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太平洋电影下载:张子林书法 收藏 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34:33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6 2009年12月04日09:20来源:照片中国         按:历史是教科书,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本人平时喜欢浏览和收藏一些老照片,在此,将清末(主要是1911年以前)的部分不系统的、零碎的老照片进行梳理,编辑整理出清末老照片系列图集: 之一,疆土.古迹.地图3篇、之二, 民俗.民风.民生10篇、之三,皇室.国戚.权贵8篇、之四,军备.战争.革命14篇、之五,文教.医疗.传教1篇、之六,工业.交通.通信2篇、之七,刑具.刑罚.酷刑2篇,共40篇2000多幅图片。有心者请鉴赏并勘正。 请点击逐一浏览:  〔1.1〕  〔1.2〕  〔1.3〕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4.11〕   〔4.12〕   〔4.13〕   〔4.14〕   〔5.0〕   〔6.1〕   〔6.2〕  〔7.1〕   〔7.2〕    摄政王及内阁重臣   大清国显贵   大清国国际会议   摄政王载沣   大清黄龙旗   李鸿章         很小的时候,因为一些灌输性的教育,偏执的以为这位肃毅伯属于秦桧一流的人物,但却一直很喜欢他的两句诗,“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欲封侯”,这男儿仗剑吴钩的气势,倒颇类于唐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但肃毅伯的句子,气势却犹在其上。
    后来渐渐长大了,不再为一些愚蠢的灌输所左右,越发觉得这位封侯拜相的显贵枢臣实在是可怜、可悲、可叹、可敬。有幸藏有肃毅伯出使美国的照片一幅,在边白的位置上,赫然罗列着他的显贵——大清钦命头等出使钦差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李,可是这些挡不住后世滚滚而来的骂名。
    其实这样的骂名,他尚在世的时候,已经盛行了,不是都说“杨三已死无昆丑,李二先生是汉奸”么?我不知道汉奸的标准是谁立起来的?抑或有没有这么个标准呢?但每当大清帝国遥遥欲坠、走到崩溃的边缘时,总是要有人做擎危之柱石的,可谁又愿意独担这个危亡之局呢?似乎历史每一次都无情的选择了大清的肃毅伯李鸿章。
    我一直以为,男人有两点是不能丢掉的,一是勇于任事,二是敢于担当。在这两点上,李鸿章恰恰属于出类拔萃者,以少荃的卓识远见,绝非不明担当危局者,成则流芳百世,败亦不免遗臭万年;然而,他一面无奈的自嘲为“大清国的裱糊匠”,一面苦苦支撑。不幸的是,每每仗少荃之力度过危局之后,那些国难中缄默畏避的士大夫和所谓清流们,便一拥而上,弹劾唾骂,必欲以物议诛之而后快。
    古来凡任事者,必有所失;而缄默畏避,碌碌无为,尸位素餐者,自无所失,亦无所得,此等人大概昏昏噩噩。一言以毙之,不做事,何来过失?国家每有所失,此等人自可推得一干二净,亦可落井下石,尽由任事者担当。昔秦之公孙鞅,不避车裂之祸,汉之晁错,不畏腰斩之刑,终白其冤于后世。李鸿章之任事担当,虽未至于身败,但确也算是名裂,丝毫不逊于此二公。
    曾见倭人于清末所刊行明信片一套,名为“当今世界五大伟人”,其上赫然见李公之像;19世纪末,西人曾塑像称“19世纪世界三大伟人”,却见李鸿章居中,左为德相俾斯麦,右为美国总统格兰特;时值清末,日本与西方对华冲突不断,甲午庚子,诸多战端,唯李公竟为敌人所敬慕,发人深省。
    李鸿章一生所奉行的,不外乎“内中华而外夷狄”的《春秋》大义,不幸的是,他生在了一个中华和夷狄力量悬殊而不可逆转的时代,虽李公少荃之才,实堪国之大器,但天不予命,人力奈何?少荃已极尽其裱糊匠之能事,尽心用事,全力担当,使圣人当此时季,复能如何?也许,少荃生于唐宋,自属“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旷世之才,可惜一切只能是也许。
    辛丑之年,条约既定,两宫回銮;而李鸿章在倾尽全力与陈兵京师的十一国做城下之争后,终于耗尽了一生的心智,大厦将倾,柱石崩塌,少荃早已没有了年少时那“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欲封侯”的豪情,在临终的绝命诗中,他流露出最后的忠诚和忧虑,“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路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寰海尘氛犹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
       年近八旬的李鸿章死的不甘,他一生的才华抱负却背负了太多的历史罪名,相信这位阅历天下的老人,早已看出国势的倾颓不可挽回,少荃带着满心的遗憾,离开了这个唾弃他的尘世。
    一万年来谁著史?是啊,李鸿章的这句感叹发人深省,太史公么?想那司马迁不过一操刀刻简之吏,舞文弄墨之人,评点帝王将相不知几何?即如汉武之雄才伟略,不知太史公能窥见一斑否?复有何资格著史评点?一万年来,著史之人微末,然史载之人雄伟,不知以微末之史官,何以揣度评述雄伟之英才?也许后世的骂名与赞誉,皆出于无名小卒之口,实不值介怀。
    曾读梁启超之《李鸿章》,“李鸿章之败绩,既已屡见不一见矣。后此内忧外患之风潮,将有甚于李鸿章时代数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复睹焉。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终极也。”
       对持真境应无取,愿得身闲便作僧;世情已逐浮云散,到头难与运相争。难为少荃。  1896年,李鸿章在英国访问期间的留影  山东巡抚周馥携济南官员合影           时间应该为1902-1904年,地点济南府,德国胶澳总督特鲁伯访问济南时与中国官员合影。站在周馥旁边的军官即特鲁伯,他是胶澳殖民地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督。 特鲁伯前往周府拜访时的合影。 澳大利亚著名华裔先贤梅光达          梅光达,1850年生于台山市端芬镇山底村委会龙腾里,9岁时随叔父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阿拉顿金矿“淘金”。因年幼,叔父把他安顿在白人汤姆士.福斯特的杂货店里做杂工,因他聪明伶俐,逗人喜爱,后被金矿主罗伯特.辛普森夫妇收为养子。
  1871年,梅光达加入了澳大利亚国籍,成为澳国第一位华人籍民。1877年养父病逝后,梅光达继承了养父的产业。之后,他说服了养母,迁居澳国最大的城市——悉尼,从事商贸活动,专营中国茶叶、丝绸及饮食,很快成为名倾悉尼的华人大富商,对悉尼及澳国经济的发展、澳国与中国商贸往来及友好关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经商的同时,梅光达还四处奔走,为华人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同时,他还曾努力阻止悉尼进行鸦片贸易。历史学家认为,梅光达可能是早期澳大利亚惟一一位被当地社会完全认可和尊重的华人。
  1902年8月19日,梅光达在办公室被一名白人暴徒袭击致重伤,1903年7月26日不幸逝世,终年53岁。梅光达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哀叹。悉尼《公报》赞扬光达是“一位世界性人物”。           1887年5—8月,清廷派总兵王荣和及候补知府余隽(新宁人)率团到澳洲华侨较集中的地区了解侨情,梅光达向王、余二人反映了澳当局歧视和迫害华人的情况,转达了侨胞的两点要求,并望转禀清政府:一是在澳华人较多的地区设置领事馆保护侨胞;二是经常派军舰来澳访问,宣扬国威。王、余返国后向两广总督张之洞作了汇报,建议在悉尼建立中国总领事馆,在其他华侨较多的城市派驻副领事,可由侨领兼任。清廷根据王、余的报告和举荐,同年11月16日,赏给梅光达五品军功衔,并赏戴蓝翎。
  1888年,在他第二次返国省亲时,曾两次专程去广州拜谒了两广总督张之洞,报告澳洲排华情况以及自己的建议。梅光达对祖国的忠诚、对侨胞的热爱,使清廷官员深为感动。1897年,清廷再次嘉奖梅光达,赏赐他“四品军功牌”,还赏赐光达的祖父瑞暇、父亲扩远以“奉政大夫”衔,祖母伍氏、母亲谭氏以“宜人”衔。   身着满清官员服饰的梅光达  身着国民警卫队制服的梅光达  梅光达与妻子玛嘉烈.斯卡利特  梅光达的会客室  梅光达的家庭及产业  1908年驻旧金山总领事许炳榛          许炳榛,商务的官员花翎三品衔补用道许炳榛,生卒年未详,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时为驻旧金山市总领事,以倡导实业而闻名。清末他曾到日本考察实业,著有《考察日本商务日记》、《考察日本矿务日记》等书,思想家严复为之作序,其中有句云:“使人人能如许君之勤,则数年之间,将于外国之事,一切无遁形献之于上,取而行之,中国富强之机不再是欤?”     请点击逐一浏览:  〔1.1〕  〔1.2〕  〔1.3〕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4.11〕   〔4.12〕   〔4.13〕   〔4.14〕   〔5.0〕   〔6.1〕   〔6.2〕  〔7.1〕   〔7.2〕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
张子林书法 收藏 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6 张子林书法 收藏 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1 张子林书法 收藏 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2 张子林书法 收藏 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3 张子林书法 收藏 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4 张子林书法 收藏 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5 张子林书法 收藏 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7 张子林书法 收藏 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8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6 ——皇室.国戚.权贵篇6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6---国内动态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6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6【声色影画】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1---国内动态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2---国内动态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3---国内动态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4---国内动态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5---国内动态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7---国内动态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 ——皇室.国戚.权贵篇8---国内动态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2 ——皇室.国戚.权贵篇2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3 ——皇室.国戚.权贵篇3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4 ——皇室.国戚.权贵篇4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5 ——皇室.国戚.权贵篇5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三7 ——皇室.国戚.权贵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