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画图案大全儿童:"稀土之都"发现记:1个瑞典探险家和2个中国地质学家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22:41
2011年03月04日 13:22:51  来源: 国企杂志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在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塞外,这座“富饶的神山”是如何发现的
“世界稀土在中国,中国稀土在包头”,确切地说,包头的稀土就在白云鄂博。这座海拔1783米的椭圆形山峰,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大草原腹地,当地人称为“富饶的神山”。据说,白云鄂博矿稀土的远景储量,以氧化物计算,约有1亿吨,工业储量高达3800万吨。这个储量相当于全国储量的97% ,是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总储量的5倍。
2010年,稀土概念骤然升温,白云鄂博这个举世闻名的“稀土之都”也聚焦了众多媒体的镁光灯。在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塞外,这座“富饶的神山”是如何发现的?这还要追朔到上个世纪20年代,一个瑞典探险家和两个中国地质学家的一系列故事。
“与中国结婚”的瑞典人
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一些外国探险家借在中国考察之名,大肆掠夺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情报。大量的中国珍贵古物流失海外。进入20世纪20年代,经过“五四运动”和现代科学的洗礼,中国大批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决心组织起来,捍卫古老的中华文明和科技主权。在这样的背景下,1927年3月5日,北京大学考古学会、清华大学研究院、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中国画学研究会等11个学术团体,召开了北京各学术团体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制定了关于保护我国文物的六条原则,发表了“反对外人随意采取古物之宣言”,并决定成立“中国学术团体协会”。
协会甫一成立,便在几天后发表声明,坚决反对“斯文·赫定远征队”,学术界顿时一片哗然。
斯文·赫定是何许人也?此人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知名的探险家和地理学家,也是20世纪中国西部探险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斯文·赫定曾多次到中国西北部探险考察,并因发现了楼兰古城和填补了地图上西藏大片空白而名扬天下,被后人誉为“西域探险之父”。生于北欧的他一直为广袤的亚洲腹地所深深吸引,曾在考察日记中发出这样的感慨:“伟大的东方大陆攫住了我们的心。她的美貌、温柔和纯朴,吸引我们离开了原来的世界。”这个终生忙于探险而无暇娶妻的瑞典探险家甚至放言:我已和中国结婚。
然而,斯文·赫定前半生的探险生涯一直是个“独行侠”,在单枪匹马的探险过程中留下了不少缺憾——考古、采集标本、地质测量、气象探测等很多工作一个人无法完成。年过6旬的斯文·赫定博士希望在有生之年组织一支由不同学科的人员组成的科学考察队伍,对中亚那些鲜为人知的地域进行综合性的考察。在德国汉斯航空公司的资助下,赫定博士组建了一支由瑞典和德国有关专家组成的科考队伍。1926年底,斯文·赫定向中国政府正式递交了考察报告书。中国政府很快批准了赫定的考察申请报告。
但是,北京学者们强烈质疑斯文·赫定的这次考察行动。按照赫定博士与当时中国政府的协议,此次考察中采集和挖掘的动植物标本、文物矿物质样品等等,将先交由瑞典保管。他们担心,这些隶属于中国的珍贵物品若流失海外,将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以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为首的学术界代表一致反对斯文·赫定率领的探险队进入西北考察,并给当时沿路的各个地方政府发出信函,要求阻止斯文·赫定考察团前往。为此,斯文·赫定和刚刚成立的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考察之事一时陷入僵局。
斯文·赫定毕竟是一位对中国很有好感的科学家,也颇为理解中方学者的想法。他不愿放弃夙愿,权衡利弊后,表示愿意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谈判,商议合作探险。1927年4月26日,在经过近两个月的协商后,斯文·赫定和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在北京大学国学门达成了协议。由斯文·赫定资助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共同组织西北科学考察团,对中国西北约400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状况进行考察。协议规定,时任北京大学教务长、知名学者徐旭生(徐炳昶)和斯文·赫定博士分别担任中外两方团长,共同负责考察团的事务。考察团所采集和挖掘的一切动植物标本、文物、矿物样品等均为中国财产 对饱受不平等条约压迫之苦的近代中国而言,这不是一份平常的协定。此协议被称为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第一个平等协议。
搜索更多稀土 的新闻
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 环保门槛显著提高
首部稀土污染排放标准10月1日起实施 逼稀土产业升级
稀土整顿风暴重来:央地矛盾难平
守好用好“国家宝藏”--内蒙古政企联手保护稀土资源
稀土行业再出规范政策 机构布局10只龙头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