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司番号作品汗流浃背:藏外之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53:39

器材:NIKON D2X ;SIGMA15-30EX;SIGMA50/1.4EX;AF70-210/F4。这一机三镜加上MAMIYA M7II,把俺的山寨火箭手400包塞得满满的。

在郎木寺的这几天,天气实在算不上好,天空也是惨白惨白的,和苏州没啥两样,不过在正月十三晒大佛的前一天,阳光却悄没声息的露了一会儿笑脸。

堪布出巡  格尔底寺

格尔底寺堪布出巡

大经堂内的小僧人  格尔底寺

 僧人们从儿时进入寺庙,经过六年的基础学习,然后升级,直至学完《五部大论》,进入增堂波(最高级),便可以报考格西了。

     格尔底寺的辩经,这是僧人们为了加强对佛经的理解,采用一问一答,一问几答或几问一答的方式交流所学心得和所悟佛法的一个方式。丰富的面部表情,夸张的肢体语言,激烈近似争吵的辩论方式,无不吸引了我。

      辩经这种方式最早源自印度。公元792年,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莲花生、寂护等高僧入藏宏法。当时在藏地也有不少汉僧。这两派摆开了一场论战擂台,誓要一见高低。结果汉僧不敌印僧,败下阵来,并从此退出藏地。

     其实汉僧辩论落败的原因,倒不是因为汉传佛教比印度佛教差劲,而是因为两家的重点各有不同。汉僧习炼禅宗,讲究的是顿悟,是心领神会----从一堆狗屎中也能见出佛来,还有什么“幡动”、“心动”、“风动”、“当头棒喝”之类玄而又玄,谁也闹不明白的东西。这种注重性灵和感性思维的方法,一旦与人辩论起来,顿时变成锯了嘴的葫芦,敌不过擅长逻辑思维,强调正误推判----其实说白了也就是辩论和演说----的印度佛教,只好灰溜溜认栽走人。

      这次打擂,史称“拉萨论争”,并由此开创了藏传佛教辩经的先河。

格尔底寺六人乐队,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奏出的曲子实在有点单调而枯燥,远远算不上动听。他们在为即将到来的金刚法舞做演练。

演练舞蹈  格尔底寺

演练舞蹈   格尔底寺

有趣的帽子

两个僧人  格尔底寺

对拍的未来大师

大经堂前的目光   格尔底寺

 

Tag: 最游记 西藏   分享这篇文章,或留下你的观点

我们猜你还喜欢:

  • 骑着大象去丛林看犀牛
  • 恋恋日耳曼
  • 平静之蓝,一场山中湖的梦
  • 庞贝与苏莲托
  • 海有多美,鱼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