果,而较准确集中、归纳了公众感受的新词汇和新生流行语,则会迅速引爆大家的共鸣。

 

浙江温州、乐清两级政府在省级高官主持下先后押上公信力,就钱云会一案做出的结论却引起了更强的舆论反弹。此时有公共知识分子和网友表示组织“公民独立调查团”前往调查,许多网民对此表示欣赏和期待,温州官方、警方也表示欢迎。当几拨“公民调查团”发布消息表示同意钱云会案为交通肇事之后,网上舆论出现分化,由几乎一边倒的抨击“交通事故说”转变为难分高下的辩论态势。部分网友同意“调查团”的意见,另一部分网友强调“调查团”的难处与局限,反对他们的结论。一个传言迅速蔓延,说是事发地官方给了调查团成员各百万元的封口费。

 

相信调查团拿了钱,说到底还是对权力的不信任。不相信调查团,是由于相信权力会不择手段,即能收买人,也能使出更坏更阴的招数。调查团客观上帮了官方的忙,就有好多人诛调查团成员的心;调查团成员押上了自己平日积累起来的公信力,而一旦和“权力公信力”搭上关系,其公信力就立马大打折扣。这里呈现的情况是:即便是权力“软实力”中的杀伤力,也非常危险。

 

近日还有个“不相信”的典型事例,即媒体报道北京“77元房租”后,引来一片哗然。有知名网友称,那位廉价租房的住户犯下了“欺君之罪”。其实,也真有极个别的、罕见到一般人都看不到的廉租房,只是,如此轰轰烈烈地作为“主旋律”张扬出来,由于太过夸张,则难博公众一信。

 

中国老百姓是不自信的良民,畏官尊权,本容易被官府忽悠。可是,见多了欺瞒哄骗,听多了大话假话,受够了两面三刀,再单纯的人也会变得狡猾起来。老百姓成为“老不信”,其实是权力“教育改造”的结果——你让老百姓老败兴、老不行、老不幸,老百姓一次次看到你老不行,他也只好“老不信”了。

 

一位凯迪网友的文字深得我心:信任原本就是一种最重要的社会资源。我们打开水龙头要相信里头流出来的水没有毒。我们睡觉要相信屋顶不会无缘无故塌下来。我们遇事报警要相信警察不是盗贼的同伙。没有信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已故的德国社会学大师卢曼就说得好: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心时,早晨甚至会没办法从床上爬起来。

 

没人愿意“老不信”。老百姓变成“老不信”,这是无奈的、低烈度的集体自卫。别拿“老百姓素质低”来搪塞,你体制、权力、官员素质高的话,人家咋就会老不信呢?

 

权力公信力缺失,事实依据与表象原因有很多,其实总根子在于:政府是个“生意人”,作为强势的利益方、积极的谋利方、霸道的交易方出现,而不是在财产权利、经济纠纷中作为中立的仲裁者出现。更要命的,这是个拿枪的“生意人”,交易不如意,一抹脸就掏出枪来,指挥对面的交易人打算盘,把经济问题政治化、刑事化——这样的利益方怎么会让人相信呢?

 

况且,而今权力方面和百姓这边“玩的就是心跳”。比如,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而官员也把土地当了命根子;你狠捣猛砸农民的命根子,农民当然不会相信你是个好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