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明全文阅读:中国两会聚焦民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41:44
新华网荣誉出品 总策划:周锡生 本期策划:窦灏洋 编辑:周继坚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3日下午3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两会”正式开启大幕。而在3月2日,全国政协“一号提案”也已敲定,农工党中央《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最终首先提交。由此,今年全国政协的“一号提案”再次锁定民生议题。据悉,历年来,政协“一号提案”都是当年“两会”的一大焦点,往往反映当年社会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详细]
全国两会“一号提案”锁定的民生期待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均获得长足进步。尤其是新农保的推行,有力地提高了我国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但是,正如今年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农工党中央《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建议》等所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国城乡社保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仍然十分突出,如城乡居民社保待遇差距较大,乡村地区社保覆盖率不够高,城乡社保仍存在很多“制度空白”等。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城乡社会保障待遇差距较大的情形,当前社保体系以身份为依据设置城乡不同的社保制度,从而固化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无疑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详细]
每一次个税起征点上调,其实都是一次各方利益的博弈过程。从各地财政收入来说,从政府税收部门来说,以及那些政府税收科研专家来说,他们当然希望个税起征点上调越低越好,而广大工薪阶层则是希望越高越好。从中央政府来说,个税只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6.6%,国家财税收入连年以两位数增长,国库充盈,适当降低一点低收入群体个税负担是完全有条件承受的,而那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如果上调个税起征点较高,则意味着个税收入有较大的下降,对一些地方政府来说,蚂蚱虽小也是肉,何况又是征收起来最为简便、很容易放到自己锅里的肉。…[详细]
努力改善民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今年两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分配议题取代增长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的主要关注点,而在微观政策层面,新一轮的改革也已胎动。比如,以提高个税起征点为切入口的财税体制改革,准备加快推进的收入分配改革,对通胀的管理和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对教育、医疗、水煤气电、交通等公共服务的强化,对社会福利保障水平的提升等等。宏观来看,这些改革既是对民众呼声的响应,也是制度跟进的新开端。通过改革强化民生早已是社会共识,这实际上意味着利益和财富的再调整。调整的可持续性取决于政治安排与民意的契合。…[详细]
要写好一份有见地、有价值、对公众负责的医改提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医改牵动全局,涉及到患者、医生、卫生部门、医药企业等方方面面的利益,还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如果不认真弄清楚,很可能会弄笑话,或者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崔永元一年的亲身调研就发现,实际问题比表面上复杂得多。调研还没结束,问题还没彻底弄清楚,但“两会”就来了。怎么办?当然,其实崔永元完全可以选择匆忙地拿出一份相关提案,相信经过一年的调研,这份提案的质量也不会太不靠谱,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宁愿让这份提案暂时流产,也不愿意搞那种“应景式”的、敷衍公众的提案。…[详细]
全国两会汇聚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两会上的“激辩”和“质疑”,反映了代表委员在认真履行职责。多年来,媒体经常批评“睡觉委员”或“不作为代表”。 有些代表委员出席会议,走过场,甚至还表现出一些另类的趣味,成为坊间笑谈。而“激辩”、“质疑”则会刺激这些走过场的代表委员醒过来,使代表委员人人动脑动笔,心无旁骛专注于开会,认真进行思考并参加讨论。“激辩”也罢,“质疑”也好,有一个特点是不留情面,这是对“好面子”顽疾的一种变相诊治,体现的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实事求是精神。希望这样的理性激辩、质疑多一些,让两会开得更有成效,不负人民所托。…[详细]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的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和诸多风险挑战,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局面,深入贯彻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同心协力搞好政治协商,积极稳妥推进民主监督,扎实有效开展参政议政,汇聚起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贡献。…[详细]
投票与调查
http://forum.home.news.cn/vote_dc_world.jsp?voteid=8821
扩展阅读
·牢记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建言献策应多善言少雷语

社保与物价挂钩体现民生情怀

大幅提高“贫困线”合情合理
话中音
“从政协会议及“两会”本身来看,再次凸显和启示了“民生”之于“两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性。 ”
——《西安晚报》 楚一民
“举凡涉及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权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基本都纳入到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视野。 ”
——《燕赵晚报》 沈 峰
“政治倾向于民生,不仅关乎民众的财产福利水平和幸福感的提升,实际上也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终极意义的完整阐释。 ”
——《京华时报》 徐立凡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吃的安全一点,房价下降一点,学费少收一点,不再为看病难、看病贵犯愁……这些貌似“俗气”的问题,一旦处理得好,就能极大地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就能增强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