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瀚麟的老婆是谁:痛痛病的病因是怎样被发现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54:47
   

痛痛病的病因是怎样被发现的?

2011-02-23 02:02:22   

农业aishuzhai 收录于2011-03-04

        2010年中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有一道题是关于“痛痛病”的。从考完试后一些医学网站上的讨论来看,这道题难住了不少考生,虽然他们都是学医的。

    说起来也难怪这些考生,因为这个病对于中国医生来说确实不多见,而且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主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课本上几乎没有提到,倒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课本上有提到。这是不是很奇怪呢,一种疾病不在临床医学的课本上介绍,怎么反而在公共卫生类的课本上出现呢?这得从日本说起。

    上世纪前半叶,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有很多人患上了一种怪病,患者开始是出现脊椎和腿部骨骼疼痛,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变得非常容易发生骨折,有时甚至咳嗽一声就会发生骨折。其他的表现还有贫血、严重的肾脏损害,最终导致死亡。患者会因疼痛而发出“痛!痛!”的喊叫,因而这种怪病被称为“痛痛病”。

    看过电视剧《豪斯医生》的人会理解,疾病的诊断过程其实是这样一个过程:猜测——寻找证据——推翻——再猜——再寻找证据,直至找到最能解释病情的病因,并排除其他因素,最终确定病因。起初曾有人想到过痛痛病可能是某种中毒,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找到中毒的原因,于是开始有医生认为这是传染病。从疾病的诊断逻辑来讲,出现这种想法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传染病比较多见,而且患者集中在某个区域也可以解释为传染病的地区流行。确认传染病必须找到微生物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但是在这种疾病中,除了患者可以成为传染源以外,其他两者都不存在。于是诊断思路还是回到了中毒上。由于患者集中在神通川河流灌溉的地区,并且这条河上游有一家采矿公司,因此这家公司排入河中的污染物成为重点怀疑对象。

    1961年,荻野升医生和吉岗金市教授报道,在痛痛病患者的尸体中和发病地区的日常日品中都发现了高浓度的镉、锌、铅。日本厚生省组织的委员会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痛痛病患者分布的区域,稻田里的镉浓度都很高,患者尿中的镉浓度也比对照组高。

    到这里,痛痛病与镉中毒的关系已经非常密切了。一些痛痛病患者和家属在1968年提起诉讼,要求采矿公司赔偿。日本厚生省也对患者的主张表示支持。尽管被告以这项指控科学证据不足来为自己辩护,但法庭最终还是做出了有利于患者的判决,要求采矿公司赔偿,理由是流行病学证据对于此类案件的法律判决已经足够了。

    采矿公司认为欠缺的科学证据可能是指在动物中用镉来复制与患者类似的疾病模型,并进而搞清楚镉造成痛痛病的整个过程。有关镉与痛痛病的这些关系到上世纪7、80年代才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镉中毒对人体各器官的影响都得到了研究,并且至今仍在不断完善中。科学界一般认为,慢性镉中毒可通过两种途径造成痛痛病的骨软化:直接作用是镉对成骨细胞有毒性作用,以及镉在成骨过程中阻碍钙的吸收;间接作用是通过肾脏损害而造成钙、磷及维生素D代谢障碍,造成骨软化。

    确定疾病的病因往往需要多方面的证据。一般来说,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可疑致病因素与疾病的相关性,如果在时间上和逻辑上不存在矛盾,又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再通过实验研究证实致病因素造成疾病的机理,那么就能确认存在因果关系。寻找痛痛病病因的过程就是如此。

        延伸阅读:城市话题92期 不必谈镉色变

    最近人们开始为自己吃的大米担心了,主要是听说镉米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我们家庭,接着就是关心土地的镉污染问题。但这里面有些误区,判断是否有镉污染,土壤中的镉含量并不是唯一指标。另外被镉污染的物品也多种多样,所以如果你选择担心的话,光担心大米还不够。但是,作为城市居民来说,大可不必过于恐慌。 崔略商 复旦大学医学硕士 科学松鼠会成员