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公约中国保留:存款搬家与物价上涨:一种通胀逻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45:02

存款搬家与物价上涨:一种通胀逻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02:00 第一财经日报

  一年之前,大部分宏观经济专家仍在忽略一个看似高危的指标——M2与GDP之比(广义货币量/国内生产总值)。一年之后,M2不得不成为央行最重要的调控目标之一。

  而就在居民存款随着房价、股价高涨,过快流入资本市场的同时,下半年“物价”也开始了一轮复苏,宏观经济中实体与资本、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密切,这对明年调控的预见性和准确性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老虎出笼

  M2/GDP之比,目前除香港地区,中国内地在全球经济体中是最高的,甚至是美国的一倍。过高的M2/GDP,一方面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提供了充足流动性,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资金保证,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巨大风险。

  一年前,一些经济学家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都提到,M2量虽高,但并不需要担忧,原因是其中居民定期存款部分是稳定的,甚至可以忽略的“货币”,由于我国金融投资渠道不通畅,包括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不完全,居民倾向于将定期存款作为保障和投资品长期持有。

  根据央行提供的数字,今年9月、10月,M2余额均接近40万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远超出央行今年初定下的16%目标。但在央行连续使用加息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等调控工具后,货币供应依然居高不下,业内专家认为,“货币的內生性在不断放大,货币乘数也在加大。”

  所谓内生性,是“中国式”货币的结构性在发生变化。直观地看,在这近40万亿元的余额中,有一大部分原本“安静”的货币开始启动,通过资本市场迅速进入流通渠道。

  可以说,股市、房市的火热和存款率过低是引发2007年存款搬家的直接原因。老百姓为保护自己的财产不缩水,取出储蓄去买股票、买房产,这也让存款释放,引发了“流动性过剩”的传导。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曾用“老虎出笼”一词,来形容居民储蓄搬家炒股的现状。

  隐忧显现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宏观经济已无法回避整体“物价”的上升趋势,2007年上半年,居民存款快速搬家的同时“通胀”也成为宏观经济中关键一词。这让宏观调控中更多的关联性开始显现。

  一方面,存款释放促进了流动性;另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又推高了物价上升预期,居民更愿意继续释放存款,再添流动性压力。这个循环过程如果互相推波助澜,将使宏调难度越来越大。

  事实上,多年以来这笔“存款”始终是隐忧。

  分析通货膨胀压力来源,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部分观点认为,股市的高涨促进了消费,从需求拉动角度而言,也成为了通胀压力之一。

  除此之外,流动性过剩是对当前通货膨胀的一个根本解释。多年以来,信贷快速增长推动了流动性过剩,与此同时,央行为对冲外汇的涌入,投放基础货币又推动了国内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和货币供应量的较快增长。

  事实上,上述循环已经持续了数年,而在今年股市高涨,居民存款忽然涌入之后,最终使得通货膨胀压力显现。

  上涨预期

  上述局面的复杂性,导致预测明年CPI指数成为目前学界一个难以琢磨的课题。

  除流动过多的货币之外,国际油价、粮价的上涨,使得成本上升的因素也在推物价。

  例如油价的上涨。石油是基础性产品,其价格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制造业,也影响消费业,其产生的连锁反应不容低估。

  因此,一旦通货膨胀率上升或通货膨胀预期形成,货币购买力有下降趋势,居民存款会立即寻找其他替代投资品,如购买房产、股票,甚至猪肉、茶叶等商品,导致这些商品的价格异常波动,从而引起宏观经济层面的不稳定。

  展望明年,M2/GDP值越大,存款流向越难调控,维护价格稳定的难度也就越大。管理层对此应有长远考虑。因为宏观层面的各项关联的联动性越来越强,从短期来看,决策层需要非常高的前瞻性和全局性,处理好利率、通胀预期、资产价格、资本市场发展等重大事项之间的关系。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